一篇文章搞明白数字游民的核心概念以及各种相关易混淆概念 - 知乎
-- Preview: --
“数字游民到底是干什么的?”
“数字游民就是自由职业者吗? ”
“斜杠青年是不是也是数字游民?”
“数字游民是淘宝客吗?”
……
![]()
自打开办数字游民部落之始,就经常被问到一些类似的问题,为了澄清各种概念,我决定斗胆根据个人认知写一篇澄清贴,力求一篇文章为大家把各种相关名词解释明白。
数字游民
![]()
首先,要准确理解”数字游民“这个词,就必须要强调: 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种职业。 数字游民一词直译自英文词组”Digital Nomad“,在英文中”Digital“的意思是数字或数码的意思,其引申含义即为互联网,而”Nomad“则泛指居无定所的游牧民,因此它的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翻译是”数字游牧“,我之所以没有选择”数字游牧“这个翻译有三点原因:1.数字游民是被各种百科和Wiki认可的更为主流的翻译方式;2.从词性角度来看,”Nomad”这个词在英文中是个名词,而“游牧”在中文中则是一个动词,因此直接用动词来代替名词这种翻译方式也是不准确的;3.在”Digital Nomad”这个词中“Nomad”使用的是其更为通用的引申含义,即“a person who roams about without a fixed route or destination”,而并非特指放羊的游牧民族,因此用游牧这个含义层面略窄的词放在这里也是不合适的。此外我还见过有人把这个词组翻译成“游牧工作”的,这就更加跑偏了。再强调一次,“数字游民”不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
搞清楚了数字游民这个词的含义我们就不难解释数字游民到底是干什么的了,在我看来,无论任何职业或者生意,满足两个条件即可: 1.完全依靠互联网创造收入。2.通过完全依靠互联网创造的收入实现地域不受限的生活,即所谓的location independence。 满足了上述这两个基本条件的人理论上都可以被称为数字游民。请注意,location independence并不代表你就得一直得换地方住。很多人非常惯性地将数字游民和一直在路上旅行的背包客等同起来其实也是错误的理解,甚至有人觉得那种在路上练摊儿的长期旅行者也算是数字游民,这都是不准确的理解。换句话说,数字游民们有随时换地方的选择,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一定得经常换地方生活。我们看到真正资深的数字游民都会选一个地方作为基地(base),然后在1-3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这个地方及其周边进行沉浸式的生活与慢旅行,这是一种跟打卡式旅行完全不同的旅行体验,也是作为一名数字游民最大的福利之一。
我们同时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实现location independence的人都一定是数字游民,比如说一个人坐拥10套房产,只靠收租就可以过日子,那他同样可以实现跟数字游民类似的自由生活方式。再举个例子,我去年在色达旅行时候碰到一个四川老大爷,他是专门游走于全国各地的茶馆给人掏耳朵为生的,这样的行走江湖的手艺人也拥有location independence,但是他们却不是数字游民,因为他们的职业里并不含有任何“数字”的成分。
自由职业
![]()
接下来说说自由职业,一个最容易跟数字游民混淆在一起的词。其实我们上面在谈到掏耳朵的老大爷的时候已经触碰到了这个概念,这位老大爷其实就是一名标准的自由职业者。我们可以将自由职业和数字游民看成两个部分重合的大圆,并不是所有的数字游民都是自由职业者,也并不是所有的自由职业者都是数字游民,而只有那一部分通过互联网创造收入的自由职业者才能被称作数字游民。
![]()
很多数字游民一开始都是从做freelance做起的,例如各种自由撰稿人,签约摄影师,以及Upwork上个各种码农,营销人员,助理类,翻译类工种。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数字游民其实是创业者,而他们之中又以内容创业者居多,因为”内容“这种非实体商品非常容易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和流通,并从中产生收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在中国数字游民的春天即将到来,因为人们为虚拟内容付费的习惯逐渐被养成了,支付渠道也被微信和其它移动支付平台打通了。知乎live,得到专栏等内容产品的兴起就是最好的佐证。而在西方,由于相关法律健全以及人们的版权意识普遍较高,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发展壮大要比我们早了好多年。
网红
![]()
现实情况是,在中国目前有很多收入颇丰的网红,他们也是数字游民吗?我认为绝大部分不是,因为他们只做到了数字游民定义里的第一条,即完全依靠互联网创造收入,而没有真正地去享受由此而带来的location independence。也就是说,他们只做到了”数字“,而没有做到”游民“,跟传统意义上的SOHO并没有本质区别。为此我也曾经特地写过一篇帖子,名为"如果Papi酱是一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数字游民 "来探讨这个现象。而我本人创办数字游民部落的一大初衷就是要提高人们的awareness,让朝九晚五的人们知道可以通过互联网赚钱来创造自由,让已经在互联网上赚钱的人知道,这个世界,其实很大。
同时大家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是,并不是只有坐拥几百万粉的网红才能在互联网上赚钱,具体原因请参考我最近翻译的一篇网络神文:“内容创业必读!-1000个铁杆粉(”1000 True Fans” ToT修订翻译版)”。
斜杠青年
![]()
斜杠青年(Slash),其实我一直都不太确定这是一个西方舶来的概念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概念,因为我并没有在英文出版物上看到过这个词,而它在国内却异常火热。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和公众号,我的理解是,斜杠青年的主旨在于让年轻人通过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学习多门技能,从而拥有多重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工资之外的额外收入。这其实跟我之前介绍过的数字游民大咖Chris Guillebeau在其畅销书《100$ Startup》中提到的所谓“side hustle”概念颇为类似。著名的互联网创业guru - Ramit Sethi也推出过一个名为“Earn1K”的课程,其实讲的也是这个理念。
在我看来斜杠青年是一个过渡概念,年轻人对于斜杠身份的追求其实从很大程度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亦或是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亦或是工作赚的钱不够自己花,真正成功的斜杠会逐步将自己的“side hustle”打造成为自己主要的收入来源,并华丽地炒老板的鱿鱼,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或者数字游民。而不成功的斜杠则会逐渐被工作和生活的重负压到喘不过气,最终被迫放弃自己的多重身份,仔细想想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淘宝客
![]()
淘宝客是指那些通过淘宝联盟赚取推广分成的人,淘宝联盟说白了就是淘宝的Affiliate Program(推广分成项目),关于affiliate program的模式详解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榜样 - 年入百万美金的网络被动收入布道师Pat Flynn(含被动收入模式详解)”。据我所了解,目前在淘宝客们赚钱的最主要模式还是想办法拉大量人进QQ群或者微信群,然后再用各种推广链接不停地轰炸群里的人。的确有人通过这种方式赚到不少钱,但是我觉得这种方法太不优雅了,也不具有持续性。
通过Affiliate program创收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找准一个细分领域,通过持续不断输出高质量内容形成意见领袖(KOL),最后通过给出链接导购的方式来获得分成,实现变现。但是目前在国内做affiliate marketing有一个最大的劣势在于优质的推广分成项目太稀缺,特别是类似于clickbank一样的内容类产品affiliate平台。毕竟基于实体商品的affiliate program的分成额度一般都太低了,例如亚马逊associate上绝大多数产品的佣金只有可怜的2%。相信随着内容创业的逐步发展,国内也会涌现出一些更为优秀的,覆盖面更广的推广分成计划。
结语
以上就是我本人对于数字游民核心理念和各种易混淆概念的解释,希望能够帮助你有效消除脑中的各种关于数字游民这个概念的黑人问号。
本文系数字游民部落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数字游民部落致力于推广目前在全世界日益流行的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生活方式,和Lifestyle Design的方法和理念。
数字游民部落官网:http://JARODISE.COM
微信公众号:数字游民部落(ID:SZYMBL)
阅读原文
Tips: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