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聊聊《凯瑟琳》的玩法设计与难度阶梯
《凯瑟琳FULL BODY》,再加上3月初的《鬼泣5》,是笔者上半年玩到的最满意的两款游戏。《鬼泣5》本人不敢讲太多,比笔者更懂的大有人在。因此,本文我打算好好讲讲,《凯瑟琳》的游戏性为何如此之高,为什么它就这么好玩。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一些个人观点。还请各位看官多多批评。
(以下没有特殊说明,"《凯瑟琳》"均指加强版《凯瑟琳FULL BODY》)
今年的核聚变地狱挑战,笔者也是打通《凯瑟琳》挑战的其中一人
《凯瑟琳》的实力
我们先来看看,上世代的原版凯瑟琳都收获了哪些赞誉(部分奖项名称为笔者自己翻译):
- 2011年12月,TeamXbox评其为"2011年最令人惊喜的游戏(Biggest Surprise of 2011)",排在亚军的是同年9月发行的《死亡岛》
- 在GameSpot的"2011年度最佳游戏"颁奖中,原版《凯瑟琳》获得了以下奖项的提名:"最佳解谜游戏(Best Puzzle Game)"、"最佳叙事(Best Story)"、"最佳新角色(Best New Character)"、"最佳配音(Best Voice Acting)"、"最佳原创IP(Best Original IP)"、"最佳结局设计(Best Ending)"、"最佳谜题(Best Puzzles)"
- 在IGN的"2011年度最佳游戏"颁奖中,原版《凯瑟琳》被评为"PS3上最佳叙事(Best PS3 Story)",被提名"PS3上年度最佳游戏(PS3 Game of the Year)"
- GameZone授予了原版《凯瑟琳》"最佳原创IP(Best Original IP)"奖项,以及"最佳谜题(Best Puzzle)"的亚军,游戏内角色Vincent被评为"最佳新角色(Best New Character)"奖项的亚军
原版《凯瑟琳》在当年获得的奖项还有很多,但如果我们放眼整个第七世代----
- 2012年8月与2013年9月,IGN先后更新排行榜"25款最佳PS3游戏",原版《凯瑟琳》分别排名第18与第24
- 2013年11月, Hardcore Gamer 将其收录进"PS3世代最佳100款游戏",排名第79
- 与上一条同月, Complex 将其收录进"上世代最被低估的25款游戏",排名第8
- 与上一条同月,PlayStation Universe将其收录进"PS3世代最佳100款游戏",排名第73
- 2014年1月,Game Revolution将其收录进"上世代最被低估的7款游戏"
- 2014年5月,IGN将其收录进"上世代最佳100款游戏",排名第65;同年6月,在IGN的网友投票评选中,原版《凯瑟琳》排名第61
(以上信息来源自维基百科)
玩《凯瑟琳》的原因有很多,而大部分玩家可能是冲着能"社保"的角色与福利来的。但是沉迷《凯瑟琳》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Gameplay。再优秀的"外表",没有这个Gameplay支撑,《凯瑟琳》只会是游戏海洋里微不足道的一滴水。而如果你就是那些冲着"外表"而来的玩家的一员,现在却沉迷于推箱子爬塔的"噩梦"之中,回顾一下你玩这款游戏的心路历程,我相信你自己也会感到惊诧。《凯瑟琳》的优秀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本文, 只聊Gameplay 。
被"发现"
在玩家面前,有一堵大墙,在竖直的墙面中抽出石块,做出阶梯,然后一点点爬上去。《凯瑟琳》的一个基本设计就是,上方的石块,只要与下方石块的一条边紧贴着,就能悬挂在空中。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凯瑟琳》仅通过这一条核心规则,就派生出了整个游戏的全部玩法。
剧情模式总共有十大关,32小关。每一大关对应游戏时间的一个夜晚,主题也不同。每一"夜",Vincent的噩梦都会进化,添加新的机制,开辟新的挑战:
- 第一大关是基础教学关
- 第二大关,最基本的普通石块、易碎石块、重石块、不动石块;玩家要尽快熟练核心玩法
- 第三大关,引入针刺石块,玩家站上去之后会长出尖刺刺死玩家,玩家只有迅速移动才能躲避开;仁慈的是,针刺石块仅能发动一次,之后与普通石块无异
- 第四大关,特殊石块数量减少,但是难度激增。第一次将玩家的思考能力逼至极限;有自信但还没尝试的玩家,可以挑战初见Hard难度第四大关,自行体验。(第四大关只有2小关,比二、三少1小关,制作组的善意)
- 第五大关,引入冰块,在相连的冰块上走动会打滑,容易摔死。玩家将体会到"悬边移动"的重要性
- ......
剩下的几大关,恕我卖个关子,不再赘述。
顺带一提,虽然我上面讲了很多石块的特性,但在游戏中,只有少数几种石块的特性会直接告诉玩家,剩下的需要玩家自行摸索。这里向大家推荐机核曾经的一期电台节目:《关于游戏的信仰 ----Jonathan Blow的创作哲学》。你会发现《凯瑟琳》的推箱子爬塔与Jonathan Blow的理念十分契合。但我个人觉得Blow不太会看得上《凯瑟琳》,因为《凯瑟琳》还不够"纯粹",而且也很照顾玩家。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数以百计的剧情关并不是《凯瑟琳》的全部,在酒吧场景里,玩家可以通过一台街机攻略小游戏"长发公主",表里各64关,在Standard和Arrange两个模式下,谜题也不同。在主菜单,玩家可以进入"巴别塔"模式,共有4关,与前两个部分的固定关卡不同,巴别塔的谜题是完全随机生成的。以上这些全部完成,《凯瑟琳》的单机挑战部分才算告一段落。如果你想继续,还可以联网与其他玩家合作或对抗。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技巧
《凯瑟琳》的操作不复杂,也不会千变万化,玩家能够进行简单的推拉即可。《凯瑟琳》考验的只有一个,就是玩家的大脑,而玩家想要玩好《凯瑟琳》,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大脑开发通关的道路。
前期最初的两个技巧,只要玩家愿意找,游戏中还会告诉你很多
这就是《凯瑟琳》最为精妙的地方。在通关《凯瑟琳》数遍,通过了各种难度,挑战了十数个小时的巴别塔之后,我发现玩家能用到的全部技巧,《凯瑟琳》已经全部告诉你了。每当你想到一个新奇的过关思路,回去看看《凯瑟琳》的系统技巧,你会发现自己的思路无不是从游戏告诉你的那些技巧发展而来的。即便如此,玩家攻略时也绝不会感到顺风顺水。
首先,游戏不会给你练习技巧的机会,玩家想要熟练掌握,必须立马在实战中想方法应用。
而推箱子搭梯子爬塔这个游戏机制,攻略自由度是非常高的,每一个谜题都存在十数种解法。游戏也通过存在感十足的旁白和"告解室的神秘管理人",数次向玩家传达这一信息。(顺带一提,这两个角色的声音是我最喜欢的。)"通往自由的道路不止一条",这句话也会和游戏剧情产生一定的共鸣。
谜题中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些谜题会故意设置得简单一些,玩家一眼就能看出如何解决,并联想到游戏已经告诉你的那些技巧。这也是提醒玩家要多思考。休闲一些的玩家,他眼中的理想情况是:所有迷题看一眼就知道怎么解。然而在《凯瑟琳》中,这是不可能的,道路藏在石块堆里,就像雕塑藏在大理石中一样,需要玩家自己发现,把道路"掏"出来。因为《凯瑟琳》的谜题整体性很强,不做区分可能感受不到谜题之间的独立性。因此玩家若不能及时进入解谜状态,很快就会卡关。(游戏是随着剧情进度逐渐告诉玩家技巧的,如果是Easy或Normal难度,技巧与谜题的联系会紧密一些;但如果你是一周目初见Hard,那就不一定了)
一个非常明显的谜题,扒在石块边缘再移动过去,以后还会经常用到
另一个例子,游戏最开始告诉玩家的两个技巧,让玩家记住:你要爬多高,就需要多少石块垫脚。
到了中期,游戏告诉玩家,有一种万金油的技巧,只需要三个石块宽的区域,就能想爬多高爬多高。
只要玩家愿意,3行宽的石块墙随意爬,极其好用的技巧,几乎没有之一
这几乎是整个游戏使用次数最多的技巧之一,也是大多数玩家最熟悉的技巧之一。
于是游戏会告诉玩家:看样子你熟悉了,做得很好。现在请通过下面这关:
解谜游戏最要命的,不是难;而是你不知道怎么解,却知道它确实有解
无论多诡异的迷题,都是可解的。大部分玩家需要的,可能只是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
难度设计
好的难度设计,应该把玩家推向极限,强迫玩家找出正确的对策,并让玩家时刻充满挑战欲。
需要说明的是,《凯瑟琳》的普通难度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刚刚好的上手难度"。但它却是自由度最高的一个难度---- Easy难度大多指明一条道路,Hard难度则一般只存在一条完美的道路---- 而在Normal难度里,这些限制就小得多。可这也不意味着,玩家初见Normal难度就能一口气爬到关底。
仅仅6层高的关卡,却能让人感受绝望;不用怀疑,这关确实是Normal难度水平
而Hard难度,可以这么说,是真正的"噩梦难度"。想要打通Hard,重开关卡是常有的事。即使《凯瑟琳》在检查点上非常慷慨,玩家在这段路上也少不了受苦。更不用说,如果你有一颗白金的野心,Hard难度下达成金杯的苛刻条件更是直接禁止玩家使用检查点。
具体来说,Hard难度下的金杯,需要玩家拿到地图上所有的金币、金块,并 迅速 爬到顶层。如果在某几层停留太长时间,时间奖励会中断。
第二大关的Hard难度,理论最高分不超过105000,达成金杯的条件却是惊人的100000+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它有多难"的问题,而是一个"它难得合适吗?"的问题。当我第一次玩Normal难度时,第五~九大关我得到了4个铜杯,1个银杯;第二次再去玩时,同样的五大关我得到了1个银杯,4个金杯。进步是明显的。
当我尝试冲击Hard难度第二大关的金杯时,我为了赶上时间奖励在最后故意漏掉了一个金块,结果97000+的最终分迫使我重回这一关,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路线。
当我在核聚变通过地狱挑战时,Altar作为巴别塔的第一关,我的成功率也仅有1/5,通过只能说是运气好。而现在打通第二关后,Altar已经可以随意通关。
"无名羔羊,会成为新的未来之星吗?"
----巴别塔讲解员
"时候到了,仅此而已。"
----旁白,第九大关第5小关前的建议
以上两句,我认为可以概括《凯瑟琳》Gameplay的全部精髓。
本次核聚变,笔者为数不多值得拿出来秀的东西......
每一次重回那个曾令你感到挫败的地方,你都会发现自己有所进步,对这个游戏更加熟练。而你进步得越多就越能感觉到,等待你的下一个挑战更会超乎想象。玩家的心态会从每次成功的"自满"转变到"平和"。所谓 " 懂得越多越谦虚 " ,用在一款游戏上也意外地合适。
但最重要的一点:为什么《凯瑟琳》的所有难度都让人激动人心?为什么终极挑战巴别塔能让人爬得血脉喷张?我想答案可能是:它是一款解谜游戏,这是解谜游戏的优势所在---- 它的所有难度和关卡都是设计调整出来的 。
关于难度设计的引申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一个制作团队可能调整一款游戏的所有难度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工程量过于巨大了。因此大部分游戏里所谓的难度差异往往被简化成:伤害系数乘以几、敌人血量乘以几。没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了。
这只是我说的最差的一种情况。还有一些游戏的难度设计还算好,比如《耻辱》系列。事实上《耻辱1》就是典型的"只改数值"的活例子,敌人的AI完全不会变动。玩家站在某条电线杆上,普通难度下敌人看不到,最高难度下照样看不到。只要玩家走潜行流,难度对游戏体验的影响几乎是0。
当然,我认为《耻辱1》的问题只是当年技术力达不到造成的。《耻辱2》中,敌人AI敏感与否被放进了难度设计中,并且相当夸张。最高难度下,就算你与敌人视线平行蹲在角落里,敌人的眼睛只要稍稍一瞥就能察觉玩家。这在《耻辱1》和《耻辱2》的低难度下是不可能发生的。
以上可能会让各位误以为我讨厌《耻辱》,事实正好相反,我非常喜欢《耻辱》,超一流的游戏性与关卡设计,毫无疑问的大师之作。笔者之所以举《耻辱》的例子,是想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什么难度才是最"合适"的难度?
难度是游戏性的一环,制作者在设计时,成本让他们只能设计一个难度。其他难度呢?没办法,只能把数值改一改复制过去了;而做的比较好的起码会在复制之后对AI进行调整。但本质上,这还是一个难度的设计;这也容易超出玩家所能接受的范围(因人而异)。因此《耻辱1》中,最高难度就是最"合适"的难度,战斗能力玩家可以练出来,潜行对大家来说都一样;但是《耻辱2》里,最高难度就显得太过了(个人观点,因为我菜)。在最"合适"的难度下,玩家获得的游戏体验是最接近完美的,也是完整的;高了或者低了,就容易产生"难度与整体设计不匹配",玩家的游戏体验就要打折扣。再次强调,以上的例子主观性过强。但是很多游戏确实存在这样一个"第一手设计的难度",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甚至想说,每个玩家都应该磨练水平来尝试达到这个"第一手"的难度设计,毕竟魂系列大家都是这么玩过来的,很多其他游戏也只提供一种难度。它能让玩家感觉到,这个难度是为游戏体验服务,精心调整设计出来的。毫无疑问,只有一种难度的游戏,只要整体设计过关或优秀,它的游玩方式就应该如此。
在这里多插一句,虽然每个人如何玩游戏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了。比如《鬼泣5》,如果你是一个玩《鬼泣》十多年的老玩家,或者是想深入游玩体验完美动作快感的新玩家,你应该马上把前两个难度划掉,一周目通关后看也不看,去玩多周目高难度。当然也有一些玩家,只玩两个简单周目或者只玩一周目,也没有意愿长时间玩同一款游戏。我们尊重所有这些玩家的选择。但是总有一些个人,只玩了一周目就跳出来说:"《鬼泣5》这游戏太简单,没意思。"如果恶意引战的话再加一句:"不如……(某一款游戏)"之类的话,谁看见谁都难受。说这些话的,我见过的既有路人玩家,也有数十万粉丝的UP主。所以笔者说,一款游戏一定有它最好的游玩难度(宽泛来说,其实是游玩方式)。我再举一个"游玩方式"的例子,《鬼泣5》只玩低难度或一周目,跟刷子游戏玩到满级就立马弃坑是一样的。玩家当然可以这么玩,只不过我觉得,这游戏不该这么玩,制作者不会希望大部分玩家这么去玩,玩家这么玩也体会不到完整的乐趣。不过很明显,当笔者跟路人争论时,他们并不一定听得懂笔者在说什么:"我在说《鬼泣5》的事情,你跟我扯刷子游戏干嘛?"
说回难度,《耻辱》只是这方面比较好的,还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各位应该都体验过那么一两个:明明在主界面是相邻的两个难度,从"挺简单"到"非常难"有着惊人的鸿沟;从"非常难"到"人类玩家不可能打得过"又有惊人的鸿沟。当游戏强迫你找出最优解时,玩家没有多少成就感,也感受不到乐趣,更多的是挫败感。毫无疑问,这是失败的难度设计。
复读:好的难度设计,应该把玩家推向极限,强迫玩家找出正确的对策,并让玩家时刻充满挑战欲。考虑到客观原因我再加一句:对于适合不同难度的玩家,他们的体验要尽可能接近。
失败的难度设计,要么是玩家把游戏逼到崩溃,要么就是反过来。一旦崩溃,玩家的游戏体验就毁了。
即使《鬼泣5》这种很注重难度设计而且整体上做得不错的游戏都有瑕疵:M8和M10,我怀疑制作组根本就没考虑到这两关的评分配置有多低,打出高评分的难度大幅上升,正反馈明显下降。
再次回到《凯瑟琳》上,不如说,这是所有解谜游戏的共同的优势: 解谜游戏的每一关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而《凯瑟琳》的在各个方面的整体优秀,让它独树一帜。游戏性的高低不只是玩法的底子而已,更重要的是如何"包装"这个底子,让玩家能得到优秀的反馈。不过这就不是本文要谈的东西了。当然也有一些解谜游戏,空有好看的外壳,解谜内容逗小孩,这也不是本文要谈的内容了。
一些碎碎念
- 本来笔者只是想写一篇文章单纯夸《凯瑟琳》的,没想到最后能引申这么多,被迫把标题和文章立意都改掉了。后半部分写得有些多。
- 本文主观性非常强,真诚接受各位批评。不过既然谈到游戏这么个主观的东西,笔者认为就应该完全主观并不失客观性,起码让不赞成的人能感到你是有理有据的。从这点来说,我觉得这么写也还算好。
- 笔者的"游戏观"受油管主videogamedunkey(游戏驴子)的影响极大,并在此基础上有我个人的思考。即使我与他喜欢的游戏类型都不太相同,但这并不妨碍笔者拿他作为我游戏观成长的标杆。如果有观众同为驴子粉的话,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与他部分观点十分相似。
- 如果十分不赞成笔者的一些观点,请各位不要太在意。本文的立意并不是要说服谁,也不是"慷慨文章,激扬文字"批评业界现状啊之类的......总而言之,是很理性的主观文章,大家也请理性看待。
- 核聚变的《凯瑟琳》挑战,现在想想Altar确实简单了,如果是第二关会好一些(虽然我肯定是过不了)。
- 最近机核关于游戏评论的讨论似乎很火热。需要说明的是,我也有一套自己的主观游戏评价体系,而且这套体系也有对外借鉴之处。稍微自满一下,我认为它对部分玩家是有参考价值的。《凯瑟琳》在我眼中是当之无愧的最高级"S"级。如果有机会,针对这个话题我以后会详细讲述。
最后祝大家早日攻破巴别塔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he Babel can CHANGE A MAN."
----好像是某人说的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