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灵越 7000 开箱:面向创作者的笔电产品,照顾灵感的同时照顾你的背包
尽管我们的 #实验室TV# 很早就开始以接近 vlog 的形式,记录我们每一次的线下活动花絮或是采访,但真要聊到 vlog 被内容创业行业视为“风口”,还的确是要从去年算起。摸索了一年的井越,带着“初代 vlogger”们渐渐走入大众视野。重回校园的欧阳娜娜用 vlog 拼凑出留学生的日常,狠狠地圈了一波粉。
不得不承认,无论职业还是“斜杠”,抑或只将其作为代替文字记录生活的方式,vlog 对于不少人而言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正如井越曾说的:“其实所有的 vlogger 都号称他在记录自己的生活,但其实至少有一半的东西他没有放进去,所以我其实一大半的生活其实都是面对屏幕,对着视频在剪辑”。
不过,关于“如何成为 vlogger”,几乎所有教程却都只把目光投向了三脚架、云台、相机……很少有人提到,占据生活一大半的笔记本该如何选择。
首先,轻便,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其次,性能不能拖后腿,剪辑视频必须利索 。两条一框定,其实选择范围就已经非常小。一番搜寻,新上市的戴尔灵越 7000 镁合金版(简称“灵越 7590”)最终来到我们编辑部。
减重 1/3 的镁合金机身、酷睿九代标压处理器、GTX 1650 显卡……仅从纸面参数看下来,戴尔灵越 7590 倒是很好地满足 vlogger 们的需求。接下来我们通过简单的开箱体验,和大家一起看看这款“vlogger 合金装备”有着怎样的表现。
相关信息: 感谢 文轩 BOOKS (成都市武侯区府城大道中段 88 号九方购物中心 1 – 3 层)为这次拍摄提供场地,也感谢这次为我们出镜的同学 @陈大小姐717 。
包装方面并没有做单独的强调,简单的牛皮纸箱外加硬纸内衬,将灵越 7590 牢牢固定在当中。随机附件包括了主机、电源以及一些必要的纸质文档。
必须要提一下的是,当我们从箱子里抽出灵越 7590 的瞬间,第一反应是两重“错位感”。
第一重“错位感”来自重量 。论个头,搭配 15.6 英寸屏的灵越 7590 其实算不上小巧,三围尺寸达到357.56 x 238.84 x 17.94mm,但手上传来的轻巧感又明显不像是一台“干活的家伙”。灵越 7590 的 重量非常轻 ,追求极致便携的用户可以选 56wh 电池的版本,重量 只有 1.59kg ,这基本和不少 14 英寸的笔电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我们这次拿到的是 97Wh 大容量电池版本,大电池的配置显然对于外出创作来说更加有利,但重量也只比 56Wh 版本重了一点点。
换句话说, 灵越 7590 是“15.6 英寸笔电的三围,14 英寸笔电的重量” 。这种感觉非常类似进到鞋店,上脚了科技含量最高但又超级轻巧的跑鞋——这对于随身一大堆装备的 vlogger 而言,同样是习惯了就回不去了。
第二重“错位感”来自质感 。尽管做好了“质感可能更舒服”的心理准备,但灵越 7590 传递到指尖的触感依然相当独特。不难感受到的是,戴尔在工艺上砸了更多成本,将金属提升到了非常细腻的程度,一方面应付小划痕的能力更强,另一方面对金属“过敏”的朋友会更加友好。
这些“错位感”当然是优点,需要归功于灵越 7590 在 ACD 面和骨架采用的镁合金材质 。相较于主流的铝合金而言,在同等强度和硬度下,镁合金要轻 1/3,所以材质也被广泛应用在航天科技、高端跑车(比如保时捷 911 的镁合金车顶)、相机机身(比如徕卡)等领域。
这里顺带一说。关于笔记本的“材质”,大部分用户可能仅仅停留在“选择塑料还是金属”,最多再瞄一眼金属的占比,对于材质种类极少关心。灵越 7590 这类产品的出现,很有可能会推动更多厂商在材质上玩出新花样。
单手掀开盖子(这点很重要),灵越 7590 的转轴会把机身稍微“支起来”。设计本身并不是只此一家,不过能看出戴尔背后的想法。一方面,为这套足够有说服力的硬件在 D 面提供足够的散热空间;另一方面,这保证了 A 面以及整体在视觉上的相对完整。
这里单独一提灵越 7590 的散热配置,镁合金本身在散热方面有了加成,外加 双风扇+双热管与转轴 营造的“风场”,整个散热系统已经做到了目前这个体积的极致。 配合着陀螺仪芯片支持的智能温控,灵越 7590 可以自主识别电脑方位来调整降温方案 ,vlogger 剪片子时完全不用考虑是否要“将就”着本子散热,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
掀开之后,很明显能感受出灵越 7590 的“服务于创作”的设计理念。
边框足够窄 ,沉浸感是足够的。 标配背光键盘 ,这是喜欢静静在夜里干活的同学的福音。本身这款屏幕素质已经相当不错,色准与色域已经稳稳达到 100% sRGB 水平,尤其是亮度表现,完全满足绝大部分 vlogger 的后期需要。
而眼睛更挑剔的同学甚至能直接选配顶配的 4K 屏版,支持到 100% Adobe RGB色域、原生 8bit 色深、500nit 亮度、HDR400 等一系列技术搭载,已经几乎摸到了专业级的门槛,创作的场景又会进一步扩大。
另外,不只轻巧与高强度,机器还具备了更强的扩展性,这会进一步拓宽创作的边界。
内部扩展方面,双内存插槽支持组成双通道内存;双 M.2 插槽,支持 PCIe 3.0x2 和 NVMe。同时,其中一侧硬盘位还预留了包括 2230、2242、2280 孔位,配合可拆卸底座可以兼容多种大小的 SSD。
外部扩展也没落下,左侧依次是电源、HDMI 2.0、两个 USB 3.1 以及一个雷电 3 接口;右侧则是 3.5mm 耳机接口、第三个 USB 3.1 以及一个 Micro-SD 插槽(主要是方便各类 vlog 装备)。
所以,不得不说,戴尔在玩“空间魔术”方面可能会和本田有不少共同语言。以接口的完整程度而言,在一台轻薄的 15 英寸本子的机身里,戴尔为其容下了足够大的想象力。
所以,整体评价一下灵越 7590 的工业设计与工艺品控的话,完全不用担心独特的材质会带来什么“不成熟”的表现。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非常好,缝隙极小。
反而是,相处几天下来,被这种轻巧“惯坏”后,很难愿意再拿起自己的主力设备干活。
当然,作为为创作者量身定做的产品,自然也要让它到创作一线接受考验。灵越 7590 就被丢到了我们的摄影师手中,老老实实地接受现实的考验。
几天下来,反馈到我这边的结果是“相当顺手”。
首先是干活的无比顺畅,毕竟硬件性能的底子在这。在没有灵越 7590 这类产品前,我们的摄影师小哥和大多数人一样,在便携性与性能之间果断倒向了前者,选择了一款低压处理器+低端独显的本子。于是,一旦他处于出差状态,交活速度就成了同事们最担心的问题。这几天下来,踩着 deadline 交活的情况一下子少了。
其次是“耐造”。基于这个轻薄的体型,我们的编辑们甚至没有单独关注电池的大小。但在摄影师反馈“两天没充电”之后,我们才发现灵越 7590 电池容量达到了夸张的 97Wh(几乎是不少产品的两倍),用 PCMark8 的续航测试能结结实实地跑出 7 个半小时。
而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轻度使用,也基本维持在 10 小时水平。配合着 Lid Sensor芯片支持的智能唤醒,基本上在路边都能掀开盖子进入工作状态,这 10 小时可以使用得非常高效。
所以,总的来说,担心性能太强需要“省着用”的同学们可以放心了。毕竟哪怕是将标准从性能本放宽到全品类,灵越 7590 的表现也足够亮眼。
最后聊聊关于配置的选择。我们拿到的是次顶配机型(顶配为 4K 屏机型),处理器为 i7-9750H,搭配 4GB 显存 GTX 1650 显卡,存储部分则是 8GB 内存和 512GB 的 SSD。目前在移动平台能实现的 vlogger 们的需求,灵越 7590 基本都没什么压力。哪怕是没有接入电源的移动状态,也能保证足够高的性能下限,这也是我们非常推荐的配置。
毕竟,横向比较而言,同级别配置基本上都奔着万元价位去了,而这个配置的灵越 7590 价格控制在了 8399 元。而使用下来的真实体验是灵越 7590 这套散热也能完全压得住,有一些富余性能应付更苛刻的需求自然是好的。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购买信息: 现在购买灵越 7000 轻一代高能合金本可享 618 同价,更多优惠详情可以点这边进一步了解。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