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立电子杂志说起 | 利器x城堡
本文最初发表于「利器x城堡」。
分享每周见闻,探索内心宇宙。《城堡》是一份每周更新的个人杂志,由阅读爱好者南百城制作。
本文来自《城堡36:从独立电子杂志说起》。
从独立电子杂志说起
WEB VIEW 播客王隐偶然看到城堡,想找我录一期播客。
微博看到私信时觉得名字眼熟,回头一查,是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一,整句是: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王城最堪隐,王隐,算是找到眼熟源头。
他播客和我杂志都算是刚起步,也是业余时间爱好,共同点就是能感觉出来某种认真,发给我的大纲十分详细。大家也都写过一段时间没人看的博客,听落网,看一些类似的信息等等。
我也听了一遍对方播客,个人比较喜欢 Episode 5:不酷时代下的黄金年轻人。上一代人作品已经贯穿我们生活方方面面,我特别想看到我们这一代,甚至更年轻的零零后开始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既有星辰大海,流星划过的野望;也有某种小而美,类似蜗牛爬过的痕迹。
我个人更习惯文字作为工具,录播客之前填写了一遍提纲,但聊着聊着,脑子比眼睛快就没用上。但内容也相似,算是对播客补充,放在本期城堡中。
也许以后城堡会尝试做一些访谈,用文字方式更深入了解一些「隐」、「藏」在互联网角落中的萤火。
一、自我介绍
🎙 简单自我介绍?
最近在用的网名叫南百城,取自《魏书》:「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目前在一家连锁书店工作,业余在做个人杂志《城堡》。
🎙 平时工作主要都做些什么?你谈到工作像是在刷纸质微博,很有意思的解释,你怎么看待这份工作?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
工作就是书店服务员,专业叫法是图书专员,通俗说是图书管理员也行。工作内容就是帮助客人找书,然后每个星期来货,搬运,开箱,上架到指定位置等等琐事。可能和一般人想象中的每天闲着观察下书店老顾客,坐着看看书不太一样。
如何看待?工作久了就觉得和餐厅服务员差不多吧,不过卖的是精神粮食。
选择这份工作是离职后闲着想想自己还有什么梦想没有完成,自然而然就想到开书店,然后就曲线救国应聘这份工作,当时公司也正好准备开新店。
🎙 之前的创业、投资经历能简单聊聊吗?
简单说就是跟着几个同学、朋友做电商。大概四年左右吧,从几个人蜗居在小民房里,后来有自己作坊、几个品牌,最后就太累了,加上一些创业都会有的狗血,拿了一笔钱,离开。刷微博碰上一些人在聊比特币,就开始玩比特币,杂七杂八的买了一些。
算是几个大起大落,然后一直落。刚开始在书店上班,休息时还看看行情,算算自己这几分钟掉了几个月工资,后来就麻木了,几个月不看,总之亏损挺大。
这个过程是最有意思的,发现自己突然又很穷,不能躺着挣钱之后。我的拖延症算是治愈,那段时间脑子里有什么想法,都能马上开始写,执行力特别高,基本上就是上班工作,下班写作,过得很充实。有时候感觉像是花了一笔钱治愈了拖延症,还算划算。
二、杂志
🎙 为什么起名叫《城堡》?杂志标语的演变会体现内心变化吗?
早年有一个叫有意思吧的小众网站,一个小的音乐、文字爱好者论坛。我大学时在上面写一些文章,其中有一个网友名字里有城堡这两个字。算是君子之交那种,一年联系一两次,交流下看书之类的,期间有一次他找我约稿,说自己要办一本电子杂志,需要文章,我发了一些存档给他,但后来不了了之。后来过了几年在另一个大网站上看到熟悉的名字,基本确定就是他,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接着又过一段时间,我在广州一仓库工作,晚上十点多来了很大一卡车货物,临时找不到搬运工,于是办公室几个同事就自己上,一直到凌晨。坐下来休息时看手机,发现他死讯。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自己认识的年轻人死亡,在此之前,我虽然也思考过死亡,但没有直观现实感受。老人的葬礼参加过一些,但总感觉像隔着一层帘子,离自己很远,也面目模糊。这一次面对这个网友,死亡就像帘子一样被掀开。
后来我偶尔写博客,也有过做电子杂志的想法,对很多方面不确定,但名字从来没有动摇过,就叫城堡。算是一种纪念吧。
标语刚开始是:「人生苦短,何妨一试」,心境就是打算随便做一份饿不死的工作,上班谋生,下班做自己喜欢的事。
后来杂志起步,看到阮一峰每周分享,就改成「在这里记录过去一周,我看到的值得分享的东西,每周五发布。」
再接着就是「关于阅读、宇宙和爱,周五发布,一期一会」。这段时期城堡改过名字,叫城堡笔记,因为我觉得内容更像是自己的阅读笔记。
最后就是现在的「分享每周见闻,探索内心宇宙」,前一句是对内容概括,后一句是看到《大佛普拉斯》中有一句话:
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们可以登上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一个人内心的宇宙。
每天看主流媒体、新闻,要么说名人的事,要么就是普通人的狗血,很少关注一个普通人在普通一天的思想,当时就想能不能从自己以及别人那里关注一些类似的信息。
🎙 为什么要做《城堡》?
创业那几年基本没有阅读,另外是对阅读从单纯跑量开始注重质量,就是希望看完虚构类书籍尽量写出整个故事脉络,以及仿写一个类似的故事,非虚构类就尽量实践。城堡刚好可以当成一个载体,让我实践这些理念,不过这事挺难,至今都只是偶尔能做到。
🎙 制作一期电子杂志的流程是怎样的?都会用到哪些工具?如何管理大量的书摘笔记?
首先是把几个固定栏目填充满,比如每周语录,每周书评、笔记、阅读的网络文章、微博推荐,接着就是一些生活琐事,或者看这些信息输入之后所酝酿出一些话题写一些。然后是从这些内容里找一句比较打动我的金句,当成本期标题,再从开放版权的图库里找图片,设计封面,相关专栏配图。
稍作检查,最后发到自己博客。工具上用到尤利西斯和滴答清单会多一点,书摘笔记现在基本就是用 Ulysses 管理,之前很大一部分是放在作业部落。Ulysses 对我重要是因为我当时一直找一款理想写作软件,跟找伴侣差不多吧,灵魂肉体都希望好点,恰好 Ulysses 本身是一本文学小说名字,颜值也不错,价格可能也是一方面,买下来比较有仪式感,当时还是买断制,大概两三百块钱,是送给自己生日礼物。
🎙 做杂志对你的最大意义是什么?傅丰元在播客谈到你是在探索自身的边界,这里的边界对你来说是指什么?
其中一个意义就是对我有个督促,有个时间限制,保证一个最低写作数量练习。
边界就是接触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世界、人,比如这次录播客,如果没有城堡这个作品,我应该是没有资格体验。
🎙 你好像很看重一些指标,比如今年要完成 30 万字,还定下每月、每周写多少字,这些指标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看过一句话,意思是有些人号称自己喜欢写作,实际上每年十万字都没有写。有点躺枪,加上公司每天也会有销售指标之类的,就仿照其样式,给自己写作也定下一些目标。意义就是一个督促,不想成为那种号称写作却每年十万字都不写的人,毕竟写得好不好可能是天赋问题,还能原谅自己,写的少实在是没有理由。
🎙 你觉得目前《城堡》你最满意/不满意点是什么?
最不满意点就是还没有实现我一些理念,整体还是比较乱,封面设计上也比较丑。
满意点是还算真诚在分享一些我认为有价值东西。
🎙 100期之后,城堡会是什么样子,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
100 期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够随心所欲熟悉运用中文文字这个工具,用它来记录生活、创造虚构故事等等。也看到更多人做出自己杂志,在内心宇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堡。
三、怎么看
🎙 怎么看待播客?
声音这种交流方式,在感情上比文字更亲近,大概处于文字和视频中间,有时候可能超过视频,毕竟多了一些想象空间。有时候感觉播客和纸质书挺像的,播客和视频的关系,就类似于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关系,旧的依旧顽强和有生命力。
个人感情上我也挺喜欢播客,实际上我把早年的收音机电台也算做播客的一种。高中时我住在乡下外婆家,电视就一两个台,也没什么朋友,没书看。天一黑就舒服地躺床上,关灯,开着收音机,听歌听主持人闲聊,是一种特别的陪伴。
🎙 怎么看待审查问题?
城堡最初在简书上发过很多期,有一期我推荐了一首诗,当时没有觉察出任何问题。等收到那一期被强制转成私密文档的消息,我自查发现很可能是诗中的一个年份数字。
如果我要把城堡做到心目中完美的样子,肯定是不可能,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审查,算是一个枷锁吧,最可怕还是知道审查之后自我审查。
🎙 怎么看待信息过载?又是如何精简?
我现在还是信息过载,但杂志也是在拯救我。办法就是尽量只看自己关注领域的消息,精简的方式主要靠写作。
四、最后
🎙推荐一个最近在用的小物件吧,实体,软件皆可。
罗技大师系列鼠标,算是软硬结合的典范,能自定义一些常用功能,极大提升效率,门槛极低。
摘抄本: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豆瓣) p66:
书籍令我们愉悦,知识向我们微笑,在生活不如意之时,它也给我们带来安慰。它坚韧我们的意志,坚定我们每次重要的抉择。艺术和科学,它们的本质难以触摸,但其根基都是书籍。 我们敬仰书籍那无与伦比的力量,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找到空间和时间的尽头,看清是与非,目光几乎深入到永恒的镜面。
叔本华:
我认为文学最简单、最正确的定义应是「利用词句使想象力活动的技术。」
今天你已经没办法用「酷」来形容任何名人,马云、马化腾、杨幂,等等,没有酷的人了。今天也没有酷的行业,互联网也从酷的代名词,变成了傻的同义词。「酷」这个概念消失了。在新闻业的繁荣年代,年轻的大众选出的偶像是李宇春。重要的人们因为酷而欣赏她。还记得人们为她做了什么吗?很酷的一件事,投票。今天,情况变得截然相反相反。无数的年轻娱乐粉,姿态竟像些父母。在屡屡赞美娱乐偶像们「情商高」之时,他们意识不到自己说的是,看,他多么不酷。
vol.116 我们分到了土地——漫谈华语文学后浪剧场人文_喜马拉雅FM
目前国内似乎存在这样的阅读现象:普通读者大部分去读经典文学或「流量文学」,而进阶读者会认为读引进版不如读原版,这似乎就造成了某种断裂:华语文学的位置在哪里?
只要有一双手,一支笔,一张纸,便可以将想法出版。因而 zine 比起任何出版物更能表达自由自主的精神,看似微弱的个体,却自有其内涵底蕴…做 zine 的话,无计划是最好的计划。
📋 文档信息:
《城堡》是一份每周五更新的个人杂志,暂以「分享每周见闻,探索内心宇宙」为主题,想要查看往期可以移步个人网站:https://chengbao.bitcron.com
我,91 年、男,正在写作、阅读、玩苹果、书店搬砖
本文参与了「利器x计划」,发现更多创造者和他们的工具:http://liqi.io/x
◇
点击加入利器社群,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利器。
◆
利器,创造者和他们的工具
网站:http://liqi.io;微博:@利器 IO
联系合作:bob@the-offline.com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