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用户、标准、模式三核心,成为精通业务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做产品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做业务可能会显得无从下手。以下,笔者将与大家讲述:如何做一个业务精的产品经理?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前段时间,朴老师带着一套产品方案,并拿着可以演示的产品,去拜访客户。客户试用过后,多次强调:不要总是拿你们那一套互联网思维来做产品,我们都是40-50的上年纪的人,你做的这么复杂,根本看不懂。
当我带着用户的反馈回到公司时,发现内部人员竟然觉得产品做的还可以,竟然对用户的诉求不能太好的理解。于是,我发现了问题所在:产品是连接内部和外部的一个工具,而业务是实现产品的另一条通道,产品做出来并不能解决好一类问题,而业务精通了,才能试图去解决一类问题。
我想,每个产品经理做产品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做业务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如何做一个业务精的产品经理?
只有本事够硬,才能从容走出自己一条路。
业务三核心:用户、标准、模式
第一核心:用户
做业务和做需求不一样,你会发现:用户往往是因为你的产品一个功能做的很符合他的心意,于是一批人就能用起来。
你也会发现:用户往往是因为你功能做的不完善,无法解决他们整个流程上的问题,于是用户弃用了你的产品。
- 你的用户是谁?
- 他们最想要什么?
- 你怎么将用户最需要的展示出来?
上面三个是我们经常需要想的问题,但是扪心自问,很多同学也不是经常会思考这类问题,因为平时都在解决日常性的问题,所以最后做出来的产品也没啥人用。
虽然不是经常会去想,但是我们必须得在心里时刻关注这些问题。从执行层到业务层,是产品经理的一道坎,很多3年以上的同学依然会卡在其中,尤其是B端的产品,向上一步太难,总会感觉有力使不出。
1. 走出去
造成产品经理做的产品不够好的大部分原因是对现实不够了解,如果你想要做业务,一定要多出去和“真的”用户交谈,而不是和你“假想”的用户对话。
如果你不走出去看看用户,你永远都不会知道用户是怎么想的以及是怎么做的。坐在公司中凭空想象,做出来的产品总会是问题重重。有人和我分享过:产品就是要拿出来试的,经过市场验证才能让我们更好。这句话说对了一半,只有把用户的问题解决的产品,拿出来试才能更好。
2. 展示产品
你自己做的产品,你敢在用户面前做展示吗?你能把整个系统说的非常清楚,并且,能够让他人清晰的理解吗,并且,会让人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吗?
所以,你得学会写PPT来展示你的产品,你得带着一套成熟的方案给用户讲解,在双方都还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先把自己展示出来,并将方案呈现给对方。然后,不断倾听对方的诉求,以及他们公司面临的问题,收集这些案例,不断的修改PPT,以便后续沟通。
我记得有一个理论:如果想要锻炼逻辑能力,那么把这件事总结成几个点,然后用最简单的话讲给不懂的人听,如果它能明白,那么其他人都能明白。
第二核心:标准
你知道做产品最难的是什么吗?
——是标准。
第一款成功的产品总是会被后来者抄袭,因为它就是参考的标准,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标准。
身为产品经理,最难的也是对标准的把控。有的时候,用户或老板一句话,产品就要变动,这本来也没啥大不了,可惜的是你没有标准,就不能掌握好变动之后的“度”。
1. 建立产品体系标准
一个业务必须要有标准的产品体系,这是所有人需要参考的标准,这也是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标准,它可以展示为功能架构图,也可以展示为业务流程图,也可以是系统架构图。
总之我们要让用户、老板、团队,每一个人理解我们所能提供的产品标准。
建立产品标准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总是跟着用户跑”的情况。
之前,通过销售的反馈想要在产品中增加新的功能,这需要更改产品的功能架构和底层逻辑,所以最后我决定不会去实现这个功能。
同样,当我拿着方案给用户展示的时候,他会问有没有“某功能”,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必须要考虑增加一个模块或是功能。
2. 建立团队的标准
我可以接受细节上的不足,但是不能接受原则上问题,也绝不接受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糊涂。
产品经理的一大悲哀就是“总妥协”,向技术妥协,向用户妥协,该执着的时候刚不起来,该软的时候非要较真一二,这就是“原则性不清晰”。
有一次内部团队讨论功能实现的问题,我提出了一个原则:“ 该功能必须要简单到用户能看明白也能用明白 ”。
这时,分歧变产生了,多数人认可的方案可我觉得用起来很不顺手,讨论多次也没有结论。
有人说:“先这样做上去,哪有那么多时间来想其他方案”;有人说:“我觉得这样挺好,怎么就你觉得差劲,用户不可能用不明白”。
我说:“你们都是互联网人,而我们的用户是一群政府领导,我只能去做一次演示,让他们相信我们的产品,你们却告诉我先上去试用,如果做不到简单,这事情就升级处理”。
最后,我们又想了一个更简化的方案。
产品经理有责任和义务来建立团队标准,更考验你能不能带动整个团队用标准来验收,更考验你能不能用标准来说服领导。如果标准定的不合适,那么团队最后肯定人心不和,没人会一心做事,也得不到领导的支持。
正如上面的例子,政府人员最关心的就是好用、简单。那么不符合这个标准的设计,一定要及时制止,印象这东西一旦形成,很难在改变。
第三核心:模式
前面两个可能很容易懂,“模式”可能有些同学会有点懵。模式承接第二核心标准,就是“ 一套完整的行为标准 ”
1. 付费模式
当你去做业务的时候,身为产品经理必然要去关心怎么收费。因为用户是盈利来源,用户付费多少钱,多少个用户付钱,多长时间能盈亏平衡,这些都要有个大致的概念。
其次,是对用户的市场的理解。我们3个月或是半年能获得多少付费用户,他们的平均付费能力是多少,他们能接受多少钱。我们需要联合销售、老板制定一份合理的定价策略,我们还需要对标竞品,提供更具价值和吸引力的价格。
做业务时,用户永远是我们的核心,你的成长也在每一次和用户“博弈”的时候得到提升。
2. 合作模式
产品需要合作,应用其他公司的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就是用时间换空间。
比如:做视频或是直播,一家普通的创业公司是没有这样能力的,如果你不去合作,选择自己开发,那么会非常耗时,等你开发出来,用户已经去其他的产品上了。千万不要拿你的想法去碰撞别人的吃饭的家伙,那样会很疼。
当你需要第三方合作的时候,你得提前了解他们所能提供什么。就像招投标一样,抓住他们本质的核心能力,只要提供的技术正好适合我们的发展,定价在我们接受范围之内,其余的小问题可以放在一边。比如说:公司技术能力薄弱,那么合作的厂商一定要全程配合,因此只能选择差不多的小公司,因为大公司不会陪你来玩。
谈合作虽然超出了产品经理的范畴,但是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了解,甚至影响领导的决策。因为有时领导不懂这个领域,所以你要去帮助领导理解,帮他去分担这些工作。
当我们合作模式谈拢以后,就可以为产品和用户提供全新的服务。
3. 内部模式
协调工作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攘外必先安内,防患于未然,这些道理都在告诉我们,安排一项工作必须要提前布置清楚。
我们需要协调技术资源、销售资源、运营资源,为我们的产品助力发展,但毕竟一家公司的的业务线很多,产品也不少,人家为什么要帮助实现功能或是帮你做推广,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内部模式能不能跑的通,决定业务发展的快慢。
产品经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使初期没人帮忙,你也得自己先跑出些成绩,只有你的业务能见到着曙光,产生价值,才能吸引高层的注意。
做产品经理的都应该知道,一家公司的产品必然有赚钱的和赔钱的,为什么赔钱的也会去做,这就是战略的意义,因为即使赔钱也是能够为公司带来价值。当然也有偏差,有的产品只是尝试去做,创新而已。
内部模式,你不仅要合理安排技术资源,按照业务节奏进行迭代;还需要提前和各个部门打好招呼,准备发展,不要等到业务有起色的时候,大家才手忙脚乱的去做。
领导只是最后决定要不要协同的人,而不是每一步安排的策划人,因此这内部的模式,需要我们去制定一份标准,并建议实施。至于后续怎么去做,那只能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调整。
#专栏作家
朴老师,项目型产品经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主做ToB移动办公软件,爱思考、爱学习,爱交流,欢迎各位留言建议。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