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人敬畏的《Observation》
当我打开epic进入国际空间站的时候,脑中不禁浮现出康德的墓志铭:"有两种东西永远值得钦佩与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结束游戏以后,我认为这是最能概括《Observation》游戏内涵的一句话了。虽然茫茫宇宙里人如蚍蜉,但却能创造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这样的科学技术。正如人类发展史上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样,AI的发展也陷入了一个怪圈:科学创新到底该不该受限于道德约束。任何有关AI的话题都不能避开这一关键点。
而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这款由NO CODE开发的科幻恐怖解谜游戏,不仅对AI与道德约束之间的关系做了前瞻性预览,还传递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信息。至于这个信息,因为涉及剧透情节,所以我选择把它放在结尾聊。毕竟这真的是一款既硬核又有深度的游戏,我希望玩家更多的是被它有内涵的游戏话题吸引,而不是为高大上的酷炫画面而短暂停留。当然,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二者兼得,那更是相得益彰。
首先想做个自我检讨,除了游戏开始我有点儿感触以外,整个序章里我都是以一种"AI模拟器"的想法来进行游戏的。甚至还和朋友吐槽,《Observation》完全没有一点恐怖解谜游戏的样子。现在回头想想结束游戏时的我,就算是跪下唱征服都不足以表达我歉意,这不仅仅是所谓AI模拟器那么简单的基调,整款游戏的设计真的非常缜密。虽然循环死亡的桥段有点《恐怖游轮》的味道,但与电影不同的是,《Observation》不仅限于毫无头绪的"死循环",而是在无限循环中得出一个最合适的结果。这种非"等待戈多"式的故事线放在科幻素材中也很出彩。太多未知的东西拼凑在一起,玩家需要一个所谓的结局。
其实现在很多关于AI的话题都是大同小异的,无非是人工智能拥有了自己的思想,想要打败人类做整个宇宙的主人;或者是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人类预见到了可怕的未来而先发制人。但《Observation》不一样。开发商NO CODE向玩家展示了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期。人类博士艾玛是如何朝着高阶生命体AI化,以及人工智能SAM是如何由机器向人化的过程。我个人觉得这个落脚点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款游戏的考量,完全可以与电影相媲美。虽然比不上《大都会》、《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等这类佳作,但多少都有一丝致敬的味道在里面。
作为一个解谜类游戏的爱好者,通关以后再复盘整个游戏流程是我的个人习惯。因为很多逻辑性的东西在当下是难以察觉的,只有在后续思考中才能体会。而这个习惯也是我判断一款解谜游戏好坏的标准。就拿《Observation》来说,玩家所扮演的是宇宙空间站里名为SAM的AI,其整个视域就是全部游戏画面的展示。不难发现这一观察行为与游戏名称(《Observation》观察)本身的关联。说到这里我会想到另一个与"观察"有关的概念 ----ONE ABOVE ALL(OAA)。这个抽象概念出自漫威,凌驾于一切之上,它既是造物者,又是观察者。而我们的主角SAM,在故事剧情中的转变正好印证了从观察者到造物者的转变。唯一的区别就是SAM最后进化成了高阶生命体,理论上属于被造物者。
最主要的一点是,整个过程在游戏中的展现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就算我三刷过《Observation》,也很难回忆起到底是哪一个部分,SAM开始人化的。反倒是艾玛的物化过程比较明显,游戏过程中这个出奇冷静的女人会不停的呢喃自己变了。具体是哪里变了,她也不知道。玩家就更不知道了,玩家也没法问。当然我强调润物细无声的点并不是说开发商没有交代清楚,而恰恰是因为故事剧情太丰富。这种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会让玩家暂时忘记自己"观察者"的身份,投入到紧张的AI工作中去。自检、他检、灭火、解谜、输入、存储、甚至救援等辅助性操作,每一步都是惊心动魄。当我注意到SAM有变化的时候,它已经褪去了没有情感的机械音,并且能与艾玛像人类一样交谈自如了。
毫无疑问,99.9%的玩家都没有过空间站的实际操作经验。这就意味着每个进入游戏的"SAM"都是来自新手村的小白,在这个稍有不慎就已经输在起跑线的时代,能在游戏里拥有同一起跑线也算是难能可贵。没有所谓的大佬和菜鸡,每个人的感受都同等重要。而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玩家们对整个空间站的操作系统也会慢慢熟络起来。对玩家个人来说,是对游戏的熟悉过程;对SAM来说,是故障后不断修复自我的过程;对神秘物体六边形来说,是实现其不可告人的计划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不管哪一方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不得不说开发商真的很高明。
当艾玛开始发现同伴陆续死亡的时候,实际上很容易引起一种误导。根据以往科幻片的经验,凶手只有一个,那就是AI。但其实如果不盲目跟风,耐着性子继续往后玩就会发现一些新的蛛丝马迹。如果玩家可以跳出这个误区,不仅仅是追着SAM杀人这条线的话,就会发现另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SAM的说话语气和内容在逐步向人类靠拢。不同于表达欲极强的艾玛,SAM没有把这改变实时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藏得深。而这一点,是非常恐怖的。如果说此时的SAM的还未拥有人类的意识,那如何解释它选择遵从"把她带来"的命令呢?虽然SAM不是造成最后结果的幕后主使,但这种"不作为"的默许态度,也多少是表明了立场的。想想看,在很多人类的立场都模糊不清的时候,一个AI居然拥有自己的立场!
实际上说白了,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无外乎是因为"不受控"。而脱离控制是件有潜在风险的事情,对于AI来说,不仅是脱离了人类的控制,而且还会钻法律的空子。如果AI杀人了,谁来承担后果呢?如果AI自己可以承担,又要如何承担呢?这种变数又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冲击?我们都无从知晓。宇宙之大,人类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点点星辰。人类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然而却被自己创作出的AI打了脸。虽然现在的大部分AI还处在"人工智障"的阶段,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无法预估"人工智障"需要多少时间才会蜕变为真正的"人工智能"。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又或者更短的时间。
当下社会对人工智能的道德约束还有待商榷,对人工智能的合法性也还在逐步确认中。但所有的不确定因素中,有一点是不变的:不能违反道德律是人工智能的边界。这个由星空引发的思考,和心中的道德律不谋而合。两者都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最看重的东西。游戏过程中我也有过犹豫,如果在危机时刻我所扮演的SAM未能及时搭救别人,会出现什么后果。好在游戏设定相对比较友好,就算是本人工智障没有及时灭火,没有第一时间执行艾玛的命令,也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间接或疑似间接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至于其他方面,友情提示路痴们一定要慎入。前期找路是个技术活,我的运气不算太差,瞎转悠几圈以后大致能记得每个舱口连接的位置。这为后续找路降低了至少一半的难度。中间找实验性聚变反应堆卡了很久,请教了大佬还找了视频教程,终于顺利连到飞球到达了目的地。以我为标准的话(重度路痴),游戏的引导性略差,但不影响操作。毕竟还是解谜游戏出身,不难倒你怎么好意思叫解谜游戏呢?在某种情况下,一个行业的难度代表了它的专业度。如你所见,《Observation》是一款专业度非常高的游戏。
同时这种专业性还体现在细微之处。游戏中反复出现的神秘黑色六边形,也是大有来头。这里顺便做一个科普:早在2013年4月,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传回的画面已经显示在土星北极地区出现了六边形的巨型风暴,这与地球的风暴圆环外形截然不同。到目前为止,巨型六边形风暴已被不同波长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详细观测过,先后捕捉到多次土星北极六边形风暴的图像。除此之外,游戏中的俄罗斯航空航天局枝舱被命名为礼炮10号。制作组真的很会玩梗了,礼炮是前苏联的空间站代号。
终于快到结尾了,可以来聊一聊"危险信息"了。相信很多玩家都有这种感觉:《Observation》带来的恐惧感不是及时性的。没有神出鬼没的不明生物,也没有血流成河的诡异场面,结尾只有五个大字简洁明了:把他们带来。不明生物六边形成功创造出的第一个高阶生命体,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带更多的人回来。这个不明生物并不满足于已经屈从于它手下的人类,它想要的更多。对于游戏里的普通人类来说,这无疑来说是个噩耗。其实结合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这层担忧也非毫无道理。毕竟人类已经在星空下思考了足够长的时间,最先进的成果已经在冲破道德律的边缘试探了。或许这与我们每天面对的鸡毛蒜皮类的小事不值得一提,但这个问题的恐怖之处在于,如果这一天真的发生了,人类是已经能够拥有保护自身的能力,还是手无缚鸡之力任AI宰割呢?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