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案例深入解析:增长黑客的4个逻辑要点
AAARR模型,连我带的应届生都倒背如流,却少有执行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归根到底,无非是这套理论太通用,不在具体产品的应用解决层面。今天我就借着11个增长黑客的案例,来给大家重构下实践中的4个增长黑客要点,以及增长工作团队的业务流程。
增长黑客的4个要点:
- 提供优质产品服务 :增长核心,往往短期内解决1个问题就能带来增量
- 快速组建关系网 :常见于社交产品,或者社交化的产品
- 结合外部热点 :制造、捕捉、或者承接热点,独家比割裂效果要好
- 制造外部诱因 :可以独立于产品外重复使用的利诱功能
11个案例分析
1. 提供优质产品服务
案例1:Airbnb——优质照片
Airbnb的市场份额能快速崛起,在早期完全依托于视觉战略。
在P图软件没有盛行,很多民宿业主的拍摄器材还停留在200万像素的年代,你很难想象一位要出行的旅客会去订Airbnb上的房间。平台的量级更是不具备筛选优质照片的民宿业主的能力,怎么办?
Airbnb的创始人和专业的摄像师跑去为这些民宿,免费拍摄精美的图片。当年平台业务量因此获得了指数级的增长。这样的策略同样今天被“Keep“、“悦会”、“eye”这样的美食或者小众垂直人群平台沿用。
案例2:美团——可退款
美团能在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增长点却干死了不少竞品。最早的团购网站是不支持退款的,原因有很多:财务结算,利润损失,行业惯例等等。
- 一方面,对于当时购买团购的用户来说,不支持退款意味着必须在某一个时段进行消费,延期产生的损失厌恶感会叠加在团购平台上,造成不可逆的流失。
- 另一方面,对于团队平台来说,或者是业务负责人而言,到手的钱退款了,这种直接影响收益的事,没有人敢拍板改变。
在这样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最早美团的决策层还是以用户为中心,率先打开了团购可退款的口,当年不仅没有损失利润,还为美团赢得了大量的长期用户留存。等到其他平台反映过来的时候,用户早已被美团教育带跑了。
案例3:淘宝——智能推荐
在没有千人千面这套系统前,大部分电商平台的Banner位都是依靠资深的运营人工推荐,由人把持的推荐位转换率波动因数较多,即便有时候会有爆款,但长期以来一直维持在一个瓶颈值。尤其是遇到双11这样的大战,一点点人工推荐的失误,都可能产生惊人的业务损失。
当时甚至产生了人工推荐、智能推荐2派,认为机器算法不可能达到资深运营推荐的效果。但第一次智能推荐应用在双11之后,直观的转化率打破了长久以来人工推荐的瓶颈,为平台带来了直观的增量收入。
案例4:觅食蜂——延时折价
觅食蜂第一次把钱大妈的延时折价战术应用到了线上。按理说,美食团购的市场份额已经是美团一家独大了,任何新兴的团购平台的机会都十分渺茫。但是觅食蜂却在今年迅速崛起,大量用户开始转移。
这一切都基于一套产品玩法:延时折价。以1款100元的火锅团购为例,凌晨1点查看是100元,中午12点查看是80元,晚上7点查看是60元,深夜23点查看是40元。越晚后查看价格越低,但是每份团购数量有限,有可能当用户进入时,团购已经被抢购一空,这样让不少用户会时不时的点击觅食蜂app,去查看团购产品的价格。不得不说,这个玩法短期内迅速收割了一大波高活跃的用户。
案例5:膜拜单车——缩短流程
对于高频刚需类的产品,越轻量越精简,越容易在早期开拓市场,让我们来对比下膜拜是怎么缩短流程的:
①早期膜拜新用户的使用流程: 扫码→落地页点击跳转→跳转确认→Appstore点击下载→注册。
②接入小程序后的使用流程: 扫码→授权
考虑到用户的网络加载、等待时间,精简的流程无疑挽回了大量意向用户,据说膜拜+微信小程序的推行当月,小程序5成以上的使用用户都来自膜拜,也算强强联手做增量了。
案例6:燃兔——搜索优化
这是我经手的一个孵化项目,对标Taptap,你可以理解为一款手游应用商店,解决用户找到好游戏的市场需求。
当时新用户的流失率极高,为了找到原因,对用户路径做了大量的数据处理分析,发现很多用户流失的最后节点在:“游戏搜索框”。经过反复的讨论,这里就得出了一个猜想,用户对搜索结果不满足,因为搜索不到自己想要的游戏。
后续运营在为期1个月的过程中,对app内的seo做了关键字优化,匹配高频下载游戏,新用户次留获得了稳定的数个点的提升。
2. 快速组建关系网
案例7:脉脉——强行互动
社交类产品做强行互动的有很多,譬如微博,但是基于微博更强的是新闻机构属性,而非定位社交,所以不属于组建关系网一列。脉脉是聚焦职场社交的平台,对于职场人来说,口碑属于其中比较看重的一环,毕竟圈子可能就那么大。
脉脉会通过通讯录或关联好友,强行让一个你熟悉的人给你打上1个正向的标签,比如:领导力强。这种小范围的测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和Facebook只要有3个相互关注的好友,强行给你一排推荐名单,获得留存最高的道理一样。让职场人士开始在平台上经营自己的标签。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多次找人论证后发现他们并没有做出打标签这样的操作,因为是正向,所以也没有产生太多体验上的反弹。
案例8:开黑玩——虚拟互动
这是一款手游用户的社区类小程序,在我这从0经手,一度冲到阿拉丁社交排行榜Top3。
不言而喻,内容对流量的影响占据了很大的一环。为此,专门开发了一套社区互动工具,解决用户发帖、评论、点赞、私聊等等互动环节。通过算法默认配置程序给予虚拟的互动,达到真实的体验,甚至考虑动用AI语音来实现真实性。
方案一经应用,人均停留时长、真实互动量、活跃时长都不同程度上成倍增长,直到后期真实的互动氛围起来后,这套系统才开始淡出。
3. 结合外部热点
案例9:人人视频——独家结合热点
能结合热点公司不少,但是能独家结合热点的,却不常见,而且是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到1个月完成1年增长目标的情况,更是难得一见,而人人视频就撞上了一次。
2018年抖音里北极星小姐姐大火,全平台充斥着相关的BGM,也带火了美剧《天赋异禀》,而当时仅人人视频可以看这部美剧,绝对的独家,一个月内大量的抖音用户涌入人人视频,弹幕都可以看到”来自抖音“相关内容。
人人视频也借东风强推这部美剧,实现了热度的顺畅衔接。
案例10:Taptap——SEO整合
独立游戏在16年前,还是比较分散的用户群体,没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交流阵地,很多独立用户玩家会通过百度搜索相应的贴吧或者讨论群,去滋养自己。越是垂直领域的用户,其活跃度越强,具体到某个独立游戏上表现也是如此。
当时Taptap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买下了大部分独立游戏的搜索广告位,只要你搜索某个独立游戏的名字,第一个一定是游戏名带taptap的后缀,点击就会进入tap相关的游戏专区。不到1年的时间,把零散的高活跃独立游戏用户,全部聚集到了平台上,后来像游品味、燃兔、汽水团等竞品想再分一杯羹,都举步维艰。
4. 制造外部诱因
案例11:百万英雄——独立引流功能
如果不是强制叫停,答题这种模式应该会成为引流的一种标配。作为一款完整的产品,答题功能是割裂于核心功能之外的,它的最大的价值是给产品导量。
通过高额的奖金,高频的场次吸引用户的关注度,每个用户均摊下来的引流单价其实是很低的,把这种独立的产品功能作为引流方式,也延伸出挺多玩法的。
比如:“毒“app每日球鞋抽奖,就是吸引你每天登陆1次。“开黑玩”小程序每天抽游戏皮肤,活跃用户次留稳定30%以上
增长工作流程
优秀的增长团队,其实就是一批优秀的实验团队,是在不断失败→校验→失败→校验的过程中达成目标的。以某平台的增长规划为例,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做的。
1. 准备期
设定增长目标:2018年订房数1000万
确认聚焦领域:提高新用户首次订房成功率
确定增长策略:优化订房流程
提供假设:
- 新用户觉得过几天会降价,想过几天再来
- 新用户觉得注册麻烦,不想下单
- 可选的太多了,难难以决定
实验假设:
新用户觉得过几天会降价,想过几天再来
- 写上“全网最低价”
- 标明“已售空”增加用户紧迫感
- 贴上“限时特惠中”提供低价感
2. 执行期
开发、测试、上线:配合各个部门优化产品功能
得出结果:根据数据指标的波动校验结果
3. 反推期
分析数据:对数据指标进行处理,找出成功/不成功的原因
校验假设:重新校验假设,循环往复
关于北极星指标
像黑客增长里的关键增长因素“北极星指标”,其实近年越来越多的增长团队实践的结论告诉我们, 不靠谱!
- 社交平台:留过个人信息的,相互关注3个人的;
- 互金平台:购买理财的;
- 电商平台:领过优惠券的;
- 资讯平台:留过评论的。
这些行为增长本身,不过是沉默成本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表现。要是真把这种模式应用到黑客增长里,最终无非是遇到转换行为的瓶颈,发现总有很大一部分人永远都不去做你的北极星指标,无论你做了什么操作。
产品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做算法的,理解这个,才能做好增长。
作者:运营教授,公众号:运营教授
本文由 @运营教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