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向前,to B向后
今天从产品和运营的角度,看看to c和to b这两种创业路径的差异是什么。
对于toC的互联网产品来说,用户体验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C端产品的用户迁移成本非常低,几乎为零。
近十年来,针对产品经理这个特殊人群的方法论总结,在互联网行业中一直是个比较热门的事情,从最初周鸿祎开始标榜自己为产品经理开始,再到后来讨论腾讯的产品经理文化,直到张小龙作为产品经理被封神,这中间又穿插着各种产品经理社区的不断涌现,也有人写书,还有人卖课。
但几乎所有关于产品经理的讨论,讲的都还是如何做一款体验更佳的产品,说白了,都是toC的需求,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产生了大量有非常良好的视觉交互功底的所谓产品经理,但他们做的产品普遍都不赚钱,在商业上都是失败的。
产品经理几乎成为创业公司中站在最前台的人,说明之前以toC为创业路径的互联网公司,对产品的依赖有多么严重。或者说,toC的创业公司,尤其是在早期的初创阶段,对业务与用户之间的连接界面是过度依赖的——toC的产品,都是 颜值控。
我们再来看看给B端使用的产品,相信大家都有体验过Outlook这样的通用型产品套件,还有各行业SaaS以及曾经一度被普及的各类CRM。说实话,微软这种大厂出的产品已经算是好的,但那界面已经二十年没改版了,金蝶用友这样的传统软件厂商,哪家的产品系列中都会有那么几个惨不忍睹的,其他小厂更不要讲了。
360上市后,按审计要求,上了一个企业内部流程管理审批系统,难看就不说了,那个难用啊。我记得当时老周就曾经被这系统给折磨到骂人,后来给灭了。甚至大家可以看看Foxmail,这可是微信之父张小龙当年创业的项目,表面上看是toC的一个客户端产品,但实质上还是应用于企业环境的在线生产效率工具——我一直认为email就是toB的——Foxmail也已经好多年没有提升过界面体验了吧。
无论toC或toB,最终的用户都是活生生的人,那为什么产品在前端体验方面有如此大的现实差距呢?是因为人在生产环境下就自然放低了审美要求么?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上面说了,toC的产品面临用户随时可能因体验问题而用脚投票的困境,但toB的产品在体验层面上的风险小得多。
这并不是说toB的产品就不需要考虑用户体验问题,只要是产品都需要先解决体验问题,只是在toB的场景下,用户一旦上手一个产品形成了使用习惯之后,再切换到其他同类产品的可能性就相对会比较低。
因为B端的产品使用场景往往是自上而下的,用户使用某产品的原因大概率上是企业内管理意志的体现,管理层的决策一般也不会随随便便就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B端用户在产品选择上的主观性不强,相对是比较被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toB业务的创业公司如果只是在产品体验方面下功夫,往往不如在销售能力上做更多的投入见效快。所以很多toB的创业公司更愿意在品牌营销和销售体系这两块多下点功夫,而不是很愿意在产品方面有持续投入。
但是我认为,产品的价值并不是只看表面上的操作体验和界面感受,那只是产品的一小部分,真正的产品体验还是要看用户在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后,他对产品的看法是否会发生变化——toC的产品,我觉得最终要落在情感上面,toB则一定要创造商业价值出来。
换个说法,toC的好产品,一定是跟用户之间有较强情感连接的产品,toB的好产品,就是能持续输出商业价值给到用户的赋能型产品。
toC的产品,要尽可能多的与用户做直接的连接,也就是要想办法在前端提高连接效率和连接的质量;toB的产品,要尽可能多的与生产力要素进行连接,就是要在后端持续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toC向前,是面向用户,面向直接体验的;toB向后,是面向业务,面向运营能力的。
运营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我眼里,运营就是通过对资源的合理运用以提高持续经营能力。产品只是实现运营目标的资源之一。
产品在前端,是清晰可见的,运营在后端,是看不到摸不着但又真实存在的。toC是产品驱动,toB是运营驱动。
如果你是一个toC的创业者,你首先必须是一个具备良好前端感觉的产品经理,然后才能讲到其他。
如果你是一个toB的创业者,你必须先一头扎到业务深处去理解运营的本质,然后再把运营的需求逐步抽象出来,最终产品化。
作者:王翌,公众号:老王的创业日记(ID:ycpai001)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9rGG20LtVW_oAwvqTbH3vQ
本文由 @王翌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