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分析-输出行动,用工作流思维去创造 | 利器访谈:海程,战略分析师,创业者,无线游戏探索者
本文最初发表于「利器x创造者」。
介绍一下你自己和所做的工作。
我是海程,现在在一家 D 轮公司做战略分析师。之前在得到和某咨询公司。
做过分析师、财务分析、产品经理、供应链,算是前中后台都做过吧。现在自己有一家小公司,和朋友一起探索。
你的职业生涯的转折点是什么?
16 年在选择做投行还是创业公司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愿意一辈子当一个师爷?还是去创造自己的东西?我选了后者。
工作中的一天你是怎样度过的?周末呢?
一般晚上 10 点睡,早晨 5 点半醒。如果过了 10 点,就晚一个睡眠周期(1 个半小时)。
由于我的工作非常自由(没有打卡,公司离家两分钟),有需要开会的时候再去公司,所以节奏会很风骚。
偏好早晨起来整理好以后开始工作,一天高效工作 6 小时,理想中中午 2 点结束一天的工作,然后想做什么做什么(读书,思考,散步,喝酒……我设置了一个可以随机选择的捷径);
周末也是早起工作,不过也会留出相对多的时间去玩。有特色的是周末会设置一个时段的 Sabbath(安息日),真的啥都不干。
你都有使用哪些硬件?
由于工作非常自由,而且我喜欢到处玩,所以非常注重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也能有效工作,我对硬件提出了 3 个明确的技术目标:
- 背 Cote&Ciel 双肩包一上午不累:不能太重
- 在 1 分钟内展开一个我不用弯腰驼背的工作台
- 不需要任何的外接线路:非常讨厌电线
基于这 3 个技术目标,系统由这 6 个硬件构成
- 一台 Thinkpad Carbon X1
- 一台 iPhone 8 :太大握着不方便
- Logitech K380 蓝牙键盘:不用连线
- Master S2 鼠标:不用连线
- 三角支架:提升笔记本的屏幕高度
- AirPods :不用连线,手机和电脑都可以连接。
而这套系统还可以被延展:
- 如果在家,我还会加上 MacBook Pro,蓝牙键盘和鼠标能同时控制三台电脑
- 在用 Excel 做财务模型时,我还会接入一个大屏幕
软件呢?
和设计硬件系统一样,想清楚要什么。时间和知识整理本质做的就是三件事:
- 收集:各个角落来的信息都不会被漏掉
- 分析信息:定义问题、拆解问题、提出假设、解决方案
- 输出行动:行动起来,但能够不断反馈结果,进入收集阶段
基于这 3 个技术目标,它们的本质简单到发指
- 收集:收集箱
- 分析信息:具备存储功能的工作台
- 输出行动:自然式思考和工作流思维
所以我的软件系统用起来也相当简单:
- 收集:用 Siri 收集到「滴答清单」
- 分析信息:用「纸」画脑图,需要长期存储的话放在石墨,再绑定在滴答清单
- 输出行动:如果做过,就从石墨调用工作流,否则就「自然式思考」(成人本能带有预设的思考)
清楚了目标是什么,工具完全可以任意切换的:
- 收集箱的「滴答清单」可以被替换成:Omnifocus/Todoist / Things / 2Do
- 工作台能够被替换成:worktile / teambition/ TRELLO / Omnioutliner / Ominiplan / XMind + 幕布 / WPS
- 输出行动能够被替换成:Everything / Alfred / 苹果捷径(Workflow)
你常关注的信息源都有哪些?
我的方法也是基于目标反推,我有一个幕布文档,里面有我所有关心的问题,细到「如何用捷径返回到桌面」,而不是「学习捷径」。
由于问题高度导向性,我是以问题为驱动去找信息,常规关注的信息源是写了一套 SOP ,看行业里各种友商动态,一周刷一次。
不过我特别特别喜欢看果壳的物种日历,超爱介绍各种小鱼小虾小植物的文章。
你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什么?
理想工作状态是在有山有海的地方(比如加州),在太阳底下边喝酒边工作,会很有创造力,工作有点困了,可以直接享受加州下午 4 点的阳光。
还有就是没有 Deadline,纯凭内在驱动力做事。
你都有哪些工作/生活习惯?
- 记了五年的「起居注」(几点几分干什么的时间日志)
- 有一套游戏化系统,每天完成各种任务升级打怪
- 对物品和信息的高度断舍离
- 每天开五次微信
- 日常日程不计脑子,全部在捷径里
- 每周做滚动四周的计划,并且结合「起居注」复盘
你有哪些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理论?
我对这个世界抽象了一个公式:达成目标 = 可用时间 * 单位时间效率 ≈ 实现使命
而基于这套逻辑,游戏胜利的关键是:
- 目标尽可能少而精,越少越容易实现;
- 提升可用时间,每天能投入的时间越长,获得越多,越容易实现;
- 提升单位效率,是加快「输入 - 整理 - 输出」各个环节的速度,没做过的快速想出来,做过的用背景知识和自动化解决;
- 看清楚使命是什么,看清楚显性的目标下面是什么
而他们分别对应的是,「目标」、「自律」、「系统」、「觉知」:
- 用 MVP 快速砍掉一大批非主线目标,并且把主线目标和匹配主线找资源的目标分清楚;
- 我在过去 5 年发现最有意思的一点,身边最优秀的人也很难每天都高效工作 6 小时,换而言之,大家加班谁也别骗谁;所以我使用了一套相当反常规的任务体系,没有 GTD 的下一步行动,完成当天最重要的事情,就启动捷径选个自己会玩得开心的事情;不过我对生命长度设置了非常严格的抓手,现在在研究生物黑客中;
- 我给自己搭了一套效率系统,重复的事情能尽可能地自动化搞定,所以每天早晨就坐在窗边,想着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怎么做就好,想清楚了利用语音输入快速输出,然后电脑改改发出去(自己做过测试,一个南方人平均说话速度 250 字/分钟,正常边想边写东西 1000 字/小时,差距非常大);如果有意外中的事情,特别紧急的进入应急流程,如果不急,就该拒绝拒绝,该外包外包;
- 我在过去 5 年里给自己搭了一个叫「起居注」的时间日志,记自己几点几分干什么,刚巧我还接受了 5 年的心理咨询,所以我最终对自己有什么预设,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了很强的感知,我尝试去看有限的游戏背后还有什么。
你平时获得灵感的方式有哪些?
和脑科学专家专门聊过,如果把思考方式当成 100 分:
- 无理由试错(比如玩密室你用钥匙捅同一个钥匙孔十几次):40 分
- 自然式思考(成人本能带有预设的思考):60-80 分
- 内观/冥想/禅修:100-120 分
冥想虽然好,但需要大量背景知识,而且想出东西的时间不可控,在有 Deadline 的时候需要自然式思考。
所以我获得灵感的方式是:
- 平常有啥想到零散的灵感,用 Siri 加载到收件箱里集中处理
- 日常级别的解决问题,全靠当下的觉知;重复事件靠工作流无脑提醒;但难题,我会尝试打破自然式思考的预设: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地方我们就一定不能做(参考 Elon Musk 在洛杉矶挖隧道的故事,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把自然式思考的预设撞碎)
- 每周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冥想,每年会去一次 10 天的内观
你如何理解「利器」?
本质是控制管理成本,达成目标的最短路径。
每做一件事,思考目标背后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基于目标,找到最适合的利器/解决方案。
推荐一件生活中的利器给大家
我们的大脑,我们对怎么用好这个小海绵的了解太少了。
知识工作其实就是「输入输出」和「产出」有效信息的过程,而电脑是一个输入输出的终端设备,他并不能取代脑子思考问题。
◇
点击加入利器社群,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利器。
◆
利器,创造者和他们的工具
网站:http://liqi.io;微博:@利器 IO
联系合作:bob@the-offline.com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