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思维,到底有多脆弱?
-- Preview: --
头图来自:东方IC;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 Lachel
友情提示一下:还有不到一个月,2019年就要过半了。
有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随着年龄增长,最近常常有这种感受:回忆起以前读书的时候,总觉得很充实,“从前的日色变得慢”;回到现实生活,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现已经有无数日夜呼啸而过。
感觉做的事、能做的事,真的是太少了。
心理学对这个话题也有过研究,结论很简单:大脑对时间的感知,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流速,而是按照 “我们所处理的新信息” 来判断的。
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新信息更多,大脑感知到的“主观时间”就会更长 。反之亦然。
年轻的时候,我们固有的知识较少,面对广袤的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故而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而如今,随着我们积累的知识慢慢增长,我们从外界攫取的新信息也会变少,主观时间便悄然加快。
有一个很细微的例子可以佐证:当我们第一次去某个地方时,哪怕完全按照导航走,也会觉得“这条路怎么这么长”。而只要走过一次,第二次走时,就能明显感受到,路程似乎“缩短”了许多。
这里面当然有速度的差别,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第二次走这条路,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屏蔽掉许多“旧”信息 —— 路边的景物、商店、地形等。从而,我们感受到的主观时间就“缩短”了。
这在我这个典型的路痴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以,我有一个小小的习惯,用来延长主观时间。那就是:经常主动去接触一些新领域,尝试一些新体验。
譬如:去一些从未涉足过的地方,跟不同行业的人交流,学习多个领域的知识,乃至于,做一些让自己的“这一天”变得与往常不同、能够留下记忆点的小事……
不过,这并不是今天想聊的重点。
引发我思考的,是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大脑,究竟能够相信多少?
一
研究心理学这些年以来,我有一个感触:
我们的大脑,真的有着太多的缺陷。
无论是知觉(信息的输入),思考(信息的处理),还是判断和决策(信息的输出),大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反映真实的、客观的世界。
像前面讲的“主观时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你感受到的时间,跟实际流逝的时间,很可能完全不同。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知乎逛多了,仿佛到处都是985和藤校;朋友圈刷多了,仿佛身边的人都在努力学习;公众号看多了,感觉遍地月入10万、年入百万,年薪不到大几十万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但实际上,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5 年的数据:我国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的人口,仅占12.445%;全国平均年薪仅 6.2 万;哪怕是最高薪、门槛最高的互联网和金融业,平均年薪也只有 11.2 万和 11.5 万。
我们通过社交媒体看到的世界,跟我们实际生活的世界,很可能并不是同一个世界 。
这一点在国外同样明显。大量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攀比行为、炫耀行为和“捡樱桃效应”(只关注那些最顶尖的个例),严重加剧了用户的焦虑感。
2017 年 12 月的一项研究就建议:将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控制在 30 分钟,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感。
造成这种现象,社交媒体当然有很大原因,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大脑的一种特性:一样东西不断出现在我们认知中,我们就很容易相信它、接受它、认同它。
如果你总是听说“身边谁谁谁买股票又赚钱了”,你可能就会倾向于相信“在股市里赚钱并不难”。如果你经常听到升职加薪的消息,你就会开始关注自己“为什么还没加薪”—— 尽管这些你所看到的情况,很可能只是个例。
你老是看到同一批人,就很容易忘记:你很可能才是小众。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人群,可能从未进入过你的视野。
二
这同样也是商家给我们洗脑的常用方法。
做广告的朋友,一定会知道,国内的广告圈,基本有两大流派:师从国外4A广告公司的创意流,以及以叶茂中为代表的实战流。
如果你不知道叶茂中是谁,也没关系,因为你一定听说过这些广告:
“今年过节不收礼”
“你真的确定你知道吗?”
“想去哪拍就去哪拍”
“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
他们的手法是什么呢?用整齐划一的口号,有规律的重复,花大价钱购买最黄金的位置,不断把品牌名字灌输给你,让你牢牢地形成记忆,忘都忘不掉。
你可能会疑惑:这种洗脑式营销,虽然能强化记忆,但同时不也造成反感了吗?
其实不会的。 因为大脑有另一个特性:我们能够记住信息,但记不住“情感” 。
什么意思呢?你当下可能会反感,但只要不是特别强烈,你是无法把这种情感保持太久的。
因为产生情感是一种消耗能量的事情,它本质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而当你产生需求的时候,这些品牌名就会自然而然从记忆里蹦出来 —— 这就是它们的目的。
当然,广告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把品牌信息作为一颗楔子,打入你的心智。创意流也只不过是手法更温柔、让你更加心甘情愿而已。
这也是各种艺人、名人愿意采取“负面炒作”的原因。这种做法,短时间内可能会招致反感,但只要不是太严重,这种反感是无法持久的 —— 它会不断消耗你的能量。
但通过炒作所获得的知名度、热度,却是确确实实产生了效果,带来了收益。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心理学家 Egon Brunswik 提出过一个“透镜模型”,用来描述我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
他认为, 在我们的心灵和外部世界之间,并非是畅通无阻的,而是隔着一层“透镜” 。
我们获取到的一切信息,并不是严格反映真实世界的,而是经过了“透镜”的折射。
这就是大脑的工作模式。它会自带一整套框架、喜好和偏见,根据它们,对外界的信息进行“扭曲”,然后再储存起来,作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久而久之,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记忆、认知和理解,就很容易被歪曲。
针对外界精心所设计的种种“攻势”,我们的大脑,脆弱得像一张薄纸。
三
近几十年来,有一门学科在研究人的“非理性”方面成就斐然,那就是行为经济学。
即使你不知道 2017 年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你也一定读过或听过丹尼尔·卡尼曼的《思维,快与慢》。
他们所代表的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思维、判断和决策,几乎都是非理性的。
举个例子: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认为,我们在分析、判断时,往往喜欢根据不完整的信息,借用头脑中已有的框架进行“补完”,从而得出结论 —— 这就叫做“启发式”(heuristics,又译为“探索法”)。
常见的启发式有哪些呢?
试试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内向的人,他成为图书馆管理员的可能性大,还是成为一名销售人员的可能性大?
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前者(你的回答是什么?)。
但实际上,主观来讲,内向的人的确更可能选择前者;然而,从客观的概率来讲,由于图书馆管理员的人数远远少于销售人员 —— 前者只有数十万到百万的量级,后者有数千万到亿的量级 —— 他成为销售人员的概率依然是更大的。
这就叫做“代表性启发式”。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时,会将它跟头脑中已存在的“原型”进行对比,根据其相似程度,给它划到某一个分类里。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忽略更重要、更关键的其他信息,比如概率、数据、事实,等等。
再回答一个问题:在 2019 年 6 月的当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和可口可乐这两家公司,谁的市值更高?
许多人可能会以为是可口可乐 —— 但实际上,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前者的市值是5千亿美元,而后者的市值是2千亿美元。
当然我这样问,你一定知道有陷阱。 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一样事物越熟悉,我们就会越重视它。
再举一个例子:警察和伐木工何者的死亡率更高?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是警察,因为我们对警察更熟悉,随便就能回想起许多警匪片、犯罪片 —— 然而,从数据来看,伐木工的死亡率是更高的。
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心理学家 Karlsson、Loewenstein 和 Ariely 在 2008 年发表了一项研究。
他们发现:当人们听到或看到一场自然灾害后,他们更有可能去购买保险。尽管从理论上说,发生事故的概率没有任何变化。
这就是另一种启发式,叫做 “可得性启发式 ”。我们的决策和判断,高度依赖于那些更熟悉、更容易被我们想起、进入我们意识的信息。
每本讲品牌的书,都会告诉你“要占领消费者的心智空间”。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消费者对你的品牌更熟悉,越熟悉越好 —— 这可以切实地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率。
想一想:你的购买决策,是经过理性思考后作出的,还是单纯因为“我听过它”“我熟悉它”“它好像很有名气”?
所以,要对一个人进行洗脑,真的不难:你只需要给他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一直接收到同一立场、观点的信息,就可以了。
久而久之,他就会下意识地把这些信息“内化”,变成“自己的观点”。
这些启发式和框架,就构成了我们大脑中的“透镜”,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 甚至,它们就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本身。
从某种角度来讲,正是我们对世界的观测,重构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四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例子有点遥远,那么不妨看看日常生活。
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境:
明明讲得这么清楚,他怎么还不懂?
他好像有点不高兴,是我哪里说错话了吗?
我明明是按你的意思做的,怎么又反过来怪我?
几乎可以说,生活中绝大多数问题,都是沟通和理解的问题。
我们的信息传播,大体上,可以看作这么一个模型:
可想而知,一个信息要从 A 的意图,传达到 B 的心中,要经历多么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信息不失真,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不用说,作为接收者的 B ,在他的知觉和认知之间,还隔着一层什么东西呢?“透镜”。
这就导致了,我们往往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去决策、行事,但是我们的理解,真的正确吗?
举个例子:你去找上司谈一个问题,但上司的态度很敷衍,给你一种“不受重视”的感觉,你会怎么想?是不是会觉得“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他是不是根本不关心这个问题?”
很有可能,你就会一直担心这件小事,工作状态都会受到影响。
但事实上,有可能单纯只是因为上司家里发生了点事,导致他情绪不太好,没办法心平气和地跟你讨论问题而已。
同样,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境:在 A 看来十分正常的说话方式,却可能会给 B 造成不快,让 B 觉得 A 在针对她、攻击她,从而在心里埋下小小的芥蒂 —— 尽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误会而已。
这些情形下,信息的传播者当然有责任 —— 他们没有明确地表达好自己的意图。但另一方面,觉察到“透镜”的存在,有意识地调整它、修正它,让自己更理性地对待和思考信息,可能会更有效。
这其实就是经典的“ABC模型”: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不是依据其本身,而是依据我们对它的解释 —— 在我们心中,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Belief),我们会先用信念对事物(Activating event)进行解释,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反应(Consequence)。
在这里,这层“信念”,就是一种“透镜”。
像前面的例子中,当事人的信念,就可能是过于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他们倾向于把别人的反应放大,并解读成对自己的认可和态度,从而,容易造成“过度敏感”的结果。
这种信念十分常见。还有一种,就是喜欢把事情往坏处想:
这么久还联系不上人,会不会出事了?
这个任务从来没接触过,会不会搞砸?
我是不是惹他不高兴了,会不会报复我?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的错 —— 它是人之常情。 关键在于,你能否觉察到自己的信念,并有意识地,用更全面、更准确的“新信念”来代替它?
这也是与情绪和解的最好方式。
五
更进一步,许多常见的问题,其实都源于这一点。
举个例子,拖延。
很多人觉得,拖延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其实不是的, 拖延的本质,是我们无法很好地处理直觉和情绪,被它们扭曲了对外界的认知。
什么意思呢?拖延的产生,有两个比较关键的原因。其一叫做“时间贴现”。
它的意思是:我们也知道一件事情有收益,但是它的收益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见效,于是在我们认知中,这部分收益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打折扣。时间越长,折扣越大,感知到的收益越低。
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动力”下降。
但实际上,收益真的会随着时间增加而降低吗?当然不会。这就是一种“大脑扭曲现实”的现象。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在一件事情上拖延,通常是因为害怕做得不好,或者是由于其难度、不确定性,会在我们脑海中产生较为剧烈的能量耗用和情绪波动,导致了我们的“阻力”上升。
容易受这种现象影响的人,心理学上称为 State-oriented(状态导向)。
神经科学已经发现,这些人大脑中负责反映情绪的部分较为敏感,而负责执行控制、抑制调控的部分较弱,这就导致了,他们容易被情绪所影响,不容易“迈出第一步”。
(这带来的好处就是他们更细腻,更容易换位思考、产生共情)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面对一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赶紧直面它、解决它,彻底从根源上消除掉;
但拖延者的心态是什么呢?他们不愿意去面对它,甚至能迈出“解决”的第一步都很吃力,于是只能通过拖延来回避,假装问题从未存在。
简而言之,这就像是有两部分大脑在打架:
理性大脑告诉我们:看,这里有一个问题,让我们赶紧把它搞定,然后就没事了。
但情绪大脑说:不,我也知道你说得对,但我就是不想动,让我们假装看不见吧。
这有用吗?没有的,它只不过是自欺欺人。 但很多时候,大脑就是这么执拗、坚定地,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所以,为什么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因为并不存在一个“拖延怪”要去打掉,给你发出“停止!”信号的,就是你的大脑本身。
抑郁的原理也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会深陷于情绪之中,难以自拔?
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扭曲”了对信息的认知。它不断地告诉我们“外界是危险的”“我是无价值的”“行动是无意义的”……
从而,导致我们难以迈出去,改变现状。
包括我们常见的焦虑、压力,也是相似的。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产生压力?原因就是,情绪大脑掌握了支配权。它一遍又一遍地把外界的威胁放大,不断强化灾难性的后果、负面的念头,让我们不堪重负,认知资源和精力都被耗尽。
这是我们赖以生存下来、面对种种环境变化的自我防卫机制,但到了今天,却常常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六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是要去反抗自己的大脑吗?
不,不是的。我想说的是:
非理性本身,就是我们大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自然状态,要去接纳它。
不要因为自己“不理性”“冲动”“情绪化”“想得太简单”,就去否定自己、责怪自己。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到“这才是人之常情”,为自己松绑。
然后,再慢慢去引导大脑,用一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因势利导,去调适大脑的思考模式。
这里分享几个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1. 用事实去思考
试着建立这样的习惯:在思考、分析、作出评判时,以事实为根基,而非以直觉、习惯和固定思维。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按钮,按一下给你1千块,但你有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死亡,你会不会按?
很多人可能会说“即使概率只有千分之一我也不按,我才不会为了1千块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呢”—— 但是,请考虑一个事实:
根据联合国世卫组织 2018 年的报告,每年,全球有 135 万人死于道路交通安全。如果我们拿 135 万除以全球人数(75.3亿),可以得到万分之1.79。
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年出门上班,死于车祸的概率是万分之1.79 —— 这是千万分之一的 1790 倍。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每天按一次按钮,不出门上班,从概率上来说,你其实是更安全的,比原来安全 5 倍。
当然,这个计算非常粗糙,没有什么科学性 —— 譬如说,你上班地铁直达,不用走到马路上,那你遇到车祸的概率就是0。但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我们做任何思考的时候,不妨尽量去做事实检验,反问一句自己:
我用来思考的前提正确吗?
如果前提不正确,那么,接下来的一切推理、论证,都是无意义的。
所以,我在过往的文章里、课程中,都一直向大家强调:当你不经思索地使用一个论断时,不妨多问几句:有没有可靠的数据和材料,能够印证、支撑我这个论断?
这样,可以避免非常多的问题。
2. 转换视点
如何破解大脑为我们设下的障碍呢?有一个很有效的技巧,就是跳出“自我”的框架,从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与自己“保持距离”。
2016 年,德国吕内堡大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一群参与者尝试着去“对抗”拖延症。
怎么对抗呢?首先,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列出一系列最容易拖延的任务,然后逐一让他们回答:这项任务是会带来阻力,还是缺乏动力。
如果是前者,就让他们跟自己对话,从“朋友”的角度去鼓励自己,提醒自己“你多么优秀”“多么坚强”“多么具备适应能力”。
如果是后者,同样让他们跟自己对话,鼓励自己去享受过程的乐趣、适应无聊。
结果是什么呢?参与者们报告,他们完成任务的效率和质量都提升了。不但超出了以前的表现,甚至超出了自己的预计。
我也时常使用这种方法:当我对某项工作产生畏难情绪时,我就坐下来,拿出一张纸,将我脑海中的想法、念头写下来,然后逐一地“与自己对话”,分析每一个念头是否成立、是否准确、是否严重。
在这里分享给你,也希望对你有用。
3. 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不是一个“好词汇”,它多少显得有点消极。但对我来说,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态和立场。
简而言之:遇到问题,或是进行思考时,我会时常让自己去质疑“框架”:
这个问题真的成立吗?换一个角度看会怎样?
我默认的假设真的成立吗?如果它们不成立会怎样?
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会发现,问题的“可能域”其实是非常广阔的,只是一直被你的视野局限住了而已。
如果觉得有点难度,可以先从问“为什么”开始:试着去找出你默认的假设,问,为什么它会成立?
这不但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思维锻炼。
4. 积累思维模型
前面讲过,我们的大脑与现实世界中,总会隔着一层透镜。那么,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在透镜与认知之间,再次插入一层“镜子”,让被透镜所扭曲的现实,尽可能地还原到更真实的样子。
这一层“镜子”,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型。它指的,是一些简单、有效的,用来思考外部世界的原则和方法。
像我经常讲到的“正反合”“找节点”“互为因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是一些常见的思维模型。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我都可以借助它们,找到思考的角度,更全面地去审视问题和外部世界。
你不妨在现实生活中多积累,也不妨通过自己的思考,多去复盘、归纳,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
如果大家感兴趣,后面也会继续写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希望能帮助每一个人,更好地把自己的大脑“用起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 Lachel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阅读原文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