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第二次梦碎
张昭卸任乐创文娱董事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马钺
张昭辞职了。
任何人离开贾跃亭出走后的乐视,都是好事, 张昭走得比我预想中要晚一点,可能是因为实在不甘。
作为一个商人的张昭,理想是带领一家电影公司上市,当年他离开光线,就是因为王长田阻止他实现理想,所以才另投贾跃亭,没想到遇人不淑,孙宏斌这种房产大款,也难对他惺惺相惜。张昭在乐视影业做出了小时代这样的爆款,拉来了张艺谋组新二张,最终还是黄粱一梦。
另外, 让人唏嘘的是,这是张昭人生中第二次遭遇理想破灭。
上一次是在91年赴美留学后,思想救国的梦想,输给了冷漠严酷的现实,这个复旦哲学系高材生没能成为哲学家,也没能成为常在录像店擦肩而过的李安,他流动的人格最终定型在一个靠拍外宣片赚钱的商人。
我2012年采访他时,听他讲在美国的经历,和他计划2015年就要送乐视影业上市,那时候就有种奇怪的伤感情绪。北岛的句子在脑海里萦绕不去,如今又浮现在眼前:"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以下为我写于2012年的《 "修路工"张昭》:
张昭的故事,不得不从1991年说起。一个初夏的下午,一辆摩托车"轰隆隆"开进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张昭家所在的部队大院里,骑手是上海青年旅行社的快递员,吆喝了一声:"张昭,护照!"那一刻,对张昭来说,从快递员手中接过的,不只是个邮包,更是一张通行证 ----通往豁然开朗而又充满迷惘的新世界。不久之后,张昭离开了中国,到了纽约。那一年,他28岁。
现在,张昭当然早已经回到中国----但又仿佛一去不返,再也没有回来。坐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商界精英,是以稳重为特征的中年"多金男"---- 如果他上《非诚勿扰》,我敢打赌开场一盏灯都不会灭。总而言之,他是一位社会中坚分子,出言审慎,也不爱发微博。
这位前哲学系高材生口中仍然不时蹦出"系统论"、"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等哲学术语,但他明显对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更有热情: 作为乐视影业CEO,张昭推出了一套 "全新的"商业模式。他声称,有了这套模式,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些根本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将这套商业模式演绎成了一只蝴蝶,现在虽然还只绘在PPT上,但张昭坚信,这只蝴蝶一旦开始扑扇翅膀,中国电影产业就将从此改观。
如果你在1992年的美国碰到张昭,从这位纽约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那里绝对听不到所谓商业模式,倒很可能被一通关于哲学的牢骚灌满耳朵:"我的导师,他在美国学术界地位很高,他曾经说过,现在大多数搞哲学的是在吃哲学,是把哲学当成饭碗。这和我当初学哲学的初衷大相径庭 ----我们学理论,可是为了思想救国!"
然而,身在他乡,"救国"无从谈起,歧视的滋味倒是没少尝。张昭苦闷之余,以电影自遣,"就像老鼠掉在米缸里,渐渐乐不思蜀。"在美国一年之后,张昭终于放弃了救国的理想,转而将电影确定为自己日后的安身立命之道 ----他称为"人生发力点"。
这其实是一次回归。
从初中起,张昭就对话剧、艺术感兴趣,上大学时,虽然奉父母之命读了信息工程,但他一直是复旦剧社的积极分子,演戏、编剧、导演、打杂,什么都干。人生转了一圈后,他寻回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且以此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费了许多周折,张昭从纽约大学哲学系转到了电影系,与此同时,还在费城大学电影学院修一些课程。读书之暇,张昭经常去一间录像店,那里是纽约亚裔电影青年的据点。"店主是位韩国人,叫Kim,人特别好,穷学生连5毛钱一杯的咖啡也买不起,Kim就在店里放了一个咖啡壶,免费给学生们煮咖啡。"张昭说,来蹭咖啡喝的人里,有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名叫李安。两人经常碰面。
张昭念书这几年,与李安宅在家里当"煮夫"大致同时。李安写出了《喜宴》等剧本,张昭的成绩,则是在费城大学电影学院的资助下,拍出了两部实验短片。一部叫《木鱼词》,讲中国留美学生跨国婚姻的故事,这里有张昭本人经历的影子。另一部叫《着陆》,类似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都是讲一位大陆大提琴家在美国的人生历程。张昭说,他和《北京人在纽约》小说的作者曹桂林认识,他的短片和曹的小说,主人公原型是同一个人。这两部短片获了一些小奖,为张昭赢得了绿卡。
当年和张昭前后脚出国的人,有些人客死异乡,更多的人最终重返中国,就像当年美国人蜂拥前往西部,他们在这片充满机会的土地上,利用在美国积累的经验,掘得了第一桶金。
张昭评价说,那些还在国外的人"价值观的原生性还是不够","你不能说你不在舞台中央,你就不唱京戏了。"张昭语意模糊地用"价值观"、"竞争"、"政治"、"回来"、"变通"、"力所能及"、"销声匿迹"等词语组成了一些句子。这些句子像一些碎片,让人想起另一个流浪者北岛散文里的几句话,虽然意思也许南辕北辙,"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不管怎么说,1997年,张昭回到了祖国。此时,他35岁,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银幕新锐,一位渴望抓住中国经济起飞带来机会的海归,早已不复是那个想用哲学拯救中国的年轻人了。
回国后,张昭拍了几部影视作品,都不太成功。让他苦闷的不止于此,他拍的第三个戏是一部电视剧,和《渴望》的导演联合执导。之所以获得这个机会,是因为那位导演拍出了抑郁症。张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意识:对比在美国看到的电影产业,中国电影没有产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人员倾尽全力,搞得很累,但效果不好,而且会起反面作用。"我有个朋友胡雪华,也是从美国回来的,拍电影《兰陵王》,把投资的公司拍没了;周晓文当年拍《秦颂》,把当年很出名的大洋公司也给拍没了。"张昭说,"你把你自己要拯救一个产业的愿望放在作品里,破坏力是很大的。从我的角度来看,你一个创作者,把自己的理想、价值观,都放在一个作品里面,想靠一个作品去挽救没有产业的电影市场,那是没有可能的。"
由此,张昭决定转型。"过去我们都是立志要造车的,回来一看发现根本没有路,那你造一跑车干嘛呢?"电影产业之路,在张昭看来,就是渠道,就是发行、宣传。张昭说,美国电影是一种产业,而不只是单个的文化产品;渠道不通畅的话,再好的产品都形成不了产业。想来想去,张昭放弃了导演梦,"还是去建渠道。"只要把路修好了,买路钱自然会源源不绝。
不过张昭没有马上开山修路,而是一转身,钻进了体制内---- 2001年,他受雇于国新办成立的一个公司,负责监制一些宣传中国形象的专题片。在两年时间里,张昭作为制片,将无数宣传片送到了美国历史频道和地方电视台。与体制合作对张昭来说并无障碍,在美国时,就像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张昭变得更"爱国"了,"你被贴上了中国人的标签,所以自然就要捍卫这种身份,爱国情绪就从那儿来的。"
"代表中国",让张昭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在美国时只是最底层的留学生,而今却经常和部长一起会见默多克、雷石通,"经常有人说我是脖子上挂着中国传媒大门金钥匙的人。"张昭笑着说。但在新鲜感过去后,知识分子的所谓"价值观"问题又重新降临了,"我们这些人有个死结,你总是想着改变世界。"张昭说。而在体制内的工作显然无法解决这种焦虑,"我叫左腿绊右腿。你一方面是对国外,一方面是对政府,两条腿走路,但这两条腿老是绊来绊去的。"
把张昭从价值观纠结中解脱出来的,是他的复旦师弟王长田。2004年,在王长田力邀下,张昭加盟光线。2006年,光线影业成立,张昭就任总裁,他为中国电影产业"修路"之梦终于开始提上日程。
发轫之作是《伤城》。这部电影由刘伟强执导,演员阵容包括梁朝伟、金城武、舒淇、徐静蕾,看上去很有号召力---- 但对手更强大,是张艺谋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张昭的营销策略,是像一个处在弱势地位的拳击手那样贴身缠斗。"当时我们和张伟平打了一架。我们做了一个'双城记' ----一个是'满城',一个是'伤城'嘛。从各方面来比较这两部片子,比明星,比内容。"结果还不错,《满城》票房是小两亿,《伤城》是8000多万,赚了。
从《伤城》开始,张昭和光线影业的定位就非常清晰:不做大片,也不建院线,而是靠发行和营销制胜。"民营公司去做终端,资本实力是不够的。你要建很多终端,回收期很慢,跟银行贷款也很难。"张昭说,"美国整个电影产业里,投资发行公司才是主流,不是影院。影院公司到一定时候就变成一个不动产,其实是建了很多百货商店,但实际上,电影的流通渠道、推广发行,这个产业可能未来是重点,所以就下决心做发行。"
张昭的榜样不是冯小刚,不是王中军,是美国六大电影发行公司,是娃哈哈这样的快消品公司,以及国美这样的渠道霸主。"要做到100亿,得去扫街,不能靠百货商店。"张昭在光线花了两三年时间,建立了一套地面化的发行营销体系。"在几十个重点票房城市,招募发行人员,成立了地方营销发行办公室,进行地面推广宣传,影院的排片,跟地方广告的结合总而言之,让光线的影片在每一个电影院里都有很贴地的营销。"
埋头建设了两三年后,张昭的努力收到了效果,光线影业拍了十几部电影,从2009年开始盈利。2011年,光线酝酿上市。就在此时,即将成为亿万富翁的张昭却萌生了去意。直接原因是 证监会要求把光线影业并入光线传媒,这背离了张昭的计划, "当初我创建光线影业的时候说得很清楚,这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是不跟光线传媒一起上市的,你并进去的话,我就没有办法按照产业的发展来进行布局了。"
另一个原因,是张昭发觉,光在地面上"修路"已经不行了,更重要的,是要修网络这条路。"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信广告了,中国的电影推广是过度推广、过度营销的,带来很多恶评,所以当时我就很困惑,我2010年的时候就在想,我要找一个互联网平台去做电影,我要能够跟消费者互动起来,所以才开始琢磨这个事。"去年《失恋33天》的成功,对张昭的震动不小,他意识到,电影产业的互联网营销时代已经来临了。
与此同时,张昭也厌倦了"娱乐经济"。就跟家电零售企业初创时热衷于喊打喊杀一样,电影营销也免不了泥沙俱下。作为乐视影业总裁、营销高手,张昭的一些招数令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他颇有微词。
张昭监制的"大烂片"《画壁》在网上和竞争对手相互抹黑,引起了很大争议。张昭说,他当时已经离开了光线,但并不讳言电影营销手段存在问题,"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过去十年整个产业的初创时期,会有一些做法跟美国西部当时跑马圈地一样,有很多这样所谓的冒险家们弄出很多传奇,这个是很正常的。"张昭承认,之前盛传的影评人红包名单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他说,他并不真的喜欢这种做法。他想做的是渠道公司,但光线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做娱乐经济。
张昭决心远离娱乐圈,"企业的文化,或者企业的责任感,这个事情你只有在新的公司你才能从头开始做。企业价值这一块是我非常看重的,我愿意从头来建,(以便)能够用那个东西来驱动企业。" 2011年,乐视影业成立,张昭放弃了自己在光线的股权,转而就任乐视影业CEO,以将近50岁的 "高龄",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乐视影业虽然也制作电影,但以小制作为主,且分散投资。他对乐视影业的期待,是像美国六大发行公司那样,靠发行电影赚钱。不但发行自己公司的影片,也接其它公司电影发行的活儿,这也就是所谓的"修路收过路费"。在他绘制的蝴蝶式的发行体系中,互联网发行和推广是其中重要一环。
在张昭的设想中,他将建立一个网站,在这个网站上,观众可以网上购买电影票,如果有事去不了,票钱可以在乐视网上消费,"观众不但可以评论电影,还可以订票、查询电影院的位置、银幕大小、电影院周边有什么餐馆、停车状况"按照张昭的描述,就像是电影界的大众点评网。
目前,这个雄心勃勃的网站还停留在画饼阶段,张昭说,有可能会先推出APP。他声称,将用五年时间将蓝图变成现实,"不过要快,好莱坞一来,就太紧张了。"他计划在2015年将公司上市,"一年几千万利润没什么,我在光线就做到过。"张昭掸了掸烟灰,脑袋一偏,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不禁令人想起,当年那个信仰"思想救国"的热血青年。(略有删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