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任务管理这回事,听听 OmniFocus、Things 和 Sorted 的开发者怎么说 | 幕后 · 圆桌对谈
前言
「幕后」栏目三年多来,我们采访了几十位开发者,去了解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思考,感受创造时的灵光。但遗憾的是,不同性格的开发者之间,还没有机会对同一个话题各抒己见,去碰撞思想的火花。
从产品的角度看,同一类别的产品,因为开发者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在设计与开发阶段,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最终造就了产品的质感。但对于使用者的我们来说,很难从成品中感受到开发过程中的选择。
为了更深入的 理解工具间的差异 ,同时又能 了解背后的产品哲学 ,我们特地做了幕后特别版——圆桌对谈。
第一期,我们邀请了 Things 、 Sorted 和 OmniFocus 这三家从产品到文化各具特色的开发者,一起探讨关于任务管理的五个问题。从如何开始任务管理,到如何通过任务管理真正提升效率。
不论你是刚刚接触「任务管理」这个概念,还是已经对它已经捻熟于心,希望都能对你的任务管理实践有所启发。
注:如果你还不太了解这三家团队和他们的产品,可以先阅读往期幕后。
- 专访 Things:两次获得苹果设计大奖的老牌任务管理工具 | 幕后
- 专访 Sorted³: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简单的方式去安排每天日程 | 幕后
- 专访 OmniFocus:如何打造出「最强」任务管理工具?我们和这家拥有 26 年历史的老牌开发团队聊了聊 | 幕后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款任务管理工具
也许你没听过任务管理这个概念,或者不赞同 GTD (Getting Thing Done)之类的方法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任务管理这件事你每天都在做。
不论是在笔记本上把事情罗列出来,还是写在便签上贴在电脑屏幕上,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然后让自己明白下一步要做什么,这个过程就算作任务管理。
既然拿张纸笔就能完成,为什么我们需要在手机上专门安装一款任务管理工具呢?对开发者来说,要如何说服用户开始尝试他们的应用呢?
OmniFocus 从 「聚焦」 这个词出发。产品经理 David Messent 解释说:
每个人的生活会非常复杂,会出现许多长长的清单。但是在 OmniFocus 里,你可以列出一张唯一的清单,那张唯一的列表会同时参考所有列表,让你追踪来自不同项目列表中的任务,查看不同地方的数据,并且还可以过滤和排序其中的内容。
一切的出发点在于,帮助你准确地追踪你所需要做的事,然后决定你当下需要完成什么事。
无论外观如何变化,任务管理工具的基本功能,就是把任务记下来,放进列表。
OmniFocus 中的「预测」、「项目」这些界面,就对应着一份列表。当这份列表变得越来越长,OmniFocus 就能发挥作用,通过过滤排序,将你想看到的任务挑出来。
OmniFocus 边栏上的「透视」
而 Sorted 更强调应用能提供 更高效的日程安排操作 ,这正是纸笔的局限。Sorted 的开发者 Harry 说道:
Sorted³ 是 基于 Hyper-scheduling 概念的任务管理工具。为每一个任务安排时间及长度,并因应情况快速更新。什么叫 Hyper-scheduling 呢?它就是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现有行程的剩余时间里。
Hyper-scheduling 中的 Hyper 是「频密」的意思。生活中总是会有各种特殊事情发生,发生之后需要有一套方法,可以很频密地更新自己的日程,而且可以很快很轻松的操作,得到一个新的时间表,这就是 Hyper 的含义。
如果说 OmniFocus 是想帮你从长长的列表中挑出重要的事,Sorted 的魅力就在于,让你很清楚这一堆任务里谁先谁后,接下来自己要做什么。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任何一件突发事件就意味着计划被打乱,次数多了很容易心里就放弃了,想着「明天再好好安排吧」。Sorted 思考的出发点是:既然不能避免计划被打乱,那就 尽可能减少重新安排花费的时间 。于是时间尺和自动计划功能应运而生。
Sorted 的时间尺
Things 的开发者则反向思考。在保证应用能够快速编辑任务、调整清单优势的前提下,还要给用户提供 媲美纸张的体验 。来自 Things 的 Michael Payne 说:
白纸非常的简洁,对使用它的人没有任何干扰,你只需要一支笔,就能写下任何你想写的内容。如果你看到 Things3 的界面,就会发现我们试着让它就像一张白纸,这也是应用看上去是很白很整洁的原因。
我们尽一切可能,尽可能去掉视觉干扰和窗口,让它看起来很简洁,就像在邀请用户去使用它。
这个问题回答的背后,其实凸显的是开发者做这款产品的初心。
工具必须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出现。OmniFocus 解决的是列表太多太杂的问题,Sorted 想让任务管理这件事更轻松,而 Things 考虑如何做出人性化的任务管理体验。
当后面聊到功能的设计和取舍时,总能回到这个起始点。
日历与任务管理该如何取舍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日历是我们更早接触到的工具。在开始使用任务管理工具后,一件事是放在日历里,还是任务管理工具中,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于两者的不同,David 解释道:
日历很适合设定有指定开始和结束时间的事件,然后事件就会占据了这块时间。任务管理工具则很适合列出列表,记录一些相关的任务,例如我的购物清单。
Michael 则补充道:
日历事件是一件要在固定时间点发生的事,你没法改变它的时间。但认为如果你把所有的任务都设置了一天中固定时间,这种方式其实是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也就是说,日历和任务管理工具其实针对的不同的事情。 如果一件事有固定开始和结束时间,那通常会放在日历中;相反,则应该放在任务管理工具中。
虽说两项工具各有不同,但其实开发者都在思考,如何同时解决这两个需求。其中最有特点的当属 Sorted。Harry 介绍说:
我们发现日历上的事件其实就是一种任务,很多人是一边用日历,一边用任务管理工具的。所以,为什么不把这两个工具结合起来,放在同一视图中呢?
在 Sorted 里,用户可以把日历事件和任务结合起来。他们不再需要来回的切换应用。除此之外,对于日历事件我们还可以像任务一样,在应用把它打勾,表示为已完成,自动移到最下面,不再影响用户。
在 Sorted 中对日程打勾
Things 与 OmniFocus 都可以在应用中显示自己的日历,不过它们不追求两项工具的结合,而是想帮助用户,理清当天的任务。Michael 说道:
在 Things 中,我们没有采用像日历一样的固定时间排列方式。我们有一个「今天」列表,它里面包含了所有你今天需要完成的事,但你不需要去把这些事都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
而在 OmniFocus 3 的预测透视中,还可以显示一个标签的任务。你可以自己创建一个「今天」标签,就能达到和 Things 一样的效果。
左:Things 的今天 右:OmniFocus 预测界面中加入「今日」标签
如何把工具真正应用于生活
不同的工具往往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但我们一开始往往会被复杂的界面给难住,不知从何下手,最后没有真正发挥工具的效果。作为普通用户,我们该如何在一天的生活中,去使用这些任务管理工具呢?
作为 Things 的核心功能,Michael 非常强调「今天」列表的使用:
Things 背后的整个理念是,当你准备做一些事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今天」列表。它是一个任务的集合,其中的任务来自其他列表,把它们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列表。这张「今天」列表就是你当天的计划。
用户早上起来后,花大概十分钟的时候,一边喝咖啡一边坐下来,用 Things 安排出今天的计划。在「今天」列表底部,还可以划分一个单独区域,叫做「晚上」。这里可以放一些私人的事情。在「今天」列表的顶部,可以查看用户的日历事件。
「今天」是一张很明确的列表,用户不需要再思考他们需要做哪些工作,只需要专注于列表中的事情就可以了。
Sorted 的核心理念是 Hyper-scheduling,让用户可以不断的快速更新日程。在使用过程中,这自然是最核心的操作。Harry 说道:
首先每天在行程表上安排当天的任务及事件,也可以在这些项目中写上备注和细节。
然后在早上做一天计划,这时候的安排不需要完美,可先做大概的,因为当天还有很多机会微调。
重要的是你应该时刻更新计划,当不同事情发生时,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以保持对整天安排的清晣了解。
其实可以发现,应用的界面往往是引导我们使用的线索。
Things 的「今天」「计划」「某天」等列表,是希望我们以日期为标准,去分类和安排任务;而 Sorted 的计划界面,就在暗示我们应该把任务和日程结合起来安排,发生变化后,再通过时间尺快速更新。
标签,分类任务的重要工具
明确了工具的使用方式,我们将话题放在工具的功能上来。
标签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任务管理工具的标配,但对习惯用文件夹整理的用户来说,如何才能用好标签呢?开发者又是如何看待这项功能的呢?
首先最值得关注的是 OmniFocus,在去年更新的 OmniFocus 3 中,才真正提供了多标签系统。OmniFocus 内部是如何看待这个转变的呢?
在 OmniFocus 2 中,上下文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能让你专注于思考你的任务。但是有些用户期望他们能够给任务加上额外的信息。例如地点或者精力状态,给任务加上这些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按照这种使用标签的逻辑,我们让用户可以给动作加上多个标签,这能帮助你们去进一步细分动作,(在不同场景下)查看自己能执行哪些任务。总的来说,我们认为通过标签可以尽可能细的切分任务,帮助你专注于工具并且去完成它。
在记录任务时,它一定是默认在某个列表中的,但不一定一开始就带有标签。用户什么时候需要给任务加上标签呢?Harry 说道:
我们发现有一些用户,他们习惯把任务放在收件箱。那么什么时候他们会开始使用标签呢?就是当他们要管理不同类别任务的时候。不管是项目、列表还是标签,其实都是一种看待任务的维度。
标签可以提供附加信息,给组织任务增大了灵活性。标签可以是人、地、时、重要性、到期日、或者任何作分类的方式。
Michael 补充了标签的在搜索时的重要性:
标签是帮助用户分类和厘清待办任务类别的一种方式。而在搜索中也可以搜索标签,这提供了一种快速过滤列表并且专注于特定类型工作任务的方式。
三家的开发者回答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标签的作用一是能用于细分任务的属性,二是方便搜索,通过脑子一闪而过的关键词(标签)找到任务。
不止是管理任务,重要的是如何完成任务
不少用户对任务管理工具的失望,都来自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除了应用里堆满了没处理完的任务,生活并没什么实质的改变。
如何驱使用户去完成自己记录在应用里的任务,就成了在设计应用的使用流程时,开发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此,Michael 说道:
问题的根源在于,无论你怎样去设计应用,它也不会帮助使用应用的人去完成任务。用户必须自己有动力去完成这些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开发者就不需要考虑这件事了,他继续说道:
我们一直居聚焦于解决一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使任务管理变得有趣。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设计,让用户以最小的阻力去使用它。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去思考用户的使用方式,以及每一个可能带给用户负面情绪的地方。
例如,在 iPhone 版中有一个「添加」按键,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设计这个在角落的按键,你可以把它拖动到列表中,放开就能添加一个新的任务。这个操作既有趣,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Things 更新任务
Sorted 则意识到了更新任务对于用户来说是个负担。Harry 说道:
许多应用难以保留用户,究其原因为没有适当的系统协助用户处理任务,一般为难以更新其内容,旧的还未处理,新的已经继续添加。当任务不能反映最新情况,用户便减少依赖工具的协助,渐渐不再信任工具,一直下去便构成压力。
对这个痛点的解决方案,自然是 Sorted 核心的 Hyper-scheduling。
Sorted 的很多功能都是以时间线为核心进行考虑,例如时间尺。
这些工具的目的就是尽可能高效地帮你把任务映射到时间点上,让用户很快可以上手,把不同的任务分布到不同的时间点上。用户只需时刻根据这常规运作,并实时更新日程,便能自然地处理任务。由于没有过度累积工作任务,便可以轻松地完成
Sorted 与 Things 都希望给用户提供正反馈,让他们乐于去做这件事,而 OmniFocus 则再次强调了「聚焦」的重要。David 说:
OmniFocus 是一个为了实现 GTD 理念而设计的工具。GTD 的核心是聚焦在自己的视图和那些可以执行的工作上,让你真正可以把事情完成,而不是被一些无关的任务给淹没掉。所以很多内置的功能,都是在进行过滤的作用。
如果你花一些时间,创建一些视图,当你真正开始工作时,可以打开这些视图,去看哪些是最重要的任务。这是一张非常精炼的列表,所以你不会被过多的任务所淹没。你可以从列表中选出一些任务,然后开始执行。
这个问题的答案,恰好与第一个问题相互呼应。OmniFocus 的「聚焦」,Sorted 的「Hyper-scheduling」,Things 对体验的追求,不仅是开发者创造工具的初心,也是他们对现实问题思考的成果。
采访后记
这次采访的三家开发商中,OmniFocus 已经发布快十年,背后有着稳定的开发团队;Things 的团队大约在十人左右;而 Sorted 仅由 Harry 和他的合伙 Leo 而完成。
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开发历程,但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们对产品和任务管理同样的深度思考和追求,让我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而对于任务管理这件事,其实越聊越发现它的复杂,并且没有人的需求是完全一样。只有跳出了「谁是最好的任务管理工具」的思维误区,才能开始理解任务管理这件事。
[......]
本文为付费栏目文章,出自《Power+ 2.0》,订阅后可阅读全文。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