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真香”:谷歌、Uber、特斯拉谁饮头啖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懂懂笔记
Waymo打造首个L4级自动驾驶汽车工厂,特斯拉发布"最强芯片",Uber旗下ATG 部门再获软银丰田10亿美元新投资。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究竟谁会拔得头筹,抢先占据市场份额?
在一月份对外宣布将在密歇根州东南部建设全球首个L4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工厂后,谷歌旗下的Waymo公司日前终于确定,将一家位于底特律的旧车轴工厂进行改造,正式启动L4自动驾驶汽车的生产准备工作。
Waymo抢跑L4自动驾驶汽车生产
Waymo首席执行官约翰*克拉夫契克(John Krafcik)宣称该公司将重新利用汽车城的现有设施,目标是在2019年中期投入运营。
据媒体报道,Waymo将与American Axle&Manufacturing合作,重新利用现有生产设施,将底特律的劳动力带回到汽车行业,该计划还得到了密歇根战略基金800万美元的拨款。克拉夫契克补充说,该工厂的位置将使Waymo能够在工程、运营和自动驾驶出租汽车调度方面都受益于密歇根强大的人才储备。
早在去年12月,Waymo就推出了一款名为Waymo One的付费乘车服务,该项目使用旗下自动驾驶汽车,运行方式与Lyft或Uber服务非常相似,但大多数时候仍然需要安全驾驶员坐在车内。
Waymo无人驾驶汽车的标志
Waymo、优步和特斯拉,以及老牌整车厂通用和福特等都在争先恐后地抢占全球第一家提供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因为,这是一块几乎近在眼前的金矿。
根据一份来自投资银行瑞银(UBS)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技术总收入将达2.8万亿美元,Waymo将成为其中的领头羊,占有60%的市场份额。摩根士丹利在去年底将Waymo的估值提高到了1750亿美元,并预计其中800亿美元的估值归功于该公司的网约车服务营收。
如果认为2030年过于虚无缥缈,那么看一下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有投行机构最近预测,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营收有望在2020年达到10亿美元的营收规模,到2025年之前达到100亿美元。
这样就难怪Waymo、Uber、苹果等无人驾驶系统提供商,与通用、福特和特斯拉等整车厂开始鸣枪起跑,尤其是最近一周,各方纷纷放出大招,直接剑指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虽然最终的产品形态并不相同,但目标都很清晰,尽快布局卡位拔得头筹。
私人定制:"世上最牛芯片"鄙视激光雷达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4月22日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推出一项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他的讲话是针对去年12月,Waymo以凤凰城为试点开展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特斯拉计划从中抢走一些生意。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马斯克正式发布了号称"世界上最好的芯片", 他除了对激光雷达表示不屑以外,还强调任何依赖激光雷达的公司都将失败,马斯克同时宣布在2020年将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Robotaxi"。这项服务和Waymo One以及其他无自动驾驶汽车厂家的思路相近。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经在大约一个月前将Model S和Model X电动汽车的英伟达芯片换成了公司自行定制研发的硬件系统Hardware 3.0。此前NVIDIA一直聚焦于GPU加速运算能力,但特斯拉认为,NVIDIA的产品在处理和运行Tesla自主研发的车载计算机系统上,负载能力可能还不够。马斯克和他的团队表示,特斯拉新型自主车载计算机系统将由CPU(中央处理单元)和GPU(图形处理单元)芯片提供计算力,这些芯片将与8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配合使用,芯片上的神经网络可以高效处理所有摄像头产生的图像数据,以实现完全自主驾驶。
对,没有任何激光雷达系统,只凭借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
对于特斯拉的"贬低",英伟达迅速发表声明指出,特斯拉的比较方法有误。NVIDIA表示,特斯拉用其144 TOPS的全自动驾驶电脑芯片与英伟达21 TOPS的Drive Xavier芯片相比较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对比应该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芯片与其AGX Pegasus进行比较。后者的数据处理速度可以达到320 TOPS,这个数据远远高于特斯拉。
NVIDIA认为特斯拉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它同样确信自己将如同催化剂一般,是唯一能够帮助所有汽车制造企业打造自动驾驶系统的芯片制造商。
对此,法维翰咨询公司(Navigant Consulting) 总结道,如果没有激光雷达,特斯拉汽车可能无法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驾驶,因为他们没有相应技术来保持"相机和传感器在恶劣天气或尘土飞扬的环境中"正常使用。只有当汽车能够自行驾驶且不受天气和地形的影响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驾驶。更重要的是,即使系统与互联网断开连接,也能保持自己的正常运作。
要实现这一目标,唯一的方法是使配置在车内的AI计算机实现自动化,这将极大地增加机载系统的工作量,而特斯拉则表示,目前NVIDIA的芯片虽然很不错,但不足以处理这种工作负载。所以特斯拉想要从头开始构建它们,就像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Alan Kay)曾经说过的那样,"真正认真写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制作硬件"。"
最多一年后,由"世界上最好的芯片"装备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即将登场,不知道届时特斯拉如何安抚各路媒体对"自燃"问题的担忧。
ATG携手丰田,Uber觊觎未来新业务
几乎在同一天,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共享出行行业巨头Uber 宣布旗下 ATG 部门拿到了 10 亿美元的新投资,投资方中软银愿景基金注资3.33亿美元,而丰田及日本电装(Denso)公司出资6.67亿美元。丰田车联部门总裁友山茂树(Shigeki Tomoyama)表示:"将 ATG 的自动驾驶技术、Uber 的打车服务网络与丰田的控制系统、量产能力以及安全支持系统相结合,能保证低成本自动驾驶车辆与打车服务尽快实现商业化落地。"
早在2018年8月,丰田就已经对Uber投资了5亿美元,如今随着进一步的投资,在迄今所取得的自动驾驶研发基础上,更加深了两家公司在设计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硬件方面的合作。这笔投资使得Uber自动驾驶汽车部门ATG的估值达到了72.5亿美元,各方将为此创建一个拥有自主董事会机构的新实体。另外,丰田表示在未来三年里,还将提供高达3亿美元的额外捐助。
对于参与的各方而言,自动驾驶汽车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应用,是近期的重中之重。Uber遍布全球的网约车平台具有海量用户优势,丰田和 Uber 合作可以增加潜在客户量。而且自动驾驶汽车租车服务,也是Uber未来发展的主要领域,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可能为以后Uber在其选购整车厂的合作对象时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和无人驾驶技术的日趋完善,作为全球汽车行业巨头的丰田也不甘落后,几年前就开始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今年2月份,日本首次使用5G网络在公共道路上远程控制无人驾驶汽车,而参与公共道路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正是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Estima。而在日本市场之外,与Uber达成的深度合作关系,也会为丰田在全球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便利。
丰田执行副总裁副总裁友山茂树(Shigeki Tomoyama)表示,"丰田将会利用优步ATG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服务网络的优势以及丰田集团的车辆控制技术,批量生产能力先进的安全支持系统,这将使我们能够将更安全、更低成本的提供自动驾驶汽车服务。"
Uber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
整车厂在行动:Cruise 扩招员工将超过ATG
据外媒报道,Uber与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已经将他们研发的无人驾驶可视化软件开源。Cruise后来者居上,不仅一度被视作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更是公开募资最多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2018年,通用汽车宣布Cruise接受了来自本田汽车和日本软银愿景基金总计50亿美元的投资,本周Cruise刚刚表示将在接下来的9个月内新招1000多名员工,用以加速在今年年底推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进程。Cruise发言人表示"我们计划到今年年底之前将公司员工数量扩大一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Cruise的软件工程师数量很有可能超过ATG。有分析机构预测,到2023年Cruise收入将达到1731.5亿美元。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被广泛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共享出行市场的成本将会大大下降。无论是被称为自动驾驶出租车,还是共享出行无人驾驶汽车,全球几大科技巨头瞄准的,都是无人驾驶在公共出行领域的应用,而且他们的目标和野心都显得越来越急迫,基本上都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布局。
根据市场情况以及美国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发布的全球自动驾驶公司竞争力排行榜可以看出,Waymo和通用Cruise处于第一梯队,遥遥领先。而百度、Uber则处在"竞争者"位置,特斯拉和苹果暂时仍处于靠后的"挑战者"席位。眼看着一年后各方许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就要粉墨登场,这个排名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不过,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逐渐增快,最终谁能拔得头筹,谁又能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仍然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