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心灵的避难所(我与父辈)书评
-- Preview: --
阎连科,中国著名作家,1958年生于河南嵩县农村,1978年高考落榜后参军入伍,逃离土地一直是他生活的奔头和写作的动力。
他曾获得捷克卡夫卡文学奖和日本twitter文学奖,还先后入围法国费米娜奖、亚洲布克奖、西班牙塞万提斯奖等国际文学奖。
有人说他是“荒诞现实主义”,也有人说他是“魔幻现实主义”、“狂想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多年来关于他的争议和评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阎连科并不认同这些称号,他自称自己的作品是“神实主义”。
神话与传奇、庆典与高潮、暴力与温柔、死亡与自残,阎连科擅长虚构各种超现实的荒诞故事。他的小说情节荒唐夸张,带有滑稽剧色彩,强烈的黑色幽默在令读者哭笑不得的同时,却又感到深深的孤独与绝望。
他敢于直面现实,敢于对某些社会禁忌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有不少文学评论家将他与鲁迅作比较,甚至说他的长篇小说《受活》相当于中国的《百年孤独》。没见过他的读者,会把他想象成一个强有力的作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实际上,见过阎连科的人都知道,他性情敦厚朴拙,待人和善,与小说中表现出的坚硬锐利的风格判若两人。有人说:“阎连科的文笔非常好,运用通感的技巧在中文作家中堪称一流,而这种文与人的印象错位,和读者只关注他的作品不无关系。”
但我们知道,艺术特色(也称表现手法)并不等同于文学风格。文学创作是出于作家自我的心理需求。作家通过创作活动,抒发自我情感,表达自我理想,阐释自我对世界、对人生的体验与追求。
法国作家布封认为:“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人格的外化。”德国思想家歌德进一步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歌德不仅指出了文学风格与作家心理的内在联系,还指出了人格对风格的重要影响:人格是形成文学风格的前提条件和直接原因。
问题来了,什么是人格?
人格,起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来说明:“人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更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其实,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是演员,为了更好地生存,戴着面具扮演着仁厚长者、热心大姐、天真小妹、阳光小伙等各种角色。但在面具背后,仁厚长者可能是猥琐大叔,热心大姐多半掩藏着退休后的凄凉,天真小妹也许是工于心计的绿茶婊,而阳光小伙在网络世界里随时会变身为战斗力爆表的杠精。
有一部叫《神探》的电影非常直观地演绎了人性的复杂,警察高志伟丢了枪,于是杀了搭档,还用他的枪抢劫杀人,逐渐分裂出七个子人格:伪善、淫欲、贪婪、谎言、嫉妒、凶残、懒惰,他们从左至右,吹着口哨当街行走,画面诡异极了。
问题又来了,在作品风格的面具之下,阎连科的真我是什么?
阎连科的长篇散文《我与父辈》出版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我基本上就是一个懦夫,去部队的目的就是为了逃离土地,到部队去提干入党,找个老婆是城市人。当时我全部的努力方向就是可以吃饱肚子,我一个人可以吃一盘炒鸡蛋,一个人可以吃一盘饺子,这是最幸福的事情。”
在《我与父辈》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阎连科始终没有宽恕自己,他对父亲有一种“失孝”的歉疚。他写家里把准备盖房的木材卖了,把没有长大的猪卖了,把正在生蛋的鸡卖了;他写哥哥十五岁就到百里外的煤窑下井挖煤,二姐十四岁就去山沟里拉石头;他写自己逃离乡土,没有留在水泥厂打工挣钱,没有贴补卧床养病的大姐和父亲,没有帮助父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阎连科说:“爹,我要当兵去。”
父亲那张蜡黄的脸异常平静,只淡淡地答:“去吧,总在家里有啥奔头呢。”
“父亲是病死的。是我,缩短了父亲的生命。”这种难遣的愧疚成了阎连科难以自我救赎的原罪。
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我与父辈》里的文字去感受,在那个时代一个乡土中的少年所面对的苦难与伤痛——
父亲一生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因为房子是一个农民家庭富足的标志和象征。盖几间瓦房,便成了父亲人生的目的,也变成了他生命中的希冀。
父亲早年患上了哮喘病,在乡村这种病几乎是老年人的必得之症,最终因为这种病而离开人世的农民司空见惯。父亲和别人所不同的是,他得这病时还不到三十岁,自恃年龄和身体的许可,病重了就借钱讨几服药吃,病轻了就仍然无休无止地劳作,这样十几年熬煎下来,终于在不到五十岁时,每年冬天病情发作,就如七十岁有了哮喘一样。父亲目睹了太多因这种病而撒手人寰的场景,他就想急急忙忙把房子翻盖起来,了却一份必尽的心愿。
为了盖房,父亲每年过节都很少添过新衣;为了盖房,父亲把房前屋后能栽树的地方全都栽了泡桐、杨树,日后就是我家房上的檩梁。甚至在他哮喘病已经明显加重的时候,还拉着板车,领着孩子们,蹚过已经封冻结冰的几十米宽的酷冷伊河,到十几里外的白涧沟寻找二三指厚的红色薄石片。
记得最后盖东边两间厢厦时,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因为车子装得太满,返回时车子陷在伊河当中,我们姐弟全都高卷起裤腿,站在冰河中用力猛推,不仅没能把车子推动半步,反而每个人的手脸都冻得乌青,腿和脚在水中哆嗦得不能自已。
这时候,父亲回过身子,从车辕间出来,把我们姐弟从水中扶到岸上,用棉衣包着我们各自的腿脚,他自己又返回水中,同哥哥一道,从车上卸着一二百斤重的石头,一块块用肩膀扛到岸边,直到车子上的石头还剩一半之多,才又独自从冰河中把车子拉上岸来。
父亲从水中出来的时候,他脖子里青筋勃露,满头大汗,手上、肩上、腿上和几乎所有衣服的每个部位,却都挂着水和冰凌。我们慌忙去岸边接着父亲和那车石头,待他把车子拉到岸上的一块干处,我们才都发现,父亲因为哮喘,呼吸困难,脸被憋成了青色,额门上的汗都是憋出来的。
见父亲脸色青涨,咳嗽不止,姐姐赶忙不停地去父亲的后背上捶着。过了很久,捶了很久,待父亲缓过那艰难的呼吸,哥哥也抱着一块水淋淋的石头最后从冰河里出来,他把石头放在车上,望着父亲的脸色说:“不一定非要盖这两间房子,不能为了房子不要命啊。”
父亲没有马上说话,他瞟了一眼哥哥,又望望我们,最后把目光投向荒凉空无的远处,好像想了一会儿,悟透并拿定了什么主意,才扭回头来对着他的子女们说:“得趁着我这哮喘不算太重,还能干动活儿就把房子盖起来,要不,过几年我病重了,干不动了,没把房子给你们盖起来,没有在我活着时看着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那我死了就对不起你们,也有愧了我这一世人生。”
读至这里,不禁潸然泪下。
有人说:“作家的性情和文体之间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对应,某些情感只有在特定文体的激发和带动下才会流露出来。在小说中,阎连科与现实对话,经由想象和虚构,表达一种击穿历史和现实的执念;在散文《我与父辈》中,他则与灵魂照面,返归本心,记述自我的精神旅程。”
我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现实生活中,虽然大部分人不可能像电影《神探》中的高志伟有那么多人格,但人性是复杂的,除了少部分童心未泯的儿童文学作家,绝大多数作家的人格并不简单。而且哪怕是最复杂的作家,其创作行为也有一种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共性。
美国心理学家迪·金·罗斯姆认为:“人类行为都是个体的人格结构在具体时空框架中的表达。”当我们讨论一个作家时,他的文学风格必定符合他的人格结构,并在不同的时空下呈现一致性。这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你写什么是后天决定的,但是你能写好什么是先天决定的。如果我的父母是省长或者部长,那我写的一定不是这样的小说,恰恰你是一个农民,直到今天你的家里人都还在那块土地生活,你才能写这样的小说。每一个人的写作,都无法和他的出身割断开来,都无法和他青少年的经历割断开来。”我想阎连科的这段话足以解释,阎连科何以成为今日的阎连科。
在我看来,阎连科的文学创作,无论是散文《我与父辈》,还是虚构或非虚构的现实主义小说,都更像是一场自我寻找与救赎。他的所有叙述都在试图完成一件事,就是探讨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希望在构建生存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救赎。
阅读原文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