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掩盖了其他城市的光芒?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90度地产(ID:dc90du),36氪经授权转载
城市,是人口的集聚。按照城市规划学的定义,城市是指“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目前,全世界有5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2011年到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从51.27%上升到近59.58%,年均增长1.19个百分点,增速处在相对高位。今年6月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预计2035年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长期以来,中国城市与城市的关系,多处在相爱相杀的状态。既抱团发展、互助前行,又争抢资源,竞争激烈。但不管城市排名怎样洗牌,总有一些固定的“熟面孔”,长期盘踞在明星城市榜单里。它们为何可以受到持续关注?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先天资源和后天扶持,一个都不能少
截止2016年年底,中国共有663个城市,想在这600多个城市当中占据C位,没点儿家底是很难办到的。
最受关注的明星城市,首先非国家中心城市莫属。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能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的,自然是占据了天时地利。在中心城市度、国际化定位、政治、经济、交通、历史、科教等各个方面来看,都遥遥领先。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显示,目前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有9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这些城市均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是区域的政治中心,一些城市同时还担当着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角色。
除政治地位外,综合经济实力也是城市能否登上C位的重要因素。从2018年中国大陆城市百强GDP排行榜来看,北上广深以2万亿以上的量级遥遥领先,重庆、武汉、杭州、佛山等新一线紧随其后,然后是以哈尔滨、唐山为代表的二线城市。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在中国社科院6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7》中,依据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商竞争力四大指标,对2018年中国两岸四地293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做出了排名。
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的变化是:南北分化加剧,中部西部崛起,东北持续衰落。我们按照各城市在四大榜单TOP10的亮相次数进行统计,发现结果和普遍印象中的C位城市基本吻合。
从中国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城市群在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日趋提升,有密切地缘关系的城市群不断发展壮大,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和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规划的城市群数量为19个,截止2018年底,获发改委批复的有10个。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虽未被批复,但由于经济实力较强、人口分布众多,仍是中国城市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人口规模、增速和素质,决定了城市活力指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口是城市发展的晴雨表。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指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
按照任务要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这意味着未来城市人口规模将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趋势。
从人口流动情况,也能看出城市发展走向的端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在考察了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域常住人口的变化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城市人口增长在由“南北均衡”转向“南快北慢”。统计显示,2015年-2017年,南部地区城市新增人口全国占比为78.7%,同期北部地区城市新增人口全国比重仅为21.3%。
“中间涨两头落”,是近两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表现出的又一重要特征:人口扩张最迅猛的,是规模在700万-1500万之间的城市,处于人口规模两端的城市,则是放缓了扩张的脚步。
在人口规模和增速之外,人口素质同样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从2017年年中蔓延至今的各城市人才政策,实际上是围绕高素质人才展开的吸引战略。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2006-2016的十年间,北京、上海、江苏等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就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占比基数高、增速快,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而东北、中部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高素质人才占比增长缓慢,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
未来城市间的人口竞争,将不再是单一的规模和数量竞争,而是基于素质型人才的高维竞争,城市竞争的优势格局开始由人口红利向教育红利转换。
产业结构和发展空间,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也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2018产业蓝皮书》中指出:中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传统的优势有所弱化,新的优势正在形成和聚集。
报告认为,未来中国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推动传统的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同时大力发展以信息化产业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
从中国产业分布的格局来看,城市产业竞争力梯度明显,规模分化初步显现。北上深作为第一梯队领先程度较高,以广州、苏州为代表的第二梯队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东部地区新经济竞争力最强,西部地区最弱。
从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城市产业竞争力呈现出东强西弱、沿海领跑、多点驱动、轴带相连的特点。赛迪顾问在2018年底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产业竞争力指数白皮书》中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头部城市高端引领、追赶城市加快崛起、后发城市特色发展”会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态势。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背景下的中国产业大迁移。一份来自天风宏观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正在进入产业迁移和产业转型的协调阶段,中西部核心城市的产业实力正在不断崛起。
这场始于制造业的产业大迁移,势必会带来劳动力、资本、税收、基建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进而对房价、人口流动、区域消费等产生深远影响。中西部城市的明日之星,很可能就孕育在它们当中。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