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端产品创新,应该关注什么角度?
2019年4月13-14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举办的【 2019产品创新大会·深圳站】完美落幕。金蝶云之家产品中心副总经理、协同产品部产品总监邓俊杰老师,给大家分享了《B端产品创新该关注什么角度?》
也许有些人会有疑问——服务对象都是人,B端产品和C端产品还能有什么不同?
事实上,B端产品与C端产品的区别非常大,具体如下:
一、群体体验VS个体体验
众所周知,C端产品比较注重个体体验。特别是在使用App等C端产品时,我们会发现C端产品会非常偏向于迎合个人爱好,让用户用得更爽。
与之相反,B端产品非常注重群体体验。在使用过程中,B端产品会涉及到多个角色,甚至出现同个时间、同个空间内出现多人使用的现象。
举个例子,有些公司在上下班的时候需要到考勤机上打卡,用工卡打卡或者指纹签到。但是这样的签到方式会出现一个问题——在上下班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挤在考勤机完成签到动作,这样的产品体验并不好。
所以我们产品提供了一个功能——让员工在自己的手机上进行签到,既能满足大型企业的密集签到场景,又能让员工更方便地完成签到动作(包括外勤签到)。
在采用我们的产品后,客户就把考勤机这个口径去掉了。但是在随后,客户反馈了一个问题——采用手机签到后,不少员工会忘记在上下班时间打开手机进入app签到。
使用老的签到形式时,员工一看到很多人挤着考勤机,自然不会忘记要打卡这件事。
但是采用手机打卡后,员工需要主动拿起手机完成签到行为。一旦忘记签到,后期工资结算的时候就非常麻烦,员工需要找到各种证据证明他遵守了公司的上下班时间,而这个过程也给财务、给HR带来很多不便。
在这个时候,客户向我们建议:在上下班时间设置“签到了”的语音提醒。
的确,客户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醒员工进行打卡,但是这个方案并不符合群体体验。
例如:
- 上班时间快到了,员工还没到公司,而是在公交车上、地铁上,这时候手机突然响起来“签到了”是很尴尬的。
- 过了下班时间,但我还在办公,还在和客户开会,这时候办公室如果响起一片“签到了”的声音,群体体验肯定是很不好的。
这种解决方式就没有考虑到B端产品的群体体验问题,这就是分享的第一点内容。
二、用完就走VS流连忘返
张小龙曾提出一个产品理论——用完即走。
但绝大多数C端产品都希望用户能够在产品里流连忘返,举例如下:
- 如果是一个内容类的产品APP,它可能会不断学习你的喜好,不断给你推送感兴趣的内容,让你不停地刷。
- 如果是电商的一个产品,它可能会不断地推荐你喜爱的产品;并且在你购买成功后,又给你送小豆子、小花让你去浇水,让你产品里面流连往返。
但是B端产品大部分是跟工作相关的,用户完成工作任务就走了,他没有必要在里面流连忘返了。
还是以金蝶云之家产品的签到场景为例:用户打开这个产品只是为了签到,每次用的时间不会超过五秒钟,用户一天在这个产品上耗费的时间可能都不超过十秒。
这个跟C端产品是不太一样的。
在短短的几秒钟时间内,要做好签到的场景,就要保证地图定位要准确,签到过程要顺畅,一旦有一点点的延迟或者卡,用户就会抱怨、投诉。
所以,B端的产品要真正地做到用完即走,是很重要的事情。
三、权限控制VS人人平等
很多时候,C端产品提倡的是平等性的概念。
对于有些C端产品来说,表面上有些用户的使用、购买、等级比较高,导致用户之间并不是平等状态;但实际上, 这种不平等可以通过不断使用/消费来弥补,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平等。
在B端产品中,由于角色的不同,所以它有很强的权限概念。
举个例子,图片是一个智能硬件的高科技公司的需求单。
与想象的不同, 这家高科技公司的组织并不是扁平化的,由于它的人员层级分得很多,所以产生了权限层级。
因此,这家公司提出了一个特殊的需求——初级员工不能跟高层管理者直接进行交流。
打个比方:
一个工厂工人可以在组织架构里面看到老板是谁、CXO是谁,但也只限于看到。这个工人没有权限和老板、CXO发起会话、打电话、发起会议等。
在B端产品里,会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它会对应不同的权限,这一点在C端产品里是不太可能会出现。
四、行业规则VS个人喜好
C端产品通常会注重个人喜好,并进行个性化的定制,让我们可以把想用的东西摆上来,例如皮肤、头像都是个人喜好。
对B端产品来说,它会包含行业规则在里面。做某个行业的产品,就需要对行业规则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可能会闹笑话。
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这个界面是一个很简单的列表界面,列表里有一串串手机号。
接下来我再讲讲这个界面的逻辑:
这是一款B端产品,当公司使用时,并不需用员工进行一一注册,而是IT的管理员或者HR将员工手机号收集上来,然后从后台直接导入就可以了。
导入后,员工账号就被注册了;与此同时,员工会收到短信,根据短信的提示就可以登录到产品里面。
登录后,就会看到这样的界面,由于这是初始化的界面,员工看到了之后可能会去换头像。
在这种暂态情况下,我们设置的默认头像就有绿色的小块块、红色的小块块、还有蓝色的小块块,也有手机尾号的后两位。
其实这个产品的逻辑是没有特别大的问题的,因为我们很多客户也都是这么用的。
那这个例子跟行业规则有什么关系呢?
一家金融行业的负责人就跟我们提到了:头像不可以用绿色的,因为金融行业见不得绿色;即使是个初始化的环节,也不能见绿,而且产品里面尽可能要把绿色的元素去掉。
这就是我们提到的行业规则。
类似的可能还有很多不同的行业,它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这种规则;C端产品可能不会涉及到,但在B端产品中,我们就要去了解它。
在这里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客户永远会美妙地精彩地不满意。
对于这句话,做B端产品的我们深有感触——出于行业特色、企业特色,你的客户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需求,你的产品很难做到永远满足客户。
那除了上面讲的四点,B端产品还需要关注什么呢?
五、多人决策VS单人决策
对C端产品来说,是否下载产品、是否进行消费,由单人决策就可以了。顶多你买个东西,你的老婆会收到一条短信,但基本上还是单人决策的一个过程。
但对B端产品来说,它是一个多人决策的过程——企业一旦使用你的产品,它可能是一系列的人做的共同决策。
除非某个老板非常强势,他就要某个东西,那他就是单人决策的。但大部分情况下,老板的决策是来自于其他岗位提供的建议,再进行综合考虑的。
既然B端产品是一个多人决策的过程,那在企业里,都有哪些常见的角色参与到这个过程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不同角色的关注点是什么样的:
一般企业里面都会有这几类角色:管理者、员工、财务、IT、HR……不同岗位的人对同一个产品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产品经理,在做售前的产品交流、做推广的时候,你一定要清楚你要面对的角色是什么样的。
这些人会关注些什么呢?
对管理层而言,他会比较关注的是:
- 产品的价值是什么?
- 对公司经营是否有帮助?
- 使用产品后团队效率会否提升?
- 是否能满足管理诉求?
- 是否能通过数据提升管理效率?
对财务而言,他会比较关注的是钱,具体如下:
- 产品的费用是否合理?
- 与竞品比价如何?
- 产品价值在哪里?
- 如果是业务部门想采用产品的话,财务会考虑是否有预算,成本是如何以及采购过程等等。
也许作为产品经理不一定能够直接对口财务,但有时候可能会涉及到产品定价等等问题,这也是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工作内容。
对IT部门财务而言,他比较关注的是:
- 产品的实施、维护周期多久?会不会很麻烦?
- 会不会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 产品有没有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
- 对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有没有帮助?
- 产品系统是不是开放连接的?
对于HR而言,有时候是HR在企业里面推广产品的,这个时候HR可能会比较关注的是:
- 员工的满意度是怎么样的?
- 推广难度大不大?
- 对企业的文化是不是有帮助?
HR可能会关注员工的意见,间接影响到这些关键决策。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角色的关注点是有很大差异的。
六、系统对接VS独立使用
B端产品会更多地关注系统的对接问题。一个企业去用新东西的时候,有时候不一定会直接放弃旧的东西,可能会存在一些并行的时间。
这里出现的问题就是——客户希望旧系统里面的内容是否可以同步到新系统里,减少使用成本与部门压力。
如上图所示:
客户用的是产品的一个PC端,这里有一部分是我们提供的;有一部分是客户原有的一些系统,包括一些应用的入口都是他们自有系统的一部分。
客户使用我们产品后,希望把我们公司的产品作为公司全员系统的统一入口——员工要用A应用,就到另一个地方,用B就全部从我们的产品入口进入。
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系统是封闭性的,你就不能跟其他系统进行对接,不能去把其他内容接入进来,不能支持企业进行二次开发或者自定义,那就会影响企业接受我们的产品。
所以B端产品要尽可能保持开放连接的能力。
而C端的产品因为是个人使用,会比较关注好看、好用,用得舒适。
但对B端产品而言,一个公司在工作场景中会用到很多系统。这些系统都是来自于不同公司的,你很难统一他们的UI层面;而且很多B端产品是相对比较专业的,背后需要一些复杂的设置。
对于IT管理员或者HR这样特殊岗位的角色,告诉他怎么去做定制、怎么样去做部署很难,他们不一定能理解。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一定的服务、培训能力。
七、服务培训VS好看好用
以金蝶云之家为例,我们也经常做一些线上、线下的服务培训。
比如快消品或者低端制造业想用这些产品的时候,他们的员工能力还不够,所以就需要去给他们做培训;而且他们有很高的付费意愿,愿意花钱去买服务培训。
所以做B端产品的话,要考虑到即使不能去做长期的线下培训;也可以考虑线上的培训能力,比如说提供一些培训的视频操作指引,帮助员工更好地去使用产品。
八、利润成本VS流量变现
C端产品会特别关注流量变现,比如很多拉新、促活的动作,其实是为了让更多新用户使用产品,进行消费。比如辣妈帮做社群,最终就是是为了流量变现。
这是C端的一个玩法——前期做很多投入,让更多用户使用产品,然后再想办法做变现。如果不能变现,那还有很多用户、很多日活,C端产品还可以去找VC得到更高的估值。
流量变现对B端的产品是比较难的。
比如喜茶卖一杯茶,可能就能赚一杯茶的钱。但是像有某些C端的产品,比如某咖啡,他卖一杯咖啡,可能就亏一杯咖啡,这就比较难持续地经营下去了。
这种情况在B端是很难做,B端产品是要讲利润跟成本的——把产品卖给一家企业,产品收入要能很好地覆盖各项支出,包括人力成本,运营渠道成本。每卖一单要有一单的价值,这样产品才可以形成一个正向成长。
当然也有一些B端产品采取C端的玩法,但它背后通常有个金主爸爸——不差钱,可以去打各种广告,让用户免费使用。
但是对没有金主爸爸初创团队来说,很难用这种做法做B端的市场。
举个例子,我们的一个合作方做的是投屏功能,我们就和他们合作,在产品里提供了无线投屏的能力。
起初这家公司是C端产品出身的,对于个人使用是完全不收费的,在C端,它的流量变现方式就是放广告。
但这种形式并不适合企业使用,因为企业用投屏功能的情景大多是在开会,不适合放广告。经过沟通后,我们跟他做了产品的改动——通过一个投频码把手机上/pc上的内容无线投屏到屏幕上去,且不会有广告。
那他们要如何进行变现呢?
我刚刚提到了如果客户认可产品的功能,他会有很高付费意愿。比如一年收个一两百块钱的服务费,通过这个费用它就可以覆盖相关成本。
这种产品就不是通过流量变现的方式赚钱,而是卖产品的方式。
刚才给大家介绍了不少的关注点,这里再最后给大家做一个总结——B端产品的创新究竟要关注哪些点?
- 群体体验:关注同时使用产品的人群角色都有哪些,关注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产品体验。
- 用完即走:不要想着让用户流连忘返,做B端产品应该想着如何快速解决用户问题就可以了。
- 权限控制:不同角色对应的权限是不一样的。
- 行业规则:做某个行业的B端产品时,要特别了解它的行业规则。
- 多人决策:考虑产品群体是否有多个角色,考虑某个用户是否会对产品有决策性影响。
- 系统对接:考虑到客户企业里面有多个系统的因素,所以我们的产品系统要尽可能地有连接和同步的能力。
- 服务培训能力;
- 成本和利润。
如果你也有从C端产品转到B端产品的经历,你也可以去适当地考虑我分享的几个方面。
以上为本次分享内容。
相关阅读
嘉宾演讲视频已经上架起点学院,视频地址:https://vip.qidianla.com/course/detail/23pq8.html
课程限时特价9.9元,起点学院会员可免费观看。了解起点学院会员,详见 https://vip.qidianla.com/member.html
本文为 2019产品创新大会·深圳站 嘉宾现场分享内容,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Esther 整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题图为2019产品创新大会·深圳站 金蝶云之家产品中心副总经理、协同产品部产品总监邓俊杰老师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