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投入、越认同:产品的持久吸引力如何构建?
本文从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再到投入的四步骤模型,来试图揭开用户养成类产品的吸引力保鲜秘籍。
清晨睁开眼不自觉打开朋友圈,等回过神已经刷了20分钟;N+1次狠心卸载抖音,没过多久又重新装了回来……戒掉又“复吸”,好产品似乎总有把人“勾住”的能力。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如何让用户对产品上瘾?
美国学者Nir Eyal和Ryan Hoover在《上瘾》一书中提出了一组从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再到投入的四步骤模型。我们试图借此,揭开用户养成类产品的吸引力保鲜秘籍。
Twitter联合创始人伊万威廉姆斯曾说:“大家以为互联网的优势是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想更方便地在网上继续做自己熟悉的事。回归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和渴望,在任何时候都必要。”
产品的本质属性,就是要满足需求、解决问题。你的产品是维生素还是止痛药?这是在产品诞生之初,我们最应该弄清楚的一点。
止痛药可以满足人们的显性需求,提供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而维生素不一定能显著缓解表面的痛苦,但可以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带来长期稳定和粘性。前者的典型是工具类产品,后者的典型是社交类产品。
不同类型的产品,四个环节中应有所侧重,最终让用户形成习惯。习惯养成过程中,有什么点必须要把控?
- 第一,发生频率;
- 第二,可感知用途。
只有经常发生且用户能明确感知其必要性的产品,才具备成为爆款的先决条件。
上瘾四步模型
「触发」:让常规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上瘾,就是让常规动作产生肌肉记忆,不需要启动额外理性思考就会轻易做出反应。在这个回路里,触发是第一步。其中包含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两类。
外部触发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新用户,常规操作有付费型、回馈型、人际型和自主型四种:
- 付费型——搜索引擎推广,通常价格较高;
- 回馈型——媒体公关正面报道,应用商店推荐等,点击量虽高但不持久,需一直被聚焦;
- 人际型——熟人之间互相推荐,易形成病毒式增长;
- 自主型——驱动用户重复某种行为并逐渐形成习惯。
内部触发则是为了驱动用户重复行为,逐渐形成习惯。更多从思想情感上攻破用户心防。当人们被孤独、沮丧、厌倦、困惑等裹挟时,会不自觉地采取行动来走出负面情绪笼罩,如果认定某产品是解决情绪问题的良药,就会习惯性向它寻求慰藉和关怀。
两者比较而言,外部触发的操作,难度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上;内部触发的条件则苛刻得多。难恰恰意味着重要,就像我们曾在《品牌如何离消费者更近》中所言,“品牌归根到底是一种信任关系”,做到与用户心贴心才是留存的关键。
例如抖音填补了用户无聊想要取乐打发时间的情绪空白,每一次下滑时都有未知视频出现,不确定性产生对间歇性变量奖励(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的期待,也形成了“打开抖音能找乐子”的惯性思维。知乎则定位问题解决,通过slogan“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拉近用户距离,问答记录日常点滴。
「行动」:B=MAT公式是核心
触发提示了用户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如何进一步说服他们真正付诸行动?
除去触发契机,用户还需要充分的自我动机、完成行为的能力。斯坦福大学学者、行为学设计大师福格曾提出「福格公式」,只有动机、能力 、触发三者皆备,才能跨过“行动线”。
福格公式:B(behavior)=M(motion)+A(ability) +T(trigger)
如何有效进行触发,我们已在上一部分进行了详述。而在动机层面,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的核心动机主要有三种: 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追求希望,逃避恐惧;追求认同,逃避排斥。
如果一款产品能为用户带来快乐、希望和认同感,就赋予了用户充分的使用动机。同时,一些心理效应可以用于强化动机,比如饥饿营销对应的稀缺效应,影响认知偏差的环境效应,促销打折利用了锚定效应,积分卡产生的赠券效应等等。
在能力层面,能让人最轻松省力地使用的产品拥有最大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说:越简单,越有力量。
- 社交平台“晒”的简化史,从博客到微博再到朋友圈,操作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 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推出自动拼写检查、基于部分查询条目列出预测结果的功能,降低搜索门槛;
- 有书等知识付费平台用社群共读的方式降低书本阅读难度,帮助用户节省脑力。
如何判断产品是否达到了有效的简洁?可以从时间、金钱、体力、脑力、社会偏差和非常规性6个维度加以衡量。
动机和能力,哪一个应该优先关注?答案始终是:先解决能力问题。 用户的投入和耐心有限,尽可能简化操作过程、进而推动实践,远比强化用户动机和吊胃口来的直接。
「多变的酬赏」:渴望比得到本身更重要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期待假期的时候,甚至比放假本身更愉悦——有时驱使人们行动的并非酬赏本身,而是渴望酬赏时产生的迫切需要。
斯坦福大学曾做过一个磁共振实验,测试人们赌博时大脑的血液流量,研究发现,当赌博者赢得酬赏时,伏隔核(人脑中快乐和奖赏的信息处理中心)并没有受到刺激,反而是他们在期待酬赏的过程中这个区域发生了明显的波动。
多变性的重要性因此凸显。当习以为常的因果关系被打破,或事情没有按照常规发展时,我们的意识会再度复苏,新的特色能激发我们兴趣和关注,形成新的期待,多变性使伏隔核更加活跃,并提升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含量。
大脑奖励系统构成
多变酬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社交酬赏、猎物酬赏、自我酬赏。
1. 社交酬赏
本质是获得认同。社交酬赏(或称部落酬赏)源于人与人之间永恒的互动关系。我们参与社会活动或者信仰宗教,观看体育赛事、综艺或是电视节目,无不是期望从中寻找一种联结感。
社交媒体长盛不衰、社交电商成为新增长点,红人带货能力持续走高,都一再证明:人本质是社会性的动物。
2. 猎物酬赏
本质是获取资源、信息。在没有工具产生的原始时代,古人类靠耐力型捕猎,用稳定的追逐速度耗尽猎物的气力,最终满载而归。尽管与百万年前的生活环境迥然不同,但人们对猎物的渴求并未改变,变化的只是猎物的形式。
例如信息流推送,源源不断出现的多变内容为用户提供了不可预测的诱人狩猎体验;还有在各大购物中心卷土重来的娃娃机,每投币开启新一局,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这次能抓到→结果落空→感觉下次能抓到→充钱”的逐猎循环中。
3. 自我酬赏
本质是获取操控感、成就感、终结感。这是人们对于个体愉悦感的渴望,完成任务的强烈渴望是促使人们继续某种行为的主要原因。
譬如邮箱中的未读邮件,微信里的红点提示消息,这些对人们而言像是一个个任务待逐个完成,这也是对“终结感”的追逐,俗称“强迫症”。熊猫精酿也曾借助用户对成就感的渴望完成了一场别出心裁“xx市内没醉过”赠饮活动,以挑战赛的形式吸引各地酒鬼们来证明自我。
关于酬赏设置,也有一些技巧可供参考:
(1)游戏化元素: 积分、奖章、排名榜。饿了么通过赏金任务吸引你多次下单成为忠粉,视频网站也把「观看」变得任务化、游戏化,让你争取能再多续一秒。
(2)把选择权给用户 :用授权选项和更多的选择按钮卸下用户的防备和逆反心,提高自主参与感,让人感觉并非不得已,而是主动为之。
(3)充分利用神秘元素: 人永远是向往未知的动物。例如多人联机游戏带来的“无穷多变性”。就比单人通关游戏的“有限多变性”诱人得多。
「投入」:越投入,越认同
有一点必须承认,我们对一件事情投入越多,通常就越认同或喜欢。因此投入作为上瘾模型的最后一个阶段,承上启下,对开启下一个上瘾强化循环来说至关重要。
在行动阶段中,用户的关注点是获得即时满足;而投入阶段,则与用户对未来酬赏的期待有关。想要让用户产生心理联想并自觉采取行动,就要让他们对产品有所投入。
对以下心理现象的洞察或许会为产品设计和运营者们提供启示:
(1)高估劳动成果
人们总会高估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事物投入越多越认为它有价值。著名的宜家效应(IKEA Effect)便是通过让顾客自己动手组装家具,使他们产生非理性喜爱,从而高估商品价值。
宜家效应的最佳点
图片来源:36kr
(2)与过去 行为一致
人们总会和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过去的行为可以大概率清晰的预知我们未来的举动。
(3)避免认知失调
人们总会避免认知失调,进而逐步调适自己的态度和心理,改变自己对过去不喜欢事物的看法。
“对某件事物上瘾,是人类的天性。”美国学者戴维·考特莱特在其著作《上瘾五百年》中这样说。
上瘾绝不等于沉迷:促使产品拥有长久吸引力,并不意味着要利用人性的弱点进行道德操控。
在科技与个人的关系之间,我们仍然需要平衡的智慧——这是用户必需的克制,也是创业者应有的自省。
作者:华映资本,微信公众号“华映资本”(ID:MeridianCapital)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gN9mk24ppHrSU-al_R9LhA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华映资本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