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面对《怪奇物语3》,我发现我想要的只是在这部剧里骑单车而已
经历了第一季的惊艳与第二季稍显重复的形式和剧情,相信很多朋友在这个夏天打开《怪奇物语》第三季时,都会对剧集抱有一丝疑虑与好奇:当怀旧、致敬、拆解、拼贴已成为一种不再新鲜的定式(特别是在近两年影视作品过度消耗80年代怀旧风后),创作者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观众保持热情?
看完第三季,我觉得达菲兄弟很厉害的一点是,他们通过创造真正让观众在意的人物,达到让我们在全新的故事和语境下,重新回味那个年代“纯粹感”的乐趣。
Steve与Robin这对儿大概是本季最喜欢的一条线了
也正是为了一遍一遍体验这种“纯粹感”,每年看完《怪奇物语》必须经历的“后遗症”之一,便是把以下电影中的桥段拿出来反复观看。单车、寻宝、打怪、拯救朋友,在告别中体验复杂的成长之味,这些80年代奇幻、成长电影的招牌场景不仅是《怪奇物语》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天真浪漫的年代中最有力的文化见证。
如何在《怪奇物语》中骑单车
私心说,整部剧集最喜欢的段落就是第一季开头五分钟了,当男孩们在地下室里兴奋地玩着D&D,却被母亲勒令结束游戏,配乐渐渐响起,几个好朋友骑上单车准备各自回家,在路上说了些闷骚话,然后就要一起经历一个奇幻的秋天了。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https://music.163.com/#/song?id=425295995
配乐来自Kyle Dixon & Michael Stein《Kids》,大概是原声里最爱的一首了
第二季开头遵循了相同的结构,孩子们通过无线电相约去玩儿《龙穴历险记》,迈克砸了姐姐的钱罐,在后者的追赶中挎上单车就冲往游戏厅。配乐用的还是《Kids》。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这样的结构在第三季稍稍起了一些变化,迈克见完小11后独自骑车赶往购物中心,与小伙伴们一起看《活死人之日》。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几乎在任何儿童向的奇幻电影中,你都能找到类似的、孩子们兴冲冲地骑着单车一起奔向目的地的场景,比如《怪奇物语》剧情模板之一:《七宝奇谋》(The Goonies, 1985)中男孩们寻找宝藏的段落:
(秒拍链接请戳)
我个人更喜欢《奇异小子》(Gummo, 1997)中的这段,虽然不是奇幻向作品,但哈莫尼·科林真是把无聊麻木、以作恶为乐的小镇男孩拍得迷离又切入肌理:
(秒拍链接戳此)
如果可以把单车偷换成“摩托车”,请允许我展示这段来自《捉鬼小精灵》(The Lost Boys, 1987)的影史最酷飙车段落!
(秒拍链接戳此)
《怪奇物语》中还有两处著名的“单车场景”,一处发生在小11被基地人员追赶,使用超能力保护同伴的时刻:
(秒拍链接戳此)
油管下的评论有点戳人:
这段戏自然来自于《E.T.外星人》中著名的“飞天场景”,护送E.T.回家的孩子们逃离警员的追逐,在E.T.的帮助下一飞冲天。小时候观看这幕戏时有一种惊异的感动,现在重新观看,却多了一份“有伟大的人能拍出这样具有表现力的东西”的感动。
(秒拍链接戳此)
还有一处单车场景,发生在迈克一行人给11化了妆戴了假发、带她游览小镇和学校的段落。配上11坐在后座环顾四周时的惊奇眼神,配乐用的灵动而温柔:
(秒拍链接戳此)
为了应景,选取来自《冲线》(American Flyers, 1985)的公路骑车场景:
(秒拍链接戳此)
如何在《怪奇物语》中和Nerd共舞
《怪奇物语》第二季结束于霍金斯中学的“冬日舞会”,这几乎是80年代成长电影的必备场景,结局必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然后用一吻甜死观众: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附加场景是Nerd在暗处默默流泪,但最终会有好心人邀其共舞一曲顺便羡煞他人: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红粉佳人》(Pretty in Pink, 1986)就完全符合了这样的范式:少女最终得到了心爱之人的定情一吻,而一直默默帮助她的“书呆”也得到了舞会上其他姑娘的垂青: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在这样的结局发生前,有时也会有一些更好玩儿的桥段,比如让少女望着远处与别人共舞的“王子”,让靠墙而站的书呆拿望远镜望着远处的少女(来自《十六根蜡烛》,约翰·休斯的电影应该在达菲兄弟的“片库”中占有很多位置):
(秒拍链接戳此)
另外说起尬舞...我只服这段:
(秒拍链接戳此)
有时Nerd也可以和Nerd终成眷属:
(秒拍链接戳此)
《怪胎与书呆》第一集结尾,大概是鄙人最爱的一段舞会场景了。联想起Robin所说的那句“我们这些loser假装超脱了一切,实际想要的,仍然是被接受、受欢迎而已”,觉得放在这里也很合适:
(秒拍链接戳此)
如何在《怪奇物语》中学会告别
必须承认,《怪奇物语》第三季采用了一种相对令人意外的方式结尾——按照此前宣传期间的种种暗示,还以为打完怪牵个手看个烟花就完事儿了,结果是经历了很多离别,很多拥抱和很多眼泪。一种仿佛夏天就要结束、小演员们在片场挥别的感觉油然而生,也没忍住,偷偷抹了把眼泪。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回看80年代电影的过程中,我发现这种融合了不舍、释然以及种种成长之味的告别场景,其实并不多见(80年代teen movie崇尚大团圆,除了《伴我同行》我基本想不出什么悠扬的结尾)——但这样的结局在当代成长电影中却有很多优秀的例子。那么索性突破文前所列“年代”限制,把这些近年来最爱的电影一次说个够!
最意犹未尽的例子必然来自《壁花少年》,当查理不得不与即将上大学的朋友们告别,独自一人承受乏味孤独的高中时光,电影本应在这种伤感中结束。有意思的是,镜头一闪,导演却让两个朋友在假期回到小镇,告诉查理未来还有无数有趣的事等着他。几人踏上皮卡再次去隧道兜风的时刻,你还能找到比《Hero》更适合的歌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351986?from=search&seid;=7247922598612717400
有一些人,一到十七岁就忘记了十六岁的感觉。我知道有一天,所有这些都会成为往事,我们的容颜会定格在老照片里,我们也会为人父母,但是现在,这些瞬间还未过去。它们正在发生,就在当下……我在这里,我看见了。此刻我感受到永恒与无限。
《伯德小姐》的结尾同样采用了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逃离了曾经鄙夷过的家乡、摆脱了父母亲人的束缚,宿醉过后的鸟小姐却在陌生的街头给母亲留言,终于承认母亲给自己取了个好名字。所谓成长,就是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并与过去那个拧巴的自己达成和解。电影始于母女的一次车内争吵,也终于这样的一场车内的时光交错的“重叠”:
(秒怕链接戳此)
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鱼缸》——我真是爱死了这部电影。搞完了母亲的情人,差点弄死对方的孩子,看清了“舞者招聘”的真相,米娅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了,从一个本能的想要扰乱秩序的少女、变成了一个懂得承受生命之重的成年人。这样的成长必须借由一场“离开”去创造一个新的开始。米娅走的时候,母亲仍然漫不经心地骂了句“滚吧”,但却接受了女儿的音乐品味,听着她的CD在客厅里慢慢跳舞;妹妹则在说出了那句不客气的告别语后紧紧抱住米娅,显露出这家人温柔的本性。最好的告别和开始也不过如此了吧...
(秒拍链接戳此)
这么看来,《幽灵世界》的结尾真的有些过于痛苦了...
最后,虽然《佛罗里达乐园》不是成长电影,但在2017年冬季的晚上和朋友在租住的小屋里一起看这部片时,两个人都为最后那句台词哭得泣不成声。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已经记不清多少年没对人说过这句话了,但你记得他们第一次和你说话的时候,第一次和你分享零食与杂志的时候,或者因为迷茫而对这个世界大加咒骂,因为忙碌而匆忙告别的时候。那些日子如同人生初始般铭记于心。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