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理學和哲學會分家?——心理學和哲學的恩怨情仇﹙一﹚
作者/嚴振邦
題目只是說說笑而已──哲學與心理學稱不上有甚麼恩怨情仇,但它們的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最簡單地說,從歷史上來講,現代心理學最初是從哲學分裂出來的;在此之前,心理學研究可說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但問題是:為甚麼心理學的研究會自成一類,慢慢從哲學中切割出來,成為獨立學科?
答案在於一個概念: 方法學 。基於自然科學的成功,很多研究人類行為的學者,也認為我們可以把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到研究人類上。憑藉這個主張,後來就衍伸出了現代的社會科學。在眾多社會科學當中,現代心理學,又可算是相對來說最徹底採用自然科學方法的一門學科。
隨著彼此採用的研究方法差異越來越大,當然只好分道揚鑣囉。圖/Unsplash
採用自然科學研究法:心理學的實證研究
所謂自然科學的方法,指的就是實證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做一些可操弄的實驗。但是基於實驗限制,很多時候我們不能以實驗法來進行研究,所以無論是在自然科學還是心理學的領域,學者都研發出了很多不同的實證方法。無論具體方法為何,它們都是以「經驗觀察」來建立理論,因此都能算是實證方法,也就是說,任何的理論都必需仰賴經驗觀察,才能予以肯定或否定。當然隨著學科發展,它們採用的實證方法也會變得越來越複雜,但怎樣發展都好,最終必定得以經驗觀察來作為理論根據。
當然有些讀者會問:早期心理學不是有很多理論,現在反反倒被視為不夠科學又不夠實證嗎?比方說,佛洛伊德首創的精神分析理論,不就被批評很久,說那根本是偽科學?關於精神分析是不是偽科學的問題,這篇文章不易解答。我只能夠講,其實從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我們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證實一個理論是不是偽科學。但或許我們至少可以這樣說:就算很多早期的心理學理論不完全屬於科學,但起碼它們有意識地採納更多的實證方法來研究,而心理學中的方法學,也是從中慢慢確立基礎,變得更偏向實證科學,這已足夠說明現代心理學如何變成一門獨立於哲學的學科。
夢境、潛意識、心理防衛機轉與早年創傷,基本上都無法直接量化觀察啊。圖/Unsplash
已經有了心理學,還需要哲學來研究心靈嗎?
實證研究方法,正巧與在現代心理學出現以前的人類心靈研究方式相當不同。過去,對於人類心靈的各種研究都還只能算是哲學研究的一支,雖然很多理論都與我們的經驗相關﹙如:它們能有效地解釋我們自己的心靈經驗﹚,卻始終沒有以系統化的科學實證方法來研究。因為這樣的緣故,這些研究雖然也是以人類的行為和心靈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但和強調實證方法的現代心理學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這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識?對了,這在哲學史上並不是第一次發生。自然科學比社會科學早出現了兩百年,就以相同的方式離開了哲學的大家庭。在牛頓的年代,自然科學還是叫做「自然哲學」呢。當自然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慢慢成熟,自然科學也就徹底離開了哲學,建立了獨立的知識體系。而實證心理學以實證方法來進行研究,亦為心理學研究之所以大有進步的原因。
這樣說來,既然心理學這麼有效地增加了我們對人類心靈的瞭解,那在研究人類心靈時,我們還需要哲學嗎?讓我下一次再與大家探討吧。
- 本文轉載自《好青年荼毒室》,原文標題為〈心理學和哲學的恩怨情仇﹙一﹚〉。
歡慶泛科學院 MasterTalks 線上課程專館開幕! 8/15 前每堂課程現折168元,任買1堂就抽 Switch !
活動步驟
1⃣打開 MasterTalks專館 2⃣輸入168元折扣碼:mastertalks
了解活動詳情: http://bit.ly/2OdioaV
The post 為什麼心理學和哲學會分家?——心理學和哲學的恩怨情仇﹙一﹚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