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怎样相处才是理想状态?“朋友”这个笼统的词或许能昭示一二 | 100个生活大问题
-- Preview: --
我们在说“朋友”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语言的误导性在于,当我们用某个词来描述某件事物后,这个事物就“坍缩”成这个词汇了。就像我们知道苹果其实也有很多解释一样,当我们用“朋友”这个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能是在把这个人放进一个语言的套子里。
“男女之间有没有纯友谊”?“他不是真正的朋友。”
但怎样才算“纯友谊”,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尼采认为词汇描述的不是绝对真相,而是事物彼此之间或者事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的象征。和他人相处时,人们总是急于为对方贴上标签,把“朋友”分门别类成“酒肉朋友”、“革命战友”、“室友”、“损友”、“师友”、“恋人未满之友”,每一种标签名称背后都隐藏着社会文化赋予的潜规则,这些标签是行动的保险,确保当你们是“情侣”时,你牵 ta 的手不会让 ta 扯开嗓子大喊性骚扰救命啊啊啊。
人被作为标签看待是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标签能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自己和这个人的关系,但也为这段关系圈出了一个范围和界限。当把 ta 当做上司的时候,ta 就很难再是朋友;当把 ta 当做朋友时,ta 就很难作为恋人存在,因为一旦“越界”,就破坏了原本关系里的契约。即便谁都没有要求你们遵守这种契约,你们仍旧会无意识地、无可避免地照着设计好的固定剧本扮演对应的角色。
卡尔维诺把愚蠢分成两种,爱国的愚蠢和非爱国的愚蠢。爱国的愚蠢里又包含宗教、家庭那些要给予神圣尊重的事物、人们不敢拿来开玩笑的事物下面的愚蠢。当我们在日常里形式地使用“友情”这个词,指着一个人说“你这样算什么朋友?”时,我们躲在“友谊、纯友谊、真正的友谊”背后,借友谊的名义来向他人索取认可和赞美,一旦对方无法向你提供你预期的正面反馈,就会给对方戴上“背叛友谊、不够朋友”的帽子。
为什么当代人的“朋友”似乎越来越少
好奇心研究所一项关于“友谊破裂的原因”的调查中,5200 个表态里,票数最多的有:
1.太多负面反馈。比如,始终是单向的喋喋不休的无穷无尽的抱怨和负能量;
2.索取但不回报。比如借钱不还,比如每次出去玩都没有付钱的意识;
3.消极反馈。比如只有你主动找ta,ta从不主动找你,比如私信不回,却在群里闲聊,比如认为我的遭遇和烦恼只是小事;
4.跟我的观念不合,比如开低俗玩笑、三观幼稚;
都可以归结为“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
友谊被“理解、知己、有事随叫随到、奉献、两肋插刀”这样的词包装成一片“无私神圣”的利益交换场,如同过气又顽固的“随份子”习俗一样,我帮你的隐藏条件是“日后你也会帮我”。跟“厉害的人”交朋友的隐藏条件是“你能带我往高层次上走”,结交志同道合的好友的隐藏条件是“你们会认同我,让我的存在感被满足”,不论是拜金、拜权还是拜知识、拜颜值、拜人品,都是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得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父母倾尽全力的“为你好”、追求者在情人节送的 999 朵玫瑰、朋友在毕业 3 年后邀请你参加的同学会,不论背后借助的“亲情”、“爱情”、“友谊”有多神圣多美好,他人都只是我达成某种目的的工具。“我”的利益在其中统摄一切。
这种关系更像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的某种商品,这和我们通常认为的“友谊”很不一样。
“人是自私的”早已经是个常识。亚当斯密在给现代人做个人刻画的时候,主张人的行为根基在于自身利益;社会生物学家认为驱使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在于维护自己个人的基因;心理学家们也认为社会关系就是用最少的代价从他人身上取得最大的快乐。问题在于,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推动下,人的许多功能已经商品化,商品化的直接表现就是一切都被量化、被可视化、被效率化,工作和感情都可以用投资回报率来计算。关系的经济算法,在人人都更看重自我的个人主义时代里,我们可以预见这样一个未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浮在美好生活里的一层浅浅的表面。
这样的未来离我们并不远,华盛顿邮报援引的数据显示,1985 年,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拥有“可以倾诉的朋友”,到了 2004 年,这个数字降到了 50%。中国人的离婚率逐年升高,结婚率连年下降。许多年轻人开始讨论摆脱原生家庭。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为一段长期关系投入感情,习惯于放弃直面、改善关系的努力,保持着弱连接。恋爱不顺利,分,婚姻不幸福,离,朋友不靠谱,删。他人被当做满足我欲望和需求的工具(不论这种欲望和需求是不是被冠名性、家产、爱、智慧)、交换利益的商品,一旦“它们”跟我的预期产生偏差,我就会心生不满,急于跟它保持距离,用别的它来替代,我在期望他人顺从我的同时,也在被他人对我期望的回应而绑架,陷入“他人即地狱”的处境。
即便如此,人们并没有放弃友谊,而是更愿意用聚焦自己的方式,等友谊上门。认为需要维持的友谊不是真正的友谊,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周围的人自然会向你聚拢”。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友情不像爱情和亲情那样,被强制承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但剥掉“性”和“社会义务”,它们的本质都无非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其实也是在问,人和人应该如何相处才是理想状态?
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一书里给出的答案很有意思,他认为应该放下目的和预期,把关系从「我与它」转变为「我与你」,只有“自我”投入到关系里,把对方从客体的它,变成互为主体的「我与你」,才能跟他人有真正的联系。这个「我」和这个「你」,又都不是「我与它」中的那个主体的「我」,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本真的我」、「最高真实的我」。不是为了和对方交朋友、谈恋爱、写问卷调查、回礼、请对方吃饭表达感谢,不用大数据和理论来分析对方,不用社会身份(包括性别和年龄)来限制双方,我们才能从社会文化给的固定剧本里走出来,以「我」和「你」,而不是以“伴侣/儿子/同事/闺蜜/男性/老年人”这些社会分配的角色来相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我与它」的关系,这种关系无时不在,而「我与你」的关系只在某些瞬间发生,但就是这些瞬间,让人称其为人。
社会学家认为发展亲密友谊必须的三个要素:接触、非计划性的重复接触,以及让人卸下防备坦诚交流的机会。似乎十分合理,但在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中,超过六成的人都觉得“青春期的我们向朋友袒露心声往往能加深友谊,成年后这样做有时会适得其反”。
我们可以在孩子身上找到许多“真正的友谊”,成年人的困难之处在于,你看到一个人,会评估 ta 的穿衣品味、气质背景、经济水平、职业人品,会说那人是给咪蒙写公众号的,他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还玩手机。也不会说他是上帝,我也是上帝。成年人之间的交心,常常会演化成“我向你袒露心声,告诉你我的内心”,对方则通过你的心声来判断你,“这个人是个矫情的人、懦弱的人、三观落后的人、爱讲大道理的人、飘在空中的人”,他并不真的想进入你的内心,你和社交网络上频繁动嘴的 vlog 博主一样,都是指一个符号化的景观。
悲观的是,你没法单方面地维持和改善友谊。马克思认为我们都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需要通过他人的反馈来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我们的文化逻辑。上帝死后,我们再没有能拿来作为个体生命的价值参照,怎么活都行,follow your heart,一切全凭自己决断,于是我们很快就能发现,在每个个体的独特性都得到肯定后,根本没有道德的共同根基,你以为自己是谁,敢把道德价值强加在我的头上?于是,你面对一个朋友,会在各方面考核 ta是不是适合你,你一次次尝试结交朋友,在试错中试图找到那个跟你最志同道合的人,但你总会发现 ta 在某些时刻某些地方跟你希望的不一样。你“总有一种害怕你朋友跟不上你的脚步或者超过你太远的复杂又纠结的感觉(比如苦口婆心劝他结婚,但又嫉妒她比你嫁得好)”。
到这里,我们可以尝试着总结出友谊究竟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了。首先,我们会满怀荷尔蒙和社会身份去和他人相处,他人在此时是为了满足我的某种精神、生理、社会需求存在的。对方也抱着这种观念。因此,这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性关系,要维持友谊,只需互相给对方社会角色的支持就行。其次,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在某些时刻暂时放下社会赋予我们的身份和评判观念,没有鄙视链没有道德审判没有高低贵贱,这时候我们只需把自己暴露给对方,让彼此有足够的机会了解对方就行。
关于如何建立长期友谊
我们总结了 8 个建议(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都是双向的,不只是一方需要付出努力)。
1.保持接触,保持非计划性的频繁接触
不定时地参与到对方的生活,更新彼此的话题。但不要刻意地去做这件事,目的性明显会让关系转入「处理事务、而不是增加情感」对话的状态。
2.意识到对方作为个人的存在
尊重 ta 的理想、爱好、性取向、信仰、出身,不把自己的信念、大数据、刻板印象强加到对方身上。用外在的信息来分析对方,就是在削弱对方的个体价值。
3.了解对方对“关系”的界限
并不是关系好的上司/同事就不能成为朋友,但要达成界限的共识,如果对方太过自来熟或太过客气,说出来。猜测并没有太大帮助。
以及,不强迫对方谈论、执行他不愿意的事,不试图侵犯和控制对方。即便是“为对方好”的事,如果对方拒绝,就不该勉强。
4.向对方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
向对方求助(他能做得到的事)。但不把责任推卸给对方,不过多地抱怨和传递负面情绪。
5.当对方向你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给对方积极的、正面的反馈。
6.可以不了解对方,但有想要了解的意愿,不用恶意、负面的动机揣度对方。
7.不要借由贬低对方来获得优越感。
8.不要用恭维和客套来维系关系。
礼貌不是重点,重点是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确实被重视。礼节性的赞美对拉近关系并没有太大帮助。
一个问题是,在以往,长期的关系都备受推崇,如今人们已经不需要借助老朋友来相互扶持、同仇敌忾、提高自己,结交一个新朋友的成本也比以往更低,对注重自我的当代人而言,是否还需要那种得付出高成本的长期友谊?
题图、插图来自:郑舒雅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阅读原文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