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制作游戏的过程中,我都解决和改进了哪些问题:一本复盘流水账(下)
牧童因暴风雨来临,避难于安全的洞穴。远处风雨大作,牧童却若无其事地取出笛子,吹出风雅的旋律。 —肖邦
游戏的最直接表现是通过视觉传达的,所以自己不满意,还是画面不堪入目。可画画可不是读个文档,看个代码示例就能学会的。我又没有会画画的同学和朋友,更没有钱雇人,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来,但怎么画都不顺眼,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光线的形状
在为画面痛苦挣扎了一个月左右,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有一段时间很多平面广告,超市里的食品包装或者app的登陆页面都用一种叫做lowpoly的风格,可能当时很流行吧。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类似油画一样的呈现朦胧感的风格,也就是出于好奇,在网上一搜,结果发现有很多人分享如何制作这种风格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制作这种风格并不是一定需要绘画技能。
LowPoly风格
我意识到,这也许是一条出路,死马当活马医吧。于是便按照教程,又开始笨拙的绘图,设计。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风格算是统一了,也比之前那种儿童画风精致了许多,但无论怎样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到这个时候项目已经进行一年多了,长时间高压的工作状态和头脑风暴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些后遗症。我发现我变的越来越难以集中,不是意志力上的问题,而是生理上开始排斥。大脑也是人体器官,再能跑的人天天跑马拉松也受不了,大脑也一样有疲倦的时候。我自觉应该给自己放个假,但试着歇了两三天,根本没用。就算自己不暗示,身边人也时刻提醒你已经是家里蹲了,实在没办法安心休息,还是觉得只有项目完成了才能真的心安理得的拥有假期,只好继续下去。但日渐涣散的注意力让我越来越力不从心,又没学过绘画,我只能一点一点的试,直到自己觉得顺眼为止,进度异常缓慢。
当大脑疲倦到放弃思考,脑海中不再产生任何想法,一片空白的时候,我进入了一种奇妙的观察模式。没有了思绪的干扰,外界的信息畅通无阻的进入眼帘。有一天我散步走累了坐在街边休息,望着某一方向发呆,发现日复一日见过的景象,显现出了很多平常不曾注意的细节。
比如光线的形状:
丁达尔效应,物理课程里学过,也不是第一次见,要是平常脑海中也就是这么一过。但是当时,我没去想这是什么,因为大脑空白,我只是觉得这个光线的形状很好看。大脑注意到的是它的形状,而不是它的概念。我从没注意到光线有形状这回事,也没从将光和形状联系在一起。
不曾注意到,自然也不会画出来。我一直以来觉得不对地方,是不就是这些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呢。于是我试着把这个形状加进去,画面的确变得更自然一些了。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还有,在太阳的余晖中建筑物逐渐变暗,而夜晚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会在墙面散射出调色盘一样的光影。
要想表现出绚丽的夜景,扩散的光晕是必须的。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单单将树木排列起来并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树林的感觉,但是如果随着图层的远近同时调整颜色,不但能表现出树木间的空间感也能带来一些冬季的凛冽气息。
该元素无法显示,请去原网站观看
而落日不但要表现出红橙黄蓝的渐变色,适当调暗背景亮度就能产生出阳光刺眼感觉。
我在高中时买过一本书叫《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很长一段时间这本书都在家里吃灰,在画画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又翻箱倒柜的找出来打算临时抱佛脚。虽然画画和其他所有技能一样,需要大量联系才能掌握,不过这本书的开篇理论非常有趣,也使我受益良多,总结起来:想要学会画画就不要去想画的是什么,大脑想着画的是一对线条,顺着线条画就行了。
许多画家都曾说过他们画画时看到的事物与原先不同了,并且经常提到绘画把他们带到了一个更改过的意识形态里。在那种不同的主观状态里,画家们表示他们的感觉被转移了,“与作品合二为一”,并能够抓住他们平常掌握不了的相互关系。时间的观念消失了,语言从意识中退出…… 你不时通过扫描来调整线条方向,你可能发现说出诸如额头,鼻子或嘴巴之类的名称使你困惑。如果不把这幅画想象成头像会好很多,把两个头影之间的形状作为引导可能更容易些,换句话说,完全不去想词语这档子事最容易。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贝蒂·爱德华
也许正是因为当时,用脑过度,作为主导的左脑罢工,使平时隐于幕后的右脑显于台前,使我偶然的进入了这种右脑模式。总之,绘画的工作总算是勉强完成了。
构图的玄学
但无论如何,不会画画还是吃亏。画的不好,只有通过调整构图来增加美感了。虽然完全不明白这个螺旋线是什么原理,但至少借鉴一下0.618这个黄金分割点。
除了场景的构图,让人物始终呆在屏幕的黄金分割点上,也花费了一番功夫。特别是有些场景还涉及到镜头的远近,以及场景的缩放,这种情况下人物与场景的位置,比例都在变化,不是很好处理。
使人物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屏幕的近似黄金分割点上。
Ya/(Ya+Yb)≈0.618 Xb/(Xa+Xb)≈0.618
最后竖屏还是横屏,这是个问题。游戏起初是横屏的,因为我所有玩过游戏全是横屏。但是当游戏初具雏形之后,结合使用场景,横屏操作还是有限制。碎片时间毕竟是手机游戏的主要游戏时间,在公交车或地铁上横屏操作不是很方便,另外手机屏幕太小,横屏之后因为画面比例的原因,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太小了,而竖屏反而显得更大一些。但是竖屏所显示的前后距离就要少得多了,可能游玩体验上没有横屏来的直观,最终综合考量,还是选择了竖屏显示。
对白的生命
作为一个玩家,我知道什么样的游戏是好游戏。但是怎么做才是好游戏,我心里没有答案。
我只能做自己觉得不错的游戏类型,回顾了一下所有喜欢的游戏,留下深刻印象的,无一例外都是讲故事的电影化游戏。我自认现在是没法做到像任天堂的游戏一样,只靠机制就能让人流连忘返,那只好加入故事元素是丰富内容,同时我也愿意做了一个讲故事的游戏。
但是讲好一个故事要比想象中难的多,至少在我看来要比写程序要难,因为故事无迹可寻,对白怎么写都生硬、做作,这一点甚至要比画画还痛苦,我又一次踩了一个大坑。
不过好在读了一本好书,《故事》。因为打算借鉴一下电影化叙事,我还到书店去找了相关书籍。但是大多数都是抄一些电影历史和电影器材的导购资料凑字数,最后加一自然段语无伦次的感想,美其名曰《电影制作教程》,只有这本罗伯特麦基写的《故事》干货满满,通篇真知灼见。
如果我能够给全世界上每一位电影制作人发一份电报,电文将只有这三个字:意生情。不是金钱,不是色情,不是特技,不是明星,不是炫目的摄影。 《故事》第十三章 高潮-罗伯特·麦基
在游戏里讲故事,无非是希望故事的张力能使玩家留在游戏当中,作为引导。根据《故事》这本书的理论,想要获得剧情张力,除了让玩家对人物移情,构建矛盾冲突,结构上还要赋予故事节拍。
观众只认同深层人物性格,即通过压力之下的选择而揭示出的天性。
幸好游戏要讲的故事,在制作游戏的过程中酝酿了很久。通过书中的方法,我将原有的故事打散,整理出故事的基础脉络,然后按照幕,场景序列,场景,节拍的结构分好。
在场景里面的便是最小的结构成分:节拍。节拍是动作/反应中的一种行为交流。这些变化的行为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节拍构筑了场景的转化。
如果你写出了一个节拍,其中的人物走到门口,敲门,等待,所得到的反应是门被打开,他被礼貌的请进,而且导演也居然愚蠢的将它拍了出来,那么,这一节拍很可能永远也上不了银幕
之后分析出场人物的动机,结合人物的设定背景,设想将人物置于剧情发展的场景中过程中,会做出那些举动。
人物的真相只能通过两难选择来表现。这个人在压力下选择的行动,会表明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压力愈大,选择愈能深刻而真实的揭示其性格真相。
一遍一遍细化上面的过程,结果真的如书中所说,对白其实是最简单的。因为将人物放在相应的场景,他就会被自己的动机驱动,自己说出自己的台词,而我只需要记下来就行了。
我们现在要将处理台本的描写转换成银幕描写并加上对白。而且在这一刻写出的对白肯定是我们所能写出的最好对白。我们的人物已经在嘴上贴了这么长时间的封条,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说话。
代入感
除了故事作为引导,想要让玩家沉浸,我自己觉得应该模糊与现实的界限。fps要做成第一人称,vr则是更进一步,所有3a都要做到愈发真实,大表哥2为此所做的脚本堆砌令人发指,模拟是获得沉浸感的途径之一。
我开始做游戏之后,就鲜有社交活动了,多数情况下,社交媒体软件是我了解外界的主要途径。
偶尔反思,当今时代,人已经离不开信息软件,微信,微博,ins,facebook,特朗普用twitter都成了总统,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波动被自媒体引导,越来越像蜂巢思维。
有什么像社交媒体一样,如此的虚拟,却又如此的真实?
对话系统,人物,场景,通过这些模拟现实还得看做的像不像,而社交媒体本身就是一串代码。
同时也因为现实中存在,在游戏中模拟社交媒体,应该能拉近与玩家的距离,会是一个叙述游戏主题的绝佳工具。
这也是为什么当无法使用uikit,工作量翻倍的情况下,我还要费力气去实现,甚至还要向现实中的社交媒体靠拢,一切都是希望能通过这种设计进一步加强代入感,带来更好的体验。
音乐的情绪
以上工作都渐渐完成,终于到了做音乐的时候了。首先是声音效果,比如走路时踩在地面上的声音。本来是想在网上找资源,但是并没有满意的,最后决定自己拿着手机到安静的公园自己录。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游戏里人物走路的声音是我自己走路的声音。在录音的时候发现,我左脚落地和右脚落地的声音不一样,并且每一个人走路的声音都不一样。
然后要增加实感,需要加点白噪音。
这个也是我之前没注意到的细节,我以为在屋子里应该很安静,就没像街道场景一样加背景音。结果在屋内场景感觉很闷,从屋内场景转到街道场景之后,街道里的背景音一出现,闷的感觉就消失了。当时并没有找到原因,也说不上来。后来打算录一些屋内场景的声音效果,才发现以为屋内很安静,但其实也还是有很大的白噪音的。但是我自己的耳朵好像把这个声音过滤掉了,我把录下来的屋内白噪音剪下来,加到屋内场景之后,之前那种闷的感觉就消失了。
我把配乐留在了最后,我之前一直跟自己说,什么时候开始想配乐的事,就算熬到头了。所以配乐是最后的难题,但跟其他工作相比,配乐应该算是最顺利的一项。因为首先要确定了节奏。
在我的认知里面,配乐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打断游玩的体验。最近玩的游戏里,魂系列的配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渲染了我的情绪,但存在感又很弱。我特意在ps4里下载了背景音乐的专辑,在不游玩的情况下听了一下。发现魂系列的配乐基本都是节奏感很弱,音符很长的类型。
但魂系列的这种音乐风格与我想象中的相悖,我的画面风格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脑海中响起来声音的首先是鼓。而且那段时间听到很多都是vaporwave,synthwave这种粉中带紫的曲风,偶尔加点Pink Floyd,觉得跟自己画的lowpoly还挺搭的。于是就决定要做带节奏的风格,但又不能太突兀。想象中的解决办法是希望人物的动作动能踩到鼓点上,但程序上实现有点麻烦,最后投机取巧,把节奏设定成了人物跑步时的步频。
我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更多是情绪上的共鸣。我总觉得音乐是在表达情绪,表达对了就引起听众的共鸣了。有的表达简单的情绪,比如开心的:The Lazy Song- Bruno Mars,悲伤的:眼泪成诗-孙燕姿,愤怒的:不可抗拒-扭曲机器。也有表达一些复杂的情感,阴郁的:悲怆-第二乐章- 贝多芬,恢弘的:皇帝圆舞曲- 施特劳斯,激昂的:革命练习曲- 肖邦,平静的:童年梦幻- 舒曼。还有一些画画的:小红帽- 拉赫马尼诺夫,和模拟声音的:水妖- 拉威尔。
将正陷于悲哀里的人的心理状态,用各种光线和阴影的微妙变化来加以描绘出来。 --贝多芬
借鉴大师们的方向,表达情绪,描绘心理。而我的主要描绘素材是在写游戏剧情时整理出来的人物动机。每一个人物除了对白之外,还应该有潜文本,即在压力最终使其做出抉择显露本性之前,一直压抑的动机。我要描绘的就是在各个场景里,最突出人物的这个隐藏情绪。
确定了节奏和主题,之后就是寻找感觉中的声音。macOS自带的GarageBand还挺够用的,淘了一个便宜的midi键盘,整天就在声音库里找,听哪个声音自己喜欢且符合场景当中的情绪,拿出来放在音轨上,自己再瞎弹一点,就这么拼凑出了一个专辑。
Études
项目早在5月份就基本完成了,但就是迟迟收不了尾。
感觉自己弹一首练习曲。
本来就是活动筋骨,练着练着被告知要上台表演了。明明还是同样的曲子,所有的东西,所有的标准,全都变了样。一个和弦要弹出三种变化,延音踏板踩的要像赛车过弯时那么精准,一只手要同时弹出ppp和fff。
细节和问题没完没了。对话差个标点符号,动画播放的速度慢了0.25秒,背景音乐的音量太吵,ai的攻击间隔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我昨天坐公共汽车去公园的时候,在车上听了一下自己做的配乐,这叫什么来着,roadtest还是drivetest?反正就是一种测试音乐的手段,自我感觉还不错。
要不,你也来听一下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