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拍不出电影宇宙?
文|一起拍电影,作者|嘉栖
上映5天,票房超22亿,《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爆发力再一次证明了超级英雄们的魅力。
而其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票房收割能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是漫威宇宙的终结之作。不管是斯坦*李老爷子的银幕客串绝响,还是初代英雄们的集体落幕,《复仇者联盟4》在电影之外更有其近乎传奇的特殊意义。
从2008年的第一部《钢铁侠》到如今,11年,22部电影,漫威宇宙已经拿下了全球超过20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而正是漫威宇宙的成功,促使了好莱坞商业电影走向了"创造宇宙"之路的2.0时代,诸如DC电影宇宙、星球大战宇宙、X战警电影宇宙等,成为全球电影景观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反观国内,虽然出现了如"战狼"般勇猛大片,但似乎离构建"电影宇宙"之路还很遥远。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拍不出电影宇宙呢?
好莱坞十大电影宇宙, 漫威最为庞大
时间回到2018年4月30日,《钢铁侠》在中国率先公映,早于美国两天。彼时,"漫威宇宙"尚未成型,片尾彩蛋神盾局局长尼克*弗瑞的一席话,预示着漫威宇宙的到来。
11年后的2019年,同样是四月,《复仇者联盟4》在中国率先公映,还是早于美国两天。此时,经过22部电影的构建,汇聚了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黑寡妇等初代英雄的"漫威宇宙"已经成型。
所谓"电影宇宙",区别于单纯的系列电影,其包含相互独立、各自衍生,又具有统一世界观的独立(系列)电影的组合。
如漫威宇宙的形成之路,在《钢铁侠》之后,其实还有《美国队长》等独立的超级英雄电影面世,各自人物之间的关系多由片尾彩蛋彩蛋彼此关联,直到2012年《复仇者联盟》的大获成功,漫威才真正开始了整个电影宇宙的布局,将各自英雄置于统一世界,直至《复联4》各路英雄集结的最终章。
事实证明,"漫威宇宙"的商业效应是惊人的。即便前期有《无敌浩克》等票房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之作,并不影响后期整个宇宙票房能量的爆发。截至目前,其22部电影已在全球收割了超过186亿美元票房,在中国内地也达到了167亿元的高峰。
可以说,正是由于"漫威宇宙"的成功,使好莱坞电影找到了商业化发展的进阶之路。比如与漫威并称美国漫画行业两大巨头的"DC",其与华纳合作,于2016年推出了《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标志着DC宇宙的正式形成。不过,从目前来看,起步较晚的DC宇宙成绩还有待提高。
从上表可以看到,目前好莱坞已经形成了十大电影宇宙,其中漫威电影宇宙最为庞大;其次,是福斯旗下的X战警电影宇宙,以2009年上映的《金刚狼》为标志,"X战警"开始拓展其人物支线,迄今已有13部作品;而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超级IP之一的"星球大战",其电影宇宙形成的标志是2016年《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的诞生;此外,华纳旗下的"哈利波特魔法宇宙"同样数量庞大,其于2016年上映的衍生之作《神奇动物在哪里》是为标志。
不难发现,好莱坞大多数电影宇宙形成都在近三四年,皆是在系列电影之外有所衍生才能被称之为宇宙。值得一提的是,如《变形金刚》系列,在今年也上映了衍生电影《大黄蜂》,可见"变形金刚"宇宙正待形成。
此外,如《速度与激情》、《黑衣人》系列电影,由于其世界观的庞大,极有可能在未来发展为新的电影宇宙。总而言之,在"电影宇宙"的商业模式已被成功验证之下,相信好莱坞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影走向这一条道路,毕竟有利可图。
中国多续集IP, 尚无电影宇宙
反观国内,从目前的国产电影市场现状来看,似乎还停留在只有"少数续集IP打造,尚无宇宙构建"的阶段。
而即便是IP续集之作,往往也会落得狗尾续貂、口碑不佳的烂尾境地。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多数国产影片的续集打造,往往不在原计划内,而是由于一部影片的火爆,跟风而做,因而影片之间并无太多故事脉络亦或人物关系的衔接性,甚至会出现主创全员大换血的情况,可以说是徒有IP之名,并无IP之实。
当然不可否认,续集电影正在占据着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以目前的影史国产年度票房top10为例,其中就包括了《战狼2》《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三部系列续集之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知名度颇高且票房效益不错的IP系列影片,比如已经做到第三部的《前任》系列,走到第四部的《叶问》系列,春节档的常客《西游》系列,港产的《澳门风云》系列、《反贪风暴》系列等。
这其中,也有部分电影曾经显露出打造"电影宇宙"的野心,或者有此端倪。比如,"叶问"系列于去年年底推出了《叶问外传:张天志》,可以说是目前最具"宇宙"相的电影;而《唐人街探案》系列,陈思诚也毫不掩饰其想做"唐探宇宙"的想法。
不过,从目前来看,唐探系列主要是走"电影+网剧"综合开发的形式,并没有独立电影开发的计划。此外,由光线传媒出品的《左耳》《秘果》这两部皆改编自饶雪漫同名小说的电影,其中的人物也有关联性的"彩蛋"伏笔,但是《秘果》最终不到一千万的票房成绩相对《左耳》4.85亿的成功可谓大扑街,也使"饶雪漫宇宙"夭折。
事实上,国内不缺打造电影宇宙的IP种子,最经典如金庸系列,但其多集中于电视剧领域;而很多网文自身也拥有庞大的世界观,但还未走上影视化道路。
三大原因:版权分散、 未形成制片人制度、投资分散化
那么,为何我们现在还创造不出"电影宇宙"呢?
如上文所说,我们其实也有可以构建电影宇宙的IP,尤其是在网文领域,只不过很多还没进行影视化,而一些具备影视化可能的,则受限于IP版权的分散而无法大展拳脚。尤其是国内的一些作者,在"诱惑"面前,难免鼠目寸光,只图一时之利。
最为人熟知的如《鬼吹灯》系列小说,原著作者为天下霸唱,其相关版权由起点中文网出售,起初影视化改编权分别在中影、万达手上;而后又陆续分散到工夫影业、企鹅影视等。虽然对于原作者来说,版权的出售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丰厚利润的回报,但从长期来看,IP版权的分散,也造成了同一系列作品完全不同的风貌,相关的人物事件也就无法连成一个宇宙。
而关于这点,其实漫威影业也有困扰,比如蜘蛛侠、死侍、X战警、金刚狼等超级英雄的影视化版权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交叉,这也是为何我们无法在大银幕上看到真正的全员超级英雄大集结的原因所在。
其次,国内的制片人制度还远远没有完成。由于历史原因和现阶段电影产业的发展,我国依然是"导演中心制",而其实像一些从属于电影宇宙的影视项目,尤其需要经验丰富、能够hold住全场的制片人码盘,才不至于乱成一团,从而保证整个系列影片的运作。
如漫威宇宙的建立,可以说是没有制片人凯文费奇就没有漫威宇宙。以《复仇者联盟》这四部为例,前两部导演为乔斯韦登,后两部为罗素兄弟,所以可以看到漫威宇宙的电影,在不同导演的执导下,会有一些风格的差异,但是整体的风貌是一脉相承的。
此外,投资分散化也是阻碍电影宇宙形成的一大原因。事实上,在国内,投资分散化已经相当普遍。可以看到,一部电影往往有多个出品方,尤其是一些头部项目,联合出品方甚至多达十几二十家。虽然这能够分散投资风险,利益共享,但同一个IP 由不同公司操控,容易造成话语权的分散,也就无法使影片形成统一。
如国内最有希望成"电影宇宙"的"叶问"系列,可以看到,《叶问4》的出品方为博纳影业,而此前的《叶问外传:张天志》出品方为天马影联、光线影业等,不同的出品方背后,是对于同一个IP的不同运作,这也不利于其更好地构建一个宇宙。
当然,言辞种种,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撑,因而也就造成了各个环节的不足和疏漏。总的来说,在现阶段,要想创造"电影宇宙",可有其心,但不可操之过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