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措施,拯救微信订阅号阅读
笔者梳理了微信的历次改版,探讨背后的深层逻辑并对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7月25日,微信进行新功能的内测,部分微信用户收到系统对长时间未读订阅号的提醒,并且可以通过提醒入口选择不接收这部分订阅号的群发消息推送。
微信订阅号内测通知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功能,包括订阅号和服务号在内,公众号右上角菜单的设置中早已经有了关闭文章推送的功能。
微信方面表示,有的用户长时间不阅读的订阅号过多,这些帐号存在用户的消息列表中会影响用户对内容的筛选效率。因此,希望通过提醒用户关闭不感兴趣的订阅号的推送,以达到提升阅读效率和体验的目的,关闭文章推送不等于取消关注该公众号。
有人会疑惑:明明长时间不阅读了,为什么不直接取消关注呢?这里面又涉及到真实的场景和微信的产品哲学。服务号容易理解——我享受你的服务,但是我对你推送的文章内容不感兴趣,比如说各个银行卡的服务号。
订阅号的场景则更加复杂,这是一个较为纯粹的内容空间。现实中,可能公司的订阅号需要继续关注,可能同事间流行的订阅号也要继续关注,可能有些虽然食之无味、但弃之可惜的订阅号也不舍得删掉……
微信只是对真实场景进行还原,在尽量不得罪用户的基础上,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所以它看到用户长时间未阅读,但是也不取消关注,就提供了“关闭文章推送”的功能。
说回重点,这次新功能的目的仍然是拯救订阅号的阅读量。订阅号阅读量下滑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微信早期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好的内容生态,给内容消费者更好的体验,以及给内容生产者更好的保护、激励,和更便捷的工具来产出更加优质的内容,毕竟内容的好坏是这个生态的根本。
而2019年微信公开课后,微信拯救订阅号阅读量的措施主要分为三种:
- 梳理用户阅读方式,提高用户筛选效率和体验;
- 从传播的途径,充分挖掘社交关系对于文章传播的正向激励作用;
- 从算法分发上,继续探索机械推荐的规则策略。
01 梳理用户阅读方式
通过几次的改版,微信重新梳理了用户的阅读方式,核心是将基于公众号的筛选阅读方式变为基于文章的筛选阅读方式。
从右至左:改版前和改版后
改版前,用户要进入公众号会话后才能查看文章,在进入之前,用户是不知道这篇文章怎么样的,所以用户首先是基于公众号去挑选文章。
改版后,原本在会话中的文章以卡片信息流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用户可以直接基于文章本身来挑选阅读。公众号、文章标题、图片、“多少个好友读过”都构成这个文章吸引力的一部分,帮助用户提高筛选效率和体验。
要如何理解这两种方式呢?内容和公众号可以当成商品和品牌。我们消费商品,应该以实际的商品好坏作为衡量的标准,而不是单纯这个商品的品牌。
旧版是先看品牌(选择公众号),再看商品(再根据文章图片标题等决定是否要消费这篇文章);而新版则是直接看商品(公众号、标题、图片、好友阅读数量构成这个文章的吸引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全部用户而言,旧版本就一定没有新版本好。首先,旧版本已经成为微信用户的消费习惯,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喜欢将品牌作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可以有效降低思考决策的成本,这对于一些用户而言,未必不是一种好的体验。
所以微信在改版中,也保留了用户这种筛选方式。订阅号星标,以及订阅号消息中“常读的订阅号”就是考虑到这种情况。通过改版,微信希望订阅号能够更加重视内容的质量,提供给用户更好的内容,同时尽量提高用户的筛选效率和体验。
02 阅读版的朋友圈
“看一看”分为“朋友在看”(前称“好看”)和“精选”,前者基于社交关系对内容进行分发,后者基于机器推荐对内容进行分发。“朋友在看”最关键的改版,就是将文章点“赞”变成点“好看”,用户点“好看”后,文章就出现在了“朋友在看”中。
朋友在看
有人因此将它比作阅读版的朋友圈,这话其实很贴切。朋友圈和“朋友在看”都是基于社交关系,对内容进行分发,只是朋友圈的目的是社交,内容是社交动态,而“朋友在看”的目的是阅读,内容是文章和视频。
微信起初是即时通讯工具,朋友圈补上了它的社交场所。公众号将微信变成了内容平台,阅读成为一个强需求,却没有相应的阅读场所,张小龙最初做看一看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
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说,他发现有些人订阅了却没时间看,所以把订阅号的红点消除了,于是启发他们做了看一看。事实也证明,“阅读版”的朋友圈实在是太贴切不过——“朋友在看”越优化,越接近朋友圈。
“朋友在看”在后面的优化中慢慢增加了“不给谁看我的推荐”,“不看谁的推荐”等设定,简直跟朋友圈一模一样。这反映它们背后的主要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享受社交好处的同时,不可避免要面临社交压力,这压力是基于它们自身机制决定的。
老欧科技说:从「点赞」到「好看」,让内容生产者多了一个流量;读者也从单纯的表达情绪变成了在朋友范围内「推荐」。这是一个更能产生价值的改动,包括商业价值。
带来价值的同时可能意味着先带来代价,“推荐”给朋友往往伴随着社交压力,所以微信要想办法尽量降低这种压力。“朋友在看”的目标很明确,它要充分挖掘社交关系对于内容传播的正向激励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1) 阅读氛围浓厚的强入口 ,让分享更加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人设”。“看一看”是个阅读氛围浓厚的强入口,与朋友圈区隔开来。在朋友圈发文章,用户往往更加考虑自身人设,而不是内容质量,这是朋友圈“强社交氛围”的必然结果。而看一看的阅读氛围浓厚,社交氛围弱化,可以更加专注于内容本身的好坏。
(2)分享转发比点“好看”需要更多的操作和思考, 后者操作成本低 。
(3)“朋友在看”基于内容来构建产品逻辑, 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 。比如说同一篇文章在“朋友在看”不会造成刷屏,大家可以一起针对这篇文章进行集中讨论。还可以显示多少个好友点了好看,提高内容筛选效率。
张小龙用二八原则来总结社交推荐的优势:即有20%的人去挑选信息,有80%的人去获益,通过20%的人挑选去阅读文章。
当然,“朋友在看”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是朋友圈有过甚至现在还存在着的,比如说社交压力会随着“看一看”入口的用户习惯养成而越来越大;商家的营销内容也会出现在这个版块等等。
03 精选的探索
“精选”比“朋友在看”有着更加高调的名字,却有着更加低调的命运。张小龙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披露,微信团队已经在机器推荐上尝试了很长时间,但是效果一直不好,显然,最后的数据并不好看。
不好的原因是,精选的内容底线比较高,却又想要做成一个大众化的阅读产品。所以张小龙跟团队说,要么降低内容底线,要么认命做一个严肃的小众产品。现在,大半年已经过去了,我们看一看“精选”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精选
微信具体的算法推荐规则我们无从得知,笔者只能根据当前体验效果和已经披露的信息推测。
用过一段时间后,精选的确“越来越懂我”,知道我偏好消费的内容,但是精选也同时注意引导我去看一些其它的内容。它会推荐给我绝大部分带有标签的、我很少会阅读的文章,这些文章会开拓我的视野,当然也有我不感兴趣的内容。
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说,他不想精选变成一个用户需要什么就推荐什么的机制,这样会造成用户封闭。他会推荐用户去看看新世界,然而这么做是有风险的,因为用户是懒惰的,你推荐新的东西,他可能会离开。
所以精选既要懂用户想看什么,还要引导用户去接触“新的世界”,同时尽量避免用户的离开。常出现在笔者精选信息流的文章标签是“要闻”、“朋友都在看”、“产品经理看过”、“已关注”、“数码产品”等,其中,“朋友都在看”、“产品经理看过”和“已关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
排除兴趣标签,“朋友都在看”的标签出现最多,微信当前还是谨慎的先用社交推荐来引导用户接触新世界。这些文章是你的朋友看的比较多的,虽然没有因为点“好看”而出现在“朋友在看”中,但是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交推荐价值。
想想,你的朋友都在看了,你要不要去看一看呢?微信要挖掘的就是“朋友在看”无法挖掘的剩余社交推荐价值。
所以标签的设计更巧妙的点在于,它不单单是提高用户筛选的效率,同时也在以一种富含人性化的、柔和的态度让你接触新世界。
当你因为“朋友都在看”的标签而好奇的点进来时,你其实已经有了“这可能不是我想看的内容,而仅仅是朋友都在看的内容”的心里准备,降低你因为内容不喜欢而迁怒于微信的风险。
精选就是以这种方式,在一个算法推荐的较为封闭的房间中,给用户留下几道进入新世界的门。
显然,张小龙对算法的期待是远远不及社交推荐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说:我一直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为在现实里面,我们其实接纳新的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到图书馆或者到网上去找的信息。大部分情况都是听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
这也给笔者留下了疑惑,既然张小龙这么坚定的认为社交推荐是最能够达成他目标的,为什么还要做算法推荐呢?
作者:狼和哈士奇,公众号:顶尖产品思维。产品经理,腾讯产品猎人。
本文由 @狼和哈士奇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