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 | 华为百万年薪招应届生背后:真正厉害的企业都会不遗余力抢夺外部人才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
今年的毕业求职季,华为总裁办一封由任正非亲自签发的通知红遍网络,引发激烈讨论。根据该邮件内容,华为将对8位顶尖的2019级博士毕业生实行年薪制,其中最低为89.6万元,最高为201万元。
这份邮件也印证了任正非在今年6月份一次内部讲话中的内容:华为今年将从全世界招募20-30名少年天才,明年要将这个数量增加到200-300名。通过对于人才队伍的培养,未来3到5年,让华为焕然一新,全部“换枪换炮”,打赢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
作为国内科技公司的标杆,华为的这一系列外聘人才的动作,真正显示出了华为在面临重重困局的情况下,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转型突破重要抓手的战略动向,也更显示了华为布局未来,与全球科技公司竞争的实力与野心。毕竟,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归根到底,发现机会的是人,制定战略的是人,落地执行的还是人。只有人对了,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高瞻远瞩的伟大企业,一定会在外部人才的争夺上狠下功夫,甚至不惜动用大量资源以达到招揽人才的目的。
正像管理大师拉姆▪查兰在其著作《识人用人: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人》中所说,当今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扑面而来的各种变化。客户偏好在变,变得更快、更难捉摸;对手实力在变,变得更犀利、更高效、更难对付;技术趋势也在变,变得更加强大、更具颠覆性、更难以追赶。这些变化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组织人才方面为未来快速做好必要的布局。
既然外部人才的招募如此重要,具体我们该怎么做呢?查兰给出了三个建议。
一、扩展视野
这是招募外部人才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下一代技术突破到底会出现在哪里,谁也无法断言。技术进步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通过某个突破创新,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产品、服务或体验,并因此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谁都不是神仙,不可能准确知道未来的突破创新会出现在哪里,能做的就是保持足够的警觉。在这种情况下,扩展视野就显得越发重要。
第二,传统行业边界变得模糊,跨界“打劫”已成新风。今天,像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公司,可以涉足多个行业;像亚马逊这样的在线零售公司,可以成为全球云服务的翘楚。技术进步、跨界打劫意味着,将来你最强劲的对手很可能你还不知现在何处,他也可能是你最好的客户。总之,一定要突破传统的行业边界,扩展视野,看看外面还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第三,人才争夺的战火已蔓延至全球,很多领先企业正在全球撒网,寻找并招募优秀人才。有家软件企业已布局印度多年,他们发现当地有个 9 岁的孩子天赋异禀,于是从那时起就开始关注,现在这个孩子刚上大学。在人才争夺日益激烈的今天,拓展区域视野显得更为重要,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你在这方面打算怎么办呢?
人才招募方面的优势,就是对竞争对手的有力打击。对此,领导者需要高度重视。为此,领导者需要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网络。乔布斯就有自己的专家网络,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迪士尼公司总裁兼 CEO 罗伯特·艾格、佛学大师乙川弘文、广告大亨李·克劳、著名风险投资家约翰·杜尔音乐人鲍勃·威尔、著名经管作家吉姆·柯林斯等。
在外部人才招募方面,也要跳出传统行业的局限,扩展视野。为了发展新业务,为了弥补能力短板,乔布斯从其他行业招募来了大批人才,比如音乐行业、手机行业、时尚行业的高管。近几年,苹果公司还在医疗健康领域网罗人才。为了探索无人驾驶,它把触角伸向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机器人科学家。今天这样的跨界打劫已成为常规打法,扩展视野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另辟蹊径
汽车行业的人才争夺战异常激烈。对于业界顶级人才,各家企业都在突破传统招聘方式,都在另辟蹊径、各显神通。比如 优步为了发展无人驾驶 ,一口气从 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专业招了 40 位学术及研究专家。 2016 年初, 通用汽车宣布斥资 10 亿美元收购硅谷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Cruise Automation。
2016 年 3 月,Future Mobility 是一家背后有腾讯支持的电动车创业企业,成功从宝马事业部请来了多位重量级专家。2017年,福特为了引进硅谷人才,助力无人驾驶探索,斥重金投资控股了初创公司 Argo AI,并宣布未来 5 年内将投入 10 亿美元。要知道,那时该公司才成立几个月,创始人是曾为谷歌和优步无人驾驶领域负责人的布莱恩·塞尔斯基和彼得·兰德。福特此举与其说是在投公司,不如说是在投人。
在脸书及谷歌等巨头的示范效应下,通过投资收购获取顶级人才已成为硅谷惯例。比如,2014 年谷歌投资 5 亿美元收购了 DeepMind,看中的就是该初创公司在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方面拥有的顶级专家。其实,除了高科技行业,这种方法在其他领域也很常见。比如,广告业的重量级并购大多是为了网罗人才。
投资收购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结果如何还得看投资之后如何管理、如何整合。你必须真正允许外部人才带来改变,否则投资收购就不会成功,引进的外部人才也会心灰意冷,最终离开。
三、顶层协作
很多人把投资收购视为财务工作,因此 CFO 通常会参与其中,分析投资对象的财务状况、公司估值以及未来增值空间。即便过程中要考虑双方在企业文化、价值观及性格风格上是否契合的问题,也是在项目推进的后期。这样的话就太晚了。
一半以上的投资收购失败,都是因为人。如果能让 CHRO 像 CFO 一样尽早深度参与,全面考察投资对象的人才情况,预见可能出现的冲突矛盾,很多低级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我们主张在考虑投资收购时,CHRO 与CEO、 CFO 从一开始就应该并肩作战,从前期考察到完成投资,再到融入整合的全过程中做到深度参与。鉴于很多投资收购的核心价值在于人,那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要把人才方面的专家CHRO 剔除在外呢?
关于为什么 CHRO 对投资并购如此重要,为什么应当像CFO 一样尽早深度参与,我们认为有以下 5 个原因:
第一,系统发掘外部人才。随着人才争夺的日益激烈,CHRO 不仅要从个人层面上寻找,还要思考如何通过投资并购等非常规方法锁定顶级人才。通过建立外部人才数据库,CHRO 还可以发掘初创企业,跟踪行业及对手的人才动态。在诸如黑岩、麦格劳希尔、强生等领先的公司中,CHRO 还会主动从人才获取的角度提出投资并购的建议。CHRO 这么做算是不务正业吗?其实就像 CFO 看到好的投资并购机会会提出建议一样,CHRO 也理应如此。
第二,组织人才尽职调查。在考察投资并购机会时,肯定会做财务尽职调查,肯定需要 CFO 的深度参与。同理,既然人才如此关键,甚至是投资并购的目的所在,为什么不对人才做尽职调查呢?业绩都是人做出来的,既然要财务结果,就要考察组织人才,所以财务及人力必须共同参与。
第三,赢得并留住关键人才。对于投资并购来说,是否能赢得并留住关键人才,对结果影响巨大。大家会担心并购完成后,自己的工作会不会不保;尚未行权的期权会怎么处理,估值会出现什么波动;加入新组织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会不会被排挤。这时特别需要 CHRO 挺身而出,充分了解并帮助打消种种顾虑。如果有幸遇到顶级人才,即此人创造的价值是一般人的好几倍,那你就要有勇气为其提供巨额薪酬。所处行业正在经历颠覆性变革时,这一点显得尤为必要。
第四,确保并购整合成功。在沃尔沃转型过程中,时任CEO 斯蒂芬·雅各布以及 CHRO 比约恩·萨尔斯特罗姆曾组建由 30 位高潜精英组成的推动小组,用以确保组织变革的顺利推进。为了确保并购整合成功,CHRO 也需要考虑类似的机制方法,成立专项小组,帮助梳理双方的组织架构及工作流程等关键要素,促进并购后新老团队的高效融合。
第五,坚决剔除害群之马。偌大的组织里,总会有那么几个害群之马。这些人总是抱怨这、抱怨那,这些抱怨不仅毫无建设性,还会殃及他人,对组织氛围影响恶劣。对于这些人,CHRO 及人力资源部门需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要严令禁止他们的不当行为;屡教不改的,要坚决剔除,绝不给他们惹是生非、招摇惑众的机会。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企业才在外聘人才上就会真正有所成就,并帮助公司寻找到能够带来巨大回报的优秀人才,从而使企业有效应对不确定,实现基业长青。
本文选编自管理大师拉姆▪查兰新作《识人用人: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人》
北大国发院陈春花教授作序推荐。人和资金同等重要,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识人用人。苹果、谷歌、微软、强生、百事、海尔等巨头企业都在实践的人才管理变革。帮助领导者和企业以高效的方式找到合适的人,实现业绩的持续性增长。
作者介绍
拉姆·查兰:
比肩德鲁克的全球管理咨询大师。
杰克·韦尔奇推崇的管理咨询大师之一并评价道:他有一种罕见的能力,能够从无意义的事情当中提炼出意义,并且以平静和有效的方式传递给他人。长期担任通用电气、杜邦公司、福特汽车、美国银行、英特尔等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顾问,其著作《执行》《领导梯队》等全球已经超过百万册。
鲍达民:麦肯锡前董事长、全球总裁
丹尼斯▪凯利:顶级猎头光辉国际全球副董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