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牵手三星:再造一个“温特尔”联盟
文 | 航通社,作者 | 书航
虽然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低,但是在全球范围来看,三星依旧是不可小觑的主流厂商。
三星新品是否会刺激接下来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摆脱最近的颓势,也值得观察。所以它的每一次发布会,还是像苹果或华为的发布会一样,吸引着业界的目光。
昨天的三星发布会,给我们带来了 Note 10 两款新机,也有很多亮点和槽点。不过,要说整个发布会最让人意外的地方,还是微软 CEO 纳德拉出现在台上的那一瞬间。
微软和三星的 "亲密关系"
在微软原先自己做手机操作系统的时候,曾跟三星有专利授权方面的争议。双方在 2011 年解决了这一争议。到 2015 年,双方合作关系已经非常牢固,三星已经开始在其设备上预装微软的应用和服务了。[1]
这次发布会,微软跟三星手机的"亲密关系"再上新台阶。
微软的 Office 套件将预装在 Note 10 手机上。Word、Excel、PowerPoint"三剑客"在小屏幕移动设备上打开和编辑个人文档是完全免费的。不过你仍然需要 Office 365 订阅以编辑你公司的,或在 OneDrive 企业版上存储的文档。
Outlook 也预装在手机上,可以替代三星系统中自带的日历、联系人以及邮件应用。在确认与三星的合作关系之后,Outlook 产品针对三星的 S pen 触控笔、DeX 连接大屏功能,智能手表等都做了特殊的优化。
同时,三星针对微软 OneDrive 做了系统级别的绑定,所以在 Note 10 手机上可以用自带图库的分享功能,更轻松的同步照片和视频到 OneDrive 上面。
微软还在其自有的实体店销售 Note 10 手机,消费者凭指定型号的旧手机,可获得最多 650 美元的以旧换新优惠。[2]
重头戏: 骁龙轻薄笔记本 Book S
但整场发布会当中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最后出场的"One More Thing"。
三星与高通、微软共同合作,推出了一款基于骁龙芯片的,装有全功能 Windows 10 的笔记本电脑 Galaxy Book S。这台电脑外观纤薄(尽管没有公布详细尺寸),只有一左一右两个 USB-C 接口,官方标称的续航达到了惊人的 23 小时。
采用 ARM 架构的 Windows 10 去年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外界对改用 ARM 之后能获得的 5G 连通性和超长续航倍加期待。不过此前厂商们(比如联想)仅仅出过一些示范机型,而且都还在准备期,并没有确定何时大规模投入市场。
Galaxy Book S 预定于今年秋季上市,售价 999 美元起,届时也将提供具体的参数。
手机厂商切入笔记本电脑制造,是近几年的一个新现象。小米的笔记本做的中规中矩,定位跟神舟有那么几分神似。但手机厂商造本的典型案例还得说是华为。华为同时对 2 合 1 与普通笔记本都有建树,而且不管是在工业设计,还是在性价比方面,都做的很棒,给传统 PC 厂商带来了压力。
只可惜今年春天开始,由于华为部分美国供应商出现不确定性,一些原本要进行的新发布不得不暂时中断。也许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纳德拉也会为华为的 ARM 新品笔记本站台。
总而言之,现在纳德拉站在一家主流 Android 手机生产商的台上,这是历史上微软作为软件产业的代表,与硬件行业的巨人英特尔站在一起的历史的重演。
软硬结合的联盟
当年微软 Windows 操作系统和英特尔(Intel)处理器之间组成的合作关系被称为"温特尔"(Wintel)联盟,为 PC 行业提供了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也让第三方 OEM 厂商大规模涌现。
当时你会很容易在大多数品牌电脑上,同时发现两个熟悉的贴纸:
而当时反映软件跟硬件并驾齐驱,同步升级的状态,也被总结为"安迪-比尔"定律(Andy and Bill's Law)。它的完整表述是:"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安迪给多少,比尔拿走多少)。
这里的安迪指英特尔前 CEO 安迪格鲁夫,比尔指比尔盖茨。这句话的意思是,硬件提高的性能,很快就会被升级的软件消耗掉了。
这一切都反映了在那个摩尔定律还有效的,狂飙突进的时代,每隔一两年,人们就能看到数码产品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当时的科技行业变革激荡人心,人人充满对未来的乐观情绪。你可以通过航通社的文章《"安迪 ----比尔定律"只是结果,而非原因》去管窥那个时代留给现在的遗产。
也许从未来某个时间节点看,微软推出 ARM 架构的 Windows 10,吸引厂商制造高通芯片的笔记本,以及手机厂商加入 PC 战局,意义将不亚于苹果抛弃 PowerPC 转向英特尔处理器对 Mac 产品线的影响。
轻薄本不用英特尔的处理器,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超长的续航时间,本次发布的 Galaxy Book S 再次刷新了标称续航时间的记录。不过它也将同样带来性能上的瓶颈,特别是在运行原本为 x86 架构设计的软件的时候。
因此,高通笔记本们将轻松替代的,是像 MacBook Air 这样的"上网本"和曾经的"超极本",所以对于重型的游戏、办公、视频渲染等需求,还是得由英特尔挑大梁,"温特尔"联盟不会在短时间内"解体"。
但是加入 ARM 不只是为市场增加多样性这么简单,手机厂商加入 PC 生产,也更方便微软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包括其手机在内的所有产品线都融为一体,正像这次跟三星之间如此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样。
这种做法使得微软在不自己拥有手机操作系统的情况下,也能重新回来在手机业分一杯羹。
将安卓应用 "并入"Windows 桌面
在现有的 Windows 10 附件中有一个应用名叫"你的手机"。在最新的 1903 版 Windows 10 中,"你的手机"已经可以即时查看手机上最新的照片和信息提醒,并且看到和回复手机短信。
在接下来的 2020 上半年更新中,"你的手机"应用将允许用户将手机屏幕投射到电脑上,并使用鼠标和键盘来操作手机。这会变相让一些 Android 应用可以在 Windows 10 电脑上"运行"。
本次微软和三星的合作中提到,三星手机将比其它品牌更早适配这一投射屏幕的功能,Note 10 用户甚至到 8 月底就可以率先体验了。
以前,微软试图通过自有的 UWP(统一的 Windows 应用程序)格式应用,实现同时在手机、电脑、平板等所有设备上运行同一个程序的目标。但微软未能构建起成熟的开发者生态。现在,直接将已有的 Android 应用生态"据为己有",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如果想要让应用不是以投屏的方式,而是原生地在 PC 和手机端都可以安装,则可以使用现已逐步成熟的渐进式网页应用(PWA)实现。具体的,航通社在之前的文章《围墙剥落,"鸿蒙"初开》当中也讲过。
另一方面,三星作为拥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厂商,则希望通过 DeX 功能,同步实现手机投屏,借用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实现移动办公的目的。
这种想法几乎一直以来都有,微软做过 Continuum,锤子也做过 TNT。但是三星的 DeX 却难能可贵地坚持了下来。航通社在《锤子的"电脑",也没你们说的那么一无是处吧》当中,梳理过这段历史。
不过,原本 DeX 需要通过扩展坞,连接一个直接的显示器,而不能插在电脑主机上再连屏幕。这限制了它的使用场合,毕竟不是所有公司都会单独提供不带主机的显示器和键鼠。
所以在本次发布会上,三星宣布 DeX 同时支持先连接到 Windows 和 Mac 电脑上,将电脑主机作为"扩展坞",再调用显示器什么的。这样一来,使用起来就更为自然了。
顺带一提,在苹果和微软两大桌面操作系统巨头都自己做了"手机投屏"或"屏投手机"的功能之后,第三方厂商的同类功能,接下来的卖点一般都是"跨平台",三星这次也不例外。航通社之前曾写过的《这一次,苹果杀死了谁?》可供参考。
结论
纳德拉时代的微软,跟以往已经大不相同。它不是什么东西都自己做,且不准员工用对手的手机,而是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让别人做的东西也给自己用,用起来就像是自己做的一样没有障碍。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在收获了不少朋友的同时,也没有降低微软产品和服务对用户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包括任正非在内,业界的有识之士全都在强调,任何一个公司或经济体,都不应该轻率的跟全球化的经济体系"脱钩",最多只是为最坏打算做好准备。
相信微软和三星的合作会带来一种示范效应,未来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复制同样的模式,让微软重塑如当年"温特尔"联盟一般的行业地位,不至于完全错过移动互联网的整个时代。
- [1] https://www.zdnet.com/article/samsung-to-bundle-your-phone-with-its-galaxy-note-10-as-part-of-its-extended-microsoft-partnership/
- [2] https://blogs.windows.com/windowsexperience/2019/08/07/microsoft-and-samsung-partner-to-empower-you-to-achieve-more/
【钛媒体作者介绍:航通社,微信:lifeissohappy ,微博:@航通社。寻求转载授权,请联系航通社助理(ID:hangtongshe)或发邮件给 coop@lishuhang.me】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