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救不了银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洪言微语,作者|薛洪言
在开放银行的旗帜引领下,银行业正加速走向开放。只不过,很多银行只是跟风,不知缘起、不解归处,在亦步亦趋中失去了定力、迷失了方向,一步一步走入死胡同。能救银行的只有银行,但开放银行,救不了银行。
缘起
国内兴起开放银行热,很多人追溯至欧盟开放银行计划。其实,此开放银行非彼开放银行。
国外的开放银行,属于监管强令银行向第三方开放数据,意在打破银行业垄断地位,便利第三方机构(主要是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开展业务,繁荣金融科技生态。
国内的开放银行,则是银行主动拥抱场景,意在场景中获客,做大市场规模。场景方主动拥抱金融,有了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主动拥抱场景,则有了开放银行。一来一往,并未脱离场景金融的范畴。所以,中外开放银行,形式上都在开放API,但缘起不同,开放内容也有明显区别。
就欧盟实践来看,开放银行要把存量用户开放给第三方,重在开放数据,从API接口类型看,主要有三类:
- 账户数据API。 允许第三方机构读取银行账户数据,如用户收支明细、余额等,以便用户通过第三方程序管理自身银行账户或获取相应金融服务。
- 支付发起API。 允许第三方机构调用支付接口,便利用户在第三方渠道直接完成支付。
- 公开数据API。 允许第三方机构获取银行的公开信息,如分支机构、网点分布、主要产品等,方便用户在第三方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国内银行则对数据看得很紧,重在开放产品和服务,主要表现为:
账户开放。 如以商户钱包账户搭建为桥梁,向场景方输出支付清算、财务管理及融资理财等一篮子产品;以虚拟卡形式赋能消费金融机构,给消费金融机构借款人开通银行二类户等。
贷款开放。 即将贷款产品开放给场景方,这是站在银行角度,若站在场景方角度,就是大家熟知的助贷模式。晚一点的早饭和早一点的午饭,同样的时间、同样的食物,只是名字不同,实际没有区别。
科技开放。 现阶段,银行的科技开放仍以核心系统、业务系统输出为主,风控能力输出为辅,且主要体现在助贷模式中。
此外,把外延扩大,行业存管、聚合支付等也可视作开放银行模式,对应银行基础账户、存管能力、支付能力的开放。
瓶颈
缘起不同,演进路径也就不同。以数据开放为主的开放银行模式,繁荣金融科技生态,路越走越宽,足可代表行业趋势;若以产品开放为目的,则很容易触及产品自身的天花板 ----资本充足率制约、风险管理边界等,一步一步走入死胡同。
2017年以来,银行加速贷款开放,助贷市场空前繁荣;互金公司则转型金融科技,开启科技赋能之路。
二者并非巧合,而是互为因果。借助外部流量,贷款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但风控提升却没有捷径。为突破风控局限,银行一边开放贷款产品,一边将风控外包。风控外包,催生了科技赋能。
风控外包,却是个伪命题。零星的不良,第三方机构可以兜底;可一旦出现行业性、系统性问题,第三方机构要么在合同中找瑕疵、伺机甩锅;要么无力兑付、破产了之。
最终,仍是出资方买单。一如P2P业务,不良高到一定程度,承诺"本息保障"的平台一爆了之,最终承担风险的是出借人;再如个别持牌机构理财爆雷,金额太大,各方便开始扯皮甚至诉诸司法,追来追去,把承诺兜底责任的企业负责人送进铁窗,不良损失要么仍由持牌机构自行吞下,要么打破刚兑由理财购买者承担。
出资方买单,多大资本、承担多大风险,自然要夯实资本。放贷规模越大,资本补充压力越大;反过来,若资本不足,过大的放贷规模就成了风险隐患,倒逼监管出手整治。
现金贷新规后,小贷公司开始密集补充资本;联合贷款能有效缓解资本压力,但从联合贷款征求意见稿看,业务空间也将大为受限。以贷款开放为代表的开放银行,模式太重,走到一定程度,始终绕不过资本金的坎。
据彭博报道,网商银行近日正寻求补充资本,从40亿增至100亿。明星银行不难补充资本金,也有不少银行欲补充资本,股东却不愿(或无力)跟进出资。更何况,资本金补充总有限度,且重资本经营模式太重,于估值不利。传统银行尚在强调轻资本转型,开放银行,又怎可沿着资本补充之路长期走下去?由重转轻,方可打开无限空间。
轻开放
相比贷款开放,账户开放、支付开放、科技开放,都属于"轻开放",具有长久生命力。
账户开放
账户层面,有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这里指第三方支付账户)之争。银行账户是底层账户,这点没得争,竞争主要表现在用户触点层面---- 谁能接触用户、影响用户。这个战场中,支付账户已取到绝对优势,向上连接场景,向下绑定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在表层,接触用户;银行账户在底层,于用户无感。
在这种竞争格局下,银行账户开放主要表现为输出银行底层账户,开放的是用户无感的二类户。大行志在与用户连接,且用户基础扎实,多不屑为之,城商行活跃在账户开放一线。
上海银行是此中佼佼者,2018年末,线上个人客户数突破2000万,同比增长59%;年度互联网交易金额1.2万亿,是2017年的6倍。账户增长带来用户增长,存贷款等业务增长水到渠成。
不过,银行二类户附着的业务粘性太低,向一类户转化才是目的。2018年,上海银行推动二类户向一类户转化,分行所在地(一类户要面签,需通过线下转化)对应148万线上用户,其中13万被转化为一类户(含信用卡用户),转化率8.8%。
支付开放
支付开放,以支付宝、微信和云闪付为佼佼者,已经从支付开放走向支付生态开放;银行支付开放,B端多以收单业务为媒介、以聚合支付为手段,C端则主推支付绑卡,提高在用户第三方支付账户中的调用频率。
如近期网联联合银行、支付机构上线一键绑卡功能,用户登录手机银行APP,点击一键绑卡,无需录入签约信息,即可经由网联平台实现便捷绑卡。
不过,支付难以贡献利润,支付开放也非究竟。支付可提升用户粘性,多被银行视作交叉销售的入口,如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奉行的原则,"结算先行,再交叉销售,综合提升,最后开展授信"。但真正的用户粘性,来自经营层面的深度捆绑,支付开放,终究要走向支付生态开放。
科技开放
账户开放和支付开放,未来感弱,想象空间有限,在金融科技转型背景下,唯有科技开放,才能扛起开放银行的大旗。就业界实践来看,中小银行大谈特谈以产品开放为主的开放银行模式,大中型银行则直奔主题,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踏上了科技开放的战场。
科技开放,直面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金融科技公司有数据、场景和先发优势,银行科技开放,路在何方?
竞争
科技开放,又可分为几个层次:
底层基础设施
最典型的是以云计算的方式开放服务器和数据库资源,并提供运维和运营支持。既然是基础设施,对稳定性、安全性、性能、弹性等均有严苛要求,门槛很高,只有少数巨头有潜力,多数机构的开放,与基础设施无关。
系统IT层面
主要体现为业务系统的承建,要求对银行业务实践具有深入了解。金融科技公司的业务实践,主要聚焦在支付和消费金融领域,在资管领域、同业金融领域、金融合规等方面,受牌照种类限制,涉足较少,经验不足。相比之下,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和传统的金融系统外包机构,具有比较优势。
数据共享层面
金融机构内生数据含金量高,但金融机构本身太过分散,导致数据分散、难以整合,如截至2018年末,我国仅银行业金融机构就有4588家。央行征信将银行信贷数据整合起来,成为整个金融体系信用风险防控的定海神针,其他有价值的数据,如支付、存款、理财等,仍有待整合发掘。
当前,围绕数据共享,业内已有积极探索,如苏宁银行基于区块链的黑名单共享系统,已有7家金融机构接入,实现了千万级黑名单数据的共享共用。
产品服务层面
侧重于科技驱动,实现产品服务层面的降本增效,以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催收等为典型代表,门槛较低,参与者众,竞争激烈。由于与业务密切相关,产品服务层面的科技赋能,注重结果导向,比拼的不仅仅是科技。
举例来说,中小银行作为赋能对象,普遍面临经营压力,更加注重那些能同时输出流量和用户的金融科技服务商。相比大中型银行,金融科技巨头兼具科技优势和流量优势,更容易取得中小银行的青睐。
大中型银行正在扛起银行业科技开放的大旗,但大中型银行自身的科技转型仍在路上。自渡未济,难以渡人,面临竞争,银行业科技开放之路,任重道远。当
前的银行业,面临不良高发、增速下滑等诸多现实而紧迫的难题。开放银行,固然代表未来方向,但前景未明、变数仍多,仅就目前局势看,开放银行,救不了银行。
回归本质
开放只是手段和表象,归根结底,银行转型要回归到经营提升上来。经营提升,则先要找到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银行业核心竞争力?
用户、场景、体验还是科技呢?是的,这些都很重要,却既非银行独有的优势,更谈不上壁垒与护城河。多数情况下,银行只是跟随者,在我看来,银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用户心智层面无可替代的信任感。
庞大的线下渠道、昂贵的运营成本、日复一日的稳健经营以及政府信誉的隐形背书,银行在用户群体(不限于中老年群体)中积累了强大的信任势能。
如何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形式把这种信任变现,才是银行业经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应有之义。而所谓的开放赋能,除了产品开放和科技开放,更要考虑如何把这种用户信任赋能给合作伙伴。
信任,是不是太虚了?
非也。
消费贷款,不以信任(指用户端对金融机构的信任)为纽带,用户作为借钱的一方,不需关心放贷机构的信誉(随着套路贷的盛行,当前情况已有所改变);财富管理,用户作为出钱的一方,则非信任不可。打好信任这张牌,在即将到来的百万亿级资管蓝海里,银行自可独占鳌头。
但从现实情况看,银行似乎并未认真对待用户的信任。当网点为了提成和中收,变着法子向用户推销不适合的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时,总行在忙着互联网转型、忙着金融科技、忙着助贷与开放赋能,全然顾不得基层的失序,更没看到用户信任基础在一点点塌陷。
对银行而言,眼睛要盯着外面,更要回转内部,要激活网点的能量,才能巩固并提升用户层面的信任势能。但在考核至上、数据驱动的趋势下,如何激活分支机构的活力又确保经营层面可控有序,是摆在银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金融科技公司,多是扁平化组织,而银行则是总-分-支- 网点的多层架构。在管理层面,银行业喜欢讲"全行一盘棋"(总行是大脑,司决策;分支机构是四肢,司执行),而绝大多数管理问题,都来自于做不到全行一盘棋---- 分行抱怨总行瞎指挥,总行批评分行不听指挥。
总行绝大多数人围着KPI,设指标、分任务、勤通报,真正承担大脑职责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寥寥无几,既便新想法是对的,也缺乏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最终,总行的大脑决策沦为"什么赚钱做什么"、"同行做什么我们做什么"。
总行跟着潮流走,分行只能频掉头。战略层面转向只是一句话,执行层面掉头则千头万绪,平白衍生出大量的管理问题和协调问题。于是,总行一边在战略层面追着互联网机构转型,一边在执行层面拽着分支机构落地,在杂乱中繁忙,彼此不满意。
取舍
前几日,招行行长田惠宇的内部讲话刷屏,谈的便是管理问题。既提到"最不能容忍的一件事,就是员工收取保险公司的回扣",又明确指出"当前,我们的管理还主要停留在层层加锁、以形式管理代替实质管理的阶段,结果既响应不了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也没法真正发挥风险和内部管理效力"。
我们时常听到学霸反思自己没考好,很少听闻学渣嚷嚷自己发挥失常。因为不说也知道没考好,索性就不说了。所以,虽只见招行做了反思,却不代表这仅仅是招行的问题。
这些年,银行业忙着处置不良,忙住追热点、促发展,忙着线上转型。线下渠道,本来有机会蜕变成宝贵的财富,却被不少银行经营成不得不剥离的负担。
为确保贯彻到位,总行尽可能把每一个战略意图都写进KPI,一旦被近百个KPI指标环绕,分支机构身在服务用户一线,心里、眼里却只剩KPI---- 面对用户需求、市场趋势,或无动于衷,或有心无力。
在互联网转型的大背景下,分支机构最终变成被互联网冲的七零八落的物理渠道,正渐渐失去积累和巩固用户信任势能的能力。银行一旦失去信任优势,也将失去所有可能性。
开放银行,宣称要把银行开进别人家APP里,可若连自家一亩三分地都耕不好,急着垦别人的地不是有问题么?
转型之难,难在取舍。
最后,以波特的一句名言结尾吧:
"不同的竞争方式是不能彼此相容的,你必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线,这就是'取舍'。'取舍'将使得模仿变得困难,因为模仿者会因此侵蚀自己的优势。"
【钛媒体作者介绍:本文由 "洪言微语"原创,作者系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 薛洪言】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