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运用:MVP模型数据导出功能
精益创业术语“最小可用产品”或MVP,这个词汇我们常常听到。笔者基于工作实践,结合设计案例,推导了MVP模型的数据导出功能。
客户:你这个功能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啊,我们要xx,xx,xx…你们怎么都没有?
PM:我们目前只做了mvp,您的需求我们会在下一版加上。
……
设计:这个阶段完了就要直接到这里吗,为什么,你的中间状态是什么?
PM:我们要敏捷,做最小的MVP,你说这些以后再考虑。
……
开发:这个功能是你们上一版要求的,我们当时调研费了多大劲啊,现在怎么还要改?
PM:这不是敏捷吗,之前只是做了一个最小的MVP。
……
以上的对话有没有很熟悉,“敏捷”“MVP”“下一版”这样的词汇常常能听到,感觉就像是,这些词汇的出现就是帮PM甩锅的,不管有没有真正懂敏捷的含义,都可以拿来作借口。
本文要说的MVP是一种敏捷模型,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e Product)的简称,由Eric Ries在《精益创业实战》中提出,指的是用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模型,推向市场,测试用户是否喜欢这个产品,进而迭代完善细节。后来在《精益设计》《破茧成蝶2》中也都有看到。
MVP是个好概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它更容易成为甩锅的借口,甚至一度成为不梳理用户场景的借口,什么需求都嘴上说……
功能背景
此次导出是要在系统(现任职于一家CRM公司)中BI模块里添加『大批量跨对象数据导出』能力,之前的导出能力只支持到了10000条,随着实施的大客户变多,对数据导出的能力也有了很高的要求。
在这种前提下,产品层面也有了一些想法,是否能将其包装成一个完整的功能。
随后,这个想法公司层面达成了一致,把功能一步做到位肯定是不现实的,而且,客户要求的实施交付期限也不允许。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既能敏捷的满足客户需求,又可以满足后期扩展的MVP方案。
开始设计一个MVP方案
第一步:对系统现有的导出能力进行调研,明确我们的导出功能最终目标是做到什么程度;
第二步:对当前正在实施的客户进行调研,清楚知道客户想要用导出实现什么,它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第三步:综合调研结果,绘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用户画像。
ps:敏捷开发,时间有限,清晰关键点即可,不需要过度在意展现效果
第四步:随后,在参会同事都清晰用户画像之后,我们开始用便签纸头脑风暴,补充调研中客户没提但不排除以后提的功能点;
切记,一张便签纸只记录一个观点,便于后续的分类。
第五步:在收集完所有的卡片之后,将导出功能分出几个必须经历的大步骤,然后把所有卡片进行相应归类,针对所有的点,共同决定是否属于MVP的范围,是不是这个功能点不满足就无法满足基础需求。
在对卡片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以下情况是正常的:
- 由于参会人员岗位不同,头脑风暴的时候自然会带一些各自的职业习惯,还有可能会有一些主观性太强的想法。所以,最终的卡片并不一定是全部有效的,需要斟酌;
- 有些不属于本功能承担的能力等,也有可能出现在记录的卡片上,所以出现一些卡片无法归类的情况是合理的,排除掉即可。
上图是现场的拍照,下图是后期的整理。
会后一定要及时整理会议记录,要在电脑端上有所输出。比写在纸上更容易进行整理和分类,control+F不要更好用;
另外,功能的实现是分多个版本迭代的,哪些功能点在哪个版本实现了,线上要比线下好记录。像我上图这样卡片式呈现的话,拖转排列是很方便的
到此为止,产品设计阶段的MVP方案基本确定了,剩下的出原型、出视觉稿、技术评审……
前期的调研、收集反馈所耗费的时间都是碎片进行的,MVP方案的讨论不到两个半小时完成,然后半小时内完成了原型……
会后,总结了这样推导MVP的好处
- 加深对项目的认知,在无法面见客户、了解客户需求的时候,设计产出要么按产品说的做,要么会自我感觉良好,输出东西很多是在自嗨,客户要的你没有,你给的客户不在乎;
- 在参与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抛出,然后得到回答、分析等,这比看PRD印象更深刻,也会大大节省沟通和信息传递所耗费的时间成本;
- 推导MVP的过程可以让一些非核心岗位的同事有更深的参与感。任何产品的成功都是团队的成功,只有大家觉得这个产品值得我付出,并且一起努力了,才会有好的结果。
MVP方案确定了之后,在产品后续迭代的时候,只考虑会上讨论出的功能点是不够的。还需要综合产品、技术层面输出一些内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比如:会上无人提到编码格式,但技术上限制,这是用户在填写表单时必须填的。
最后赠言,MVP是产品设计中非常好用的一个方法,但是如果你的团队对你的方案持怀疑态度的时候,不妨挑选一些业务逻辑没那么复杂的需求,来进行一次如上的推导,成本不大,还会有意向不到的效果。比如,信任感、认同感~~
利用MVP模型,可以低成本试错和反复的成本,但千万不可以成为产品定位不清晰、需求优先级模糊、业务逻辑考虑不全的借口,当然也不能成为产品设计上偷工减料的借口。
本文由 @瓶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