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期:微博如果取消点赞数展示,是否更好呢?
最近instagram宣布实行隐藏点赞数,那么对于中国的ins——微博,现在数据造假已经很明显了,一个明星会有10亿的点赞,粉丝做数据也要累吐,为此,我们在天天问讨论了这个问题,enjoy~
问题
微博如果取消点赞数展示,是否更好呢?@问多多
描述如下
最近instagram宣布实行隐藏点赞数功能,不管是一个赞,还是一百万个赞,通通隐藏成一个“others”!
被问到ins为什么这么改的时候,他们说想借此表明,发Ins的初心并不是勾心斗角的比赞数谁多,而是真诚的分享自己生活的。
那么你觉得对于微博,以及一些其他的社交软件(如QQ之类),取消点赞数展示是否更好呢?
(注意:只是隐藏点赞数展示,实则还是可以为对方点赞,对方可以收到,只是在前台无数量展示)
精选回复@张宇
在我看来取消点赞数展示,利弊皆有。
但个人更倾向于保留点赞显示功能,用户的需求无穷无尽且不尽相同,故此微博的操作更多的应是 自身的发展方向决定。
- 点赞功能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添加了一个桥梁,相对于转发和评论点赞则是更为简单且低成本的操作,故此点赞则有利于用户之间的互动,也是其他消费者分辨内容价值的直观感受,取消点赞的显示让互动的门槛提高也提高了用户筛选优质内容的门槛对于平台的活跃或许有一定伤害。
- 人们社交的目的很难逃出他人眼光的束缚,别人的关注就好像**一般吸引着他们不断产出吸引他人的内容。而取消点赞的显示他们的虚荣心很难满足或许会减少对于内容创作的热情。
- 平台来说也会少了很多关于点赞而运营的活动。综上,取消点赞展示会有诸多问题产生我认为不会更好。
精选回复@阿啸啊啊啊
首先抛出观点: 不会更好 ,取消点赞数会削弱微博的话题性。
接下来从3个方面进行讨论: 产品定位 , 用户需求 , 商业模式 。
(1)产品定位
Instagram和微博的产品定位是不一样的,咱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slogan。
Instagram:capture and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微博: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
这2款国民级应用的slogan还是有讲究的,Instagram落脚在“ worlds moments ”,而微博在于” 新鲜事“ 。
这2个名词是有 属性上的差别 的。Instagram虽然有照片、短视频和描述文字作为信息载体,但它的信息在时间维度上仍然是一种 静态的 、 离散的 。微博虽然信息载体不断演变丰满,但是它的话题性一直没变。从开始的时政讨论到现在的娱乐讨论(主流来看),话题在时间维度上是具有 延续性 的。
微博的话题对 趋势的形成 、 态度的表达 具有核心依赖性,而 点赞数 对以上两者的贡献度不小,取消了点赞数是和现如今微博的产品定位背道而驰的。事实证据:微博新加入的“ 态度 ”功能,这就是对态度表达的进一步细分,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微博的话题性。
(2)用户需求
我们来看看如今微博影响力:新出了爆款剧,宅宅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剧情,预测走向,甚至还要给编剧寄刀片;idol出新歌了,粉丝就会研究怎么增加自家idol的人气;美国要加征关税了,国民纷纷上微博声援祖国……
咱微博用户(此处指内容、观点输出者)是要上来干事儿谈事儿的,还要看看多少人和我的意志一样,谁能和我一起行动,你不让劳资看点赞数算咋回事儿啊小老弟,逼着你哥出走去今日头条啊?
(3)商业模式
微博的话题性给微博带来的巨大的流量,前段时间蔡徐坤和周杰伦粉丝大战的战火不仅将微博烧的寸草不生,甚至将战火烧到了微博之外,引起了一些娱乐之外的社会讨论,大大提高了微博的影响力。影响力带来用户,用户带来流量,而身处这个时代,流量就是营收了。
最后做个总结:Instagram和微博的定位差异性比较大,取消点赞数这个举措并不适用于微博,也不会使微博变得更好。
精选回复@努力转产品的顺顺顺
从大多数人行为尤其是微博利益来说,保留点赞更好。
(1)刷微博的普通用户对点赞的需求
普通用户分非常活跃的idol用户和我们这种刷刷微博、发发微博的人。那些idol用户为了给他们喜欢的idol打榜,转评赞必然是他们参考的数据,否则他们会失去打榜的数据(参考cxk和我们的杰伦打榜事件)。
而我们这些发发微博、刷刷微博的平台用户,发微博其实很希望收到转评赞,这样会激起我们内心的成就感和。刷微博看到好看、有深度等内容,点赞意味着表达对他人的认同。这个点赞起到不同用户之间认同和被认同的纽带作用,激发我们这些用户在微博创造内容,互动。
(2)带节奏的明星或kol需求
明星和kol为什么要在微博搞事情,发微博,带节奏,制造娱乐?因为高粉丝量和高转评赞互动数据,意味着明星影响力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微博那些cxk们要造数据转发一个亿……)
影响力越大,意味着他们的商业价值越高,然后就可以大量接品牌广告,微博发发广告什么的。所以为什么某些流量明星,平时发微博就几千的转评赞,一接到品牌爸爸的广告微博,一下子几万几十万转评赞。(本人围观发现)
(3)微博官方需求:微博的绝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广告,广告主在微博投放广告必然以数据为投放效果的参考标准之一。从而广告投放的转评赞三个互动数据是广告投放效果的核心指标。微博就是一个流量平台,数据越好看,广告主爸爸们越乐忠于把money给微博。
以上~我把转评赞带进去了,没单独细分这个赞。因为感觉转评赞是用户互动三要素,丢掉一个看起来很奇怪。
精选回复@foowind
这片土地已经不再是当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土地了。
盘根交错的都是满满的利益,利益输送就包含这个点赞,现在谁敢站出来说:我敢把你的输血路线砍断
一个产品经理?他不敢,也没这个勇气;
上头割韭菜的?为么割韭菜的要怜惜韭菜头疼不疼这回事?
你告诉他说,不怜惜韭菜头,后面这里可能没有优质韭菜可以收割了。现在老虎都打得了,为什么不敢怜惜一把韭菜?
因为盘子已经端上来了,各大老爷都坐好位置,为这些韭菜买单了……
你不能也不可以,就酱。
精选回复@新鲜又养眼
看目的是什么,如果真的要顺应大趋势去降低无意义数据带来的无意义社交,那么此举必然就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
但是,作为一个社交属性的产品,日常产品设计目标、运营目标都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用户讨论起来、活跃起来,创造更多的社交行为。
站在用户这一方来说,参与社交讨论,也是想获得社交价值--- 荣誉、地位、商业利益、领域权威、决策权等,如何平衡双方利益,而不让社交沦为商业工具,就在于产品是如何定位的,是如何对待这些数字的。
故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 仅内容生产者可见的互动数据,这样既保护内容生产者发布内容的信心和动力,在内容消费者这一方面,也能保证互动数据不具备引导性,能够产生真实的内容质量评估数据,类似知乎的收藏功能;
- 多维度的社交榜单建立,让用户都不再局限在某一类型的数据榜上,而是通过综合的数据维度,给到KOL荣誉,也对外输出高质量的商业价值,比如微博就可以更多的参考明星演员的作品数量、得奖数量、提名数量、流量来推出榜单,各类数据配置权重;
- 内容消费者侧,看不到内容互动数据了,用户的以后消费内容的重心都会转移到真正自己想看的内容上面,保留评论功能,与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互动,平台方严格过滤刷榜性评论;
- 且依然保留点赞、评论、转发的社交互动行为,在交互上面增加用户的参与感,比如点赞之后反馈【哎呀,同道中人】等。
精选回复@向日葵诗人keivn
产品的定位不同,微博对标的是twitter,都是媒体平台。instagram类似于微信的朋友圈,是分享生活的平台。
点赞功能的作用有一下几点:
- 点赞数是做内容推荐的一个重要指标,点赞数越多,说明内容的质量高,受用户的欢迎,平台会将内容推送给更多的用户,获取他们的关注度。
- 刷选,100点赞的内容和10W点赞的内容,它们内容的质量一样,哪个更容易获得用户的点击呢?毫无疑问是后者,当无数的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用户只能通过量化的数据指标进行内容的刷选,选出高质量,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 引流,点赞数多的内容能够获得用户的目光和关注度,更能给内容作者和平台引流,便于打造平台的KOL,提升自身产品的壁垒。
- 互动,用户与用户之间产生点赞的互动,这样能加深用户之间的链接,增加用户粘性。
注:因为平台的推算机制和引流机制,所以存在淘宝刷单,微信刷点赞量&转发量等手段。这也是淘宝、微博等产品在积极改进的地方,也是至今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与人性的贪嗔痴有关。
产品展示点赞数量,无非是第2点、第 3点作用。那为什么微博,B站、知乎等平台都要展示点赞数量呢,而微信的朋友圈却不要?
个人认为这与产品的定位有关,微信、B端、知乎等产品它们是陌生人社交产品,它们需要展示点赞的数量帮助用户刷选内容,给用户引流等。微信它是熟人社交的产品,朋友圈是生活分享广场,用户第一关注发信息的这个人和她的动态,而不是内容本身。例如:我在朋友圈会关注心仪对象每条动态,了解她最近的生活状态,内容是其次。
精选回复@兔几
去看了下reddit论坛上大家普遍都是支持ins这样改的,部分人是嘲讽态度。
回到问题上来,先弄几个微博用户画像,用户场景瞅瞅(可能不准)
小A是个微博大V,每天就是晒晒自己怎样吃喝玩乐,再发几条广告。**点赞数量没了,别人看不到我多牛逼了,金主爸爸还会爱我不?不行,发几个福利博,转发抽奖,评论抽奖,把这两个数据弄上去,我还是一样牛逼。
**是个粉丝,日常为爱豆做数据,太好了,不用费心弄点赞量了,转为集中进攻超话,评论和转发。
小C是个路人,哪里有瓜去哪吃,日常就是傻呵呵的刷微博,有骂的一起骂,有乐的一起乐,偶尔自己发个心情博。取消点赞数量有个啥子哦,又不是限制每日浏览时间。
综上,结论是影响不大。
精选回复@奶酪陷阱
取消点赞数,也会有转发数、评论数、关注数…… 全是社交压力,全是假数据重灾区。
精选回复@李白斗酒
支持,以前是专注于流量,现在是流量过剩转而刺激内需,让用户从专注于数据转回到专注于内容上来。
相关阅读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82期:“骂”一个产品经理,最狠的方式是什么?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81期:人人都说的「互联网思维」是什么?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80期:只有15秒的抖音视频,真的利大于弊吗?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77期:为什么菜市场卖水果,水果店不卖蔬菜?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75期: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为什么都不做「连麦看剧」 ?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73期:钉钉一个B端产品,为什么广告老是针对C端人群呢?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72期:在付费阅读这件事上,微信团队想清楚了吗?
精选问题每周有,欢迎食用~配合回复味道更佳(∩_∩)
本栏目由天天问小编 @Tracy 编辑,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