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捕获改变未来的超级独角兽?欢迎进入顶级投资人马克·安德森的反常世界
-- Preview: --
**撰文 | 微胖**
通常,牛人的履历只有一两句话,比如马克· 安德森:
二十年前,开发了网景浏览器,开启因特网时代;二十年后,他和好友成立的安德森·霍洛维茨投资公司(A16z)改变了投资圈。
这家先后捕获 Facebook、Twitter、Airbnb、Slack、Lyft、LinkedIn 等独角兽的沙丘路上规格最高、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公司,一直与好莱坞有着密切联系。
据说,公司的安德森图书馆 800 本藏书,既是好莱坞的缩影,也是硅谷的缩影;
和好莱坞传奇艺人经纪公司 CAA 一样,A16z 也在办公室悬挂了一些劳森伯格(Rauschenbergs,美国艺术家、波普艺术代表人物)的作品。
其实,CAA 创始人迈克尔·奥维茨(Michael Ovitz) 是马克·安德森的好友。当年创立投资公司的时候,曾向奥维茨咨询过意见。硅谷和好莱坞的运作模式非常一致,都是在打造明星公司,将平白无奇的故事编织成神话。如同硅谷是现在的「前沿」,好莱坞是那个年代的「前沿」。
所以最近,当马克·安德森登上美国电影制片人、作家布莱恩·科佩尔曼(Brian William Koppelman)的播客节目 The Moment with Brian Koppelman ,与这位爆款剧集《亿万(Billions》执行制片人对话时,两人从艺术创作和技术创新中找到共鸣也就不足为奇。
科佩尔曼从投资人圈子听到了一个对马克·安德森的最高赞美:他是一位抽象的思想者,理解系统性思维,访谈也基本上围绕这一系统性思维展开。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节目中,马克·安德森以极快语速、近乎哲学的深度探讨了 世界的本质(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有别于常规的投资理念。
鉴于这些方法论和理念可能对投资人、创业者乃至普通读者的思维,有所助益,笔者尝试择取几个要点,加以解释。限于文章篇幅和笔者自身能力,对原文访谈有兴趣的朋友,可移步文末链接处收听。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2012 年,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 Paul Ingram 协助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内容策略部总监 Leah Dickerman,策划了名为一个大型展览,名为「创造抽象: 1910-1925」,并以研究数据为基础,勾勒出 80 名先锋艺术家错综复杂的社交关系网。
这张关系蜘蛛网的中心,正是大名鼎鼎的立体派大师毕加索和热抽象画家康定斯基。
六年后,「八卦」热情未灭的 Paul Ingram 又找到巴黎高等商学院助理教授 Mitali Banerjee 合作,将调查研究范围聚焦于 1910 年到 1925 年法国和美国艺术圈的 90 人,将艺术家的知名度、人际网络和创意能力尽量进行量化。
结果,这篇讨论 20 世纪初抽象艺术圈子的论文《成名的艺术》(The Art of Fame)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结论:
圈子决定命运。
艺术家的名气、声望和财富,更依赖于人脉和圈子,而与其异禀天赋和创意能力关系不大,对艺术家而言,交朋友也许比搞原创更重要。(1)
这份研究,正好被马克·安德森拿来作为体系思考的一个案例。
人们通常认为,我有了一副创作,世界就应该欣赏它,否则就是世界有问题。但在马克·安德森看来,一个更加实用主义的观点是:艺术,哪怕是纯艺术,也共存于作者与观众意识当中。
在人们面前工作,这是艺术家的责任,他要愿意参与其中,愿意实践,愿意认真思考,愿意做一些必要的事情。
创业与创新也是如此。
一个不具备系统思维的创业者通常认为,我有一个很棒的产品,市场应该自动欣赏它。但是,这个想法太传统,系统思考模式并不仅仅考量产品,或者说,有产品只是第一步:
你的产品终归要进入市场,市场会有竞争者,他们可能会用更好的产品将你淘汰出局;零售商会在价格上欺骗你,推高产品的制造成本;媒体会有测评,可能会写出一些很恐怖东西;你的员工努力工作推出了第一代产品,但可能不会和你继续推出第二款产品,因为他们会跳槽......
事实上,创业者是在进入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数学术语),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所谓复杂是指,世界本质上不是一个线性系统,不会按照你的预期运作,有很多维度和变量,难以预测;所谓自适应,是指情况会不断变化,发布一个产品会改变这个系统,系统也会反过来校准创业者的产品。
复杂性科学 Complexity Science,是 20 世纪末叶兴起的前沿科学阵地。对复杂适应系统的定义也是「复杂」的,至今尚无统一的公认定义。但对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越为深入,则越能感受到这是对现有科学理论,甚至哲学思想的一大冲击。与复杂适应系统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非线性等特点相比,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科学方法显得过于确定,过于简化。可以说,对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将实现人类在了解自然和自身的过程中在认知上的飞跃。
如果想要产品获得成功,就必须留意这些系统中的所有变量,也要愿意卷入整个系统中去,否则就会有大麻烦。
没有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回事。马克·安德森反复提到,世界很忙,人们都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他认为,这是人性使然——人们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优先事项,有自己的事情。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比如,从来没有人要 Macintosh 电脑、从来没有人要过车,人们感觉骑马挺好。马克·安德森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也没有人要互联网。
为什么他们不知道想要什么?
因为,这不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希望别人来做。所以你必须发明它,必须把它带给他们。 你必须将自己注入这个世界。
在他看来,能够成功的人,往往是哪些能够创造并将之注入这个世界的人;往往是那些愿意传播、真正愿意把这个想法发扬光大的人;那些辩论它,倡导它的人;他们会确保人们看到它,确保它成功。
「乔布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个想法成为现实,让它落入人们的手中,这一点至关重要。」
场天才(scenius) 而不是天才(geniuses)
熟悉 U2 乐队的人,或许也很熟悉布莱恩·伊诺(Brian Eno)。这位英国音乐人、作曲家、制作人和音乐理论家,常为 U2 乐团担任唱片制作,也是一位氛围音乐先锋。
布莱恩·伊诺创造了 Scenius 这个词用来表达群体,场所或「场景」偶尔会产生的极端创造力,与强调基因的天才 (geniuses) 形成鲜明对比。Kevin Kelly 也说过,Scenius(场天才)不是指基因,而是嵌入场景。
我是一名艺术学生,和所有的艺术学生一样,我被鼓励相信有一些伟大的人物,如毕加索和康定斯基,伦勃朗和乔托等等,他们的出现产生了艺术革命。当我越来越多地观察艺术时,我发现 真正发生的事情是,有时非常肥沃的场景涉及很多人 - 其中一些是艺术家,其中一些是收藏家,一些是策展人,思想家,理论家,时髦的人,知道什么是时髦的东西 -所有那种创造了一种人才生态的人。...... 所以,我想出了这个词「scenius」,它是....一群人的智慧。我认为这是一-种更有用的文化思考方式。 让我们暂时忘记「天才」的想法,让我们思考一下能够产生新思想和新工作的整个思想生态。
马克·安德森在访谈中谈到,自己也花了许多时间和好朋友迈克尔·奥维茨(Michael Ovitz)讨论娱乐行业的创作。奥维茨对此的回答是,100% 的与场景有关。他给出了一个喜剧例子——通过恶搞来针砭时局的「周六现场夜(Saturday Night Live,SNL)」(这个喜剧节目首次登陆中国后,首席卡司阵容包括陈赫、岳云鹏)。
这档已经播放到第 40 季的 NBC 综艺节目,造就了很多赫赫有名的美国喜剧明星,包括中国观众熟知的亚当·桑德勒。还有 Chris Rock ,Will Ferrel,Julia Louis-Dreyfus,Eddie Murphy,Mike Myers 等。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场天才例子(前文提及的那篇抽象艺术的研究也是个好例子)。对于创业者来说过,他也需要进入这样一个场景(scene),寻找碰撞和反馈。
「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在乎别人怎么想。我们关心其他专家的看法。我们在乎朋友的想法。我们会对这些事情做出反应。一个创意项目之所以有价值,部分原因在于人们欣赏它。它的本质是人们会倾向于欣赏别人欣赏的东西。」
马克·安德森本人经历,也是「进入场景(It was the scene)」的生动案例。
1992 年,他还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名本科生。他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 IBM 实习了一个暑假,在伊利诺伊大学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工作让他熟知了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的开放标准。
后来,他拒绝了每小时 6.85 美元的 Unix 程序员工作,与另一名程序员一起组建团队,开发了全球首款图形化网络浏览器 Mosaic。
进入场景之所以很重要,还在于复杂系统自带一个反馈循环(feedback loops),进入反馈循环,会出现马太效应。比如,认可带来认可,成功带来成功,声誉带来声誉,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
马克·安德森的经历也验证了这一点。
他回忆道,1993 年,他们仍没有真正开始得到积极的反馈,直到某一时刻,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人们开始写关于如何上网的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是足够的需求促使图书出版商开始出版如何上网的书。
事实证明,他们确实得到了一个积极的反馈周期,有浏览器的人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建立网页,越多的人会建立网页,就会有越多的人想要浏览器(「网络效应」,又一个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
有人引荐(warm referral)与销售的艺术
硅谷创业教父、天使投资人 Steven Hoffman 曾谈到过,爱迪生的形象浓缩了一个发明者和一个创新者之间的差异。发明者把新的科学和技术带入这个世界,而创新者利用这些新技术开启全新的商业机会。
爱迪生虽然第一个发明灯泡、发电机、蓄电池以及电报的那个人,但在辨识商业机会上,爱迪生是一个天才,他的天才还在于构想出该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的策略。这是一个真正的创新者所做的事情。
一贯喜欢提及爱迪生的马克·安德森也在这次访谈中再次 cue 到了爱迪生:
爱迪生与特斯拉截然不同的命运,谁的错?
在他看来,特斯拉是个天才,他不喜欢推销。爱迪生是一个平庸的工程师,但他所作的事情就是推销他的东西。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想投资电力,表明这是一个增长的市场,爱迪生就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本。
马克·安德森坚定的认为,一个创新者也需要学会推销。
一提及推销,人们脑子里就浮现出穿着闪亮的西装卖给他们不需要东西的推销员。但他所说的销售要比这个深刻得多:
推销(至少在我们的行业中),是为了帮助某人购买他们实际需要的东西。
工程师的工作是让计算机做想做的事情,但是,与客户打交道,完全是另一个系统问题。人们不是计算机,这里涉及一个处理人的系统,工程师也要设计一个与人打交道的系统。其实,当你与高端销售人员合作时,会发现他们有一个非常精细、真实系统,去衡量客户是否会购买。
而且,销售人员以听「不」为生,这对于工程师来说,也非常有帮助,因为公司创始人整天都在听别人说一堆「不」:
比如,努力让员工加入到你的队伍中来,但他们有很多其他选择,大多数人都说不;试图让客户测试你的产品或购买你的产品,他们很忙,他们有其他事情要做,大多数人会说不;你想要筹集资金,大多数风投都不同意,也会说不。
讲到这里,马克·安德森提及了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曾在高中找了一份挨家挨户卖牛排刀的工作,做了两年。99% 的情况下,他会被砰的一声关在门外,但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卖出一套。现在,他是一名无所畏惧的风险投资家。
「在某个时候,你会对被拒绝感到舒服。」
但更为重要的是,你会从频频的「不」中,得到反馈:
比如,一旦他们得到了一台麦金塔电脑,就会得到很多反馈,这东西太慢了,太贵了...... 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要不要屏幕共享…
所以,安德森·霍洛维茨投资公司从不接受没有人引荐的项目(cold referral)。
马克·安德森回忆说,入行初期他们曾经咨询过一位在业内顶尖投资公司的朋友,他们说公司历史上只投了一家无人引荐(cold referral) 公司,但他们投资了 1000 个有人引荐的项目(warm referral)。
创业者如果要敲开安德森·霍洛维茨的门,先完成一个测试:
比如,Facebook 大约有 1000 名高管参与决策,你能找到一个人推荐你吗? 或者找其他人推荐你,比如投资人、教授等。
这只是整个过程最简单的一部分。
马克·安德森提醒说,一旦你从他们那里筹集资金,才是痛苦开始的时候,因为无论是说服别人为你工作,让客户购买你的产品还是再次融资等等,难度要大得多。
不要追随你的激情
马克·安德森认为,最好的创业者确实生活在未来,就像最棒的艺术家。这样的创业者同时会对世界持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个是世界本来的样子,一个是未来的样子。
那么,如何区分是幻象还是愿景(vision)呢?
在马克·安德森看来,两者之间有一条界限。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他们可能并没有这个愿景,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他们会有一个感觉,比如,把这个东西做出来,人们会喜欢用。在某个时刻,你觉得可以开始了,觉得这可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就开始生活在一个已经存在的世界,而不是幻觉中。(you start to kind of live in the world in which it’s sort of already happened.)
追求愿景(vision) 和乔布斯的「追随你的激情」,是不同的。无论是马克·安德森还是霍洛维茨,他们都反对追随你的热情。
「我(和本·霍洛维茨)认为,『追随你的激情』是一个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破坏性的模因,是从 60 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涌现出来的。」
在马克·安德森的定义中,激情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个内在认知,我是谁,我要将这个表达出来。无论是作为音乐家、作者、程序员还是什么,无论我是什么,我要将这个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我的激情。
然而,这个激情观仅仅与我有关,这是自我中心的世界观。这就是我的使命,这就是能让我实现梦想的东西。如果我能追随自己的激情,那么我就会被认可,我就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获得成功。如果做不到,我就会感到沮丧、愤怒、痛苦,以及其他一切。
这又回到之前讨论过的问题,就像他说的,全世界都很忙,他们也许会接受你的激情,也许不会。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安德森和很多人刚刚发现的事情),他们运用他们的激情,如果世界没有自然地欣赏他们的激情,就会导致痛苦,怨恨,嫉妒和愤怒,这很有破坏性。
从哲学上说,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我们不是孤岛,世界不是一群不相关的人,我们是一个社会。
那么,马克·安德森的方式是什么呢?
他会鼓励人们投入到能有所贡献的领域,这不是一个关于你自己的问题(not about you),而是一个关于其他人的问题(about other people):
我能做什么让别人生活更美好?接下来的问题是,我怎么知道答案?他们真的会买,会为你的东西付钱。
「变得更好不仅仅是指写代码这个事情,而是让所有人现在都使用你的代码产品。 」
嗅出对的人
如果你认同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那么,你也不会太热衷于预测,至少安德森是这样。他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有关点子和创意的预测模型。
以 ebay 为例。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成立 ebay,但是,你要是回到 1995 年,恐怕就不会这么自我感觉良好了:
人们是不是真的如此迫切需要网购,以至于愿意跑邮局和买汇款单(因为这是当时唯一可行的交易方式,如果公司要得到风投自主)?人们是否如此迫切需要购物,以至于寄给对方汇款单后,还会信赖对方会发货?
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有个关于互联网的段子:当时所有有关互联网的,都是成年人告诉你不要做的事情。比如,不要和陌生人一起上车(后来有了 Lyft 和 Uber);不要在陌生人家里过夜(后来有了 Airbnb);不给不认识的人寄钱(后来有了 Paypal)。
再比如谷歌。
当年,很多 VC 都拒了谷歌,包括安德森认识的一位非常优秀的 VC。当时人们对谷歌的看法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他们都是垃圾,另一个是即使成功了,也没办法赚钱。这不可能是门生意。当时还没有 Adwords, 没有赚钱的模式,就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
如果你用自己的各种很有道理的理论来评估谷歌,恭喜你,完美错过谷歌。
然而,做出任何决策始终需要一个基本立场,需要一个基础,马克·安德森非常看重人的因素。
他提及了伟大风投人亚瑟·克洛的一篇分析文章。这位资助了英特尔和苹果的重要人物在创业生涯末期写了一篇论文,分析道,在风险投资中犯错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投资的项目失败,另一个就是没有投资成功的项目。
投资项目的失败并不是个问题, 真正有问题的是,为什么没有资助那些后来成功的项目。
他的结论是,如果当初在收到商业计划书时就将这些计划撕得粉碎,只看简历,结果会更好。马克·安德森对此的解读是,如果他只单纯地评估人,会做得更好。
**
**
我们实际上是在做人的生意,而不是点子的生意( Maybe we are actually in the people business as opposed to the ideas business)。 也许我们应该试着去嗅出这些人,嗅出这些人的意义在于:这些人会把这些事情弄清楚,搞正确。
Slack 就是赌最好的人的部分回报。「如果你能猜出他们是谁。他们会带你到应许之地。」
Stewart Butterfield 最初要做的游戏是基于 flash 的,但是,乔布斯干掉了 flash。接下来,他们找到了做了三年的内部协作工具,他们对马克安德森说,大概有这么个想法,马克·安德森听后认为这可能会成功。
他说,这位创始人已经二次创业了,他是这方面的世界专家。那时,Stewart Butterfield 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但这并不重要。部分原因是,我们认为他表现得很好,包括他愿意做出这样的改变。非常尊重我们。而且,对未来行为最好的预测是过去的行为,我们知道他之前经历过这种情况,他推出了 Flickr,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打赌,Stewart 是最明显会赢的那一个。
马克·安德森说,听着,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这些故事唯一的寓意是,如果你有 Evan Williams(推特创始人),如果你有 Stewart Butterfield,我们说的可不仅仅是几个亿美元的事情了。
参考资料:
1)张海律:《艺术、娱乐、文化、体育,哪个圈子成名更靠关系而非能力?》http://dajia.qq.com/original/category/zhl20190313.html
2)访谈节目收听和阅读地址:https://a16z.com/2019/03/12/hallucination-vision-scenius-networks-selling-using-making-art-brian-koppelman-marc-andreessen/
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