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新課綱上線,國中生物科課程會有哪些變化呢?
- 文/簡志祥
任教於新竹市光華國中,經營部落格「阿簡生物筆記」。
編按:透過教育,能帶領我們更快的認識世界。但在求學時期,卻是讓好多壓力推拉著我們前進。於是周遭的風景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直到徬徨地到站,還有些人不知自己身在哪裡、該往哪去。這真的是我們希望的教育嗎?
在108新課綱上線之際,本次《科學教育科科科》專題特別邀請經營《阿簡生物筆記》的簡志祥老師撰寫他在生物科教學現場的第一線觀察。國中生物科課程的內容部分遷移至國小、高中,跨科主題和探究與實作課程的規劃,讓國中自然科的課室有哪些變化呢?
108新課綱上線,課程如何調整呢?
2019 年 8 月正式實施的 108課綱在自然領域出現了哪些變化?讓我用國中生物這個學科範圍來說明吧。
108課綱在國中自然領域出現了哪些變化?source:阿簡@Flickr
第一,生活科技和自然領域分家了。
九年一貫時生活科技和自然領域是併在一起成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因此有些學校會將這個課程配給自然領域的教師來授課,但有些教師會直接把這門課當作生物課來上,讓生物課一週變為四節課。然而新課綱實施之後,當生活科技離開自然領域後,生物課就只會有三節課。雖然有些教師會心中吶喊著「課的時間怎麼變少了」,但其實它沒有變少,它只是回到本來應該的狀態。
第二,課程內容改變了,有加也有減。
教師們常常會聽到來自學生或家長的抱怨,像是「國中自然好難,考試分數一落千丈,小學隨便考都是一百分,國中怎麼都七八十分,甚至不及格」。這樣的苦,學生最懂,因為國小和國中課本差好多。國中課本的文字數量、學習內容都比國小課本多很多,以致於很多國中新生一開始都會非常不習慣。
但其實國小可以學更多的內容,因此在新課綱中就把國中部份的學習內容移到國小了。舉例來說「生物體是由細胞所組成,具有由細胞、器官到個體等不同層次的構造。學生可用顯微鏡或放大設備觀察生物體的細胞」,這個在舊課綱是國中七年級才會學到的概念,但在新課綱則是調整到國小高年級。其他如「器官系統」、「蒸散作用」、「族群」、「群集」、「生態系」、「生物間的交互關係」、「水循環」等內容也都調整到國小階段,所以國小會學得更多一些了。
部分國中課程的內容遷移至國小、高中。source::阿簡@Flickr
除了將學習內容部份移到國小外,還有一些是轉移到高中階段。例如在物質循環的部份將「氮循環」移到高中,國中階段只保留「碳循環」。而遺傳學的部份,國中只以科學史觀點認識孟德爾的遺傳研究,保留可觀察的且受學生關注的遺傳現象,例如ABO血型與性別遺傳。演化學的部份,國中階段僅保留從化石可以知道地球上曾經存在許多的生物。其他遺傳學和演化學較為抽象或是國高中重複學習的部份,都是調整到高中階段。
新課綱在學科中也增加了一些學習內容,如「演替現象」、「微生物的多樣性與微生物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這些在過去多半是教師在上課時本來就會提及的內容。另外,舊課綱的教科書對於免疫的概念通常只有簡單提及白血球會吞噬細菌或製造抗體,以及淋巴結會過濾病原體而已,而新課綱則是特別列出了免疫的學習內容: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禦系統,能阻止外來物,淋巴系統則可進一步產生免疫作用。整體說來,在學科內增加的學習內容並不多。
不用只在教室以管窺天:跨科主題、探究與實作課程
另外,除了生物本身的學科內容外,在新課綱中裡還增加了一個稱為「跨科主題」的項目,規定了在國中階段無論生物或理化、地科在每學期至少包含一個跨科單元,這單元將用來整合自然科學的探究與實作,並以實驗、實作或探究方式進行跨科主題之教學。
例如,「光合作用」涉及到科目不只有生物,還有化學等等。source:hajninjah@Pixabay
在七年級的跨科主題是「從原子到宇宙」,因此在生物課程裡將會正式引入原子和分子的概念,以及認識生物體的四個元素:碳、氫、氧、氮,並且學習元素符號及主要性質。以往這些學習內容是教師在講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或是物質運輸等單元時,會根據課程需求再進行補充的內容,但在在新課綱中就是直接列入了七年級的學習內容了。
在跨科主題中,也會介紹不同的十幂次數量級長度單位,如奈米、微米、毫米、米、公里、光年。學生也需要知道要用不同的尺度進行測量,例如可以用微米表示細胞的大小。或是運用比例進行推理與計算,例如知道生物圈的範圍與地球半徑的關係,或是依太陽系各行星間距離或行星直徑大小、重量的比例製作太陽系模型。
在新課綱中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在課綱裡規定對實驗課的要求,除了寫明「國民中學教育階段應有三分之一節數為實作體驗課」之外,還在課綱裡寫明了哪些學習內容需要搭配哪些探討活動。這些變化是因為新課綱相當強調探究實作,高中階段甚至還有探究與實作的一堂課。
學生觀察動物頭骨。source:阿簡生物筆記
新課綱的內容規劃中,給了更多的時間讓教師能進行探究與實作的課程,在新課綱的規劃與期許下,教師在經營一堂自然科學課程時,要能搭配各種實驗或是實作的活動。而在實作上,不是動手摸摸實驗器材寫個紀錄本就結束了,更重要的是藉由這些實作活動,促進學生發展科學思考的智能,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例如從發現問題到利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並從數據資料中推理、進行論證或進行批判性思考。
雖然在課程中進行探究比直接講述還花時間,但這些可以透過課程的設計和組合來解決,詳情可以參看筆者先前的文章《趕課沒空上實驗怎麼辦?生物課可以這樣教……》,以及鄭志鵬老師和吳月鈴老師撰文的《自然新領綱與科學新教師》,相信這些文章都能夠給讀者不一樣的想法,只要願意開始踏一步,就會離目標更靠近一步。
今年恰逢登月 50 週年,快來和我們一起配著飲料爆米花,重溫振奮人心的電影《阿波羅 13 號》!當天還會邀請到《科學史上的今天》作者參與映後座談喔!速速報名這裡走:https://lihi1.com/W4aXO
歡慶泛科學院 MasterTalks 線上課程專館開幕! 8/15 前每堂課程現折168元,任買1堂就抽
Switch !
※活動步驟※ 1️⃣打開 MasterTalks專館 2️⃣輸入168元折扣碼:mastertalks
了解活動詳情: http://bit.ly/2OdioaV
The post 108新課綱上線,國中生物科課程會有哪些變化呢?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