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产品经理浮沉图鉴
近几年,互联网增速放缓,红利不再,风口小时,互联网公司步履维艰。做产品不再像想象中的轻松潇洒:一边是产品各自搏杀的红海市场,一边是成长的焦虑滋生。内忧外患之下,产品经理如何立足?
这篇文章,我们盘点了五个城市、五个不同行业的创业公司产品经理,从深圳、北京的漂泊一族,到郑州、成都的奋斗青年,他们的理想与现实的冲撞,他们的妥协与坚持,这里的职场浮沉,产品故事,我们说给你听:
上海 洛奇 时尚电商 3岁产品经理
我是江苏人,上海离家也不远,所以当时没有犹豫就到上海了。
今年是我做产品经理的第三年,现在住在莘庄这里。每天七点钟起床吃个拌面,带上自己做好的午餐,排着大长队挤地铁一号线上班。
莘庄是始发站,会限制上车时间。有时候因为第一趟上不去,就要等到第二趟才能上车。运气好地铁人不多的话,我就会打开 Kindle 看书;人多的话就老老实实地站着。
下地铁后走路,基本九点前就能到公司上班了。
到了公司,我的日常就是开大大小小的沟通会,和业务方沟通需求,和技术同步进度,其他的时间再做市场调研、竞品分析、文档输出、业务评审、开发跟进等等——很多内容,很忙也很琐碎。
我们是做电商产品的,和业务方沟通需求会占用很多时间,业务和我们的对话基本是:
- 我这个功能什么时候能上线啊?
- 我要做的是……别人家谁谁谁,就这么做的,你们呢?
- 我大部分的人力和时间都花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了,你们要尽快解决。
而我就处于不断提问的状态了:
- 这个需求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 这个问题,影响的用户或订单量是多少?
- 现在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
……
有一次,我们做了一个特别难的项目:从整体到立项,做了半个月,每天都是 996 的节奏,最晚 3 - 5 次都是凌晨两点多下班的。项目上线后我们也观察了一个星期,不过这时候轻松点——12 点之前就下班了。
当时现有的系统要维护、迭代,但也要同时开发新的模块。
有限的资源,做不完的需求。
那段时间我很焦虑,很多东西压在一起,但是又动不起来,心里特别烦。
我和家人沟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对自己的事情进行取舍,评估维护系统和新模块开发的优先级:
- 在不影响现有安排的情况下,挤时间进入开发流程;
- 了解技术同学手里的工作,提前把一些小的功能模块穿插进去;
- 和技术负责人沟通,了解新项目的招聘进度,多招兵买马;
- 和现有领导同步项目进度,让领导重视起来,解决遇到的阻力问题。
项目上线后,订单量上升了 20% ,客单价上升 30% ,退货率和取消订单比例也稳定在日均水平。
公司领导看到这个结果也挺开心的,给项目组发了项目奖金,一拿到钱就和老婆吃了顿大餐奖励自己。
在这之后,自己看问题的心态就平和了,也没那么急躁焦虑了。
创业不是长跑,而是一次一次的短跑,急不来的。
深圳 阿林 Steam教育 1岁产品经理
2014 年,我本科报考了机械设计专业。学到《机械制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机械设计;特别生无可恋,就一直有“转专业”的念头。不过因为不知道要转什么,在来回纠结的时候,我错过了转专业期限。
在我以为无法逃离机械设计的时候,一次格斗机器人大赛带我接触了产品。
在这次比赛中,我参与格斗机器人的概念、模型、成长,制定机器人的对敌策略,从零到一打造自己的产品。从这时起,我开始对 AI 、机器人有了兴趣,开始了解产品经理这个岗位。
我是一个有很多 idea 的人,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在大学期间还拿过一次国家奖学金,勉强算得上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不过出了社会之后,发现优秀的人太多了,自己其实什么也不是。
大四求职的时候投简历,都是石沉大海——我甚至都在怀疑自己:选择产品经理真的是对的吗?后来我跟自己约定:如果答辩的时候还没收到 offer ,就不坚持产品这条路了。
万幸的是,答辩前刚和室友聊求职的苦恼,就收到了 HR 的电话。
我来了深圳上班,住在白石洲。
开始的时候,我的工作相当规律:处理邮件、写需求、改需求、功能规划。但刚上手加上对工作不熟悉,基本上都是晚上十一点多下班。
公司离我租房不远,都是走路回去——顺便感受下深圳的繁华与不夜城的气息。但走在路上,发现灯火璀璨的还是那几栋加班的办公楼,而繁华的商圈离得十万八千里远。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走着走着,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大老远跑到深圳做产品,早出晚归的,还不如家乡朝九晚五的同学混得好,值得吗?
但走到灯火繁华处,退缩的念头也就散了。
工作大半年后,开始负责一个模块的上线。
虽然听起来不小,不过因为涉及的内容很多,故事脚本、编程内容、插画、UI 等等,需要由外部的插画师,内部的 UI、测试、开发来共同推进,我负责其中的功能规划、故事脚本编排。
模块的实现取决于内容,故事脚本的好坏影响效果。
为了保证效果,需要花很多时间打磨故事脚本,又回到了之前晚上十一点多下班的日子。
模块上线后,用户反馈很不错,内心还是相当高兴的——自己的判断和规划没有问题,付出也得到了认可。
我会继续在产品这条路上走下去。
成都 宝儿姐 互联网医疗 5岁产品经理
2014 年毕业开始做产品经理,磕磕绊绊自学产品相关技能。2016 年转入互联网医疗至今,主要是围绕医院做互联网医院,也算是国内互联网+医疗的先驱者。
我有一个医生梦,但是大学被录取到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学各种计算机语言和管理,但是找工作发现啥都不精。心里还是放不下自己的医生梦,几近波折,还是回到了医疗行业——虽然是另一种方式。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在同学的推荐下面试了需求工程师职位,快入职的时候发现产品经理岗位更有前景,于是开始有意往这个方向发展:加入各种QQ群、社区等去交流、学习,看各类产品相关的书籍,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6氪、泡面小镇等公众号,获取行业资讯以及产品知识。而正式入行后,我甚至关注了100多个医疗机构的服务号,掌握获取行业资讯的渠道。
每一条产品路的背后,都是自己的心酸日常和低谷的沮丧。
产品前期更新频繁的时候,我们团队每周最少有一两次会加班到半夜两点:技术苦逼地上线产品的新功能或者新模块,而我作为产品经理陪着技术一起加班帮忙做点测试,或者写点客户汇报材料,然后产品助理就在旁边写操作手册;最夸张的时候,晚上太晚了不方便回家就在公司的沙发睡一觉。
在别的行业,也许你前一天加班了第二天可以晚点上班,但是医疗行业不行。
那段时间团队平均只睡了四个钟,然后睡醒第二天还得一大早赶去医院现场,守着看功能是否正常,有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医院 7:15 开始挂号,医生是 8:00 上班,我们一大早就要待命;否则出了问题,不管是 CTO 还是老总,客户照骂不误。
听起来很惨(事实也确实惨),不过因为我从小就非常向往医疗领域,所以特别累的时候就想想初心,就觉得自己也能坚持下去。
在 2017 年时候,互联网医疗很少有人碰硬件。我们做了一个小型的医疗缴费机,结合互联网思维对产品做了补充,经过调研、打样试用后,颠覆了传统的高大笨重的机器。
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主流业务。
后来我们去参加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我负责介绍演示产品的时候,也是我最骄傲的时候。
发布会结束后,我还特地发了朋友圈——为了记录自己的小成绩,也向周围的人证明我自己。
在医疗创业公司里,一路走来其实并不容易。虽然老板经常画饼,动不动就说“要用小本本记住我们这个老员工,要分期权”或者是说“做大想上市,再不行被腾讯收购也好”,不过,自己其实也见证了老板的艰辛与不易。
作为一个憧憬并期待医疗行业发展的人来说,我相信互联网医疗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郑州 Peter Pan 互联网金融 3岁产品经理
做互金产品经理三年,以前想过做出独角兽产品,现在觉得我的产品不死就行。
其实我的第一份工作和互联网完全无关,工作内容就是生产管理:每天在办公室坐着,生产线有问题就联系厂商解决。
工作非常无聊、工资也低,我就准备跳了。
在机缘巧合之下,我开始了月薪不到 5 K ,9116 的(早上 9 点到晚上 11 点,每周工作 6 天),没有五险一金的产品经理生活。
坚持了一年,我选择离职,来到了现在的互金公司。
每天早上,我就带着耳机听着歌,骑着我的小电驴,开始一天的工作。
不同于其他一二线城市,郑州公司的开发与设计做事情时,想的东西相对比较少,最多的对话基本就是他们问我这个怎么做,然后我过去吧嗒吧嗒讲讲,要改需求的时候他们就直接改了,一般不会发生什么“产品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这可能也是郑州互联网的特色吧:我只需要和客户谈需求,出原型,出文档,给开发讲流程,甚至每个页面需要几个接口都会定好,然后直接给他们开发——产品经理更像是项目经理。
郑州做产品很注重竞品分析和对标。小企业没有资源和时间去做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用户画像创建等,就算产品有了什么新想法,老板因为输不起也不敢去投入资源尝试,很多时候,小企业都是做对标比较多——对标行业大佬的 UI 设计、功能设计等等。
其次,对于互金产品来说,一般都是要以安全为第一位,然后再去谈用户体验。而在郑州这种大环境下,我们遇到什么难以捉摸的,也会去对标大的产品,给自己一个借鉴思路。
虽说郑州比不上北上广这些一线互联网城市,不过我觉得做产品的苦逼应该是相同的;老板也会偶尔在项目上画画饼,激励我们向前( qian )进。
我们团队是和银行合作做互金产品的,产品上线前必须经过专门的安评公司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发报告给监管部门,产品才能上线。
而安评(安全评估)对于互金产品的某些功能是有固定要求的,比如发送短信验证码,安评的要求是短信发送前要先输入图形验证码,但这是一个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操作,不过为了过安评,我们只能牺牲用户体验。
其次,互金产品的业务流程和系统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信贷项目为例,你可以没有前端的图,但是流程图是一定要有;同时,这个流程还要符合安评的规定。
有时候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设计的流程自己都不忍直视,不过也没办法,只能屈服。
万幸的是:产品不过的时候,安评公司会出一个建议解决方案,照着方案改动就能过下一次安评。
项目说好的按比例发项目奖金,现在过去好几个月了还是没见着钱。
不过在职场混了这么久,自己心里也清楚:画饼是领导的天性,可不可信就要看自己的判断了。
北京 启翔 智能家居 3岁产品经理
我本科和硕士都是计算机专业,但对写代码并没有特别的热衷,而对站在全局观察、创造产品比较有兴趣。
毕业后,并没有着急找工作,而是和一个同学一起做了一款陌生人社交应用,当时做到了几万的用户量,还多次被魅族、小米等应用商店评为了精选应用——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创造一个产品。
这一年多里,团队最多的时候扩充到了三四个人,帮忙做后台开发、UI 设计等。不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走了,大多数时间都还是我一个人在坚持这个 App —— 从产品、交互设计、Android 端和 H5 前端开发都是我在做。
到了后期,开始有了孤独感。遇到困难感觉也挺无助的,虽然也跟投资经理做过一些沟通和交流,不过还是没能争取到一些帮助与资源。后来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运营好一个社区,权衡了很久,还是决定出去找工作了。
出去找工作后,求职并不顺利。
那时候因为自己没有正式工作经验,就只能靠学历和做 App 的背景,但是有些公司并不认可,前后经历了四五个月都没有拿到想要的 offer 。
时间太久了,很磨人。
为了排解这种压力,我在最不如意的时候花了二十天去了趟西藏,从拉萨徒步,搭车走到了成都,中间还徒步翻越喜马拉雅山去了趟墨脱。
回来后,心态就平和了,面试的第一家公司是比较合心意的,也顺势拿到了 offer 。
刚入职的时候,我负责一些比较基础的产品设计工作。
当时公司有一款 App 需要迭代,所以就把工具产品的设计交给了我;面对这些工作,我很平静,没有做产品的兴奋感。但就在我转正后,公司突然遇到了资金问题,几天之内从五十多人裁员到二十个人,产研团队只剩下十个人左右。
而我被留了下来,并且开始让我负责整个公司后台产品的设计,以及26街区的项目交付。
项目的规模很大:需要安装、调试、管理八万多个智能设备。
我和公司同事一起开始了一段很难忘、很有意义的时光——因为之前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智能家居交付,所以需求和流程都不清晰;而且在行业内也很难找到对标产品,很大部分要靠自己设计。所以经常是创始人、有现场经验的同事、我一起开会讨论,并且去现场做了大量的测试后,才能明确需求是什么。
我们需要经常去现场,从大楼只有主体结构和样板间的时候,就要开始进场对设计的工具链进行测试和优化;到后期更是天天驻扎在现场,随时关注工具的 bug 和使用体验,进而找到迭代方向。
现场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开工,我大概九点半到顺义;一直在现场盯着,保持通话畅通,看看新版本有没有出现问题、体验怎么样、还有什么要提升和优化的,以及现场遇到问题能随时联系我——因为我懂技术,也最了解这个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几乎所有严重问题都需要第一时间反馈、解决,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整理形成优化方案加入到下一个迭代的版本中。
到晚上七点,现场结束施工,我们需要去现场办公室开会,总结当天的情况,遇到严重的问题;经常是忙到半夜,甚至是直接睡在现场办公室。
我们以每周一个版本的周期进行迭代,在正式入场前进行反复验证,跟了七个月左右,终于交付了这个项目。
在起起伏伏的产品项目中,这是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是最让我感受到成就感的事情了。
经历过单枪匹马做产品,也经历过团队作战交付项目,我愈发敬畏创业,体验后也知道了其中的不易与辛酸。
总结
五个不同的城市,不一样的领域,种种不同中,你能看到背后的自己经历的高光与至暗时刻:被画饼,被夸赞,被奖励;是不见起色的无助与灰暗,或者是产品发布会的高光时刻。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产品有起伏,有浮沉是必然的;而如何应对,如何跨越这道关卡,时间与付出会告诉我们答案。
金子何处不发光,你之所以为你,是因为你有自己闪耀的产品亮点。
- 感谢启翔、宝儿姐、Peter Pan、阿林、洛奇等五位小伙伴,昵称均为化名。
采访/撰文:Esther
审校:Nairo
编辑:Ella
本文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媒体运营团队@Esther 发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