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析:用户反馈模块搭建(附原型模板)
用户反馈功能,可以说是我们的产品,尤其是移动端产品,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能了,这个功能是获取用户直接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此功能模块是如何搭建的吧~
场景
我们先来看一下用户使用此功能模块的场景: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遇到了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产品使用方面的,也可能是业务理解方面的;
总之,用户使用产品时遇到了障碍。这个时候,用户是多么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个途径,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因此用户反馈功能应运而生。
较真一下,将此功能以“反馈”二字命名,总感觉有些怪怪的。个人觉得反馈更像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只是A to B,to完以后,就没有以后了……
这让我想起了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种“意见箱”,里面也经常塞得满满的,都是人民群众的反馈意见信,结果呢?大家脑海中可自行脑补此场景~
所以,与其说是“用户反馈”,我觉得用户更希望得到的是一个“留言互动”的功能:自己有问题提出来,可能由于现实情况的制约,不一定能够及时得到解答,所以可以是“留言”;
但每一个提问题的用户,都肯定希望能够得到回复,不然人家还提问题干嘛,直接卸载拉倒,所以用户也希望能够得到“互动”!
好了,我们回归主题。既然大家都叫做“用户反馈”,那我们也随波逐流吧,此篇文章,我们讨论的内容,依旧叫做“用户反馈”~
产品参考
本来写这段内容的时候,情不自禁的想写“竞品分析”四个大字,可转念想了一下,小弟配不上啊……
因为笔者查看的都是淘宝、支付宝等这些互联网班级里面的尖子生,我一个渣渣辉,岂敢跟大佬们谈竞品。(小弟只是学习学习,膜拜膜拜,参考一下大佬们的产品,抱紧大佬们的大腿,仅此而已~)
笔者一共参考了9个产品,分别为:淘宝、支付宝、知乎、智联、BOSS、马蜂窝、抖音以及qq。
我们选取其中的三个产品,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1. 马蜂窝-常见问题与反馈
1.1 分析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马蜂窝此处的功能是比较简洁的。我们来解剖一下,其实从功能上进行归类,就只有两部分,一是问题的列表,二是留言反馈功能。
其中问题加入了问题类别的字段,然后留言反馈是以对话框的形式。
1.2 功能框架
我们给这三个界面脱去美丽的外衣,来看一下他们的骨头架子,就是这样的: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看这一个产品,我们无法评判,我们就继续往下看吧~
2. BOSS直聘-帮助与反馈
2.1 分析对比
首先相同的是,界面上都是问题类别的列表。
然后BOSS上面,增加了搜索框的功能,就是笔者自己标注的那个地方,因为一个界面无法截全.
这个功能做的还是很有必要的,大家想啊,如果一个用户的问题很清晰,然后在问题的列表框中,一时半会又没能够找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咨询客服吧,又不能得到及时性的回复,此时直接搜索自己的问题,快速地寻找现成的答案,就显得非常必要啦。
第三点有所不同的是,此处的反馈采取的是信息列表的形式。
2.2 功能框架
又到了“脱”的环节了,我们来看一下:
通过以上两个产品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反馈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对话框的形式,另外一种是信息列表的形式。笔者思考了一下,得出如下两条结论,不知道大家是否赞同:
- 信息列表的形式,相较于对话框而言,便于数据的收集与整合,是常见问题的数据来源基础;
- 对话框本身让人感觉是一种一问一答的及时反馈形式,在没有AI客服的情况下,我们最好采用信息列表的形式,来处理这种延时性的用户反馈。
3. 淘宝-问题反馈
3.1 分析对比
- 淘宝将用户反馈的处理方式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及时性的AI客服,另一类是延时性的问题反馈;
- 在联系客服中,首先展示的依旧是“猜你想问”,此处和“常见问题”的功能如出一辙;
- “我要反馈”界面中,不仅有问题描述和图片,还加入了问题类别。
3.2 功能框架
我们可以看到此处简直是“骨骼惊奇”呀!
想得到及时性的反馈,可选择AI客服功能;没有及时性要求,或者AI客服无法解答的,可选择问题反馈功能。
并且强大的AI客服,聊天对话功能可以说是自带搜索能力;界面上无处不在的各种问题引导,不仅能帮助用户准确定位问题,还可以帮用户拓展知识;
“我要反馈”界面中的问题分类,将数据进行了第一次的过滤,减轻了人工的维护成本。
试问,一个用户反馈功能,除了以上内容,我们还能加入其它的么?简直是完美!
BUT,偏偏这么完美的功能中,还是让我发现了一个槽点:
大家看,就是这里,笔者刚刚提交过一个问题反馈,但在我的反馈中,却没有找到我提交的记录……看此处字面意思,也许是提交的内容如果没有受理,那么就不会显示出来?
笔者想不大明白,淘宝是出于何种考虑,将此处功能设计成这样。但是笔者切身感受,此处以用户体验的角度,批评一下淘宝同学~
好了,以上我们对于三个产品进行了分析,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阅其它产品,其实内容已经是大同小异了~
接下来我们思考一下两个问题:
- 一个完整的用户反馈功能模块,都需要包含哪些功能呢?
- 为什么不同产品的用户反馈功能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用户反馈功能框架
ok,我们来直接说结论,看结论的过程中,大家可自行体会,以上两个问题是否解决。
我们根据用户反馈模块中,数据量级的大小,将用户反馈功能分为三个阶段,笔者也想不到什么高大上的命名,就以阿拉伯数字命个名吧~
第一阶段
定义:
产品的初始阶段,无用户反馈数据的积累,用户反馈的数据增量也不是很大,此阶段可采用人工线下回复的方式。
框架:
说明:
最简单的一个框架,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新上架的小型APP,会采用此种框架。
文字描述是必填项,图片和联系方式都是选填项,此种框架,只能等待着工作人员进行线下回复,前提是,用户还需要暴露自己的联系方式。
第二阶段
定义: 产品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用户反馈数据积累,此时可以将积累的反馈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成“常见问题”,对于新的问题,可采用线上人工回复的方式。
框架:
说明:
常见问题可以包含搜索和分类,这个两个功能我们文中提到过,不再赘述。
至于换一批的功能,其实说的是一种交互体验,一个界面的空间有限,如果常见问题比较多,我们总不能让用户一直下滑加载吧,直接一个换一批按钮,简单好用~
既然此阶段采用的是线上人工回复的方式了,那么用户提交的反馈内容,需要有一个地方来查看历史记录吧,这也正对应了,我们开头提的“互动”二字!
说到此处,对于我们的支付宝同学,笔者也想叨叨两句~支付宝在用户反馈的功能中,竟然没有历史记录可以查询~就是我们前面提的A to B,to完以后,就没有以后了的情况。
此处,笔者作为支付宝的忠实用户,对此功能设计,进行点名批评~
第三阶段
定义: 产品有大量的用户反馈数据积累,此时我们可建立AI客服系统,进行自动回复。并且,当问题超出AI客服回答范围时,可转人工客服进行回复。
框架:
说明:
此处就强调一点,无论是通过信息列表,还是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反馈的历史记录是一定要保存的,绝不能够“to完以后,就没有以后了”~
另外说一下,客服系统,可以说一个专门的领域,我们此处不展开~
结语(小福利)
笔者自己总结整理了一下用户反馈的原型模板,大家可下载查看。
本篇文章如果对您有所帮助的话,也希望您能够赞赏一下晓庄同学,这将是笔者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当然,有任何不足之处,也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另外关于原型总结方面的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前往查看笔者的另外一篇文章《以“封装”的思维,来做原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h_MNNon861Mcc- OKa-j1g;提取码:s460
本文由 @晓庄同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