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力五要素:成为领导前,先学会做好一名下属
在职场中,『管理领导』是一个伪命题,拥有『下属力』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 「擅长演说」不代表「能说对话」
- 「寡言少语」不代表「不善言辞」
- 「工作努力上进」不代表「能获得对应成绩」
- 「努力学习」不代表「能获得知识的叠加」
在任何一个领域里,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获得可叠加的进步。
工作中不论是初出茅庐的小白或是炉火纯青的老江湖,大家都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与认可,在正向的激励下展现更好的实力。而想象与真实世界差距很大,貌似领导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成绩是别人的,锅留给自己。
我们听到过许多次『向上管理』,但『管理领导』是一个伪命题,更为合适的说法是让自己做一个更好的下属,拥有『下属力』。
推荐五个原则给大家,本文适合收藏 &推荐好友。
第一原则:明确战略目标
首先,既然人家可以在当前的位置上,要相信一定有过人之处。在此基础上同时保持与上级目标一致。这个目标可能是战略目标,也可能是对单一事件安排的执行方向。
要知道自己的上级当前的目标是什么:最近两年要达成的目标,最近半年的目标,最近一个季度的目标,当先对于领导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清晰的知道上级目标,才能和上级将力量使到一处。
如果上级最近就团队的整体方向提出集中优势力量攻克某个难题。那就去坚定地执行这个方向,完善业务完成目标。不要尝试分散资源做一些『自己认为』同样正确的事情,要分清楚什么时候是双方在讨论阶段,讨论阶段可以据理力争,当已经形成结论后,就应该坚定地执行。
要在意领导在意的地方。如果领导非常在意与客户的沟通与表达时尊重,那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内容,可以反应慢,一定不能无脑沟通。
在讨论中如果自己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当上级说:这事不论讨论了,就这么办吧。可以终止讨论,就按照上级的目标来执行。
确认目标后,坚定的执行,这个时候会见到的表达有两种:
- 第一种是:我是希望是A,既然老板要求B,那就B吧,谁让人家是老板呢。
- 第二种是:现在的方案就是 B,沟通后我也认为 B 方案更好一些,因为 XXXXX,我们用 B 方案带来的收益可能会更大。
显然,唯一方案就是第二种,要与自己的上级目标一致。其次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说,我们做 B 就可以,而是分析得出 B 方案真的要更好的原因,从而思考,我的领导 TA 为什么会选 B,倒推自己的思维,引导自己思考更高的场景与层次。
中国有个古话: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第二原则:价值互补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谁也不是 RMB,无法做到让每个人喜欢。对于上级领导而言,他能做到自己岗位要求的事情就够了。
在第二原则下,要知道我们的领导擅长的地方是什么,TA 的优势是什么。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既然可以走到现在,上级就一定做对了许多事情,而这些事情一定是领导有能力做到,同时大概率也是TA擅长的。大家都很忙,领导会安排自己的方向,做那些最重要的事,TA 擅长的事。
比如一个团队中领导批评了自己同级别的同事,此时同事的情绪很糟糕,我们可以帮助消解同事的情绪,从自己的角度来帮助 TA 分析问题,看清楚事情,领导也是对事不对人,咱们好好做。
比如在一个业务中,自己和自己负责的团队没有将业务做好, 受到了领导的严厉的指责,那么自己要承接好这个情绪,并且将情绪转化为新的安排,重新向团队传递 :
刚刚完成的任务确实没做好,领导给了一些反馈,我想了想,领导说的确实是正确的,虽然挨喷了,事情没做好也正常,这个事情我有责任,大家也别有什么包袱和压力,咱们向xxx的方向调整调整,再次尝试,同时要注意质量与反馈。
比如在某次业务的安排中,在大家信息不足的情况下,领导安排了两个要求。结束后许多人都懵逼状态, 这个时候自己要尝试反推领导的意图是什么,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预期 。在获得确切的思路与答案后,重新向团队传递,我们达成什么目标,如何达成,具体怎么做。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反推对方的用意。
工作中的合作模式有许多种:1+1<1,1+1=1,1+1=2,1+1>2。
我们与领导的业务配合中有许多可能性的存在,我们都在追求最大化。而这个最大化应该来自,对目标的理解,对领导优势的信任,以及对其不足或者没有发力的地方的补位。
我们经常希望领导最自己器重,赋予重任。领导也有同样的预期,要相信领导。
第三原则:及时反馈
每一个事情都有预期,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及时沟通反馈,让领导始终对业务有所了解,时刻拥有掌控感,而不是失控。不能处于只要上级不问,我们就再也不提。
工作里多数人都是拖延症患者,很多时候我们有察觉,到了某个节点应该给领导一个反馈了,但是总是因为反馈没做好,或者其他就拖延了。结果第二天,领导就询问了自己。心里一拍大腿,要是自己早点说就好了。
信息反馈的一些误区:
(1)我们有时候会错误的以为,领导一定知道我所做的事情的进展 ,知道当前的现状。事实上不是的,上级的关注面积与关注体量一定是比自己大非常多,TA 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与我们重叠。
(2)不能把闲聊当成正式反馈 ,电梯里碰到了说了一句话,WC 中碰到了同步了一个业务,回头就不再说了。我自己犯过的错误就是,总是以为我们双方在某个问题上达成一致了,而事实上,这些一致,是我将无数个沟通细节串联起来,始终没有做过一次明确的业务反馈,说明这个现象。平时的沟通应该有,正式的同步不能省。
(3)信息沟通没有闭环,没有回复 :比如领导在微信里留言要求做个数据分析,自己做完以后悄悄的发了封邮件,没有微信同步,也没有口头或者其他途径同步到位。直到领导微信询问。被安排的内容完成后,要在提出要求的渠道给回复,并且拿到对方的反馈才算完结。
(4)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忽略反馈的及时性 。领导安排做个业务,自己也和领导同步了 3 个小时后给结果,实际执行中问题难度超过想象,最后自己通宵完成。第二天特困还没起来及时上班,原计划 3 小时回复的内容,24 小时后才完成。领导拿到结果后发现不是 TA 想要的,大发雷霆,然后我们自己还冤枉的不行。
做好反馈,提升做事情的效率,提升领导最业务的掌控力:
- 主动在沟通时寻找反馈频率与要求 :领导安排业务后要询问,您的这个内容要用在什么地方,希望达到什么效果,什么时候要结果;在一些紧急任务安排时,要知道这个事情的截止时间。
- 如果一个任务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本身就是模糊状态,那我们要试图创建一些节点,反馈当下的进展。比如整体的完成度,或者某个时间有了新的突破与进展。
- 业务反馈时,先说结论再说内容。如果要提问,应该是个选择题而不是简答题。如果是在一个不知道答案的方向,也应该附带上自己的思考,告诉领导,我是思考过的,不是伸手党。
及时反馈不仅仅是汇报和同步,主动的、及时的反馈体现出的是『积极主动』。
第四原则:提升不可替代性
人贵在自知,我们看到了领导的优势与不足,更要知道自己的优势和问题,清晰自己的定位。
人有的缺点还可以尝试修正,而弱点是只能避免不容易变化的。每个人经过原生家庭,经过社会洗练走到现在,大概率下已经定性,想改变任何人,以及自己,都非常难了,更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顺势而为。
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自己的优势,要如何做能够脱颖而出,怎样做才可以破局。
将自己当成一个 IP,从自己手中交付的内容,就代表『质量有要求』。
在与每个环节,每个业务的处理过程中:
- 『要事第一,以终为始』,不停的尝试超越预期,做的比别人的期待更好一些,超预期。
- 『控制好情绪』,始终面对事情,而不是人;
- 积极『应对解决问题』杜绝以后再次发生,而不是纠结责任与逃避问题;
第五原则:构建心理账户
比如我们有个共同的好朋友小 A,小 A通过了『一系列的行为与动作』,在自己心里『创建了一个靠谱的形象』,即便偶尔有 1次出现问题,我们还是会相信TA,可能只是偶尔出现问题。
可是后续小 A 『时好时坏』,不再像过去那样『稳定』了,我们对小 A的印象从靠谱变成了波动,随机,和TA 共事需要小心谨慎,到最后小 A 连续出问题,我们对小 A 的信任直接破灭。
换个角度想,领导的心中,对我们每个人也是都有一个容器,是心理账户。做的好就增加一分信任(好比存钱),做的不好,就减少一分(支出)。心理账户的储值,与行为的准确概率有关,一个行为准确率是 50%的人可以理解是基本攒不下钱的,少行动,提升准确性,慢慢存钱。这都是信任。
最后
如果在一个公司里与上级相处不好,双方可能都有问题,如果多个企业中都无法与自己的上级相处好,多找找自己的问题。
在现在的社会里,没有什么怀才不遇,更多的是未经思考的行动和没有意义的坚持。
工作里,其实没有啥三顾茅庐,更多的都是要毛遂自荐。
作者:甄朝珺,微信公众号:甄朝珺
本文由 @甄朝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