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SaaS会“失败”?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哈公社”(ID:InweTech),作者InweHub小哈,36氪经授权发布。
最近,企业服务、B2B、产业互联网和SaaS越来越“火”了。
一方面是创投市场方面在C端的萎缩,让资本和VC们开始更加关注B端赛道。 另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也让市场和行政资源,开始思考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他们。
尽管2015年被创投圈称为中国企业服务的元年,但同一时刻,SAP、ORACLE和微软等企业,早已瓜分了中国大部分头部企业的信息化预算,而金蝶和用友等国产厂商,也在一定的市场定位中,打下了自己的江山。
眼馋于大洋彼岸成熟市场中,面向B端的成功商业模式占据半壁江山,越来越多创业精英们开始考虑,将SaaS模式作为国内企业服务行业的切入点,并疯狂付诸于实践。
很遗憾,差不多5年时间过去了,不少同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除了一少部分跑出模式的个别厂商,大部分人都还在苦苦坚持。
在资本收益与时间的不断催促下,大家前仆后继,出局者让人心疼,坚持者让人怜悯。 让很多人 无法面对现实解开心结 的,则是承认已经“失败”或者在坚持的路上等待“失败”到来。
来自灵魂深处,经受不断的拷问: 你是“失败”的SaaS么? 而又是什么原因失败的 ?
没熬到时候
中国最厉害的软件及科技互联网企业是谁?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莫属。
阿里第一桶金怎么来的?依靠“中供铁军”们一次次敲开中小企业的大门,营销面向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服务并签单。 马老板的理念是什么? 服务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为了服务做生意的中小企业,阿里推出了软件互联平台向企业推广SaaS类服务,而为何又在10年4月关闭了SaaS平台?以退为进,等待时机成熟。
时机成熟了么,阿里新的营收和业务增长点是什么?云计算基础架构生态和市场认可度趋近成熟,阿里将再战ToB。
就像很多优秀的政治家,能够把握趋势的变化。 在 最合适的时机 ,一脚踢在土堆最薄弱的地方,然后引发摧枯拉朽一般的联动效果,伴随着土堆的倒塌,享受世人的敬仰,并被尊为时代的开创者。
数年前,公共云计算的技术能力还不成熟,稳定、快速、安全的服务还只是宣传的语录,企业对于管理和业务数字化还存在疑虑。 如今,技术难题被攻破,企业理念在升级,之前的问题或许都不是问题了。
身边的朋友,数年前带队开创了国内最早SRM(企业供应商管理)的SaaS产品,但熬不住孤单,最后黯然放弃。 而从去年开始,SRM市场开始在国内打开,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涌入这个领域。
《 三次转型,阿里决定再战ToB 》,而很多ToB人,既没有阿里这般雄厚的生态实力,也没有继续从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的能力,各种原因无法坚持到这个时候,无不为他们感到惋惜。
选错了赛道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脑袋一拍,杀入红海,半年打磨产品,6个月疯狂推广。 铺面而来的是,竞争对手在产品形态和市场认可方面,领先好几个数量级。
市场都杀红眼了,如果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的价值、优势、特点,或者拿到足够充足的资本弹药,这个时候入场的结局,基本是给同行做嫁衣。 虽然你也有情怀,虽然你也是某企业服务行业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但是市场真刀真枪的拼杀,就是这么残酷。
当然,成熟市场的赛道,也必然不那么好攻占。 就像很多人一提到高端ERP,就直接和SAP、ORACLE划等号一样,很多产品在市场中都已经完全挤占受众心智了,如果你选择直接硬杠,而不是通过破局讨巧或模式来降维打击,也 基本没戏 了。
中国市场规模最大和利润最多的行业是什么,如果你观察最新的财富500强:金融、地产、汽车、家电、零售、互联网。 把握一轮行业红利,踩在上升的电梯里,你也很有可能赌对赛道。
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下行周期及淘汰行业,都已经进入供给侧改革清单了,金融资源都不投放了,你还认为这类企业能挤得出利润,来购买可能是锦上添花的产品和服务么?
上升周期的企业,优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投入、合作共赢等方式,扩大市场和利润。而面对下行周期的企业,你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供应链供需方的博弈关系又会如何呢,你难道不怕被企业的回款和账期拖死?
服务客户所处的周期,以及行业利润和市场容量,决定了你的营收天花板和回款质量。想一下占据年营收大约3%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投入,落实到具体的企业个体上,哪些因素会左右,不言而喻了吧。
背离了模式
市场和资本对SaaS模式非常认可的核心重要逻辑和最大价值之一,是通过向企业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获得基于 时间片段 的 订阅付费 等 持续性 企业用户付费的营收模式。
绝对理想化的形式是,SaaS产品标准化,以及多租户和按需订阅的付费制,让企业服务的经营模式一旦滚动起来,获客成本(CAC)与留存成本(CRC)能够 边际递减 ,迅速规模化。
而现实的情况,除了在一些集中度不高的行业中,各企业需求相对标准,其余的行业头部大型企业,相对强势且可能有自己的特点及特殊需求。
因此,依靠高度标准化的SaaS模式,在客户定制化和产品标准化之间,往往充满了 难以调和的矛盾 。
坚持标准化,还处于发育阶段的SaaS厂商很难吃下大客户市场,向“SaaS市场就是得大客户者得天下”的战略目标进发。
放弃标准化,回到客制化,营收保住了,却和非产品化的软件开发公司没什么区别了。按照程序员人天,核算项目成本利润的方式,让企业价值和商业模式,瞬间变得平平无奇。
一些厉害的SaaS厂商,在发育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平衡这一矛盾。在增长、营收、成本、资源投入中,做到符合当下战略的 杠杆平衡点 。
而或许某类行业或赛道,就暂时不应该出现SaaS倡导的商业模式,特殊的客情及客观的现实限制,即使交给厉害的人来操盘,也无法达到那个平衡点。
行业内一直有个说法,通用型的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和服务,是很难出现在市场中的。而某MES厂商能获得多少市场份额,则取决于自家有多少既懂某行业生产业务的特殊性,又能设计客制化信息系统的专家,能扑在客户的项目上。
而 《乱拳打死老师傅,MES新手获工业SaaS最大融资额》 的黑湖智造,似乎打破了这种行业的刻板印象。未来结果会如何,可以拭目以待。
值得关注的是,SaaS倡导的付费订阅模式,并不能完全代表企业服务行业的先进模式。而这个行业的高价值模式,其实是有更多的体现方式的,甚至毛利率或者ROI会远远高于SaaS模式!
叫好不叫座
这几乎是是 最悲惨 的一类SaaS创业者。
如果你产品或者服务太烂,亦或者杀入时点市场已经是红海,苦苦坚守后选择放弃,怨念不会太大。
面对市场认可和行业好评,却无法迅速攻占市场并夺取客户的SaaS创业者,最后换得一地鸡毛的结果,令人无不惋惜。
当然导致“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和上面提到的几点都可能有关系。可是对比来看,很多市场口碑和评价平平甚至糟糕的SaaS产品,一样卖的很好,估值一样很高。
怎么才能把自家产品卖出去?怎样才能让产品又叫好又叫座?
而ToB营销,公认的行业难题,获客效率之低,成本之高,是企业服务厂商能做大做强的一道鸿沟。 就像 《 ToB营销的八大帮派 》 中提到的那样,各路英豪各显神通。
而用户增长的核心秘诀,一定还是落脚在 渠道和转化 上,无论方法怎样,比拼的是效率和投入产出。
影响渠道转化效果的因素很多,比如预算和人员的限制,比如缺乏某渠道的管理运维经验,比如没有挖掘某渠道转化效率的方法。 也有在渠道和转化开拓过程中,不断组合尝试各种方法,最后“死于”折腾的。
同样是做云ERP产品,紧紧依附阿里商家生态模式的聚水潭,为何比其他云ERP厂商会有更多的线索来源渠道?为什么Slack这种具备聊天功能的协同类SaaS,能够获得病毒式传播的高转化效果?为何对于一些厂商,我们希望他能够学会《 如何“打劫”SAP、ORACLE们的客户资源 》?
究其原因,是 产品与获客渠道,是否能够很好的契合 。一方面是上面说的人为的原因,但更令人悲伤的是,很多SaaS产品,目前阶段是 先天客观 无法与获客渠道契合的。
这就导致对应渠道获客成本挖下的坑,是无法被后续客户生命周期内的持续营收,来填平的。
俗称, 越卖越亏 !
SaaS这个行业, 不成功便成仁 。最后“失败”的原因,肯定不只上面说的四种,甚至是很多复杂因素和变量综合影响下的结果。
年初的时候,一篇《 谈谈to B业务的难点 》的文章火了,无数企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和投资人在朋友圈疯狂转发,无一不捶胸顿足痛苦流涕。
如果是行业的外围人员,或者是还看不透行业的投资人转发,根本不用感到意外。毕竟这个阶段,理解B端生意模式的,只是一部分人。
而行内人士的拼命转发,我更相信是文章中提到的痛点难点,勾起了大家梦魇般的过往历史回忆,以及一些行业内人士对未来的黯淡感。
回顾这几十年,企业服务的 这些问题改变了么?有被解决么?
要知道,这些都是“现象”,而不是“问题”。 “问题”需要被解决,而“现象”则需要穿透并抓住“本质”,搞清楚什么是果什么是因很重要。
这些东西, 过去无解,现在也一向无解 。换句难听的说,这也是to B行业的一些顶层企业玩家在生态和商业格局下,为保持自身优势,留给竞争和后来者的 坑和套 。
可怕的是,还有人不断在怂恿和督促,让这些进退两难中的一些并不适合客观市场规律的从业者,不断坚持继续打磨产品,这简直在“ 杀人诛心 ”啊。
如果复盘,几乎所有成功的ToB厂商,都是做 营销、生态及运营 的战略化高手。
就如同上面这张底层逻辑图所展示的,每一个优秀的ToB服务企业,都是在战略上优化上图的 高手 。
其中的明星们,有的通过借力来降低获客成本或者推前盈亏点的到来,有的通过产品或服务模式,延续并拉长每个客户的生命周期,还有的通过技术和能力输出,抬升两条线的夹角,提高用户生命周期内的利润产出。
而通过不断的获客,并将大量客户形态的上图不断的叠加,并通过财务报表展示。
一般的to B企业,做精其中的一个环节,就能在市场上活下来。而一步一步走来并成为行业龙头的企业,除了符合客观的市场环境,更是找准了每个阶段最值得投入的事情,并坚持下来了。
如果回顾开头说的各种“失败”的SaaS们,我们都能总结回归到一些 最底层的商业逻辑 上 ,而 破局点 就在这些底层逻辑上。
这里先卖一个关子,我后续会聊聊底层逻辑。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击好看,并持续关注或转发。
看过来
36氪「E-Club创变者俱乐部」首批CEO招募,依托36氪媒体洞察力、影响力和产业资源优势,连接价值创投圈资源与人脉,为创业加速赋能。洞察核心需求精心打磨五大权益,助创业路上的你一臂之力!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
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