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对标Quora,超越Quora
知乎,从被称为中国版Quora,到估值约为Quora的两倍,知乎是怎样在中国市场成长为第一内容平台?
本期导读:
- 全球知识问答社区的祖师爷Quora,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 为什么源于Quora的知乎,如今市值已是Quora的两倍?
- 中国速度的逆袭,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事实上,知乎的飞轮早已开始转动。
2017年,知乎完成了1亿美金的D轮融资,估值20亿美金。与此同时它的老师——全球知识问答社区的开山祖师Quora,也完成了8500万美金的D轮融资,估值18亿美金, 这是知乎的市值首超Quora 。
近两年,知乎更是完成了2.7亿美金的E轮融资和4.3亿美金的F轮融资,成为市值35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 约是Quora当下市值的两倍 。
源于Quora的知乎,究竟是怎样跑赢Quora的呢?
一、关于Quora
1. Quora是什么?
Quora,正式上线于2010年,是一家基于Q&A形式的知识分享社区,用户可以在上面完成提问、回答、编辑和信息归类。创立于美国,现在的用户主要分布于印度(38.7%)、美国(29.5%)、英国(2.3%)和加拿大(2.0%)。
2017年Quora完成8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后,成功跻身市值18亿美元的硅谷独角兽,一度被外媒称之为“雅虎问答和维基百科的噩梦”。目前,Quora的每月独立访客量已超过3亿。
Question Or Answer,qu+or+a=Quora
2. 天才创始人Adam D'Angelo
谈及Quora今天的一切成就,首先要归功于它的创始人Adam D'Angelo。
Adam是位不折不扣的天才,高中时参加美国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就取得了第八名的佳绩。大学时Adam日夜不休地帮助马克·扎克伯格搭建Facebook,后来担任了Facebook的第一任首席技术官。小扎从不吝啬对Adam的赞美:“我做的每一个好东西,他都能做出六个来。”
此外,Adam还被《财富杂志》评为“科技界最聪明的人之一”。
对于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成为Facebook的CTO并拥有其0.8%的股份(价值超过6亿美元),就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制高点,但是Adam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
2008年,他从Facebook离职,和Facebook前任平台经理Charlie Cheever一起创立了Quora, 其初衷仅仅是热爱知识,且乐于分享 。
正如Adam所言,“90%的知识还在人们的脑子里,没有在互联网上。”
所以Quora的核心设计理念是 主观知识提取 :
“建立一个基于人类主观知识的信息库,利用「答案公投」机制,从人类集体头脑中提取高质量的信息(包括知识、观点和经验)以解决问题,最终推动全世界知识的增长。”
于是,这个绝妙的idea加上Adam巨大的明星光环,让Quora在诞生之前就受到了硅谷极大的关注 ——上线三个月前就获得了1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8600万美元。
3. Quora的独角兽之路
0-0.1的阶段:最小化可行产品(MVP)打磨期 (2010年1月-2010年6月)
2010年1月4日,Quora开始内测,实行注册邀请制。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保证初期的用户品质,从而控制产品的整体调性。当时Adam邀请了大量硅谷明星(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Craigslist创始人Craig Newmark等)入驻Quora。由于答案频频被媒体引用,Quora在科技界迅速蹿红,同时明星效应也为Quora带来了持续的流量。
这一时期,Quora的目标在于 探索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使产品形态尽快达到 P/MF (Product/Market Fit),而非用户增长。所以Quora专注于内容打磨,积累了大量的优质答案,用户数仅从1470增长至1.4万。
0.1-1的阶段:实验性复制期 (2010年6月-2011年1月)
2010年6月21日,Quora向公众开放了注册。这一开放,用户数在半年内增长至54.7万,增幅高达37000%。由于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首页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和眼花缭乱的时间线信息。
这一时期,Quora的重心在于用户体验的优化。Adam重新设计了首页,优化了搜索算法,完成了Quora初期形态的搭建:
- 用户投票实现答案排序
- 通过算法突出优质内容
- 根据用户行为实现精准的定向推送
- 引入社交机制
至此,Quora结束了产品从0到1的打磨,开始在硅谷崭露头角,很快受到了多位知名投资人的喜爱。半年后,Quora完成了5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
2010-2011年,Quora用户量的指数型增长,来源:Neil Patel Digital
1-10的阶段:迅速扩张期 (2012年-2018年)
完成B轮融资后,Adam的目标开始聚焦于用户增长。截止2018年9月,Quora的用户规模突破3亿,成为美国最大的问答平台。
要说Quora的增长杠杆是什么,正如Adam接受采访时说,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要做一个好的产品,那么你就要持续投入把它做得更好,只有这样产品才能长久。”
作为一家内容驱动的知识问答平台, 没有什么比专注于内容质量更有效的增长杠杆了 。
在Quora,邂逅常青藤高校的教授们探讨学术问题是常有的事儿,你还可以看到维基百科的创始人Jimmy Wales、Reddit的前创始人Yishan Wong、NASA大牛和一票计算机大神在上面认真撰写答案。
此外,Quora的监督机制十分严格:Adam制定了一条命令—— “答案必须是有益的,无助于问题的答案都会被隐藏。”这大大减少了Quora上段子手的发挥空间,也保证了内容的质量和水准。
10-N的阶段:衍生期(2018年-至今)
2018年达到3亿月活后,Quora进入了衍生期。这一时期,Quora在美国的增长已经十分缓慢(美国互联网用户仅2.87亿)。
于是Adam把目标转移到国际化拓展,先后推出了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和日语的版本(Quora并未打算推出中文版,Adam曾表示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很难成功)。不过由于大神多聚集于英语版,国际化扩张的计划目前并未取得佳绩。
纵观Quora发展的整个历程, 它的目标一直是成为全球问答社区的No.1 ,推动全球知识的增长。所以,这些年Quora做的所有事情(定期举办名人微访谈、邀请大量专家入驻、推出悬赏提问等),始终都是为了打磨内容质量。
二、Quora的机会与危机
1. Quora的竞争优势
这些年Quora拳打维基百科,脚踢雅虎问答,一时占尽上风。
相比其余二者,Quora的核心优势很明显:
- 圆桌问答: 开启了深度研讨的用户场景。在Quora,“得到答案”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问题之外的启发和思考,这超越了快餐式的问答工具——雅虎问答。
- 智能算法: 重构了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相比维基百科的辞典式体验,算法帮助Quora实现了定向推送和答案排序的功能,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使用门槛。
- 知识社交: Quora构建了一个基于问答的关系网,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摆脱了以往知识产品的工具属性。你不会试图和一个快餐问答工具或一本辞典建立起深层次的关系,但你一定会对Quora上数不清的有趣灵魂感兴趣,尝试发生更多的互动。
来源:ComScore
数据显示,维基百科的访问量增长从2012年开始停滞,而Quora却在增长迅猛。另外,衰落的雅虎于2016年被Verizon收购,中国雅虎也在2013年停运了雅虎问答的服务。
2. Quora的潜在危机
近年来,随着Quora估值的水涨船高,外媒开始频频发问,“一家免费的知识问答社区,究竟凭什么估值18亿美金?”
这让我们看到了Quora的软肋: 盈利难 。
事实上,Quora从2016年才开始通过广告实现盈利。至今,广告依然是Quora唯一的盈利模式。虽然2018年Quora的广告收入达到2000万美金,但对于一家估值18亿美元的公司,这并不算一个好成绩。和Quora同等用户量级的Twitter(3.35亿),2018年广告收入超过26亿美元。并且,由于搜索广告的引入,Quora的用户开始质疑和吐槽回答的真实性。
Quora的搜索广告
拥有3亿用户的Quora,为什么盈利这么难?
1)CEO的个人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基因。创始人Adam是一个坚持“用知识改变世界”的理想青年,曾多次表示“Quora的专注点在于内容质量”、“Quora没有盈利,也没有打算尝试盈利。”他在初期拒绝套用一切盈利模式,甚至自掏钱包,拿出2000万美金来完成B轮融资 ——Adam把Quora当成一份理想,并不希望商业化反压质量。
2)Adam始终认为“扩大规模比盈利更重要”,他的理想路径是“凭借内容实现用户增长,从而自然盈利”,但这其中有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 用户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内容质量的下降。 就像知乎在开放注册后,虽然用户量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大V流失和内容水化。Quora也被用户警告,“这家创业公司已经越过了某一个点,垃圾开始涌入了。”——Quora始终需要在用户数量和内容质量之间做出取舍。
3)单一的产品结构(仅问答)导致Quora商业化的空间有限。
所以,变现依然是Quora在未来最头疼的问题。
三、中国版Quora——知乎的异军突起
源于Quora的知乎,现在已是中国第一的内容平台,估值35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体量约是Quora的两倍,知乎跑赢Quora市值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 知乎的基因突变
知乎早期的打法和Quora如出一辙:实行注册邀请制,保证认真答题的社区氛围;引入李开复、和菜头和keso等大V,提高内容调性并引发明星效应;优化问题搜索和答案排序算法,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经过6年的打磨,截止2016年9月,知乎已获得超过6000万的注册用户。
此后,知乎却走出了一条和Quora完全不同的路 —— 转型,从问答社区升级为内容平台 。
升级产品形态:
1)问答:对标Quora,用户可以在上面提问、回答、编辑和信息归类。
2)想法:对标Twitter/新浪微博,用户可以进行短内容创作和讨论。
3)专栏:对标Medium/简书,用户可以进行固定主题内的持续内容创作。
4)职场社交:对标LinkedIn/脉脉。CEO周源曾说:“社交网络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产品形态,而是指一类产品。人们在LinkedIn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能更加方便地连接彼此,从这个意义上,知乎已经部分是LinkedIn了。”
相对于一心专注问答的Quora,知乎正在尝试知识分享的多种可能形态,产品功能比Quora更进一步。
如果说Quora是一个 小而美 的问答平台,专注于回答质量与用户体验;知乎则是一个 大而全 的知识平台,利用一切方式连接所有知识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创新盈利模式:
自2016年以来,知乎一直在尝试知识付费的一切可能路径,实现多元盈利。从知乎,到知乎Live、知乎大学、私家课等付费产品的推出,知乎已经建立了四种主要的商业场景:会员付费/知识变现/出版收益/广告。知乎CEO周源也表示,希望最终建立一个面向知识消费者和机构伙伴的大型知识服务市场。
单单是知乎Live这一项,就在上线后一年内获得了超过500万的付费用户,复购率达到43%,主讲人的平均时薪超过了11000元。其中,李笑来的《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创下了1200万的单场收入。
截至2018年6月,知乎已经拥有15000个知识服务产品,5000名生产者,付费用户人次达到600万,每天大约100万人在使用知乎大学。从盈利模式上,知乎几乎碾压了Quora。
内容下沉:
2018年5月,知乎的创始人周源在「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上表示,“知乎用户结构早已发生巨大变化,大量的二三城市用户在知乎上讨论和交流,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三四线城市用户。”
知乎为什么要下沉?
1)实现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面对用户数量与内容质量的天然矛盾,知乎做出了和Quora截然不同的选择。在当下本科生比例仅有4%的中国,内容下沉是最快的拓张通道。效果也很明显,截止2018年11月,知乎的用户数突破2.2亿,积累的问答超过1.3亿,已然成为中国第一的内容平台。
2)支撑巨大估值的需要:知乎在完成2018年的E轮融资后,就已无限逼近上市。然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始终以用户数量换算产品价值,所以知乎必须用更大的用户量来支撑其估值,内容下沉是一个迎合趋势的选择。
3)初心:早在2013年开放注册前,知乎团队就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是做一个小众网站,还是一个大部分人都能使用的网站?”他们的回答是后者。这也符合周源创立知乎时的初心:“把存在于每个人大脑里的知识、经验和见解都挖掘出来,相信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别人所需要的东西。”
因此,知乎是势必要下沉的,Slogan也变成了“发现更大的世界”。
2. 知乎的创始人周源
如前文所言,CEO的个人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基因。那么,周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2004年,周源从东南大学毕业(软件工程硕士)。之后做过程序员,也当过记者(第一篇报道就获奖)。第一次创业的项目是帮助中小电商提供搜索的产品“Meta”,无奈失败告终。一场西藏之旅后,周源看准了美国问答社区的头号玩家Quora,召回原Meta团队创办了知乎。
笔者翻阅了周源在知乎的345个回答,他是个相当接地气的人 ——曾在“为什么酸豆角下饭?”、“做近视眼手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为什么在中国《火影忍者》如此受欢迎?”等问题中留下了洋洋洒洒几百字的回答。
相比“理想主义”的天才Adam,周源的经历要复杂得多,也更接地气儿,所以知乎逐渐发展出和Quora截然不同的气质。
3. 知乎市值跑赢Quora的根本原因
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盈利能力的差异:除了前文提及的“知乎碾压Quora的多元盈利模式”,知乎在 未来知识付费领域的潜力 也不容小看。
截止2018年末,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的用户规模已超过2亿人,渗透率达到25%。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35.1亿元,四年间总体增长近4倍。
来源:观研天下
随着知识付费的迅速崛起,未来一定是 “得内容者得天下” 。从内容生产的层面来看,知乎和喜马拉雅的作者最多,属于第一梯队,这也将成为知乎未来持续发力于知识付费行业的最大优势。
所以,知识付费的未来可期,知乎的盈利更是翘首以盼。
四、中国速度的逆袭
1. Copy to China?Copy from China!
事实上,类似“知乎逆袭Quora”的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
- 2005年,成立两年的淘宝,超过了曾经占领中国市场2/3的Ebay。
- 2017年,新浪微博市值达到113亿美元,超过了Twitter。同年,微博的活跃用户数量达到3.9亿,超过了Twitter的3.3亿。
- 甚至,中国原创的不少产品都已成为海外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 2017年小黄车和摩拜火遍中国后,硅谷推出了美国版共享单车LimeBike。
- 2018年国际版抖音Tik tok一度登顶于App Store免费榜后,Facebook于同年推出「克隆版抖音」Lasso。
- 2019年3月6日,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正在往“隐私短信社交”的方向转型,试图打造一个类似微信的「超级应用」。当时,小扎的这一举动受到了美国媒体的嘲讽:“这不是学微信吗?”随后承认:“后悔没有在四年前学微信。”
「克隆版抖音」Lasso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产品被称为“中国的Ebay”、“中国的 Amazon”、“中国的 YouTube”。从Copy to China到Copy from China,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2. 中国速度的底层逻辑
人口红利:
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占世界网民比例的21.6%,这个数字约是美国互联网用户人数的3倍(2.79亿)。虽然近年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褪去,但获客成本依然远远低于美国,助力中国企业的迅速腾飞。
竞争环境:
2015年,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来到中国,在北上广深呆了两周后,他说:“中国的每一个领域竞争都很激烈。在创业方面,你把其他国家的东西复制到中国,但同时也有100多个人在和你做同样的事情,这让我觉得有点害怕。”
在美国,一个产品占领主流市场后,同一赛道内很少出现相似的对手。这在中国恰恰相反,一个idea至少能孵化出三家公司,长期处于龙争虎斗的竞争之中。
所以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更擅长颠覆式创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则更擅长不断迭代、跨领域结合和商业创新。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长期激烈的竞争环境,让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完成了从模仿到超越的转变。
创新力量:
截止2019年6月,全球市值前 30 的互联网公司榜单中,美国 18 家,中国 7 家。去年美国著名商业媒体FastCompany公布的“全球最佳创新公司50”的榜单,也有4家中国公司入选(腾讯、今日头条、VIPKID和大疆创新),主编Robert Safian评价说“鄙视中国为山寨之国的日子早已远去,创新生态系统已经在中国扎根。”
另外,中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独角兽”已突破80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初创企业大国。种种数据表明,中国的创新力量正在崛起,尤其是5G、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共享交通等业务。
正在以“中国速度”逆袭的企业,究竟做对了哪些事?
笔者认为,无外乎三点:
“大胆尝试、快速迭代、不断创新。”
从模仿到超越,中国企业成功的核心,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模仿与借鉴,而是一次次在技术实力和市场博弈中的胜出。
资料参考:
《知乎正式官宣获F轮4.34亿美元融资,快手百度联合战略投资》,by 腾讯新闻.
《知乎:迎来“水大鱼大”好时代》,by 菠萝财经.
《知乎周源:矛盾的总编辑》,by 蓝媒汇.
《2019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by 观研天下.
《Q&A app Quora valued around $1.8billion in $85 million fundraise》, by Josh Constine.
《The Wonderful World Of Quora》, by Neil Patel.
《Quora Competitive Analysis, Marketing Mixand Traffic》, by Alexa.
作者:林蓁蓁,公众号:Growth洞察启示录
本文由 @林蓁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