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床都不想上班?抗壓性強的人,工作倦怠比例竟然更高嗎?
今年 (2019) 五月世界衛生大會決議要把工作倦怠 (Burnout) 納入 2022 年生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第 11 版中 (ICD-11)。每天早上都不想起床上班的你,可能也要想想工作倦怠的可能了。
工作倦怠是什麼?是一種病嗎?
世界衛生大會決議並釋出新聞稿後,許多媒體說工作倦怠被 WHO 認定是「疾病」,但是工作倦怠只是 一種可能影響心理健康的風險因子 , 並不是疾病 。
事實上,國際疾病分類標準 (ICD) 的全名是「國際疾病及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標準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除了疾病之外還包括各種與健康有關的問題。而工作倦怠是就是歸類在健康相關問題,放在「會影響健康狀況或會因此尋求醫療服務之相關因素」這個分類之下1。
WHO 在發現各大媒體誤會之後,隔天也發出新聞稿澄清2,指出工作倦怠並不是病況 (medical condition) ,而是職場中的現象 (occupational phenomenon) ,而且是歸類在民眾遇到時會尋求醫療協助的類型,因此不能說工作倦怠是一種疾病。
雖然很可能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但工作倦怠不是疾病。圖/Pixbaby
工作倦怠:覺得累、憤世嫉俗、專業效能變差
工作倦怠是 1974 年由德裔美籍心理學家 Herbert Freudenberger 首次提出,他當時發現在醫療院所的工作者很容易頭痛、失眠、固執、易怒,感覺憂鬱,甚至思考停滯的狀況,他在論文中將這個現象描述為「Burnout」 3。
多年研究下來,其實對於工作倦怠的認識越來越清晰。在 2016 年修訂的第十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中 (ICD-10) ,已將 Burnout 列在其中,不過只簡短描述這是「精力耗盡」的狀態,並歸類在「與生活處理困難有關的問題」當中4。
直到最新的 ICD-11 , WHO 才終於採用許多研究中已經採用許久的明確定義。這個 明確的判定標準 是必須同時有以下 3 種狀況:
- 覺得能量耗盡或精疲力竭
- 與自己工作的心理距離拉長,或者對自己的工作態度消極或充滿憤世嫉俗之感
- 專業效能降低
而且要排除適應障礙、焦慮症、情緒障礙以及與壓力相關障礙等可能有相似問題的疾病1,2,才能確定是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可以說是「無法順利處理職場壓力」而產生的現象。雖然它並不是一種疾病,但是工作倦怠可能會大大影響身心健康,也會降低團隊整體的效能,甚至有可能進一步發展成其他的心理疾病。
工作倦怠在助人工作者中比例相當高,如醫療從業人員(如醫師、護理師)、社工和老師等。有研究統計5,6,7,老師的工作倦怠比例約 30%,醫師的比例高達 67% 。
醫師工作倦怠的比例極高。圖/Unsplash @Piron Guillaume
也有一些報導指出,學術界,無論是已有教職、博士後、博士生工作倦怠的比例都很高,問題不容小覷8,9。而不限工作類型的統計也有大約 10% 的人有工作倦怠的現象6。
有工作倦怠的問題的人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多。你或許曾懷疑自己有相關問題,我們該怎麼辦?或許從認識工作倦怠的風險因子 (Risk Factors) 下手,才能及早發現自己正在邁向上班厭世之路。
上班上到懷疑人生,幕後的原因是什麼?
目前學界提出的理論認為,職場環境和個人特質共同影響員工的職場調適狀況,而且各有幾項因素被認為可能是工 作倦怠風險因子 10,也就是歸納發現工作倦怠者常有些共同特徵,但 無法確定彼此是否有因果關係 。
在員工個人方面,研究發現某些特質或狀態的人工作倦怠比例較高。例如單身者比例就比已婚者高11。此外,責任感越高、抗壓性 (Hardiness) 越高、越覺得可以掌控個人生活的一切,或是對於工作的期待越高,工作倦怠的比例也越高12。
悲傷的事實是,單身者的工作倦怠比例比較高。圖/giphy
而在職場環境的部分,目前研究認為當員工有以下 6 種狀況出現時,較有可能會出現工作倦怠,這幾種 風險因子如下 13,14:
- 覺得工作量過大
- 感覺對工作沒有控制感
- 缺乏獎勵回饋(包括金錢、人際回饋)
- 面臨職場人際互動問題
- 被不公平對待
- 無法滿足個人內在價值追求
當員工長期感覺 工作量過大, 例如長期加班,如果沒辦法好好休息,可能使人精疲力竭;當員工長期覺得 無法掌控工作 時或 自主權很低 時,容易產生無力感。例如:怎麼努力都沒有成果,或者是遇到控制狂上司;而 缺乏足夠獎勵 ,如薪資、獎金和認可、稱讚等,員工也可能認為「不值得」為老闆賣命,或是認為自己和負責的工作不重要,進而降低效能感或工作慾望; 同事間的負面互動 也可能造成影響,劇烈衝突或職場霸凌等; 是否受到公平對待 ,如基本的尊重、任務與獎勵的分配等,也會影響員工為工作努力的意願,甚至對公司產生憤怒和敵意; 公司理念或策略 , 和員工個人的內在價值追求 ,產生衝突時,員工需要作出抉擇和取捨,可能因此降低效能,甚至因為不認同而有消極或負面態度。
職場霸凌容易讓我們對工作環境感到厭世。圖/Pixbaby
雖然這些風險因子只是工作倦怠問題者的共同特徵,並不代表有這些特徵,就一定會演變成工作倦怠。我們倒是可以把這些徵兆看作警訊,反映我們可能正在面臨巨大壓力,可能需要做些調整,幫助自己度過這一關。
當遇上了職場上的問題,甚至出現工作倦怠的現象了,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自己的狀況呢?
面對工作倦怠,我們該怎麼辦?
工作倦怠本質上就是長期工作壓力調適不良產生的,所以說可以用來調適壓力的方法,都多少有些幫助。
當然第一步是 試著釐清自己的壓力來源 。是工作量過大使得自己太累?是職場中的人際關係帶來壓力?還是自己對於工作的期待與現實落差產生的失望?嘗試找出自己的壓力來源,才能依此思考與評估有哪些可以採取的行動。幾個可以試試看的做法如下5,15:
- 如果有 適合的同事或主管討論 ,可以聊聊自己面臨的具體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學習時間管理技巧、試著化解衝突、調整工作職責,或是調整工作方法與模式等。
- 尋求來自 親友或同事的支持 ,或跟任何其他你覺得適當的人聊聊,說說你正面臨的狀況,來幫助排解工作壓力和倦怠感。
- 進行具有 紓壓、放鬆效果的活動 :像是跑步、游泳、騎腳踏車,或其他中等強度以上的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腦內啡分泌,帶來「跑者的愉悅感 (runner’s high) 」,讓你可以感受運動後的暢快與舒壓;又或是可以試著做近年越來越多研究支持的「正念 (Mindfulness) 」練習,訓練自己覺察當下的情緒和壓力,練習平靜自己的內心,釋放自己的壓力。
累了,就要來點放鬆的小確幸。圖/Pixbaby
當然,也可以 重新評估工作與自己的能力、興趣和熱情是否相合 ,想想加班時間有沒有超過自己可負荷的程度?或是公司、工作的理念和目標與自己的核心價值接近嗎?
誠實地與自己對話,可以幫助自己判斷「換工作」到底該不該成為選項之一。
不過找工作並不像向神燈精靈許願那麼簡單,別輕易地就認為應該要換工作,在發現問題與完全放棄這份工作之間,我們其實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就如同上面提到的三個大方向,如果這些都沒有辦法有效的改善自己的狀況,還可以 尋求專業的臨床與諮商心理師的協助 ,幫助與陪伴自己面對眼前的難關。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工作,所以與其不斷逃避工作倦怠的問題,不如藉著這個契機,好好與自己對話吧。認識自己為何感受到壓力,尋找該如何處理它的方法,也許就能往越來越自己嚮往的職涯前進也說不定。
※本文感謝泛科學專欄作者林希陶協助確認文章內容。
參考資料
- WHO ICD-11 資料庫 - QD85 Burnout
- Burn-out an "occupational phenomeno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WHO 新聞稿
- Freudenberger, H. J.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0(1), 159–165. doi:10.1111/j.1540-4560.1974.tb00706.x
- 衛福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第二十一章(Z73.0)
- “Occupational Burnout”, The Patient
- Heinemann, L. V., & Heinemann, T. (2017). Burnout research: emergence an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a contested diagnosis. Sage Open, 7(1), 2158244017697154.
- Rotenstein, L. S., Torre, M., Ramos, M. A., Rosales, R. C., Guille, C., Sen, S., & Mata, D. A. (2018). Prevalence of burnout among physicians: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320(11), 1131-1150.
- 科學家也要休息!科學研究人員的「職業過勞」危機──《物理雙月刊》 - PanSci 泛科學。
- ”Graduate students need more mental health support, study highlights”, Science Blog, doi:10.1126/science.caredit.aat5139
- Maslach, C., & Leiter, M. P. (2016). Burnout. In Stress: Concepts,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pp. 351-357). Academic Press.
- Ahola, K., Honkonen, T., Isometsä, E., Kalimo, R., Nykyri, E., Koskinen, S., … & Lönnqvist, J. (2006). Burnout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1(1), 11.
-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 Leiter, M. P. (2001).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1), 397-422.
- Leiter, M. P., & Maslach, C. (2005). A mediation model of job burnout. In Alexander-Stamatios G. Antoniou & Cary L. Cooper (Ed.), Research companion to organiz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chap. 36, pp. 544-564),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 Maslach, C., & Leiter, M. P. (2016). Understanding the burnout experience: recent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sychiatry. World Psychiatry, 15(2), 103-111. [link]
- “Job burnout: How to spot it and take action”, Mayo Clinic
以下是不列入參考文獻的資料:
- “How to tell if you’re close to burning out”, BBC Worklife
- Work–life balance: Break or burn out, Nature 545, 375–377 (18 May 2017) doi:10.1038/nj7654-375a
- 《【集體厭世的背後理由】千禧世代的「職業倦怠」該歸咎於誰?》,Posted on 2019/02/18,科技報橘。
- “Being proactive about mental health during your PhD: a very short guide”, NatureJobs, 2017 May 08.
- ”Graduate students need more mental health support, study highlights”, Science Blog, doi:10.1126/science.caredit.aat5139 (其中提及的原始文獻)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 Medium 聽語軒‧聽宇軒 標題 感覺工作倦怠每天都不想上班?工作倦怠的風險因子與紓解方法
The post 每天起床都不想上班?抗壓性強的人,工作倦怠比例竟然更高嗎?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