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云游戏:寻找“拼多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竞核(ID:hungrydou)
十年前,OnLive、Galkai两家创业公司率先推出云游戏服务,试图将玩家从终端中解放,随时随地畅玩游戏。近几年海外主机厂商索尼,芯片巨头英伟达亦有探索。
可惜,受限于网络带宽条件,虚拟化技术尚不成熟,云游戏未能普及。
直到2019年,随着谷歌、微软入局,云游戏终于彻底爆发,但仅限于话题度。
随着5G商用愈来愈近,中国云游戏产业开始走向台前。达龙云电脑、格来云游戏、红手指、海马云等厂商是国内云游戏的先锋探索家。
腾讯、华为,以及顺网科技等公司大都基于已有的业务扩张至云游戏领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经过数月调研,竞核精心策划云游戏专题,试图为大家呈现本土云游戏玩家的真实面貌。
5G杀手级的应用是什么?答案依然未知。
5G最先让用户感知的应用是什么?答案是云游戏。
25岁的潘江江来自贵州安顺,一直在老家做装修工,去年5月刷应用商店时偶然接触到云电脑。
" 太稀奇了,竟然可以在手机上玩《地下城与勇士》。"他回忆道,"去网吧玩《地下城与勇士》开销比较大,加上忙于工作没时间,而用云电脑比较方便,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可以躺着玩。"
云电脑是达龙云旗下的云游戏应用,主要提供移植自端游的云游戏,诸如《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DOTA2》等。
当被问及是否知道云电脑是云游戏时,潘江江咕哝着道: " 玩得时间久了跟玩手游没什么区别,并不清楚什么是云游戏。"
高三刚毕业的戴官佑来自广西南宁,他跟潘江江拥有同样的感受。他说自己并不了解云游戏,使用云电脑就是图方便,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
所谓云游戏即指将游戏放在云端服务器运行的游戏方式。 "云游戏"模式下,游戏的存储、计算、渲染等都在云端完成,玩家可通过任意终端随时随地体验高品质游戏。
事实上云游戏并非新鲜事物,2012年开始中国就有厂商在做主机和PC的云游戏,但受限于带宽网络,发展得并不顺利。
2019年云游戏之所以"蹿火", 一方面是大厂尤其是谷歌、微软、腾讯等明星企业接连入局,自带光环效应吸引了媒体大众的关注;另一方面,5G商用近在咫尺,有望解决云游戏所需的高带宽网络。
竞核试图为大家呈现中国云游戏厂商的全景图,还原中国云游戏市场的来龙去脉,拆解华为、腾讯等大厂入局云游戏的意图。
云游戏的热度毋庸置疑,可大众传播层面的热度不代表行业的真实现状。 竞核将眼下的云游戏市场定义为下沉市场,认为比寻找云游戏界 "Netflix"更贴切的说法是寻找云游戏界的"拼多多"。
云游戏两大帮派
中国现有的云游戏厂商大致上分为两派:其一是基于X86架构(PC端);其二是基于ARM架构(移动端)。 它们分别解决的是PC游戏云化和移动游戏云化。
前者代表性公司是动视云科技(格来云)、达龙信息科技(云电脑)、顺网科技(顺网云电脑),后者则有微算互联(红手指云手机),海誉动想科技下称海马云(集游社)。
腾讯、华为则是在两条赛道均有布局,其中腾讯CMatrix主攻移动游戏云化,腾讯即玩主打端游云化。华为旗下的云电脑主打PC游戏云化,云手游主攻移动游戏云化。
从通信技术演进历程来划分云游戏厂商阵营更简单明了。
4G时代,大概从2014年--2019年,中国最早从事虚拟化技术的公司开始涉足云游戏,比如达龙云电脑、格来云、海马云、微算互联。
2019年是云游戏市场的转折点,谷歌、微软等海外互联网巨头高调杀入云游戏市场,国内大批公司跟进。中小型代表企业有酷士多科技、白鹭科技、触控科技。大型的企业以顺网科技、腾讯、华为为代表。
具体到游戏内容,PC云游戏大多以免费网络游戏为主,比如《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问道》。移动云游戏则是以中重度游戏为主,比如《王者荣耀》、《王牌战士》、《重装战姬》
格来云稍有不同,该平台内的游戏更偏向主机游戏,比如《鬼泣DMC》、《FIFA19》、《看门狗2》等。不过平台内亦提供《火影忍者》这类免费网游。
通常情况下云游戏服务商会提供三套体验方案:外接手柄、外接键鼠、虚拟按键。
拿《鬼泣DMC》举例,玩家既可通过蓝牙外界手柄体验,也可以在手机上选择虚拟按键直接操控。
如上图所示,格来云为玩家提软手柄、软键鼠两种体验方案。
如果玩家想要长期体验《鬼泣DMC》,需支付购买游戏的费用以及包月费用,月均80元。
动视云科技总裁助理唐丹阳告诉竞核: "格来云游戏主要提供游戏分销服务;云服务。平台上的云游戏与上游游戏厂商定价一样,格来云帮厂商做分销,主要赚云服务的钱。"
游戏内容决定了云游戏平台的商业模式。主机游戏原生的商业模式是买断制,移植到云游戏平台后保持不变。平台方在游戏侧不额外收取费用,只赚提供的云化服务费,以订阅费用体现。
鉴于国内市场大部分端游、手游均是免费游戏,这也决定了云游戏平台的商业模式--时长收费,同样地体现为订阅费用。
目前云电脑、集游社、华为云电脑采取按小时收费,大致在3元左右。
一般典型的云电脑用户一天使用时长为3-- 4小时,月均支出费用在300元左右。需要指出的是,云电脑是流量黑洞,1小时要消耗500M到1G左右,典型用户月均流量接近50G。
" 三块钱中间,大致一块钱是硬件成本,一块钱是带宽成本,一块钱才是我们的毛利。"达龙云信息科技CMO闻彬告诉竞核。
他强调,公司毛利比较低,但去年是盈利的,这至少说明商业模式是正确的。
总得来说,国内云游戏厂商的商业模式为订阅制,其中又分为分时租赁、包月、年费。根据云游戏平台游戏内容,又可分为买断制、免费,这跟原有的游戏商业模式如出一辙。
现阶段有一些云游戏厂商在探索售卖手柄、键鼠等外设设备,不过量级还太小。
下沉市场,云游戏界的拼多多
对于典型的云游戏用户而言,他们支付的订阅费,抵消的是去网吧的上网费及更换手机的费用。
对冲上网费很容易理解,用户在手机上玩《云顶之弈》、《地下城与勇士》就不必去网吧,且更加方便快捷。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端游没有对应的手游产品。换句说,这类云游戏移植品是击中了核心游戏玩家,属于刚需。
潘江江玩《地下城与勇士》长达10多年,很少玩其它游戏。进入装修工作繁忙的日子,他根本抽不出时间去网吧。
云电脑的出现如同及时雨,每天完成工作后,他会在23:00--次日3:00包夜躺着玩《地下城与勇士》。
潘江江偶尔也会玩吃鸡。他吐槽道,手机玩吃鸡还是比较吃力,标配版有点卡顿,只能以最低画质吃鸡。
不同于《地下城与勇士》,市面上的吃鸡手游少说也有五款。潘江江之所以选择云电脑,而不是直接下载吃鸡手游,实则是手机性能受限,带不动。
从他使用的手机终端OPPO A53 可以窥见 ,这款面世于2015年的产品,在他手上用了将近3、4年时间。
来自广西南宁的戴官佑亦是如此,他使用vivo Y66也有3年时间。
通常情况下换机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是手机换机费;第二是家用电脑换机费。典型的云游戏用户普遍属于第一种情况。
达龙云电脑COO闻彬告诉竞核:"云电脑的用户主要是蓝领,以厂哥、厂妹为主。终端方面,vivo、OPPO特别多。"达龙云电脑COO闻彬告诉竞核:"云电脑的用户主要是蓝领,以厂哥、厂妹为主。终端方面,vivo、OPPO特别多。"
华为云电脑同样主打PC游戏云化,起初主要应用在华为P20、Mate20这类高端机,随后逐步落地下放至Nova、荣耀这类中端机型上。
" 目前使用华为云手游、云电脑产品玩游戏的用户多持有中低端手机。"华为云云游戏负责人聂凯旋告诉竞核。
不同于华为云电脑、云电脑主攻的PC云游戏,格来云游戏是从主机游戏切入云游戏。
单从云游戏内容来判断,格来云服务的用户群似乎更靠近一二线城市,毕竟该区域的用户比较熟悉主机游戏,但实际上它瞄准的同样是下沉市场。
"我们的用户分布很贴合互联网用户群,集中在沿海、西南地区。"动视云科技总裁助理唐丹阳告诉竞核。
至于用户使用的终端机型。唐丹阳透露:"用户使用的手机型号很分散,但多属于中等偏低的型号,包括vivo大部分型号,价位大多在两三千块左右。" ** **
总的来说,国内云游戏用户多持有中低端手机。
竞核认为现阶段中国云游戏市场跟拼多多主打的下沉市场类似。原因在于,三四线城市存在大量中低端机,用户需要云游戏来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
除却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外,人群多分布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城市。 中国云游戏用户粗略地可概括为蓝领,与海外云游戏高端白领用户相比,是典型的中国特色。
硬核比拼,对决云计算
对云游戏用户而言,选择一款云游戏产品大多基于三个维度:游戏内容、游戏运行流畅度、操作体验。
市面上除却格来云主攻主机游戏具备内容独特性外,PC云游戏平台、移动云游戏平台在内容上几乎是同质的。
对这些厂商而言,角力主要围绕云游戏运行流畅度以及操作体验。
用海誉动想科技(海马云)CEO党建峰的话来说:"云游戏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垂直云计算平台。其实云游戏从核心技术原理,已不存在大的技术性难点,但在整个工程化层面有非常多复杂的问题。
**不考虑基础网络设施,边缘计算节点。
**
云游戏是否流畅,主要取决于串流技术、云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这也是云游戏的两大核心技术原理。当然服务器越多,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能提供更高的网速。
串流技术各家差距并不太大,较量的阵地主要在云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上。
云电脑、华为云电脑、顺网云电脑、格来云、腾讯即玩这五款PC云游戏产品采用基于X86的服务器虚拟化方案。红手指云手机、集游社、华为云手游这三款产品采用基于ARM的服务器虚拟化方案。
各家云游戏厂商均认为自家的虚拟化技术领先,拥有处理高并发的能力,能顺利实现动态调度。
以达龙云、动视云为代表的中型PC云游戏厂商部署的服务器大致一两千台。而海誉动想、微算互联这类移动云游戏厂商部署的服务器大致在七千到一万台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海誉动想、微算互联旗下的移动云游戏产品集游社、红手指云手机并不是公司战略重点,两家公司均对外提供移动云游戏服务,也即提供基于ARM的云计算服务。
竞核了解到,华为、腾讯均跟上述两家厂商有过接触,但因价格问题并未谈拢。
华为发展云游戏的优势很明显,有终端硬件、有自研基于ARM的鲲鹏服务器芯片,短板则是没有游戏。目前,华为云在全球拥有20个区域,36个可用区,1500+CDN节点。
华为云云游戏负责人聂凯旋告诉竞核,华为云希望在云游戏领域扮演最强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包括基础的技术支持,以及上层软件,流化技术的支持,网络压缩、传输等。
华为泰山服务器
在竞核看来,华为作为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会自己去做云游戏平台。其入局云游戏可从两个维度思考:
其一是联手华为消费者BG打造华为云电脑,借助云游戏推动售卖更多终端;其二是卖服务器芯片甚至卖单片机,比如鲲鹏芯片、泰山服务器等。
腾讯入局云游戏的优势是手握游戏内容,云计算实力不俗,短板是缺少硬件,包括终端硬件、云服务器硬件资源。
截至2019年4月,腾讯云的基础设施覆盖全球五大洲25个地区,运营53个可用区,全球部署了超1300+个加速节点。2019年5月,腾讯部署在全球各地的服务器数量超过100万台。
大体上腾讯云游戏业务布局分为两条路径: 其一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主导的腾讯云云游戏方案,致力于成为云游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二是互动娱乐事业群(IEG)主导的CMatrix,致力于成为移动云游戏平台。
其野心不言而喻,即成为云游戏平台,与此同时也希望成为云游戏技术方案解决供应商。
2020年上半年云游戏必有一战
按理说,云游戏如此火热,身处战场的玩家理应打得不可开交才对。
吊诡的是,初具规模的云游戏厂商各自固守着已方城池,如同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华为、腾讯的入局也尚未改变战场格局。
要解释这种现状,还得回到云游戏平台的商业模式上,带宽、服务器占了大头,毛利相对较低。此外,4G网络下网速慢影响了用户体验,导致受众基数较小。
大厂没有看到爆发迹象,成熟的路径,自然不会重兵投入。
目前格来云主攻主机云游戏,达龙云主打PC云游戏;海马云、红手指主打移动云游戏,但公司主业是面向B端、G端提供云服务,C端云游戏产品地位一般,双方都没有扩大投入。至于腾讯、华为,它们在两个赛道中只能算是新入局者。
" 华为云的重心是在移动云游戏,我们鲲鹏的架构一定是领先市场的。"聂凯旋说,"端游为辅,做到跟大家基本一致就好,在有些方面优于竞争对手即可。"
由于华为云不做云游戏平台,因此这番言论顶多只能说明他看好云游戏平台,特别是主机、PC云游戏厂商扩容游戏库时移动游戏优先级比较高。
"随着细分云游戏内容市场逐渐填满,明年上半年,格来云、达龙云、海马云等云游戏厂商必然会扩容游戏内容库,届时必然掀起一场大战。"资深投资人士晓壮(化名)告诉竞核。
他强调,最晚明年上半年大家肯定开战。
战火几乎可以说是一触即发,可游戏CP方却出奇的冷静。
至今未见到一家游戏厂商跳出来,扛起云游戏大旗,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网易也不例外。
盛趣游戏VP谭雁峰告诉竞核,现在云游戏平台也在签大量的游戏内容,包括单机游戏、客户端游戏以及中重度手游。其实平台方就是为了抢占内容、抢占流量。
在他看来云游戏的壁垒并非技术,而是集中在游戏内容上。
这从侧面证明,云游戏平台方定会为扩充游戏内容库展开版权大战。该场景有望重新演绎视频平台为抢夺优质内容而导致的天价版权战。
必须承认的是,现如今所有的云游戏都是加分项,没有一个是原创项目。 "移植"是云游戏甩不掉的标签。
回顾游戏发展史,端游时代有《热血传奇》、移动游戏时代有《愤怒的小鸟》。
竞核认为,只有专为云游戏而生的内容才能彻底引爆云游戏平台,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运气。
这也难怪投资机构扫了一圈云游戏厂商,但极少出手下注。
晓壮认为投资机构基于三个逻辑:
第一,头部机构的被投公司有转型做云游戏的,这解决了卡位问题;第二,已投公司跟市面上新增公司实力差距并不大;第三,大家预判未来再过半年或一年左右的时间,云游戏还是大公司的事。
对于中小云游戏厂商而言,2019年下半年到2020上半年是难得的机会窗口。一旦5G用户积累至大几千万,届时离巨头真正下场收割就真的不远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