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升维,MVPM养成记
我们每个人都算得上是自己的产品经理,从一个MVPM经理开始,追求达成MVP,无论追求的是什么,只要开始了就不算晚。
01
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能够脍炙人口,互联网大佬背书功不可没。
2010年,iPhone4进入中国,乔布斯作为产品经理被国内大佬封神;同年,丁磊接受记者采访,自称在网易的岗位就是产品经理。
2011年初,《商业价值》杂志社联合极客公园举办的“2010年创新产品评选大会”,李开复、周鸿祎等诸位参会大佬围绕“产品经理”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和分享,会上频频发出“产品经理就是未来CEO”这种金句。
电商类产品,除了前端用户,还需要供应端的生产、仓储、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产品服务链条很长,所以大多都是运营驱动。社交、游戏、工具、内容类产品,供应端链条很短,前端用户流量就是核心,尤其是游戏和工具,功能即为供应,产品就能够完成从供应端到前端的服务闭环,因此产品经理成为了核心岗位。
继乔布斯之后,张小龙的微信,再次成为产品经理封神之作。腾讯被人熟知的产品基因,使得腾讯系产品经理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招募对象,腾讯门徒再加上腾讯产品本身的影响,进一步放大了产品文化,此外还有宿华、俞军、傅盛等一大批产品驱动的成功管理者,产品经理成为每个人心目中高大上的互联网职位象征。
2010年,有个长着娃娃脸却自称“老曹”的年轻人,离开了六间房开始创业,建立的内容社区叫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用户定位产品经理职场新手;也在这一年,阿里的苏杰出版了一本书,也叫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堪称是产品经理职场奠基之作,如今已经有了2.0版。
自此之后,产品经理内容和书籍层出不穷,职位也开始大众化,甚至真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度成为入行互联网的首选职业。
02
我们每个人都算得上是自己的产品经理,从一个MVPM经理开始(Minimum viable product manager最小可行性产品经理),追求达成MVP(Most valuable product最有价值产品),无论追求的是什么,只要开始了就不算晚。
狭义上的MVPM(最小可行性产品经理),定义了产品经理多元化的职业技能,互联网的产品经理们号称是站在技术、商业、设计交汇点的一群人。
*1. 技术能力*
(1)编程,软件本质上就是程序,因此作为互联网的产品经理,虽然不至于要学会编程,但起码的常识必须了解,最快的方式就是和技术人员沟通请教,而且有必要在PRD中罗列清楚,比如功能输入的前置条件和输出的后置条件。
(2)架构,老衬是技术白痴,创业时在这方面趟过无数坑,牵一发动全身的案例不胜枚举,技术部门动不动就说重构,研发时间一开口就是几个月,期间老衬恨不得自己去编程,之后终于找到一条捷径,就是耦合性。
每个功能模块,在产品设计之初尽可能独立,尤其是不要和全局发生太多变量交互,通过功能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低耦合,使得多数模块可以复用和移植,并且当一个模块出现问题,只会影响局部,并不会牵连全身,这样在敏捷开发时也能做到需求快速修正和变更。
(3)数据模型及API,通俗点的理解,数据模型与系统架构相关,系统多个模块都会存储产品使用数据,比如用户点击登录和购买,用户分别在不同模块都留下了数据,如果需要调用完整的用户数据,模块之间就必须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的方法就是建立API接口,API使得2个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并且交换信息,而且还允许和外部的模块通信,也就是可以调用别人提供的公共API,比如我们产品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就是一种接口调用。
2. 商业能力
(1)项目管理,自从开始流行精益创业,多数互联网公司都采用了敏捷开发流程,这样可以碎片化的管理开发进度,还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根据市场直接反馈来调整需求优先级,然后随时变更需求排序,而且开发进度不会延期。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要了解起码的版本控制(Git)、协作编程(GitHub)、版本测试以及版本发布的常规流程,之后还需要配合敏捷开发相关的Scrum、看板,拆分需求大小、评估优先级、预测Sprint周期、参加站立晨会等。
(2)单位经济效益,LTV(客户总价值)和CAC(获客成本),是建构商业模式的基础,本质就是LTV>CAC,客户价值大于获客成本。
如果用户价值不高,比如小程序,产品经理需要设计更多的低成本获客功能,甚至各个功能模块都尽量诱导用户分享;如果用户价值很高,比如SaaS产品,产品经理便不能喧宾夺主,设计要尽量弱化自身存在感,给客户感觉上要更像是自家系统,以此获得客户不断续费。
另外,未经验证的微创新,不要随意进入了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很容易犯的错误,喜欢对标B站的弹幕功能,认为类似的小创新都可以和B站一样,颠覆整个市场格局,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B站核心是二次元内容,弹幕只是针对年轻用户一种高附加值的个性化设计,本质上是把评论弹幕化。
(3)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通常用于快速决策,很多产品有独立的数据产品经理专岗,职业技能需要懂得编写SQL,而对于大多数产品经理或者初创项目来说,了解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即可。
即时数据的反馈跟踪,其实更多是站在短期视角对产品功能的评估,尤其以A/B测试最甚,属于运营人员喜欢参考的数据模型,短期数据不仅可能会模糊对产品功能因果关系的评估,而且可能透支产品的生命周期。
比如电商刺激眼球的低定价套餐,套餐内包含大量劣质产品,低定价策略只是看起来吸引用户,短期的反馈数据也很突出,但长期来看却损害了用户口碑,造成大量用户流失,产品经理更应该重视产品长期健康。
3. 设计能力
(1)设计一致性,视觉设计和编程类似,产品很多设计样式是全局性的,每个产品都应有严格的标准样式规则和图标组件,不仅仅是UI设计,前端工程也一样,而且设计也需要迎合用户习惯,不能随意摆放按钮位置和像素。
比如苹果手机的微信App,完全继承了苹果的设计标准,大家使用微信时,无论视觉体验还是交互手势,完全感觉不到和IOS系统的违和感;包括PC时期很多产品的样式设计,也都基本顺应微软系统的字体、按钮像素和界面习惯。
很多初创项目的产品经理都兼任了交互设计,因此对于UI和前端要有更多了解,最好直接去询问相关同事,制定出相应的交互的标准样式规则,尤其App滑动操作方面,安卓和IOS有很多不同。比如抽屉式设计就不适合IOS,因为向右滑动这个手势在安卓系统没有问题,而在IOS系统的手势惯性是返回上一级。
(2)用户体验,产品是产品经理从上帝视角的单纯创造,而用研就是落地到用户体验的实际性优化,常见的问卷、可用性测试、竞品分析都属于用研范畴,但这些很多时候都会沦为形式,并没有太大参考意义。
最好的用研是产品经理自己就是深度用户,如同张小龙对比马化腾时所说,瞬间成为一个最挑剔的白痴用户,对于初级产品经理来说,这需要人与产品更契合,也就是本身热爱产品才能做到这种地步。
自己可以不厌其烦的体验产品,就像一个作者要读自己写的文章100遍,然后再不断优化和调整,产品经理反复体验产品过万遍,如果内心不是真的热爱,早就吐了,好产品和好内容一样,首先自己得热爱。
(3)原型,交互原型是产品经理入门课程,可以标准化学习和操作,所以当前的产品经理们基本都熟练掌握各类原型工具。虽说如今画原型速度更快,但产品逻辑却更容易发生低级错误,编程时发现原型逻辑漏洞已经成为常事。
老衬入行时还流行PRD,那时候动不动上百页的原型线框图和网站流程图,产品在开发之前,画图过程中功能逻辑被产品经理重复验证多次,老衬至今也还延续着这个习惯,产品第一版最好这样自虐一次,才能对产品所有逻辑都了如指掌,之后再用敏捷开发替代PRD。
技术、商业、设计等多重技能的面面俱到,对于早期的MV产品经理(最小可行性产品经理),能力不可能达到如此多元,所以把产品经理比作产品CEO并不适合,产品经理更像是路由器,一个连接项目团队的中转纽带。
围绕公司管理层制定的核心意愿,商业层由CEO把控,技术层由CTO把控,MV产品经理为项目组技术、设计、测试等同事提供工作信号,把自己当作一个永远在线的“路由”,及时对各种问题做出回应,以此推动产品核心能力的有效迭代。
03
互联网产品经理更像达芬奇。
精益创业主张产品跟随市场反馈而迅速迭代需求,因此产品发展会有很大不确定性,未知环境下必然需要学习新知识。所以互联网公司所有岗位都推崇全栈型人才,不仅仅只是产品经理。微软是最好案例,自从纳德拉上任,全力打造学习型组织,最终微软这只大象重新开始跳舞,再次走在了世界之巅。
产品经理的学习和讨论渠道很多,知乎、36氪等媒体社区聚集了大量互联网话题,得到App等知识付费产品也捧红了很多产品经理课程,再加上国内外出版的畅销书籍中,有很多截然相反的互联网方法论。此外还有商业分析师和企业管理者,也通过各种渠道声明自己的主张。
产品经理的职业技能并没有标准答案,产品经理们也只能根据自家产品情况酌情而定,并不能完全听从外部意见,并且产品经理岗位其实也非常模糊,包含了产品经理、运营、项目管理、交互设计、高层管理者等多种人群参与,因此也是各大媒体和职业教育针对的用户方向。
媒体流量大,但对广告依赖性很强;职业教育容易变现,但获客成本很高。所以内容+教育的双引擎转换,天然就成为了产品经理职业教育的首选模式。
(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主要针对入门级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早期主要是学习工具和文档,课程设置可以相对标准化,对讲师层次要求不高,各大互联网平台的资深产品经理便可胜任,所以人人产品经理并不生产课程内容,主要是对接优质讲师资源和C端用户。
相比较交易权重更高的同类职业教育,人人产品经理平台的内容媒体权重更高,不仅降低了流量成本,而且还获得了品牌的舆论制高点,在今年互联网普遍寒冬的环境下,人人产品经理发展依旧顺风顺水,团队近期刚刚搬迁了更大的办公场地。
(2)知乎:高知氛围的知乎估值(35亿美元)已经远超国外对标产品Quora(约20亿美元),知乎上关于互联网的话题最多,用户质量也很高,很早就有张小龙、雷军、李开复等多位互联网大佬背书,包括去年马化腾还深夜现身知乎发问。
知乎内容定位并没有聚焦互联网,因此不具备产品经理职业教育说服力,只能尝试知识付费,碎片化内容的用户付费意愿也逐渐被证伪,因此知乎不断被诟病变现能力不足,虽然内容质量高、流量也大,但商业化依然需要更多尝试。
(3)科技类媒体:读者很多都是产品经理高层管理者,用户层次更高,更关注时事新闻报道和行业深度分析,内容生产端基本为财经记者、分析师、企业家和投资人,课程设计类似商学院,讲师资源主要为知名学者和社会名流。
36氪、钛媒体、创业邦、i黑马等平台深入创投领域,除了内容媒体引流,针对高端用户还开设了各种类型的商学院和线下活动,以及投融方合作的FA、融资、数据等服务,36氪针对创业者还建立了联合办公空间。
(4)知识付费:这两年以得到App为首的知识付费平台,捧红了很多互联网职业课程和讲师,碎片化的内容大多都是针对早期入门者。不同于教育课程标准化,知识付费KOL公信力很强,本身并无标准化的内容,产品经理由于过于相信“老师”那些理论,非要固执对待那些非标的流程。
老衬之前就遇到一个张口闭口“梁宁”的产品经理同事,对理论的固执入魔,甚至影响了工作进度,其实没有人可以通过书童读书来让自己获得成功。
知识付费崛起,最大贡献也许是鼓励了终身学习。知识付费KOL们的内容透支很严重,一套逻辑自洽的方法论,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打磨,那些连续几年高频更新语音课程的大V们,知识储备量再大,内容都会疲软,最终趋向资讯化,用户开始怀疑碎片化内容的付费价值,这也是知识付费产品的发展硬伤。
产品经理多数时候是问题驱动,虽然长期面临压力,但成长速度最快,可以近距离体验管理者视角,也是以上4类产品的深度用户。产品也是企业成功与否的核心,尤其是新立项产品,团队每个角色都会有自己想法,站在这个角度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为从零到一的设计者,产品经理工作很难量化,所以就是结果导向,与产品共存亡,学习能力、责任心是产品经理的两个必备素质。
04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是没有商业模式,资本退潮后,才发现多数产品都在裸奔,未来互联网的产品模式,迫切需要创新和变革。
(1)商业化,大多数产品早期并不考虑商业化,而是积累足够的用户规模以后再开始尝试,这种模式不仅依赖融资续命,而且经历多轮迭代以后,产品会朝着极端方向发展。趣头条的金币奖励,基本和内容产品已经关系不大,纯粹变成了羊毛党“工具”;瑞幸咖啡跟咖啡也没太大关系,咖啡优惠也是获取用户数据的一个砝码。
(2)算法分发,算法分发内容是移动互联网的标志性技术,这种“千人千面”造就了当前抖音、快手短视频的繁荣,包括数据监控广告投放效果,也是很多大流量产品的核心价值。未来用户开始更多的关注身份隐私,尤其是中高端用户,非常厌恶自己被监控,大多已经开始卸载算法产品,这种模式的未来正在遭遇挑战,抖音总裁预言的明年10亿短视频日活,基本属于天方夜谭。
(3)用户规模,移动互联网用户总量触顶后已经在缩水,很可能接下来负增长的就是使用时长,不仅红利不再,之前存在的市场泡沫也将逐一破裂,市场规模会进一步压缩。用户对多数产品体验已经不再满意,只是苦于转换成本过高而被迫留存。比如微信,公众号打开率持续走低,朋友圈、微信群数据直线下降,微信口碑正在变差,如果不是关系链绑架,数据应该早就跳水了。
(4)云计算,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根基,未来所有软、硬件产品都会部署在云服务生态中。互联网从1.0到2.0再到移动端,每次代际变革都会诞生很多引领性的新产品模式,云计算发展至今,主要还是巨头在推动,鲜少有新产品能站到台前,巨头更多也是在抢占To B“公共云”,C端“消费云”依然停留在协同办公、多设备同步等初级阶段。
移动互联网接近尾声,各种模式也正在融合,产品经理更是面临着多重考验,营销者大力鼓动末尾的残余流量,KOC和私域朋友圈因此走红,社交和电商原本分得很开,如今社交电商却自成一派,短链产品联姻长链条服务,电商抢夺社交场景,这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未来需要学习的流程和技能更多了。
希望最坏的时代已经来临,每个人都能在这个阶段做好自己的产品经理,规划出完美的职业路线图。
05
2011年前后,老衬从媒体人转行互联网,入驻了那年比较火爆的新浪微博做内容,那时没有自媒体这个名词,网友们管自媒体都叫草根大号。
一次无意间搜索,撞入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网站,有个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时平台上90%文章都是由“老曹”这个ID所发,老衬成为平台最早的一批读者。那还是个SEO当道的年代,能读到关于产品经理的深度见解,届时还是互联网小白的老衬,就如少年发现糖果屋似的内心雀跃。
老曹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CEO,同名ID后来没有在网站出现过,老曹这个人却没有挪过窝,如今已经深耕产品经理媒体和互联网职业教育9年,绝对算得上深谙产品经理之道;老衬则创业了N次,机缘巧合下认识老曹,由于自己内心热爱经典艺术,所以非常推崇老曹这种长期扎根的思维,因此也顺理成章成为平台上的一名发声者。
在产品经理最火爆时,老衬抖机灵做了几年运营,再加上之后的创业经历,因此很多时候是站在运营和创业者角度来看待产品,增长黑客、闪电扩张那些运营和创业方法论非常火爆时,更熟悉的老衬第一个公开提出质疑,声讨融资驱动的闪电扩张,和即时性数据主导的短视黑客,并呼吁能够回归产品文化。
产品发展和数据增长,很多时候都不是线性的,我们所规划制定的“路线图”基本也都是围绕线性的运营路径,产品导向和运营导向的悖论一直都存在,相比运营的快速增长,产品经理的价值观其实更重要,能深耕和透彻一个领域,时间才是最好的方法。
产品思维锁定长期价值,运营思维注重短期增长,商业和游戏类似,新手总会成为老手,运营老手更擅长快速重复新手地图,而真正的产品经理玩家却能看到不同的玩法场景,向上探索的创造性工作会很痛苦,但比原地重复更有价值。
火爆一时的现象级产品不胜枚举,短视频ZAO又刚刚刷屏,与曾经的脸萌、魔漫相机、神经猫如同一辙,只是这次陨落速度更快;运营主导的长期独角兽也不乏先例,美团、携程、58旗下各系业已枝繁叶茂。产品发展要定位长期,产品经理仅仅代表一种思维,而非狭义上的产品和运营。
因此,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专栏作家
老衬,微信公众号:fengqitalk。多款百万级用户产品缔造人,擅长互联网产品运营,关注新兴科技产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