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向谁开战?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何加盐”(ID:ihejiayan),作者:何加盐,36氪经授权发布。
很多年以后,周鸿祎依然清晰记得1988年那个夏日。
那一天,他满怀正义地拿着双节棍,去教训一个14岁的小孩。
这个小孩是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学生,他犯下的“大罪”,只不过是到老乡那里蹭饭吃。
周鸿祎比对方年龄大,又有武器,所以虽然是在对方宿舍客场作战,他还是把对方欺负了一顿。
在周鸿祎看来,这是主持公道。
不过小孩也不是好惹的。过几天,他叫了一群人,跑到周鸿祎宿舍,把周打得脑袋开花、腰间挂彩,连连道歉求饶。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过了一段时间,周鸿祎又找人打了回去。
这回对方不干了,使出了旷世绝招——报告老师。
于是周鸿祎差点被西安交大开除,最后是在班主任的帮助之下,才减轻为“全系通报批评”。
——这次战斗,与周鸿祎后来一系列战斗相比,小得不能再小,但是它充满了对周鸿祎往后余生的隐喻。
他的性格和命运,将无数次地像1988年那个夏天一样重复。
刘韧的笔与CNNIC的手
“周鸿祎够狠、够义气、够聪明、够有钱,他是我所见过的网络界最有个性的人物。”
这是周鸿祎和刘韧还是好朋友时,刘韧对他的评价。
刘韧是九十年代末和新世纪初IT圈的名人,号称“中国IT第一记者”。那时的周鸿祎,对刘韧确实非常够义气。
根据刘韧在斗牛士博客上的记录:
他创立斗牛士网站(DoNews)时,服务器不够,周鸿祎的3721直接给他两台。后来周鸿祎到了雅虎中国,经过其一次次同意,斗牛士一次次把服务器搬进雅虎中国的机房——那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机房之一。
周鸿祎对刘韧的好,还体现在方方面面。
他自己喜欢音响,就精心挑选了一套昂贵的音响,送给刘韧;刘韧在《知识经济》供职,周鸿祎大力支持,在该杂志上投了很多广告;刘韧有什么事需要周鸿祎帮忙,一个电话就能把他约出来;刘韧组织的斗牛士网站年会,周鸿祎总是积极捧场。
而他对刘韧之所以这么好,除了他们是朋友、讲义气之外,还有投桃报李的意思。
周鸿祎做3721时,曾经历过一场恶战,而战斗的对象是官方背景的CNNIC(中国互联网络管理中心)。这场恶战的是是非非,我们已很难判断,但在当时,刘韧的一篇文章帮了周鸿祎大忙。
2001年,3721和CNNIC战斗正酣,周鸿祎身陷困局,前途迷茫。刘韧在《知识经济》发表了《CNNIC的手》一文,把CNNIC描写得十分不堪,而周鸿祎则被塑造为一个不畏权威的孤胆英雄。
刘韧“IT第一记者”的名字不是白给的,该文写得十分精彩,而且由于刘韧当时在互联网圈的影响力很大,文章广为流传,堪称一发重磅炸弹,让舆论的天平往周鸿祎这边大为倾斜。
直到多年以后,周鸿祎在《颠覆者:周鸿祎自传》中,还特别提到这一点。
后来,当3721逐渐发展成一个“流氓软件”,周鸿祎在舆论圈成为“众矢之的”时,刘韧的好朋友兼合作伙伴Keso问他:“是非和朋友,哪个更重要?”刘韧回答说:“朋友。”
Keso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周鸿祎是你的朋友,还是合作伙伴?”刘韧说:“朋友。”
(见《刘韧劫后归来》,原载《南方人物周刊》,作者:马李灵珊)
而IT记者张见悦也曾经问过周鸿祎几个问题:
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周鸿祎:友谊
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周鸿祎:真实,讲义气。
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周鸿祎:忠诚
(见《看周鸿祎怎样快意恩仇》,原发于斗牛士网站,作者张锐)
周鸿祎最珍视友谊,最看重朋友的忠诚,自己也最讲义气。而刘韧在周鸿祎名声不好时,仍认为周鸿祎是他朋友。
这两个人的友情,真是令人艳羡。
但几年后,周鸿祎的奇虎公司举报刘韧“敲诈勒索”,后经法院判处罪名成立,刘韧获刑3年。根据《法制晚报》记者王洪禹的报道:
2008年7月,奇虎公司发现网上大量出现关于360以及周鸿祎的负面文章,导致奇虎的点击量少了500万。
在奇虎公司高层的关注下,奇虎锁定了发布者是刘韧的手下,于是与对方交涉,希望删帖,刘韧开除30万删帖费的价码,最终讨价还价到23万。
奇虎付了两笔款之后,于9月24日报警,并于10月12日再次约见刘韧付8万余款。
刘韧等3人欣然赴约,在北京世纪城附近某茶馆被西城区月坛派出所警察当场抓获。
在西城区人民法院庭审中,公诉机关诉称刘韧指示下属发表负面文章,然后以此威胁,索要删帖费。而刘韧辩称,文章是正常报道,与奇虎达成的是“一揽子公关协议”,而不是删帖费,而奇虎公司总经理齐向东要求私下交易以避税为由,拒绝签署书面合同。
庭审之后,奇虎被推到风口浪尖,被一些同行指责为“下手太狠,用心险恶”。
齐向东向记者喊冤,说主要是实在无法忍受这种以负面新闻相要挟的敲诈手段,“我们真是忍无可忍才出手。”
2009年12月18日,西城法院正式宣判,刘韧因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008年事发之前,刘韧曾在博客上写道:“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也一定将刀插在朋友的两肋上。”不知身陷囹圄之后,他想起和周鸿祎曾经交好的的那些美好岁月,是何感想。2012年,刘韧出狱一年后,接受了《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据记者马李灵珊报道:
一年多来,周鸿祎一直没有停止托人带话给刘韧,试探“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凡客诚品总裁陈年和刘韧有深交,他有一次碰见周,事后找到刘韧说,“老周让我给你带话。”刘韧看着他,什么也没说。陈年说:“话我带到了,就这样。”
陈彤也曾受托提出为两人设局和解,刘韧拒绝了,称“感情上暂时拗不过弯来”。刘韧在狱中时,太太将周鸿祎送的音响塞进了储藏室,出狱之后,刘韧把它送了人。
(见《刘韧劫后归来》,原载《南方人物周刊》,作者马李灵珊)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03年,周鸿祎的3721公司招进了一个新人。这个不起眼的28岁小伙,日后将给周鸿祎立下大功,但也惹来无穷无尽的口水。
傅盛毕业于山东工商学院,学校虽然不大知名,但傅盛本人非常上进,学了一手好技术。在几家小公司混过以后,终于遇到周鸿祎这个伯乐。
进公司没多久,有一次周鸿祎开会,让傅盛做纪要,傅盛做得非常完美,让周鸿祎刮目相看,以后周鸿祎就每次都让他记。
3721被雅虎收购后,傅盛也打包进了雅虎中国,后来周鸿祎离开,傅盛也跟着离开。本来傅盛有很多offer,但周鸿祎专门打电话邀请傅盛加入了新成立不久的奇虎。
奇虎公司本来是为了搞搜索而成立的。3721被卖给雅虎后,周鸿祎一度很后悔,他觉得在搜索市场,还是可以和百度竞争,所以一直抱有搜索情节,希望再造一个搜索公司。因此,奇虎找投资的商业计划书基本都是谈搜索。
后来,在偶然情况下,奇虎又成立了一个微型项目组,做专门杀灭流氓软件的“流氓克星”。傅盛担任项目组的第二任组长(第一任组长干了两个月就离职了),带着4个兄弟把产品开发出来。后来,“流氓克星”改名为360安全卫士。
据周鸿祎说,做“流氓克星”,是为了把自己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亲手关掉。
3721是流氓软件的始作俑者,周鸿祎本人也被称为“流氓软件之父”,他“流氓克星”,也算是一种赎罪之旅吧。
不过,根据傅盛的说法,周鸿祎做“流氓克星”的原因却是另外一个。当时,奇虎的搜索业务发展没有达到预期,周鸿祎想故技重施,用插件的方式推广奇虎,结果发现流氓软件已经大行于天下,奇虎根本无处下脚,所以奇虎的想法是先把其他插件干掉,然后自己再插上去。(见《傅盛口述历史:我不是林彪》,原发于财新网,作者程苓峰。)
360安全卫士越来越火,以至于成为了奇虎的代名词。后来,奇虎干脆转变成一家主打网络安全的公司。由于360安全卫士主要是傅盛负责的产品,傅盛也被一些人称为“360安全卫士之父”。毫无疑问,傅盛是奇虎公司和周鸿祎的大功臣。周鸿祎也多次在一些内部会议上表扬和感谢傅盛。
不过,2008年9月,傅盛在与周鸿祎多次冲突之后,辞职离开。
关于傅盛从奇虎离开的原因,双方各执一词,口水仗打得好些年。查看两方阵营的发言,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各方的说法,真是让人目瞪口呆。我们不妨来见识一下。
根据程苓峰写的《傅盛口述历史:我不是林彪》披露:
周鸿祎想做搜索没做起来,而让傅盛做安全却做起来了,周的信心受到打击,心理变得脆弱。原来周对360安全卫士基本不过问,后来却觉得这个部门“指挥不动”。
周鸿祎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提醒傅盛谁才是老大。这三个故事是:第一个,周鸿祎做梦梦到俩人吵架,周说,无论你再有能力,也一定要把你开掉。周把这个梦当笑话给傅盛讲了。第二个,某段时期,毛写了篇《批吴晗》的稿子发不出来,后来批评彭真主持的宣称部门“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第三个,周讲秦始皇和白起的故事,说白起“居功自傲”,后来被秦始皇杀掉。
据傅盛说,周鸿祎讲这些故事的时候,他没有听出味来,后来才知道,这些故事都是敲打他的。
最严重的一次吵架,是周鸿祎想让傅盛在360安全卫士里面加入新功能,傅盛则希望打好基础,不同意上新功能,并举搜索的例子说:“奇虎之前做了那么多垂直搜索,但做起来了吗?”周鸿祎大怒,说:“傅盛,你做好了360,我没做好搜索,你就可以跳起来跟我争了吗?”
在人事安排、员工激励等方面,傅盛和周鸿祎之间也存在诸多分歧,甚至闹到傅盛当场顶撞,周鸿祎彻底激怒,傅盛消极怠工,周鸿祎更加火大。
矛盾终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傅盛愤而离职。周鸿祎害怕别人说他“卸磨杀驴”,极力挽留,但傅盛留下来没几个月,双方矛盾又再次激化。傅盛最终还是决然离去。
傅盛辞职当天,周鸿祎召集360核心团队对傅盛进行“批斗大会”,批斗会持续了好几个星期,最终某次会上,周鸿祎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360姓周还是姓傅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傅盛离开后,接受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的邀请,当了一年多投资副总裁,后来其创业的公司接受了雷军的投资。
而周鸿祎在张颖和雷军要与傅盛合作时,都极力阻挠。他向张颖和雷军带话说:不要接受傅盛,接受就是作对。
张颖没有妥协。雷军则直接托人带话怼回去说:傅盛给你打了几年工,不意味着一辈子是你的人;而且你让我不投资前360员工,可你投资了多少金山前员工?
以上是傅盛这边的说法,而在奇虎这一边,说法又完全不同。
奇虎这边应战的主要有两位:石晓虹和李钊。
石晓虹是周鸿祎在西交大的同班同学,从1992年就开始和周鸿祎共同创业,当时担任奇虎360副总裁;李钊是周鸿祎在西交大的师兄,北大方正时期就和周鸿祎同事,后来从3721到奇虎,一直与周鸿祎共事,当时担任奇虎360首席架构师。他们两位与周鸿祎感情深厚,而且身居高位,了解内情。
据石晓虹称:
傅盛根本就没有功高震主的资本。他只是一个中层干部而已,而周鸿祎是360的大股东和董事长,傅盛跟周鸿祎根本不存在竞争关系,就算傅盛功劳比天大,也不可能取老板之位而代之。
傅盛之所以离开360,是因为他伙同员工在外面私开公司公司,并产生来源可疑的收入,被360发现。
“假设一个部门主管,自以为有功,把自己的部门搞成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公司不但不能管,还什么都了解不到,属下有好几个员工说不出自己在干什么,自己也每天在上班时间定时“失踪”,还动不动要挟公司,有哪个老板能容忍?又有哪家企业不会清理门户、将其扫地出门?”
(石晓虹所述内容见《傅盛根本没有功高震主的资本》,原发于新浪博客,作者石晓虹)
李钊则更是用了长文对傅盛进行批驳。李钊称:
周鸿祎的毛病是爱才如命,爱走极端,缺乏分寸感。他高兴时夸奖过傅盛不少过头的话,手把手地辅导傅盛做产品,还不顾内部反对坚持提拔傅盛做360事业部总经理。齐向东认为:“傅盛膨胀到那种地步,周鸿祎也负有很大责任。”
傅盛自视甚高,做出360以后更是目空一切,开会时眼看天花板,下巴对同事,是不是打断别人发言。其他人讲话时,傅盛自顾自玩手机,脚差不多能搁到桌子上。
而对于傅盛“360之父”的称号,李钊不以为然。他认为,360公司的成功有融资、杀流氓、推浏览器和导航、免费杀毒、手机卫士等几个关键点,而其中只有杀流氓和傅盛有关。
在人事上,周鸿祎挖来的人,傅盛一概不要。傅盛手下有6、7个员工,拿着360的公司,却帮傅盛干私活,做图片方向的前沿研究。
李钊认为,傅盛做360,产品没有做好,而“周鸿祎可以容忍一切,但是不能容忍搞砸产品”。
所以,李钊披露的傅盛离职原因是两个:一是干私活,二是拿产品不当回事。
(李钊所述内容见《傅盛离职内情:从360叛将到腾讯马前》,首发于新浪博客,作者李钊)
此后,傅盛又针对李钊的文章,写了一篇《周鸿祎编造的19个谎言》进行反驳。
除了功劳多大、因何离职这些重大问题以外,双方还就很多细枝末节进行了纠缠,例如360这个名字到底谁起的、傅盛创业的可牛公司算不算干私活、对重要员工的使用态度等等,感兴趣的可以找原文看看。此处不再赘述。
傅盛到了雷军的金山网络后,遭到了360从产品、市场到舆论、法律的猛烈进攻,前进得非常艰难。不过,后来他还是把金山网络(后改名为猎豹移动)带上了市。
傅盛的微博上,现在还留着很多对周鸿祎的抱怨,甚至还爆过粗口。2014年7月,傅盛还说过,“周鸿祎曾经点亮了后,后来又后悔了,想弄灭我。”不过,从那年8月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在微博上谈过周鸿祎。
而周鸿祎的微博,对傅盛只字未提。
值得一提的是,傅盛虽然对周鸿祎满怀怨恨,但是他做的事情,却对周鸿祎亦步亦趋。
在如何做产品、如何做市场、如何在一家公司做的同时还为后来自己开公司偷偷做准备、如何挖前东家的墙角、如果在舆论大战中炮轰对手等方面,傅盛的做法和周鸿祎如出一辙。
尽管只有短短5年,但周鸿祎在傅盛身上刻下太深的烙印。傅盛自以为脱离了周鸿祎,但其实他不知不觉,在一段时间里面,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
2017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俩人同席吃饭,座位中间只隔着一人。不知道他们酒席上是否有交流,又都聊了些什么?
BAT的大佬,我哪一个没斗过?
除了上面这些小字辈,周鸿祎更有名的战斗,当然是对战各方大佬。当今互联网圈里最有名的几个人,都曾经是他的“敌人”。
周鸿祎与马云曾经是朋友。
2002年,他参加了马云的第三届“西湖论剑”,也是这一年,他和马云在京西大觉寺的明慧茶苑,喝完了一坛马云带的绍兴女儿红,聊得海阔天空,心情舒畅。(据《马云,周鸿祎,记得那白玉兰树吗?》,作者老榕)
在周鸿祎决定从雅虎中国离开时,马云还给周鸿祎打电话,询问跟跨国公司合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而马云的咨询,其实就是为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做准备。
2005年5月,周鸿祎向雅虎辞职。同年8月,雅虎中国并入阿里巴巴,马云成为雅虎中国的大老板。当时,周鸿祎还专门嘱托马云,一定要善待他的旧部。
而360安全卫士起来以后,第一个杀的,就是雅虎中国的主打产品“雅虎助手”(即原3721,被雅虎收购后改名)。
雅虎助手当时是雅虎中国的主要盈利来源,而360的进攻,将直接置雅虎助手于死地。
马云当然对此大为不满。其麾下大将田健(原为周鸿祎在雅虎中国的副手,周鸿祎走后他接任雅虎中国总经理)站出来指责周鸿祎不道德。双方的网站也都充满了指责对方的文章。
田健使用了日后齐向东将使用的同样词语:“我们忍无可忍了。”
而周鸿祎则称“田健公开对媒体撒谎,没有资格谈道德。”还说,“除非马云雇杀手把我干掉,否则我有决心让轻视我决心的人一个都没有好下场。”
马云没有直接回嘴(至少我没有查到),而是直接向周鸿祎扔了一个大招,阿里巴巴发表声明称:永远不和周鸿祎投资及有关联的公司发生任何业务往来,并呼吁全行业所有公司和投资机构一起封杀。在网络上,我查到很多周鸿祎说马云如何如何的资料(有好有坏),但是从未查到过马云任何场合提及周鸿祎。
不知是无话可说,还是不屑一顾?
不过,阿里巴巴在若干年后倒是又和360愉快地合作起来,重新定义了“永远”和“所有”两个词。
周鸿祎和李彦宏,倒是没有成为过朋友。
第一次见面时,周鸿祎兴冲冲地向李彦宏介绍3721,并且热切盼望能和当时刚刚开始做个人搜索的百度达成协议。
可是,据周鸿祎自传记录,李彦宏沉默地听完,缓缓地说:“我觉得3721本质上做的也是搜索,以后肯定会有竞争。”
李彦宏说的没错,以后,3721和百度果然打得天翻地覆。
最直接的竞争是在3721和百度搜霸两个插件产品上,双方互相把程序设计为“有你没我,有我没你”,只要用户装上其中一个,就会收到提醒删除另一个。
2003年,双方战况激烈的时候,李彦宏也采取了旷世绝招:报告老师!
这年9月,百度把3721告上法庭。当时,周鸿祎和李彦宏虽然有点小名气,但还谈不上大佬,打官司都亲自出庭。
俩人在法庭上像幼儿园小孩吵架一样,互相指责:“你干坏事了”、“你也干坏事了”;“你先干坏事的”、“不,是你先干坏事的”。那是周鸿祎人生中和李彦宏见面最频繁的一段时光。
不光如此,走出法庭后,周鸿祎和李彦宏还差点当场挥拳,不过被人拉住了。不然,按照周鸿祎的江湖经验和彪悍战力,李彦宏的英俊小脸可能要当场开花。
后来,3721被卖给雅虎,这一次的大战才算告一段落。
不过若干年后,周鸿祎的新公司奇虎360又开始做搜索,再次和百度战成一团,史称“3B大战”。
周鸿祎骂百度假医疗广告害人,百度则状告360不正当竞争。不过,由于周鸿祎和李彦宏都自重身份,骂人收敛了很多,也都不再亲自出庭了,所以虽然战况非常激烈,但精彩指数比3721时期差很远。
2018年3月两会期间,周鸿祎微博专门发出一张和李彦宏的合照。其配文为“今天允许带手机进入会场,代表们都极其欢乐”,不过照片上两个人都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欢乐来。
周鸿祎和马化腾,难以说是不是朋友。
2002年,他和马化腾一同参加“西湖论剑”,当着众人面说,“我们这些人中,马化腾最不成熟。”
当众人面面相觑时,周鸿祎解释道,其他人都结婚了,只有马化腾没结婚。
这当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但8年以后,他们俩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那时候,微信还没有诞生,QQ是社交领域的老大,而360也已经成长为安全领域的老大。
本来社交和安全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当时情况非常微妙。
在360的眼中,腾讯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因为它有QQ的巨大流量,如果想介入别的领域,基本上都能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除了搜索和电商无法撼动),所以360非常担心腾讯如果要做安全,他们怎么办。
而在腾讯的眼中,360也是一个同样可怕的怪物,因为它是系统层面的软件,可以决定电脑上其他软件的生死。如果360要介入别的领域,就不光是用“运动员”的身份公平竞争,还可以利用“裁判”地位从底层绝杀,例如,360有能力宣布某款软件有漏洞、是流氓软件、带病毒、收集或泄露隐私等,从而干扰其运行甚至彻底杀灭。
也就是说,不管是腾讯还是360,都有跨界攻击的强大手段,而且,双方都有跨界攻击的前科,各自的受害者都不少,任何一方都有能力置对方于死地。
360和腾讯处于一个博弈论上最经典的“囚徒困境”中。
马化腾看到瑞星、金山、遨游、可牛等公司都被360用非常规手段吊打,很害怕有一天炮火会烧到社交,于是觉得先下手为强,做了自己的安全产品,并利用QQ捆绑安装。
而腾讯介入安全,恰恰是周鸿祎最担心的事情,360的反应异常激烈,先后推出“360隐私保护器”和“扣扣保镖”,从系统底层劫杀QQ。
对两家公司而言,这都是生死存亡之战。后来战争打到腾讯报警、周鸿祎出逃,最终以国家力量调解而结束。
后来,周鸿祎在某一次演讲中提到这位宿敌时,用的是“伟大的腾讯、尊敬的马总”这样的用语,并说,50个360都比不上一个微信。
2018年,周鸿祎和马化腾一起参加乌镇互联网大会,在某个活动中,两人坐在一起拍肩搭背,神情亲密。在俩人共同参加的酒席上,大家还趁着酒酣耳热,互相诉说“我爱你”。
无名英雄周鸿祎
除了与人斗以外,周鸿祎的斗争对象,还有虚拟空间的危险猎手,其中包括某些对中国不怀好意的网络势力。
2011年,360本来已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但是2015年,周鸿祎又历经千辛万苦,将股票赎回,退出美国股市,解散VIE架构,并于2016年重新在中国内地上市。
目前,市值排名前10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只有360一家是在内地股市,其他的全部是境外上市公司。
而360之所以要千辛万苦回到内地,一个主要原因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因为360已经是全球最大互联网安全公司,而作为一家中国公司,随着中美两国网络攻防暗战的不断加剧,360的处境,日渐微妙。
2017年,在中央政法委组织的全国政法干警电视电话会议上,周鸿祎向150万政法干警作了“新时期全球网络安全形势及应对”的讲座。在PPT中,周鸿祎用鲜红的字体写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周鸿祎指出,新型网络犯罪威胁百姓财产和人身安全,勒索病毒攻击威胁社会稳定和安全,网络攻击威胁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网络攻击威胁金融系统安全。
他提出:制网权已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今后战争中的首战将是网络战,包括利用网络战实施舆论影响、渗透、潜伏、控制、破坏等等。因此,我们应该以战争的思维来看待网络空间安全,要以应对战争的要求,加强我们自身信息化建设以及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
至此, 360已经从一家普通的企业,上升为一家关系中国国家安全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国防价值的网络安全力量。
周鸿祎,也从一个曾经背负骂名的“流氓软件之父”,进化为一个维护我们岁月静好的“超级英雄”。
只是,这个英雄的角色,恐怕还没有被国人充分认知,只能默默无名地负重前行。
周鸿祎向谁开战?
周鸿祎出生于1970,现在已经年近半百。
按照中国古代年龄算法,出生即为1岁,那么,周鸿祎今年已经是传统意义上的“知天命”之年。
在前面的半百人生里,周鸿祎曾经无数次战斗,他既享受到战斗的乐趣和丰硕成果,但也承受了无数惊慌和痛苦。他曾经说过,我们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周鸿祎风声鹤唳,随时准备保护自己。在一期《波士堂》节目中,周鸿祎甚至难以完整听完嘉宾一句话,就处处设防、时时反击,像刺猬一样触碰不得。
这种看似斗志昂扬的“无畏”,其实何尝不是内心的深深的不安全感的体现呢?
人见红衣皆可畏,我见红衣亦可怜。
周鸿祎认为友谊是世界上最值得珍视的财产。
可是现在的他,却敌人众多,朋友稀少。而且,这两年来,原来与他多年同甘共苦的手足兄弟,也一个个离他而去。在公众号上,有一篇热门文章,标题赫然就叫《寡人周鸿祎》(见“华商韬略”公众号,作者大样)。
现在的周鸿祎,已经不再是1988年荷尔蒙无处安放,拿着双节棍去欺负小孩的莽撞青年;也不再是2008年觉得全世界与我为敌,好友反目入狱、干将远走高飞的红衣教主;更不再是有强烈的生存焦虑、要以同归于尽的决心向强敌发起致命一击的红衣大炮……
现在的周鸿祎,本身已经是一头大鳄,应该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从而也应该拥有更高的格局和更大的气度。
而且,360作为中国最强大的网络安全公司,在这个国家网络风险空前增大、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的年代,肩负着巨大的重任,不再是一家小小的,存活下来就是目标,商业利益至上的小公司了。
做更大的事,需要更大的心胸。
希望周鸿祎和360,能够德以配位。
老周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你在为谁而战?你将向谁开战?谁将陪你而战?
也许我这个说法太隐晦,那么不妨用周鸿祎喜欢的打枪和真人CS来比喻一下:
**你的AK47要用来保护谁?要用来瞄准谁?在战场上, 谁会** ** 把后背放心地交给你 ,你能放心地把后背交给谁?**
某位伟人说过,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我真诚地认为,现在的周鸿祎,最应该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
周鸿祎曾经在《艾问周鸿祎》里对艾诚说:最恐惧的事情,是当有一天老的时候,一个人孤独地待在敬老院。
我想说,如果他依然如以前那样的气量和格局,时刻都要防备着全世界都与他为敌,时刻准备着和人战斗,那么这件令他恐惧的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
但是,我依然相信周鸿祎是义气的、热血的,从心底里愿意对人温暖的,更是希望为用户、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留下赫赫声名的。
惟其如此,他就更应该再宽容些、再大度些,把他昂扬的战意放在该放的地方。
惟其如此,他的敌人才会越来越少。也许未来,他的兄弟手足和至交好友,还会重新回到他身边,和他一起打下更大的江山,一起背靠背打CS,一起听古典音乐,一起喝着女儿红赏玉兰花开。
聪明如周鸿祎,在知天命之年,能想明白这个道理吗?
再次说一声:
老周,祝好。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