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阿里中供铁军主帅:最笨的管理,就是什么事都自己做
本文来自“创业酵母”,作者 俞朝翎,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商学院院长、原阿里中供铁军主帅。本文原题目《俞朝翎:最笨的管理,就是什么事都自己做》
“做管理的时候一定要解决如下问题:员工的价值是什么?组员核心想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大家发挥出最大的能动性。”
在职场中,如果30岁没有从执行层走向管理岗,那么在后续能够转成管理岗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不是因为30岁这个年龄是一个什么样的分水岭,而是一个人在职场中工作五六年时间,一定有遇到过可以带团队的机会,但因为各方面原因,你一次一次错过了。这样来回几次之后,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定式,再遇到类似的机会,你也很难抓得住。
有的人觉得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在工作中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至少要比自己带的员工更优秀。但事实上,你做的业务越多,你离管理就越远。
管理者的三种境界
最笨的管理就是自己做。因为现在互联网发展的很快,我们会发现个人的能力和组织的能力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了。
特别是互联网的初期和中期发展的速度太快了,人员一时间跟不上,有时候一个月就会招100人,这时候你怎么去选择做主管的人选呢?
大多数的人会选择业绩相对来说在团队中做得最好的人。但是,这些在技能上做的比较好的同学,通常会有被光环所笼罩的问题。
所以这些人特别容易撸起袖子自己做,因为他既没有耐性教新人又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总结。如果不能总结出来,把理论写出来,其实他的这些经验都是不能被复制的。
所以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经验和技能传递下去。
不成熟的管理者通常会说,“哎呀,你做的太差了,我来做。”然后做完了以后还洋洋得意:
“你看,我就是这么做的,你们为什么做不了呢,为什么做不到我这个程度呢?”
这样会打击到很多团队成员,他们慢慢产生了依赖性,以后类似的事情就最终都会回到你的手上。
优秀的管理者通常通过别人拿结果。他有10个团队成员在那里,让他的每一个队友都做的比他好,他的业绩也能产生最大化。
卓越的管理者则是会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别人抢着去帮他做事。举一个案例,和马云老师在一起开会,通常会有一句话,令人特别感动,会让人产生想抢着帮他去干活的那种感觉。
我们内部在开会的时候,马老师经常会说:今天我又大嘴巴了,又对不起大家了,所以今天我在外面吹的牛要拜托各位帮我来实现。
这就是卓越管理的艺术。
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
一名好的管理者至少应该遵循这16个字。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
我做你看
一般的管理者说:“来来来,我来做,你来看。”这是第一步。因为我先来做一遍,你来看,我就是这么做的。
我说你听
我做完了,我要解释一遍给你听。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当时的场景是什么,客户是这样的,我们的产品是这样的,所以我要这么做。这么一遍说下来,被辅导的人就会很清楚。
你做我看
我在一旁,我看你怎么做。这个时候更多的就是在观察,去看你做的怎么样,是不是把该学的东西学到位了。
你说我听
俗话说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我们还要问,碰到这样的客户,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做的理由是什么。我要听一听你做这件事的想法,是对还是不对。
通过这个循环下来,可能他的结果还是不能令你满意,那么你要再循环这16个字。不断的去循环、去纠正。
在这个辅导的过程中,有些人的执行力不是那么好的时候,我们就用到了管理的16个字方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绳之以法。
动之以情
当一个员工,在你反复告诉他做一件事情的标准,但是他始终达不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是为什么。可以先问问他,“看你最近工作做不下去原因是什么呀?是和男朋友吵架了?还是和父母怄气了?还是和同事不愉快了?”先屏蔽掉工作以外的事情,再来问工作上是谁影响了他。
你要告诉他,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实现谁的目标,实现谁的理想。你要让他知道,我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晓之以理
先把情绪上的问题解决掉之后,我们再给他讲道理,告诉他做成这件事情的原理在哪里。人在情绪中是听不进去任何道理的。
诱之以利
比如说他的目标是买台车,那他这个月做下来,可能车轮子就够了,或者一个座椅就买好了。你需要帮他去量化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
绳之以法
我们说的绳之以法,是要给予处罚。但这个不是要开除,或者罚钱,这不一定是最好的手段。
你要知道什么处罚才是最痛的,他最需要的。比如说以前我们要求销售人员要有拜访量,一天8个拜访量。少一个没完成,我们要罚他10个俯卧撑。
因为我们员工要么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要么是在外面跑客户,他的身体会非常的差,我们为了员工的身体着想,罚俯卧撑、女生就罚仰卧起坐。
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知道自己没有完成目标,被处罚,然后还锻炼了身体。当然有的人也会问,这个会不会变成一种享受,这个就要管理者灵活地变换,来增加它的娱乐性和惩罚性。罚这件事也是需要有智慧的,所以会有很多方法。
管理者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谈完管理者的三种境界和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管理者,我们来谈谈管理者对问题的处理办法。这有三个关键词:
**无中生有
**
对问题要学会无中生有,在没有问题的时候,借鉴其他团队的问题。
以小见大
考虑一个人的问题会不会成为团队的问题,其他人会不会有,是不是普遍问题,不是的话就单独处理,是的话就要提出来,小问题大动作。处罚要因人而异,直指他的痛即不愿意做的事。
大问题动手术
出现大问题要直接“手术切掉”,这个时候心要慈,但刀要快。
虽然动手术可以直接解决问题,但是这样威慑作用会消失,所以还是更多要做“无中生有”的事情,经常察觉并处理掉小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通常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如何才能发现组织当中的问题呢?
什么样的现象能够告诉我们有问题存在呢?通常是在细节当中。在与员工的相处中,我们要把握到员工的真实需求,员工在发展当中,不同处境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就像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管理者要去满足不同层次的诉求。我们通常会面临两种不同的人:
一种是有自驱性的人,那我们就要去发掘他自驱性背后的原动力是什么。第二种则是需要去推动的人。
现实中,很多人与团队的谈话都是围绕着业务在谈。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将生活与工作有机的结合,不仅是了解员工的工作也要了解他的生活。
往往一个人在生活上是如何做如何想的在工作中也是同样的思维,他会将这种思维推导到工作当中。当我们能准确的把握他的需求,并满足这个需求的时候,有些问题也就解决了。
学会处理问题的同时,管理者还要学会在工作中闻味道。我们需要一种走动式管理,管理者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而是在办公区去走动、去闻味道。
管理者对团队的观察,员工的表情、眼神,甚至是与他人对话的音量。如果眼神没有互动,声音很小,其实这就是没有安全感的,就是不好的氛围。
这样的情况一般会有种原因,这个团队的管理者是十分严厉的。这样的团队要如何去要求其创新,要求业绩呢?没有安全感的团队也是没有战斗力的。
其实这就是闻味道。同时管理者不仅望别人也要望自己,自己要经常“照镜子”,尤其是在自己问不出味道的时候,身边的小伙伴就是自己的镜子。
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是因为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人的身上,而非业务本身。只有最笨的管理者,才会每件事情都想着自己做。照照镜子,你想成为哪一个境界的管理者呢?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