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携手中国科技“酷”公司,布局未来出行新格局
汽车行业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产业变革中,要想抓住时代的脉搏,在浪潮来临之前积蓄力量先发制人,秉承开放理念跨界合作成为了车企非常偏爱的方式。
9月6日,上海BMW品牌体验中心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活动,这场活动中没有往常新车上市的恢弘盛大,也没有试驾体验的速度激情,而是集中展示了今年在中国与初创公司合作的最新成果。
全新"第一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宝马集团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高科技企业和高档出行服务提供商,在以汽车行业的"新四化"推动的变革中,中国正是宝马集团全新"第一战略"落地的重中之重。不仅是因为中国是宝马全球最大单一销售市场,更是因为在这个创新驱动的市场上,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创新浪潮,给宝马带来了很多有关未来出行的新思路。
毫不夸张地讲,中国已成为驱动宝马未来出行领域创新的重要力量。
在推进"2+4"中国战略落地的进程中,宝马正在淡化自己作为单纯豪华汽车制造商的角色,它更喜欢将自己定义为一家"高科技出行公司",基于此,宝马专门制定了一个关于创新孵化战略,专注挖掘国内外优质的"酷公司",对本土乃至全球的创新企业进行系统的甄选评估和孵化合作。
对很多中小型的中国初创公司而言,他们能够获得宝马所带来的汽车行业顶级的开发平台和一流的全球资源,并将先进的创新技术与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助推创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为了在中国大力推动创新孵化战略,宝马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哪些企业最受宝马青睐?
早在2015年,宝马便在全球建立了"宝马初创车库",其主要职能是寻找高潜力的初创公司,将其解决方案与宝马业务部门的需求相匹配;目标是成为一个帮助创新公司进入汽车市场、帮助宝马各业务板块接触前沿科技的桥梁门户。
四年时间当中,已经有60余家初创公司参与了"宝马初创车库",并成功从该计划中"毕业",其中超过50%的创业公司在项目结束以后,继续与宝马不同业务部门实现了进一步的商务合作。
在共赢互利的合作前提下,宝马为初创公司提供商业化平台,验证和优化他们的解决方案,一个由宝马发起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如今展示的一些初创公司项目,便可以看成是这一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宝马在筛选这些初创企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性,这些企业涉及人机交互、视觉识别、自动驾驶、数字营销、智能生产等多个领域。
他们之中,既有商汤科技这样的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独角兽,也有创业不到两年的初创公司,如打造智能座椅的他山科技、研发3D全系投影的衍视科技和专攻3D视觉引导机器人的梅卡曼德机器人等等,以下我们具体来看。
_ 1、他山科技_
他山科技号称国内首家人工智能触觉芯片科技企业,这家2017年成立的公司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今年已经获得了软银中国的投资,可见其确有一些技术储备。
资料显示,他山科技的核心技术是发展于平面电容技术的曲面电容传感技术,开发和提供基于该技术的通用智能传感器芯片产品和传感器整体解决方案,汽车电子领域也属于他山科技的一个方向,因此受到宝马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
通过与他山科技的合作,宝马希望将智能座椅的交互体验提升到新的维度。这次合作是基于多维触控传感器技术在汽车座椅上的应用。以座椅靠背托板为媒介设计开发的多层智能触控技术,能够响应用户的手势唤醒以及悬浮、多指滑触、按压等操作指令,控制车内舒适和娱乐系统,从而提升了车内的用户体验。
该智能座椅的体验极具科幻感,在副驾驶背部制作操控面板展示他山的四层感应技术:手势唤醒、悬浮操作、多指滑触、按压确认。操控面板和投影机均隐藏在副驾驶座椅背部。
这项技术与宝马在去年已经公开展示的BMW iNEXT概念车上运用的,可在木质或织物表面上完成多种功能操作的"Shy Tech"隐形创新科技相似。
** 2、衍视科技**
衍视科技则是专注在另一个细分领域的高科技公司,他们公司主要聚焦的方向是基于前后挡风玻璃开发全息透明显示V2X 应用,以车载全息透明显示技术为切入点,开发AR-HUD、全息机器人等,依托新型多媒体平台等新兴技术前沿,实现车载移动信息与商业的结合。
比如全息投影AR-HUD,它能够将驾驶参数等信息,以图像、字符的形式,结合AR技术投射到驾驶员视线正前方的挡风玻璃外面7.5-30米处。
目前,衍视科技主攻汽车OEM前装配套,已经为主要汽车主机厂商开发了前装AR-HUD,并整合了ADAS等智能驾驶应用。
** 3、商汤科技**
相比前两家公司而言,商汤科技并不是一家陌生的公司,踏着人工智能的东风,这家创始人有着深厚学术背景的高科技企业,创立五年来累计已完成超30亿美元的融资,在外界素有"融资机器"之称。
目前,商汤科技在智能手机、互联网娱乐、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教育等多领域实现AI+应用,具体到与宝马之间的合作,则是一款技术含量极高、实现功能极为丰富的智能车舱。
智能车舱凭借商汤科技强大的后台AI技术,仅用一个红外摄像头就可实现一系列潜在功能,如手势识别、疲劳检测、分心检测、视线追踪、驾驶员危险行为识别等,极大地提升了人机交互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驾驶安全性。
该技术将为人机互动带来更多可能。比如我们现在常用的人脸识别用于解锁车门:当"司机"靠近车侧时,将触发车门把手处的微动开关,进而唤醒人脸识别功能。此时,系统自动将车门上方摄像头抓拍的人脸,与云端注册过的车主进行比对,确认车主身份并解锁车门。在人脸比对的过程中,系统还将同时启动活体检测,确保解锁的准确性。
手势识别则是借助IR 摄像头和商汤科技领先的手势识别算法,实现用手势调节音量、切换歌曲、控制车窗等,就像科幻般的"隔空操作"。目前,商汤科技已开发超过20种标准动静态手势, 并可支持订制。
终极目标:打造出行新格局
以上列举的几家科技公司,只是宝马在中国践行创新孵化机制的一个缩影,作为宝马中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宝马直接或间接产生合作关系的企业远远不止这些,他们共同组成了宝马探索未来出行趋势的前沿阵地。
很多人早已发现,基本上我们所熟知的所有车企都在与科技企业合作,如上汽与阿里合作车联网系统、长安与腾讯合作车载微信,诸如此类的跨界合作比比皆是,已经成为行业常态,相比之下,宝马的合作不仅密集、而且更加开放。
就在今年7月份,宝马连续签约了三家中国顶尖的科技巨头,与腾讯合作建立"高性能数据驱动开发平台"、与四维图新合作自动驾驶所用的高精度地图,与中国联通达成5G移动通信业务合作,如此密集的合作在车企中实属罕见。
至于更加开放这点,则体现在今天所讲到的----"创新孵化战略",也许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与这些初创公司合作孵化创新项目并不能在短期内带来一些很直接的收益,但是它对于探索未来出行格局则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
汽车行业正面临由技术进步推动的重大转型,在应对产业升级和行业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科技保持敏感性、对合作保持开放性,这是宝马在中国携手中国科技"酷"公司,推动行业转型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即使在所谓车市寒冬的影响下,这个命题依旧成立,再加上完善的生产制造体系、政策的大力推动,宝马"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还将得到持续深化。 (本文首发钛媒体,编辑/李玉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