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田羽生”
《小小的愿望》剧照
文|跃幕电影,作者|庞宏波
落差。
如果拿田羽生上一部电影作品作为衡量标杆的话,那么《小小的愿望》如今的表现无疑是不及格的。但如果放在田羽生整个作品体系里,这样的成绩似乎也很容易理解。
这两年,优质的青年导演成为了整个产业疯狂追逐的对象。在内容上,年轻导演对于社会情绪的精准把握,让其迅速获得市场的关注。在产业上,年轻导演的地位也在显著提升,整个市场和产业资源的倾斜也让其和资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作为华谊兄弟一手扶持起来的年轻导演,田羽生对于这个阶段的华谊有多重要已经非常明朗。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华谊兄弟"瘦身"的市值、亏损的财报和"缺钱"的形象,让其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毫无疑问,华谊靠电影入场,也得靠电影 "返场"。在《八佰》撤档之后,联合出品《小小的愿望》就成为了能看得见的最大"希望"。尽管华谊兄弟在这部电影中的参投份额并不高,但是田羽生对于华谊的重要性,远远要比一部电影的票房更重要。
如今,电影口碑的低迷,最大的影响是未来华谊要靠谁的"人才断层"问题。在围绕着头部导演建体系的阶段过后,围绕青年导演"建围墙"的新阶段里,华谊又该如何去寻找有利身位?
田羽生,是个好选择吗?
田羽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导演?
其实这个问题,在《小小的愿望》之后成为了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市场表现的好坏,来源于大众对于创作者的评价。但是市场视角和产业视角,某些时候并不会完全保持一致。
从市场视角来看田羽生,其实在 "爆款"背后是整个口碑的两极争议。《前任3》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其实很难用一个恒定的标准来衡量。本质上,《前任3》和大多数华语爆款电影一样,都面临着质量是否匹配票房的"灵魂拷问"。
所以,产业视角里票房成为了恒定标准,从这个标准来看田羽生是一块优质资产。 经过系列前两部的铺垫,《前任3》在市场体量上有了一个飞跃。那么,对于一个青年导演来说,这意味其必然会受到资本的"优待"。
即便如今《小小的愿望》口碑和票房表现都不如意,但这并不会改变田羽生在整个产业体系里的"位置"。 只是对于田羽生来说,似乎到了自己去衡量 "自己"的一个拐点:《小小的愿望》究竟是偶然性的脱节失误,还是自身风格体系的必然错误。
编剧出生的田羽生,靠着《人在囧途》正式进入到了电影行业。2012年,田羽生也参与了《泰囧》前期制作,同一年,田羽生为《前任攻略》找导演。但在王中磊的"建议"下,自己"突然"成为了导演。
其实从田羽生整个作品体系来看,性喜剧是其最大的作品标签。 暑期档,《小小的愿望》改名又撤档,但除了特殊节点的外部原因,"性喜剧"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必然是狭窄的。
对于"心肾教主"田羽生来说,《小小的愿望》所遭遇的一切可能迟早会遇到。从风格上,田羽生并不持久。
但是用产业的视角来说,就不能单纯的通过作品口碑来评价一个导演的好坏。田羽生作为一个编剧出身的青年导演,这个"双重身份"是整个产业最为需要的"优质资产"。
尽管"性喜剧"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拐点,但并不意味着"编剧出身的青年导演"也会面临瓶颈。这时候,考验的其实是田羽生对于未来的自我选择。
从 "人"到"人"
人才稀缺。
在中国电影市场被票补"炸开"足够大的市场空间之后,人才稀缺就成为了最要命的问题。由于早期被IP和流量支配,整个市场进入到了一段粗放的"狂奔期"。但随着市场产业化水准的不断提升,市场已经回落到了一个相对理性的发展阶段。
但现在,市场面临着存量用户的流失,整个供给侧则进入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人才稀缺的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解决。
对于华谊这样的巨头型企业来说,掌握人才是一个根本。 在去年6月份,《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致全体股东的一封信》中,王中军表示:从本质上来讲,影视行业和所有行业一样,创造价值,获得回报。然而这个行业又有其独特的属性:轻资产和重人才。如何评判一家影视公司最核心的资产和价值?其实就是对核心创作人才的把控,对影视项目运营管理的经验。
华谊兄弟之所以能够成为民营影视公司的前龙头,靠的就是"人"。2006年到2008年,国产电影排名前十的票房收入中,华谊占了15.7%,位居民营影视公司之首。截止2009年上市,华谊旗下有76位明星,占据了中国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但10年后,华谊旗下的头部明星寥寥无几,整个明星产业链里像华谊这样的巨头型企业都不再是主角,更垂直的艺人经纪公司开始登场。
在华语影史票房排行榜TOP10里,有8部华语电影,其中近三年上映的华语电影占到了8部中的7部,而由青年导演执导的占到了7部中的6部。但和华谊有着强联系的,则没有一部。
以往,在一线档期内是否有主控作品亮相成为了判别一家公司身位的一把标尺。现在,是否掌握一线人才成为了衡量一家公司未来的一根标杆。
华谊在上市后的去电影单一化,路线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在去电影单一化的过程中,华谊并没有衔接整个产业的发展脉络,这个脉络就是人才。
但是在围绕头部导演建体系的过程中,华谊和一线导演的距离开始疏远。在意识到青年即未来的趋势里,华谊对于年轻导演的扶持和培育并不明显。
此外,对于头部青年导演来说,与资本的合作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开始的接受投资、业绩对赌到现在,青年导演逐渐学会了借力资本。 这种 "借力"其实也把自己放在了更平等的位置上,但这也就意味着资本必须匹配相应的资源条件。
华谊此前缺少的发行能力,在叶宁、刘歌等专业人才加入之后,的确得到了明显的补充。但这两年整个产业的发展,"大而全"的公司可能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伴随着竞争对手的崛起,华谊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受到了削弱。
华谊靠着"明星"迅速崛起,但却因为"人才"逐渐没落。
华谊手里的 "牌"
对于华谊来说,突如其来的"转折点"让其备受艰难。如今,整体财报的连连"紧急"背后缺钱成为了这家巨头公司的"主旋律"。
1月份,华谊兄弟以旗下部分子公司股权、四处房产、15家影院以及不超过七部影片的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向银行获得共计33亿元的授信额度,并取得阿里影业提供的7亿元借款。
3月、4月华谊兄弟公告称,向浙江横店影视产权交易中心借款2600万元,向实控人王忠军取得无息借款2.7亿元,向腾讯发行3000万美元可转债。
9月3日华谊兄弟再发公告,以5500万美元为对价向关联方转让旗下孙公司GDC Technology Limited 90.5%的股权。据初步估算,此次转让损益为-1.47亿元。
对于华谊来说,重回电影的主战场是唯一选择。 但是摆在华谊面前的,并非决心的不够坚定,而是人才资源的匮乏。对于优质人才的高效绑定,才是长期隐藏在华谊背后最大的"问题"。
如今,田羽生《小小的愿望》在市场表现平平,单纯的从一部电影并不能否认田羽生的能力。只是从田羽生一直以来的 "性喜剧"风格来说,这种较为敏感的标签选择在日后可能会更为艰难。
而除了田羽生之外,管虎导演的《八佰》俨然是华谊的"救命稻草"。但这部电影何时可以登陆影院,依然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另外,冯小刚接下来的几部作品,除了自身质量因素外,也需要面对整个市场舆论的考验。
除此之外,华谊还能依靠的人才就极其有限,这是摆在这家老牌公司面前最大的难题。 尽管在待上映列表里,周星驰的《美人鱼2》、陆川导演的《749局》、李蔚然导演的《侍神令》都是备受市场期待的大制作,但大项目这两年在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华谊在其中的参与份额究竟能为公司回血多少也是极大的考验。
一方面是缺钱,必须加足马力拍片;一方面是缺人,在头部电影上乏力。对于华谊来说,手里的"牌"少是其未来最大的问题。华谊对于内容制作的经验,是看好其重返头部的重要原因。但如今,整个市场下沉的停滞,华谊对于优质年轻人才的布局缺乏,某种程度上都形成了一种阻碍。
编剧出身,产出爆款、青年导演,这是在田羽生身上的三个标签。显然,对于华谊来说,依然对于有这三个标签的"田羽生"们有极大的需求。但是在缺乏足够布局的情况下,华谊又该如何"重新上路"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