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跨境并购逐年递增,医药投资有什么新逻辑?
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是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发起,与相关协会共同搭建的国内外医药界与投资界对话平台,专注解读中国医药和投融资政策、展示国内外医药创新成果和投资最新动向。近日,第四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苏州举办。在现场,政策制定者、投资人、创业者、科研人员分享了精彩观点,以下是36氪的整理与探讨。
中国医药跨境并购逐年递增
高特佳分享的数据显示,国际间并购比较热门。对比2017年,2018年肿瘤领域并购保持强劲增长,从27笔增长到48笔,神经/精神、代谢、胃肠、呼吸系统领域并购案件亦有增长。抗感染、心血管领域并购案件有所下降。
与国际状况不同的是,国内并购案对生物技术交易少,传统医疗领域反而受青睐,主要买方是大型国企。推断是,国内买方还不太敢布局早期的前沿技术,生物技术公司也没有强烈地被收购的意愿,更倾向拿VC/PE的投资,把企业做大。
由于国外项目的价格水平因素,以及技术的全球化要求,促使中国医药越来越多地向境外并购。最近4年出境并购数量逐年递增,从2015年8笔逐步上升到2018年49笔。
与2017年相比,并购数量从33笔上升到49笔,交易均价略微下降,从63.62亿美元下降到44.62亿美元。中国医药跨境投资的标的集中于美国,轮次偏早多为A、B轮,业务以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研发为主。
热门创新药:技术的全球化要求愈加强烈,当前经济形势下更看好平台型企业
今年医药投资的大热门,依旧是抗体药物、基因治疗等等创新药。在谈到如何选择项目时,多名投资人强调,需要寻找有全球竞争力项目。
事实上,在2018年底的《氪记2018 | 中国医药,创新力大爆发》一文中,36氪曾给出过这个预判。其一是市场对技术的要求会更加提高,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其二是估值泡沫成为隐忧。药企能不能赚钱,不能光看中国市场,而是要看海外市场能否占到市场份额。在国际上没有技术竞争力的药企,未来在审批、销售方面都会出现问题。
从政策角度来看,“4+7”带量采购能够促进创新。上海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12月1日施行的新修订《药品管理法》,所提出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一方面扩大了创新的主体,让科学家、研发人员也可以成为主体,另一方面,加强了质量把控,对不良药物的监管更高。
放眼未来,PD-1之后,什么会是下一个热门靶点?医药行业接下来关注什么?
赛诺菲全球研究部总裁刘勇军认为,下一个热门靶点,它的Biology必须非常清晰。同时他建议企业选择适合自身优势的研发管线,研发要聚焦,不要盲目追热门靶点。君实生物CEO李宁则表示,“下一个热门靶点很难预判,但今后五年内,如果还有像现在PD-1那么亮眼的结果的话,估计是在细胞治疗领域。”
与生物制药行业关联紧密的是,医疗保险系统能否发展起来。因为总得来说,药品价格比较贵,有没有保险行业来为药品买单,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