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B面:拿锤子,皆钉子
历史没有记住画第一匹马的人,历史没有记住画第一只鹅的人但历史上第一个画出天马的人,他开创了整个神话历史。
就像男人在意自己是否很“Man”,职场人也很在意自己是否「专业」。一个人是否专业,事关职场尊严、还关乎立命之本,但「专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都能确定,这里的专业并非大学“你读什么专业?”的专业,它更倾向于“一技之长”、“专家”的概念。比如:当你收到来自同事领导客户的评价,“这人很专业”,那一刻,你认为自己理解了什么是「专业」。
我们姑且先统一「专业」的定义: 高效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 。
如果你刚被客户评价很专业时,会觉得这个定义很酷。但是,当你沾沾自喜、或以「专业」为目标努力时,千万别忘了复杂系统学家的忠告: 这个世界不存在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事物 。
尤其是「专业」,它“水很深”、“坑很多”。人们对「专业」趋之若鹜的心态,更加重了它的罪孽。
对,许多人把专业视作“护城河”、“杀手锏”,但它也存在“三宗罪”:
- 傲慢;
- 狭隘;
- 停滞。
一、傲慢的螺丝钉,谦逊的后现代语境
图书馆,你要的书在最上层,够不着,周边没书梯,怎么办?
你先想想。
最简单的办法,拿一摞书当书梯(当然要垫上纸巾别弄脏书)。
听上去很容易?这曾被心理学家在某常青藤高校做实验,超过半数高材生们都没想到。
的确,教育倾向于培养我们凡事追求精准,一是一,二是二,书是书,砖是砖。给万事万物贴一个标签,轻松了大脑,牺牲了灵性。
把书看作“知识结晶”让人受益匪浅。但如果你还能视情况,把书看成砸人的砖头、起火的材料……往往能让你走更远、学更多。
我们的社会将「专业」抬的很高,但抬到云端,飘飘然 忘了本 就不太妙了——“专业”是工业生产的衍生物。
说难听点——所谓专业,就是一枚螺丝钉。
你或许会问,「专业」在前工业时代不是就有了么?
请恕我再告诉你一个秘密,专业的古希腊词源是“奴隶的工作”。
为避免无谓的政治学或社会学争辩,本专题不对此做任何价值判断。我仅从现实角度阐述这种“专业至上”究竟会对个人进步、组织发展造成哪些恶果。
我不否认螺丝钉的价值及社会意义——但前提, 它得契合工业化时代的语境。 现实是,我们早已进入“ 后 ”工业,如果你仍抱着传统专业观,以此为荣,我只能深表遗憾。
工业时代跟后工业时代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 前者追求绝对控制、稳定性——代表理论是牛顿力学定律;
- 后者追求相对控制、灵活性——代表理论是系统论与信息论。
前者好比狙击枪。你根据枪的推力、子弹初始速度、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风速、目标距离……等等,计算枪口的初始方位。如果一切数据幸运的跟现实吻合,那么能接近100%击中目标。但我们都知道,世界是个复杂系统,上述参数不可能完全精准。
其二,上述计算量与参数的个数,成指数级比例关系。模型越精准,就意味着纳入的参数也必须越多。随着射程变远,不确定因素过多,运算量大到“不可计算”,就没意义了。
那怎么办?感谢诺伯特·维纳、克劳德·香农等杰出的科学家,我们不用再追求绝对精准,只需要让子弹变得更“灵活”:在子弹向目标射击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目标的位置的“反馈”,持续“微调”角度,这样哪怕初始计算很粗糙,最终还是能击中目标。
对,后者是导弹。
现在,我们看回前述「专业」的共识: 高效能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
这听上去是不是更像狙击枪而不是导弹?
没错,「专业」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程序,其特征是:
- 知识复杂(有门槛);
- 操作精巧(有门槛);
- 单维度视角(为效率而牺牲多维度看待问题的方式)。
我们多数人只看到了前两项闪光点,却忽视了第三项阴暗面。
如果今天的职场仍是超级大工厂,每个人只需找准自己的专业定位,把螺丝钉往那一插,就能让整个大工厂完美运作,那这篇专题的确没有存在必要。
但是,一来,当下社会职场的「语境」显然已经离“只要人人都做好一枚螺丝钉世界将完美运转”的环境渐行渐远,而“多维度专业观”(后现代)显然越来越成为社会趋势。
举个例子:
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很专业的问出一连串问题:是否单亲家庭,幼年受过虐待,缺失安全感……最后专业的给出一套叙事疗法方案。
一疗程过后,完全 无效 。
正当医生诧异时,这个患者的父母找上了门,说这孩子头部受过物理创伤,有点问题,凡事只会说“是”……简而言之, 他该去看神经科而不是精神科 。
这正是“螺丝钉式专业”跟“后现代式专业”的区别。前者眼中,来访的都是精神病;后者眼中,首先会识别对方到底是精神病、神经病、还是想混个“免死证明”的权贵病。
我在以前的专题中提到过“ 狭隘专业主义 ”,指代的就是这种“螺丝钉式专业”——为了效率,牺牲了看待问题的多视角。
通俗的讲就是,对于 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 。
我们看现在各行各业,到处都存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现象,其中,尤以“知识界”为重灾区。
比如,人们反映“学习能力差”,于是那些“知识大咖”们纷纷开出了“提升效率”、“记忆技巧”、“学习技巧”的药方……却鲜有人看到“学习”背后的真正问题是:
- 信念——可参考专题:自毁简史
- 想象力——可参考专题:学习无需记忆参与
- 意识形态——这个我后续会作为专题推出
又比如:现在的各大知名企业的“专家们”,谈起业务套路都是满口专业术语、信手拈来就是这个成功案例那个成功案例,但是实战起来,一旦换个市场环境(语境),就被打的满地找牙……
这是不是像极了那些从不区分精神病还是神经病的医生?
那么,在后工业化职场语境中,我们该怎么摆脱“狭隘专业”陷阱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在另一个问题上:发展专才还是通才?
二、专才还是通才?这是个伪命题
这个问题恰巧也是询问较多的问题,专才还是通才?
这个问题本身就预设了“专”与“通”的对立,在我看来, 基础假设 就错了—— 专业能力的提升本身就建立在吸纳「业余」知识的基础之上 。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专业的底色——科学理论的发展本身就是持续吸纳跨界(外部)理论构建的。
我们不妨先看个不是题外的题外事吧:今年我们经常谈5G。如果你是一个5G国际标准的技术研讨会的主办方,看到与会成员中有一个人的职业是「演员」、一个人的职业是「作曲家」,你是否会以“业余人士”为由将他们请出场外?
如果历史也抱着这般狭隘专业思想,那么,我们今天可能还在“通讯全靠吼”的年代。
我们现在每天都离不开的移动网络,其核心技术基础,即调频编码技术(CDMA)是由具有良好音乐基础的演员拉马尔(1914-2000)、作曲家安太尔(1900-1959)发明的。
这两位前辈并非在美妙音乐唤起的激情中找到灵感,相反,他们借鉴音乐理论的技术,将其融入到通讯“发送-编码-接收-解码”的核心中。
我并非说,光有音乐才华,就能够在通讯行业攻克难题,他们同样需积累大量通讯技术。我强调的是,如不具备音乐,这个“业余”能力,CDMA技术就不会这么快诞生。
今天,没人说CDMA不「专业」,但 这种专业,是在更原始专业基础上,吸纳「业余」技术后融汇而成 的。
如果你认为上述「专业」在「业余」的“帮助”下突破瓶颈仅仅是个巧合,那我们在看看下述事实吧,我随便列举:
- 达尔文进化论,属生物学理论。但让达尔文终生追寻进化论的革命启示却来自于人类学理论——《人口原理》,达尔文阅读马尔萨斯这部巨著的时间甚至被记入达尔文生平大事中,可见其影响之大。
- 作为微积分核心预科的解析几何,是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借鉴地理学经纬度概念,将专业的古典几何学与「业余」的代数融合的革命成果。
- ……
如果你愿意听,我可以无限的列举下去。
有心人或许联想到了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科学革命的结构》,但我们无需阅读这部烧脑大作就能洞察这一点。
如果你认为,上述是科学理论的发展(需借鉴跨界学科),跟我们个体能力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这个观点低估了 科学理论的发展与个体思维跃升的神似性 。
- 有一位数学「专业」的程序员,约翰·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半路出道成为作家,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
- 我们熟悉的刘慈欣,也不是「专业」作家,而是计算机工程师;
- 刚才提到的CDMA通讯技术的发明者也是演员跟音乐家……
这些都只是巧合?
大文豪歌德,总是用诗意的语言洞察真相,“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对称是静止的节奏。”一语中的。
简而言之,「业余」思想总是「专业」能力破蛹成蝶的催化剂。
为什么?
人工智能之父Marvin Minsky早已替我们清晰简洁的概括了:“ 最强有力的思维方式就是那些让我们可以把不同环境中学到的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方式 。”
画一匹马,平白无奇。
画一只鹅,平白无奇。
画一匹马、一只鹅,平白无奇。
画一匹马融合一只鹅,一匹天马,这就是一个革命式概念了。
比如:你专业研究视觉成像,照本宣科做个显示屏、感光元件、辅助视觉成像……这充其量只能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流水线高级技工(此处无贬义)。但如果你对蝙蝠有兴趣,便研究“回声定位”。融合你的专业,你灵机一动——人类能看见世界,是大脑借助了光谱图在显示屏(视网膜)的投射。
那制造一个“声波显示屏“(类似蝙蝠超声波雷达)、超声波发射器,那你就有望研发一个“超声波视觉器”,让人类体验蝙蝠的感觉,甚至让盲人“看到”世界。
这样的成就,就远不是高级技工所能达成。
综上,我们看到了,专才与通才之间压根不存在边界。
如果你想要更「专业」,那你首先要放下「专业」 。
我并非鼓励程序员去写医学书籍追求诺贝尔和平奖,也并不是为一个人 在其专业领域避重就轻、三分热度、不求精进 提供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我只是试图向那些以「狭隘专业」为荣,排斥「业余」观点、外来知识的“专家”们阐明一个事实:
当专业水平停滞不前,唯一 突破瓶颈的方式 就是 借鉴外部 思想。
专注并不意味着“狭隘专业”,业余并不意味着不专业。
三、突破专业瓶颈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后现代语境中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呢?
三个建议(层层递进):
1. 清楚边界,有所不为
我们的文化对失败挺不宽容,应试教育更加剧了“只准对不许错”的思想。这导致我们多数人在「专业」,这个涉及到职场尊严的问题上,难以说“不”。
- 多数从大企业跳到中小企业的领导,通常喜欢把大企业的“标准化”硬搬过去,不管是否适配,以此彰显他的“专业”;
- 学习心理学、人工智能的博士们,对于各类学习的疑难杂症总是用自身专业的“科学理论”去解答,而不顾他们是「学习」问题还是「意识」问题;
- ……
总之,各路专家们总能“一招鲜吃遍天”,理由是,他们有名校证书、名企的离职证明、期刊论文,总之他们就是「专业」。
但我们都不要自欺欺人了,无论你是否拿着锤子,这个世界的钉子并没有那么多。同理,任何 「专业」所适用的领域,远比我们所认为的狭窄的多 。
那么,如何避免以“狭隘专业视野”去“硬套”一切的倾向呢?
弄清楚你专业的能力边界,也就是 适用的语境 。
语境很类似于“生态位”,猎豹不选择热带雨林作为栖息地,因为它的飞毛腿「专业」只适用于草原。
国内互联网“大牛”很少被国际互联网公司“相中”,因为国内用户的品味、认知背景跟国际差异极大。
认清你的专业语境, 君子当自知,不可为而不为 。这能有效阻止你“凡事举起锤子”。
为避免锤子错误,顺带提示下,清楚自身边界的关键并非“怎么做”的问题,而是重新建立内在自信,如果你放不下专业「尊严」,不愿承认错误,你就无法继续向前走。
2. 培养多元视角,从宏观到微观
以时间为例:
- 你学过诗歌,会发现时间如流水,逝者如斯夫;
- 你学过神经科学,会发现时间是生理调节的统筹计时器;
- 你学过广义相对论,会发现时间并不存在,不过是人类意识的虚构;
- ……
同样道理,除了「专业」视角,你吸纳的外部思想越多,意味着你拥有更多元视角。
换句话说,当你面对同一个问题,你能比其他人从更多维度“自由切换”的去“看”、去找到“更优”的突破口。比如,网上很多“喷子”(指看似有知识那一类),人们很难理解这些人“以真理为标准极具冒犯攻击”的心态。
但如果你学过经济学,就能从经济学视角去理解这些喷子的心态—— 他们把自己懂得的知识看作“私有财产”了 。
为什么他们对任何有异议的观念都要疯狂争辩?因为如果他被迫改变已经塑造的知识观念,就好比大脑中的私有财产让你给破坏了。
你把人家的房子推倒了,人家能不跟你急嘛。如此换个视角解读,是否别有一番滋味?提示下,顺着这个视角继续延伸,将能洞察更多奥秘,此处点到即止。
那么,如何培养「多元视角」?
我曾在专题“隐喻潜能”中谈过,此处不再赘述。
3. 尝试进行跨界融合实践
走完前两步,你就具备突破原「专业」能力的基础了—— 通过融合跨界思想 。
我前面说的“天马”(融合马与天鹅)、“声觉画面”(融合视网膜与回音定位)都是有趣的案例。
具体怎么练习?
我的经验是,无聊时多练习“切换视角”,练习的多了,自然就能找到将几类思想融合在一起的“感觉”。比如:你懂控制论,你 不妨避开常规 的控制论领域,以控制论思想去看待一棵植物。
好比你家阳台的向日葵,它是如何随着阳光方位的变化“输入-反馈-调节-输出”的?
又比如:你懂进化论,你为何不尝试着把当今备受追捧的电视剧、畅销书、流行观念用“适应-竞争-繁衍”的演化视角去看待呢?
顺带向大家推荐一个将切换视角发挥到极致的案例。
许多朋友应该已经看过了,经典电影《美丽人生》,男主角在纳粹集中营中为其孩子营造的“游戏世界”,将最艰苦的集中营生活变成了一场好玩的游戏。
图:美丽人生剧照
请善用「切换多元视角」的天赋,会不会改变世界我不清楚,但至少能让你与命运达成和解,泛舟星辰。
尾声:生命的本质是创造
文化惯性是个灾难。
尽管“典型”的工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历史,但它塑造的工业思维——螺丝钉式专业观仍然在今天占据统治地位,我们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甚至经常是各类经济层面、认知层面、甚至物理层面“灾难”的罪魁祸首。
但无论我们如何自我欺骗,生命进化终究还是比人更聪明——显然, 生命从不奖励那些循规蹈矩的人 。
我们的快乐多巴胺,我们对生命价值的充盈感,总是奖赏那些正在思维中创造一些全新概念的人,从跨界思维碰撞中创造“新事物”的心流充实感,抱着狭隘专业视野的人永远无法体验。
历史同样如此。
历史没有记住画第一匹马的人,历史没有记住画第一只鹅的人但历史上第一个画出天马的人,他开创了整个神话历史。
#专栏作家
李少加,公众号:少加点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进化式运营》作者,“基于用户视角的用户养成运营框架”提出者,互联网商业独立研究者、运营管理专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