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长,这里有4个教科书里没有的大实话
在用户增长的执行环节,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我自己之前踩过这些坑,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01
做用户增长,关键是老板得懂,即使不懂也得强烈认可才行。 老板的决心决定了这事能不能搞起来 ,先搞起来才有可能做出成绩。
这可不是看老板是怎么说的,要看有什么实际行动。其中有一个标志性的事,就 看是否成立「用户增长部」这样的实体独立部门 ,真正从组织架构层面表达做这件事的决心。
因为用户增长是需要多种角色强协作的事,产品、研发、运营、市场等,必须大家都参与进来,统一目标,才有可能做好。所以这个特征就打破了互联网公司传统的职能部门分工模式,如产品部、运营部。
不设立用户增长的独立部门,就意味着做一件事要横向沟通多个部门,效率肯定会很低。
效率低的原因除了组织架构之外,还有就是目标不统一。如果产品看功能渗透率、运营看留存、渠道看拉新,肯定没办法落地。理论上应该是利用不同角色所擅长的点,设置一致的目标,然后大家拆解来做。
所以OKR比KPI更适合用户增长,可以更好的把各个角色串联起来。比如设置整体的O(OKR的O,就是目标)是DAU,那么渠道就看新增用户量,制约项是次日留存;产品要看功能模块的渗透或留存,制约项是用户量;推荐算法看时长等等。这样大家是往一个方向发力,也可以更好发挥各团队战斗力。
不过怎么推进好OKR,是另外一件复杂且困难的问题,难度不低于用户增长本身。所以说嘛,系统的做好这事本来就是不容易的,方方面面的各种支持都得跟得上。
02
需要明确的是,数据不可能是完备的,更糟糕的是有些数据是错的。虽然数据是增长的眼睛,但这个困难是切实存在的。
这个问题的具体解法,长线来看是慢慢建数据团队和平台,短线来看是先预设结论,再验证是否可行。前者就不说了,和大家关系不大,重点说一下短线怎么做。
在没有足够数据做决策时,先假定设想是成立的,马上动手开干,做完再看结果是否符合之前的设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想知道针对新用户去掉广告这件事,是否能提升次留,发现之前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明广告对于消费时长和留存有负向。没关系,假定这件事是对的,先针对一个比较小的渠道,替换为新用户无广告的新包。一周后,再看这个渠道的次留较之前是否有提升。
这肯定不是一个特别科学的做法,但好处是先开始干了,总不能等到支持全部到位才动手吧。
另外,有些朋友对增长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先找到准确无误的目标数字才能动手,其实并不是这样。目标也可以先预设,一队人马先尝试做起来,另一队人马再持续研究目标的准确性。
用户增长本身的逻辑,就是一个不断验证的过程,不仅是手段,方向指标也是不断验证和迭代的。 千万别怕做错,不做才是错。
03
增长是思考方法,不一定只用在互联网,在各方面都适用 ,比如生活中。
我随便举个例子,一个女孩要拍婚纱照,她就想减肥,减肥之后就拍得更好看一些,P的时候也没那么辛苦。
这就是一个项目的背景,转化成咱们工作当中,就是一个app想把DAU做起来,这样才能变现。那么这个女孩就要找到达成这个目的的北极星指标,这么梳理下来,问题就明确了。
北极星指标是需要分析和测试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很难拍出一个准确的。所以按照上文所说,假定我预设的北极星指标是每星期吃5次减脂晚餐,只要你做到这个,你的体重就会下降,这就是大佬们经常说的aha。
然后你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做到这个目标,这就是具体措施的拆解。比如好友打卡、预定固定外卖、拒绝所有聚会等。这个环节最重要的是穷尽所有可能的路径,一定要全部都列出来,不要管是否可行和所遇困难。
都列出来之后,再选取性价比最好的几条路径,去落地执行。如果你在思考的时候都没有穷尽所有可能,也许就会遗漏性价比高的方案,逻辑就是从最全中找最好。
找出性价比最好的路径之后,坚持去做,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去监控数据,来验证这个措施是否对减肥有效。如果两周以后没有正向效果,那么就要review这个北极星指标了,有可能要做一次迭代。
这个例子,就是直接把增长底层逻辑,用在生活小事。所以别说什么这个产品能用,那个产品不能用,说明你还没掌握。
04
用户增长的理念本身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长期的、可验证的确定收益。 比如强调先验证产品闭环,留存要好,能接住人再推广。
用户增长这个概念从美国传来的时候,强调的就是产品路径的闭环,讲的是aha moment和AARRR,本身就是要和产品紧密结合的,是产品层面的事,所以也符合做好一个产品的基本规律。
与此相对应的是强调短线的「增长」,比如依赖羊毛党的裂变。我和裂变没仇,这就是某个时间段的现象,想去挣这个钱的尽管去挣就好了,只是没必要非得给自己贴一个用户增长的标签。
我的知识星球里有位小伙伴说:付费的获客渠道才是效果最好的。虽然听起来有点绝对,但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在获客渠道这件事上,大家都会认同的道理是,质量好、留存好的流量,获客单价高,而且你能拿到的量是有限的,在这件事上钱还真不是万能的。
所以如果你想获得价格更低,或者数量更多的流量,那就势必影响质量和留存,这就看你的接受程度是怎样的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如果这个道理大家都认,那么免费或低价获客这样的好事,就要非常慎重了。我不是说绝不会出现这种可能,而是在多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或者某个平台的短期红利下,有可能出现。但当你从好多篇文章里,好多付费课程里看到这招了,你觉得可能性还大吗?
不是一定要纠结短线裂变算不算用户增长,而是不希望大家认为用户增长只是裂变,甚至做增长=做裂变,这样就跑偏了。在国内遇到10个说自己做增长的,你仔细一打听,8个都是做裂变的。
我琢磨了一下,大概逻辑是这样的。
用户增长本身就是个风口,尤其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干的时候,这就是救命稻草,肯定赶紧搞起。当你真支起摊子的时候,就会发现除了建团队、拉群做裂变、渠道获客买量,其他的事也并不好做。而且渠道买量本身就是渠道团队的本职工作,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所以在国内聊增长聊到最后都是裂变了,别的也不知道还能聊啥。真正做得好的,比如快手和字节的人,很少有人出来讲用户增长的经验方法,其实这些才是最有含金量的。
以上,是我在过去的工作中,对用户增长这件事的理解,都是实操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专栏作家
韩叙,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猫眼电影产品运营专家,创业时经历了0到1的艰辛,在百度时规划了海量用户的玩法。从业10年,专注互联网运营领域,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区运营和UGC运营。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