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方法论:业务异常诊断及优化
产品出现了问题,真的只是产品的问题吗?你是否想到了业务?
众所周知,B端产品服务于业务。
但回顾最近半年所做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业务诊断不透彻,做出来的产品投入生产后,总有小细节漏掉或者表面上看起来满足了需求,实际却相差甚远,业务方使用起来并不符合要求。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产品经理在做业务问题诊断的时候,真的诊断清楚了吗?
下面对业务异常之业务诊断作了一个个人的梳理。
一、出现问题
在《软件工程》中提到一个专业化的软件的四个特性中,可依赖性和安全性居于首位。
软件的稳定是保证业务运转的基石,但是总有业务阻断的风险。如电商平台,交易系统等半分钟的宕机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笔者遇到的业务异常的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 交易系统业务全部阻断,查询,下单,支付等功能全部崩溃;
- 产线业务整体正常,总有个别产品异常。
1. 第一种情况
对于一个产品汪来说,这无疑是从睡眼朦胧到瞬间清醒的状态,立刻做好背锅的准备。
常人的第一反应是系统宕机崩溃。但是,从产品汪的角度,还应该考虑,是否是新上线的功能未测试完全导致对原有功能的影响,亦或者是临时动了哪个配置参数,导致产品逻辑变化。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以最快的速度修复系统问题和或者是还原产品配置。
2. 第二种情况
产线整体业务正常,个别产品由于软件问题,产生异常,这种时候产品经理就要作为一个侦探的角色去还原场景,梳理流程,整体分析此异常出现的原因及修复合理性。
下面就第二种情况作个浅谈。
二、业务诊断
业务诊断能力,贯穿所有B端产品的设计,运营,管理等。
不管系统新增需求还是迭代优化,业务诊断是一个产品经理抽象问题的基础。
全面的业务诊断,抽象出问题,最终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产品解决方案;为企业提升运转效率,经营管理辅助,是一个好的B端产品的价值所在。
当出现业务异常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诊断问题呢?
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步骤来分析:
1. 业务背景调研
1)理解当前业务“目标”
业务背景调研的第一步,理解当前业务目标:这部分业务要实现一个怎么样的诉求,此业务问题出现在整个业务流转中的哪个节点,这个节点的目标是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回归初心。
举个例子:
短信运营商经常会给用户发送短信提醒用户流量使用情况,目的是为了告知用户剩余流量,提示用户,防止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流量用超。
此短信业务的目标便是告知用户短信使用情况,剩下的流量酌情使用,中国移动在发短信的时候,短信内容显示了还剩多少MB的流量可使用。
对于用户来讲,平时使用APP或者上网,流量用多少是不知道的,用户只知道每个月大概会用多少流量,并不容易知道剩下的这些(比如23643MB)流量会用多久。
相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发送短信时,加了一句“剩下XX%流量”可使用,这样不仅直观,而且达到了发送短信的业务目标。
2)梳理当前业务的“操作流程”
这一点是最坑爹的,有些问题本质上是流程问题,而不是软件的设计或者BUG。
业务流程涉及到多个业务角色操作,这一步我们应该梳理出当前各业务方现有的操作流程。
3)梳理当前业务“正确”的“产品逻辑”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标,梳理原有业务逻辑,和产品设计的“正确”流程。
这里的正确流程不是指绝对正确,是指基于此目的,原有产品逻辑的设计。这个设计现在可能看来不合理,但是因为需要快速上线等各种原因而被一直沿用,此时暴露出了问题,而此刻我们需要理清这个逻辑。
4)分析原有逻辑与业务目标的匹配度
在理清了现有产品逻辑之后,既然业务能正常运转肯定有它的稳定之处。但是也出现了瑕疵,说明当前产品设计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存在漏洞。
基于此,我们下面进一步分析。
2. 问题分析维度
1)从用户场景进行分析
用户场景在和研发梳理需求的时候,是一种沟通工具,而在分析问题或者产品设计的时候,更是一种思维工具。
产品经理应该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一线业务员,或者直接到一线观看操作业务的流程;某些问题可能并不是因为软件问题,是业务流程的问题。
对业务员来说,他会通过最方便但可能不是正确的操作流程来达到他的目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业务员对这个业务的理解脱节,只关注到了他的节点业务,也可能是业务培训不到位造成。
当产品经理走了一遍全流程,或者进入一线用户场景调研分析后,便不会容易出现想当然的分析结果。
2)从用户角色进行分析
分析业务流程中相关的角色,各个角色对应的需求,他要实现的业务目标。
区别于整体业务目标,这里的目标是角色目标,对应岗位上的职责则不同。
3)分析用户角色之间的协同关系
产品优化方面来说,基于各个角色的业务目标分析,了解他们的诉求之后,在这个角色之间要实现一种协同平衡,实现业务稳定,效率提升,考虑该业务目标的主要受益方是谁,业务需求契合度最高的一方,此时优化方案应该偏向该角色。
对于问题查找来说,可能各个业务角色之间的协同流程都有问题,而不是软件本身的问题,规范流程,或许会豁然开朗。
这里笔者想起一个例子:
一个产品经理,手上有个正在开发的紧急项目,当到最后一天项目计划要完成开发工作的时候,产品经理发现有个研发所开发的模块还没开发完,项目整体出现延期风险。
研发给出的理由是总经理临时让他改一个其他项目的紧急需求,两边都是紧急项目,这个研发选择了先做领导总经理的项目。
这个产品经理气的不行,和研发吵了起来,去找老板理论;老板让这个产品经理分析哪里出了问题。
产品经理说总经理不懂先来后到,不知道研发手上有紧急的项目。
老板说,总经理和研发都没有错,站在研发的角度,迫于领导的压力,先做领导的项目;站在总经理的角度,手上的项目确实紧急。
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下次遇到同样场景岂不是还是会出现这种冲突?
老板说,是流程出现了问题。
如果在流程上规避了此种风险,出现临时资源调度的情况,根据提前制定出的流程,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申请走相应的流程,需要各部门审核,这样就可以提前获得各方支持协调,而不至于出现项目延期。
现在说来,与其说是流程,不如说是规范,各业务方按照统一规范协同合作。
三、解决方案
1. 问题深度和广度判断
不管是业务异常问题,还是产品优化,都需要判断其是否有改进及迭代的价值。
通过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判断,深度即出现该业务异常后对整体生产的影响;广度及出现的频率和概率等。
而优化即是对此问题作出改进后,是否会对原业务稳定性,效率有提升。判断的依据最好可以量化。
2. 考虑最快替代方案
在《软件工程》理论中提到,任何系统,进行更新优化成本都是巨大的。
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复用:其一是从业务的操作流程上进行优化;其二是从现有系统功能中使用其他功能方式替代。
这种方式不仅成本最低,也是最稳定及快速解决问题的最优方式。
3. 重新开发,成本和可行性分析
如果是需要优化该业务流程或者解决业务异常,需从产品角度重新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规划。
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对业务诊断的思考,作为个人的一个复盘以及记录。
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指正和讨论。
本文由 @谢君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