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漫游路(四):GSM的辉煌发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宁宇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移动通信的演进主要是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实这是错觉,至少是不完整的概念。
移动通信从1G演进到5G,每一次的升级都是核心网的大变革,只不过这种升级改造是内部的、封闭的,不像直接与用户有关的终端和无线产业,所以核心网的变革往往被忽略。
但是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网络的变迁和运营的调整,主要缘于核心网。核心网的一次次全面升级,从结构上大幅降低了通信业务的实现成本,不仅让移动通信走进了千家万户,还能让运营商有利可图。
要穷举核心网创造的价值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系列里,我仅谈一个移动电话的业务----漫游,借助这个业务的诞生、成长和演进,揭示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轨迹。
第一篇回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人工漫游,第二篇回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联网漫游工程,第三篇回忆了第一代移动电话漫游的计费结算历史,从第四篇开始回顾GSM的辉煌发展。
技术上GSM彻底解决漫游问题
相对于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第二代移动电话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我们用这样一个GSM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下:
左半边是手机和基站部分,这是无线的地盘。GSM的改进点至少包括这么几项:
一是手机实现了机卡分离,SIM卡记录着个人信息,可以让用户不换号码就轻松换新机;
二是空中接口从FDMA(频分多址)升级为TDMA(时分多址),同样的资源下可以容纳更多的通信量;
三是对空中通信进行加密处理,由手机和基站进行加密和解密;
四是把BSC(基站控制器)从交换机里分离出来,并且将BSC和MSC之间的接口标准化(A接口),不同厂商设备之间可以互联,提升了网络开放性和可替换程度。
从1G升级到2G,在无线侧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无线这边确实是巨变了。但是对于核心网来说变化更大:
因为第一代移动电话是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只能以市话端局的方式存在于通信网络之中。而第二代移动电话GSM,从一开始就是按照移动电话独立组网的方式进行设计的,这是划时代的改变。
也就是说,从2G开始,有了移动通信的核心网。
GSM的核心网是这样设计的:
一是从MSC中分离出独立的HLR,用来存放和管理用户的数据;HLR与AUC合设,完成用户的鉴权;而MSC和VLR融合在一起;
二是MSC互联,移动电话之间的通话不必通过PSTN进行接续,可以直接完成;
三是信令链路和话音链路分开,甚至建设专用的信令网,用于话音接续之前的信息交互。
这样设计和建设起来的核心网,非常好地解决了移动电话用户漫游的问题。无论是漫游地是在注册地还是非注册地,鉴权、通信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也可以说,在GSM网内大家都是漫游用户。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可以大大节省网络资源,因此让技术人员非常兴奋:一个北京的移动用户漫游到上海,被一个上海的用户呼叫,以前这个呼叫需要从上海先接到北京,然后再从北京发起到上海的呼叫,一个电话占用了两条长途线路。而在GSM里,上海先查询用户的位置信息,看到这个被叫用户在上海,就在本地直接接续,不再走长途了。
请记住,这个场景叫做"同城特例",很重要。
对于移动电话的设计者来说,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实现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功能,发展到第二代的GSM时,体系化地解决了漫游问题,在技术上全面满足了移动电话的话音业务所需要的所有功能。
通信技术之外的漫游问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实际运营中,技术人员心目中完美支撑漫游的GSM网络,对有些问题还真解决不好。
比如,前面提到的同城特例,实际上这个场景只有两个139的GSM用户之间进行通话时才可能发生,其他的组合下,还是要走两个长途。
如果主叫用户是联通的GSM用户,那么联通的网络无法查询139用户的位置信息,只能将呼叫送到被叫用户的归属地,由被叫用户的移动交换机再进行路由判断和接续。
如果主叫用户是固定电话用户,那么首先电话会送到主叫所在的长途局,同样的,长途局也无法识别用户的位置信息,还是要把呼叫转到北京去。
这样看起来,只有很少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GSM的先进性,这就尴尬了,所以技术人员就想办法进一步优化。那个时候,移动和电信还是一家,于是制定了"就近入网"的技术方案,也就是:如果固定电话用户呼叫一个移动用户,就把呼叫转接到当地的移动网,由移动网来判断被叫的情况。这样,即便是固定电话呼叫移动用户,也能实现"最佳路由"了。
可是没过多久,中国移动独立上市了,变成和中国电信一样的独立公司,甚至两家之间还有竞争关系。
既然是独立的公司,自然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尽量走自己的长途路由。一个上海固定电话用户呼叫北京移动的用户,先要走中国电信的长途到北京,再接到移动网内。这样一来,GSM节约路由的优势又没了。
不仅如此,更意想不到的是:GSM路由组织的技术先进性,并没有体现在用户的资费上。
长期以来,电信的资费是"成本定价",是基于通信对资源的消耗来确定计费原则和资费标准。比如打长途电话就是对长途电路资源的消耗,那时候根据距离,资费标准为每分钟0.60、0.80、1.00元不等。
当讨论GSM资费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既然GSM在技术上节约了长途电路资源,就应该把这个利益体现到资费里。所以在发布的第一版GSM资费(电经资【1995】956号)中,同城特例的计费规则被正式发布,如果两个移动用户漫游或处在同一个地方,相互之间的通话不收长途费。
可实际上,这个计费规则并不能完全实现。
其一,主叫话单可以记录被叫的位置信息,但是被叫话单无法得知主叫的位置信息。在被叫话单中,只能看到主叫号码,但是主叫号码能等同于主叫的位置信息么?
如果主叫是固定电话,可以。
如果主叫是移动电话,可能这个用户漫游走了,所以不能确定啊。
其二,如果主叫是固定电话,那么他的计费点是在长途局,即便是把呼叫送到移动网内,最终没有占用长途电路,长途局照样会按照长途电话的标准向用户计费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主叫是联通的用户,在话单里也看不到被叫的位置信息,只能按收长途费来计算。
对于搞计费的人来说,同城特例是一个危险的BUG:它无法实现,但又是正式发布的规则,如果遇到较真的用户,这错误一抓一个准。在执行侧的一再要求下,后来又针对同城特例情况发布了一版新的规则(电经资【1998】228号),对同城特例的规则进行了修订,这才把这个坑填上。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