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反驳别人的人,他们在反驳什么?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ay先森”(ID:RayZhang1993),作者Ray先森,36氪经授权发布。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
不管你和他说什么,他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倾听和理解,而是下意识急着反驳你。
你讲工作流程的时候,他和你谈效率。
你讲工作效率的时候,他和你谈结果。
你和工作结果的时候,他和你谈流程。
反正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要反驳一两句。
有时候,那些经常急着反驳别人的人,他们只是习惯性反驳而已,并不是你说的内容有问题,而是在他们看来如何把你说服才是最大的问题。
至于说的对不对、合不合理、现状是否有改进,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说到底,那些习惯性反驳的人,
不过是用言语上的投机取巧掩盖了行动上的懒惰和思维上的不思进取而已。
1、习惯性反驳才是最大的思维偏见
吴军在新书《格局》中讲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次,吴军在Google路过一个办公区,听到总监戴维在批评员工强纳森。起因是这样的,强纳森的办公桌是一个开放区域,他平时说话嗓门很大,对周围同事形成了干扰,于是同事把这事反映给了戴维。
戴维说:“你以后说话轻一点,不要影响别人。”
强纳森说:“我前几天听你讲话调门也很高。”
强纳森这是在强词夺理,但如果戴维讲:“我的调门哪儿高了,不信你问问其他人。”
那这个谈话就进行不下去了,但戴维没有这样,而是说:
“你提醒得很好,如果下次你发现我讲话调门高了,请给我指出,我一定注意。但是今天你的调门确实高了,这件事和别人无关,请你注意。”
强纳森无话可说,就这样接受了批评,改了错误,后来他在书中总结道:
“跟美国人打交道多了,我发现他们的逻辑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就事论事,而不喜欢用人之短护己之短。”
习惯性反驳的人,常常在沟通中囿于一种思维偏见。
这样的偏见让他们非常容易陷入狭隘的认知、失控的情绪,说来说去永远只有一句话:
你们凭什么只针对我?
曾经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同事,因为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我在会议结束后私信告知了她,但在微信沟通中我明显发现她在为自己的失误反驳:
“这个问题你们领导之前也犯过错,你怎么不说他?”
“以后等你接这个项目我看你会怎样。”
“别人都不说就你看到了,就你有能耐。”
易中天教授曾经说:“我们为什么都不爱认错?”
那些习惯性反驳的人,最善于干的一件事就是用人之短护己之短。
自己本来犯了错,却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以此来掩盖或推脱自己的过错,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方便的说辞了。
钱钟书先生说:
“偏见,可以说是思维的放假。”
一旦人的言论和想法全是偏见的时候,可想而知他的思维有多么不正常。
习惯性反驳的言论之下,不过是说话人不想正视自身错误和逃避责任的雕虫小技而已。
2、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要看他如何面对反对意见
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在《重新理解创业》这本书中,提到过一段关于创业者的故事:
有些创业者太喜欢示强,喜欢挥舞着“花翅膀”天天在各种论坛活跃,让别人看到自己有多么厉害、多么好、多么多么强。
他们好像都能预知未来,大谈特谈自己过去做得多么好,对未来多有远见,前程多么远大。
但是一旦遇到和自己意见不符的声音,很多人不是耐心去倾听,而是想着法子去找对方的漏洞,去揭对方的短处。
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要看他如何面对错误。
余世维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不停的辩解;一种是努力的表现。
刚刚进入职场的那段时间,我也曾经很喜欢用反驳别人的方式,来为自己的错误过失开脱,甚至有时候明知道是自己不对,也会随便扯个理由怼回去。
最要命的是压根不改,说完之后还是老样子,时间久了愿意和我搭档的同事越来越少。
后来遇到了一位领导,他和我说:
像你这样的情况,要么不停的找理由,证明自己没有错。要么就主动示弱,承担责任,找到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拼命找理由和借口反驳的一类人,自然是原地踏步没有进步。
而敢于承认错误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敢于担当的人,这样的人没人不愿意和他们做朋友。
就像职场中有不少领导很难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他们时刻想要保持权威地位,如果他们放弃权威,就会失去职场关系中的控制权。
但事实恰恰相反,当领导主动向员工承认错误,他们正在向员工传达一个讯息,那就是他们能够认清和弥补自己的错误。
领导的权威性来自于员工的信任和尊重,而不是权力和控制。
我发现很多优秀的领导很会善用反对意见,他们总是说:
“这个问题,如果让你来解决,你会怎么做?”
主动接受反对意见借机示弱,并不会让你低人一等,反而更能彰显一个人格局和态度。
如果一个职场人开始选择对不同意见采取打压或逃避的态度,最后的结局无非是:
要么是他被问题解决了,要么是问题被更厉害的人解决了。
3、接纳不同的状态,在不确定中迎接未来
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成年人的反驳,更多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错。
但是承认过错,事情就结束了吗?
并不是。
与此相反的是,经常把“都是我的错”“下次不会了”“我改还不行”这些话挂在嘴边的人,也未必就真的悔改。
这就好比一个经常性迟到的员工,拍着胸口和老板说下次我绝不迟到是一个道理。
没有解决问题的反驳,只是一场不负责的自我开脱。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习惯性反驳”的坏习惯?
不妨先思考这个问题:
当别人提出一个你无法反驳的问题时,你该如何回答?
在即兴戏剧里面有一个最基础的原则,这也是即兴戏剧大师凯斯·乔斯通提出来的:
他说在即兴戏剧的表演全过程当中,有一个词是绝对不能说,那就是NO。
永远不要说NO,而是顺着别人的话把话说下去,所以他用“Yes,and”来代替了这个“No”。
这句话的另一种解读就是:
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创造性放进去,推动情节的发展,永远不要成为另外一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阻碍。
面对别人的质问和反驳,能够顺着对方的问题继续说下去,是不是看上去很难?
假设一个场景,你本来要在今天中午交一份报告给老板。
你提前一天就交待给实习生打印和装订报告,结果实习生误解了,晚了几个小时才交上去。在这件事上,尽管你按照流程做,但老板才不管是不是实习生的责任,他看到的事实就是让你交报告,你交晚了。
是不是很冤枉?是不是该解释下?是不是该怼回去说这不是我的锅?
当然可以,但其实还有更合适的做法,
你可以先承认:“报告交晚了是我的责任。”
然后表示:“我会建立更完善的流程和机制,确保下一次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最后总结:“以后我会和其他同事沟通好,让其他人尽量不犯这样的错误。”
是不是换个角度,思路反而更开阔了?
很多人之所以如此反抗别人的批评,不过是不敢面对未知状态下的不同结果,他们甚至更害怕这样的结果里,藏着他们搞不定的突发状况。
既然如此,索性一驳了之:
“我不知道、不太清楚、这事不归我管”。
拒绝反而是最容易的,难就难在接纳不同的状态,在不确定的局面中迎接未来。
成人的世界里,人们永远在选择一种高效而低成本的方式来过度一切,这里面就包括沟通,但一味地反驳并不能代替沟通,反而会让整个流程变得更加复杂和低效。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给别人和自己一个机会:
让对方指出你的不足和错误,然后自己去努力改正和调整,
这样的好事你还不做?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