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与商业化,知乎直播会否成为“堕落”的开端?
知乎从早年的高质量问答社区到如今的大众化,现在,“直播”的开启,知乎将呈现何种发展趋势?
近日,知乎正式上线直播功能,热度一时无二。
在各大媒体论坛上多有讨论,不同的声音汇聚大抵可以分为两种,商业化探索的惊喜与直播可能带来“三俗化”的忧虑。
在诸多声音的背后,不免都透露着互联网用户对于知乎发展的关注,每次与其相关的新闻都引起不小的热点,如3月份的盐选会员上线、8月份的MCN机构招募等等。
据悉,目前知乎的直播功能仍处于试运营阶段,主播采用邀请制,虽然未来会扩大邀请的范围,但始终由平台来把控直播的内容与质量。在这一点上与早期知乎的发展模式相近,显得非常克制。
未来的发展如何,还有待知乎的运营。
但在这件事情上,是可以看得到知乎当前的发展处境与改革态度的。
一、在下沉中自救,在商业化中再聚焦
毋容置疑,知乎在“下沉化”的道路上已经无法回头,接下来的关键是专业、商业与流量三者之间的拉锯。
对于大多数垂直领域的小众论坛而言,难免会走上类似的路径,即早期PGC主导-论坛规模扩大-UGC主导-内容娱乐化、资讯化- 核心用户(如大v、专业人士等)流失,自此进入两种不同导向:或急功近利发展过快而走向消亡;或在各方之间维持平衡,走向开放式的大众论坛。
如今的知乎处于后面的导向阶段,仍在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论坛内容质量的下降是必然的趋势,如何把握内容生产与流量扩张之间的博弈,贯穿知乎后续一系列的发展举措。
在完成E轮融资之后,周源就曾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AI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的发展,AI技术正是知乎对于社区氛围的一次技术性补救。
知乎CTO李大海在接受专访时,介绍了平台正在优化的算法机器人“瓦力”,通过AI的方式来识别与处理低质量、违规的内容,从而达到控制社区内容质量的目的。
为此,从百度投资知乎,两者强强联合的逻辑来看,知乎成为百度搜索的内容源的背后,依仗的不仅是知乎优质的内容,更是持续化的创作氛围。
而这一点,恰是知乎在运营与技术上竭力维持的关键。从某种程度而言,知乎是PC时代的百度知道与百度贴吧的组合体,保持着问答创作的论坛氛围。
从技术与运营两个层面来看,这是知乎再聚焦专业内容的一点表现。
其次,在商业化的路径上,相似的聚焦感知更加明显。
知乎商业化的关键词是“知识付费”,抓住这个点来解析知乎基于商业化而再聚焦内容,其背后的逻辑就不难理解。
所谓知识付费,是让知识接受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付出相应的成本,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知识保有较高的专业性与价值性。
哪些知识值得付费?哪些知识具有市场价值?
从浩瀚的问答社区中识别匹配的专业答主与知识点,做好内容聚焦是知乎商业变现的第一步。
而在这个过程中,知乎也成为了知识的判断者与筛选者。为此,知乎用户在获取专业知识的路径便出现了分裂,一边是多而杂的内容社区,另一边是少而精的精选频道。
当用户想要去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就会有两种选择方式:
- 进行社区搜索,选择相近的对应问题,在众多的抖机灵、软文广告等等回答中找到专业性较强、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识分享;
- 2进入会员专区,付费开会员或购买LIVE门票,与专业大V进行直接交流来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知识。
当然,这是其中之一的选择,多元化的知识付费路径在知乎上还有其他的方式。
总结来看,多元付费的最终导向是知乎主动提取高质量的知识,缩短用户触达的路径,为其提供高效的知识获取渠道,其本质是在商业化的过程强化知乎的平台竞争力。
而知乎的平台优势来源于专业化,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商业化,再由商业化突显专业化,这对于知乎而言是一个双向互补的过程。
简而言之,用户被知乎的专业化所吸引,进入平台,进行知识付费,为平台带来收益;而用户通过付费获取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继续强化用户对于知乎的专业化认知,是一个理想化的良性循环。
二、再看上线直播这件事
从这个角度再看知乎上线直播这件事,实际上与过去的商业路径并无太大的区别,逻辑上有相通点。
在上线直播之前,知乎推出了一款实时问答互动产品,知乎LIVE。在这个功能中,答主可以创建一个LIVE,由用户付费进入,双方通过语音来交流与分享。
抛开进入门槛与表现形式来看,直播也与其相似,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网络空间内小范围的进行知识分享与互动。
平台在双方之间提供一个聚焦的渠道,保证用户精准触达专业人士。这是逻辑上的相通点,即内容的再聚焦,也是知乎下沉后开展商业探索的关键。
同时,对比知乎LIVE来看,知乎直播是一个取长补短的优化产品。
首先,就知乎的知识分享而言,在表现形式上是一个进阶的过程,从文字化到语音化,再到可视化,分别对应社区问答、知乎LIVE与知乎直播三个产品。
直播是知乎的第三站,在某种程度来看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一下前面两者的内容输出与输入两端的操作:
- 社区问答的两端几乎不存在任何门槛与限制,免费浏览观看就不必说,回答问题只要不违规,即便是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内容,皆可自由输出。
- 知乎LIVE恰好相反,在两端皆有限制。就目前的运营情况而言,答主需要个人身份认证与缴纳保证金才有资格开通个人LIVE,且受到平台严格监管;而用户也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钱成本才能进入LIVE进行交流互动,存在一定的门槛。
对比之下,两者的格局非常明显:前者是高度自由化的流量运营,后者是高度专业化的商业运营。
如今推出的直播就恰好是取两者的平均值,开放用户端,不设门槛,积极拥抱流量;采用邀请制,设立直播权限,保证内容专业性聚焦,在商业化上保持克制。
至少,就目前知乎直播的情况来看,大抵如此。
所以,知乎直播备受争议之后,其在平台商业化与内容专业化两者间的平衡调度反而更值得钦佩。
商业化与专业化的博弈之间,知乎直播会不会就此“堕落”?
然而,在直播的道路上仍有不可避免的模式痛点,需要知乎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对。在螳螂财经看来,对应盈利方式可以也有两点存疑:
其一,直播常规的打赏经济是否支撑知乎的商业化?
纯粹的打赏经济也称为“主播经济”,简而言之,就是主播是用户付费的驱动关键。同时,这种经济模式也多被诟病为伪命题,核心在于用户付费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服务或产品体验,不符合价值等价交换的常理。
尽管,根据知乎直播的推想,主播可能会有专业光环加持或专业内容产出,但用户的付费打赏依旧是难以推测的。在没有任何强制付费的框架下,这个经济模式存在很大的盈利风险,考验的还是平台用户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
当然,这一点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若知乎直播若能达到与其他娱乐直播(如游戏、歌舞直播等等)相近的盈利水平,或将有望改变互联网的知识付费生态。
其二,如若不能,知乎直播是否会真正的走向“堕落”的道路?
直播联系三方利益,一个经济模式是否撑得起来还需要看其中的经济效益是否能在平台、主播与用户三者之间形成良性的驱动?特别是主播,经济效益需要保证主播长期且高效的开展直播,这是关键的齿轮。
在经济效益不足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直播的正常运营,那么必要的向主播妥协,让直播的形式走向多元化、大众化,可能会是知乎直播未来的一个结果导向。
而这个结果导向,本质上可以算是直播性质的改变,或出现几种可能:
- 比如,放开直播权限,直播走向娱乐化、游戏化,由知识分享直播转变为娱乐游戏直播,这是牺牲内容聚焦来维持商业流量;
- 再比如,基于商业需求引入电商直播,在直播过程产生诱导性的购物行为与咨询,出现卖场性质的直播间。
就现在的市场表现而言,还未出现哪家直播平台通过直播来迈入一个良性的盈利阶段,直播火热的背后仍有自身商业模式不成熟的痛点。
结语
如此来看,在知乎直播还没真正运营起来的时候,这还只是一只“薛定谔的猫”,未来如何有待知乎运营与调整。
当然,知乎在想要做好专业化与商业化的问答社区这件事情上,是溢于言表的,可谓用心良苦。
作者:陈选滨;公众号: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泛财经新媒体,《财富生活》等多家杂志特约撰稿人,重点关注:新金融、新零售、上市公司等财经金融等领域。
本文由 @螳螂财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