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渡周期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itlaoyoou-com,作者|韩志鹏
临近北美颁奖季,Nteflix (以下统称为"奈飞")交出了自己的Q3业绩答卷。
第三季度,奈飞营收5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净利润6.65亿美元,同比增长65%;新增付费会员677.2万,同比增长22%。核心业绩增速均创下2019年新高。
喜讯之下,奈飞财报盘后涨幅超9%,但本季财报仍传达出不少隐忧。本土付费用户环比仅增长0.86%,自由现金流依旧未能"转正",为-5.51亿美元。
管中窥豹,一个季度的业绩起伏折射出奈飞20余年沧海桑田。
起家于DVD租赁,尝到全球化与流媒体时代的甜头,奈飞已经从最初的濒临破产、寻求巨头接手,到如今市值一度超越迪士尼,成为当之无愧的巨头。但蓦然回首,奈飞已芳龄二十二。
20年是道坎。
微软在1997年面临反垄断案时22岁;戴尔在2013年因业绩不佳退市时19岁;苹果在1996年遭遇大额亏损、连续解雇两任CEO甚至考虑破产清算时也是20岁。
于企业而言,20年是一场周期轮回。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过后,企业增长滞缓且出现倒退,如何克服低潮并扛过周期成为它们头上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于奈飞同样如此,高速增长20余年之后,奈飞已成为好莱坞"全民公敌",内部财务状况愈发吃紧,新的市场环境下,奈飞如何迸发出新的增长后坐力?
换言之,这波周期,奈飞如何"渡"?
险象环生
盘后涨超9%,奈飞Q3财报释放了不少积极信号。
营收和盈利层面,占据奈飞90%比重的流媒体业务本季营收51.73美元,同比增长32.27%,而奈飞本季度6.65亿美元的净利润,远高于市场预期的4.47亿美元。
用户增长方面,奈飞第三季度总付费用户677万的净增长,是公司有史以来净增付费用户数量最多的一个三季度。
多重利好之下,截止北京时间17日午间,奈飞股价盘后涨幅达9.82%,持续低迷的奈飞股价终于被注入一针强心剂。
自今年7月以来,奈飞股价从高位的约390美元,一路跌至9月底的最低值252.28美元,跌幅超过35%,市值净减少553.47亿美元,累计跌幅达33.18%。
因此,在营收、盈利和用户增速的积极表现之下,奈飞的股价似乎在阴影中看到了曙光,但再次透视奈飞的财务表现,其第三季度的财报也可谓隐忧重重。
奈飞的业绩仍险象环生。
在最核心的营收和盈利数据上,两项业务的Q3增速都十分亮眼,但奈飞流媒体营收的同比增速已远不及2018年上半年超过40%的增速。进入2019年后,奈飞流媒体营收更是持续低于30%。
奈飞流媒体业务营收,地歌网制图
在盈利层面,奈飞的净利润长期处于波动之中。自2017Q4以来,奈飞最高峰的净利润同比增速甚至达到482%,最低值时甚至仅有-29.43%。
奈飞各季度净利润,地歌网制图
作为一家成立22年的流媒体公司,奈飞的营收很难回到过去持续高增的时代,但净利润始终缺乏持续增长力,起伏不定的盈利数据也给奈飞敲响了警钟。
而在营收和盈利数据之下,奈飞还有着更大的险境。
从商业模式上分析,奈飞最核心的收入来自于会员费,背后驱动力则是内容投入规模,这关系到付费用户规模和内容成本两大关键指标。
首先,奈飞的付费用户增长与盈利一样呈现出周期波动状态。以本土用户为例,自2017Q4以来,奈飞付费用户环比增速的最高值为2018Q1的55.43%,而最低值甚至达到-107.23%。
奈飞付费会员规模,地歌网制图
不难理解,作为一家流媒体视频网站,一定时间内爆款内容的规模决定了用户增长速度,后者必然呈现脉冲式增长状态
以2018Q4为例,当季奈飞上线了奥斯卡提名影片《罗马》、总播放量超8000万的《蒙上你的眼》,这使得奈飞本土付费用户环比增长53.21%,海外环比增长44.14%。
因此,用户增速的关键正是内容投入。
在内容成本上,奈飞一直奉行"大力出奇迹",其2018年的内容成本已超过120亿美元。而本季度,奈飞的主营业务成本达到30.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其中核心支出便来自内容采购及宽带费用。
高内容投入换来用户高增长,再通过用户创造的会员费产生收益,弥补成本支出,奈飞看似形成了健康的模式循环,但背后却潜藏着更严重的资金危机。
自2017年10月以来,奈飞已经通过发行债务方式募资超56亿美元资金,大量举债为奈飞带来更大的债务压力。本季度,奈飞合计负债达240.8亿美元,同比增长31.18%。
奈飞合计负债,地歌网制图
同时,奈飞本季度自由现金流为-5.51亿美元,并且已连续多个季度为负。
奈飞自由现金流,地歌网制图
奈飞通过大量举债推动自身发展,但现金流持续为负也为奈飞的偿债能力蒙上一层阴影。本季度,奈飞资产负债率77.82%,而这一数字越高,意味着企业偿债能力越弱,财务风险更高。
奈飞资产负债率,地歌网制图
因此,奈飞"债台高筑"正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在财务后端,奈飞通过举债模式支撑内容增长,而在业务前端,奈飞通过高内容投入获得用户与收入的双增,力求通过盈利增速跑赢资产负债率增速。
危险之处在于,奈飞的收入、盈利等关键业务指标必须加速运转,一旦增长长期停滞,自由现金流迟迟无法好转,不断加深的负债指标或是压垮奈飞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奈飞需要可持续增长,但回到开篇提出的问题,22年持续增长周期即将收尾,而回首往事,奈飞又是怎样创造出"车轮式"增长的?
吃尽红利
奈飞过去22年的发展中,《纸牌屋》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1年,坐拥《蜘蛛侠3》《料理鼠王》等版权的发行公司星光(Starz)宣布"撤出"奈飞,原因是其与奈飞合作的1000多部电影存在定价争议。
或许是"星光事件"的刺激,奈飞意识到仅仅作为渠道方,版权互授是将生命线交给"财大气粗"的电视台及发行公司,奈飞必须要有自己的内容。
但彼时,奈飞在影视界没有话语权,其只能接手电视台抛弃的项目,很多时候拿到的剧本都布满手指印和咖啡污渍,奈飞在原创内容上显得捉襟见肘。
于是乎,《纸牌屋》横空出世。
当年,奈飞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通过分析用户收看数据,总结出爆款三大元素:大卫芬奇、凯文史派西和老版英剧《纸牌屋》,而为邀请这些重量级影人,奈飞开价1亿美元,免试播集且一次性上线全集。
名导、名角、高片酬,这都颠覆了传统的美剧制播体系。
大力出奇迹,《纸牌屋》于2013年首播后引爆全美,奈飞的自制内容也成为其过去五年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而《纸牌屋》也仿佛一场序幕,揭开奈飞历史的点点星光。
22年发展中,四次增长造就了"奈飞盛世"。
第一次增长是在1997-2003年,奈飞以DVD租赁业务起家,在当时首创无到期日、无逾期费、无邮费的"三无政策",并让80%的免费会员在一个月后转为付费会员。
2002年,成功上市的奈飞一举击败Blockbuster,成为全美DVD租赁业第一巨头。到2003年,奈飞用户数已接近150万。
第二次增长是在2007-2010年,YouTube的火热让奈飞决心转型流媒体,并与华纳和迪士尼等达成版权授权合作,《夺宝奇兵》《星际迷航》这类热门IP登陆奈飞。
这一时期,奈飞再次经历用户高增,从2007年的116万增长至2011年的744万,四年累计净增长628万,同比增速超过541%。
当时的奈飞极为激进,甚至将DVD租赁业务与流媒体分离,主站只保留流媒体,租赁业务成立单独网站"Qwikster"。而在用户声讨之下,这一计划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
但流媒体已是大势所趋,奈飞新十年的增长正由此开启。
第三次增长是在2010-2015年,奈飞启动全球化战略,陆续进军欧洲、拉美、亚洲和非洲市场。截至目前,奈飞已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全球业务也成为奈飞近十年的新增长点。到2017年,奈飞海外用户数达到6283万,超过美国本土的5475万。2018年财报显示,奈飞海外会员费收入占比达49%。
和脸书、谷歌一样,奈飞从美国企业成为了全球企业。
奈飞第四次增长便是2013年至今,自制内容时代到来。《纸牌屋》首播当年,奈飞用户暴涨1100万,其也在近年连续产出《罗马》《爱尔兰人》等高口碑影片。
大举扩军自制内容后,奈飞迎来新盛世。2018年,奈飞全球付费用户达到1.39亿,高居流媒体行业之首,其市值则在当年6月超越迪士尼,成为全球最大媒体公司。
从DVD时代、流媒体渠道时代、全球化时代到自制内容时代,奈飞的战略转身极为迅猛,并且分食了时代变革中的每一波增长红利,在22年间造就了"奈飞盛世",令其得以戴上皇冠。
但神坛之下,奈飞一步步登顶的原因何在?
首先,奈飞的高管团队相对稳定,自转型流媒体后,奈飞最高管理层极为稳定,他们团结在CEO里德*海斯廷斯周围,号称"里德邦(R-Staff)"。
稳定的高管团队代表着战略思想乃至细节执行等方面的统一。因为"自由与责任"的企业文化,奈飞一些重大决策甚至是由"非主管级别"的员工来决定。
稳固与开放,这是奈飞开创盛世的内部因素。
其次,奈飞的技术底蕴十分深厚。在PC时代,奈飞就已利用算法推荐,为用户呈现感兴趣的DVD及影视内容,这正是今日在国内十分流行的"内容找人"。
不止是兴趣推荐,奈飞还通过算法技术实现了高清晰度的观看效果,并且为用户节省了20%的带宽成本,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正是技术基因本身的扎实,奈飞在与传统平台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最后,奈飞取胜的关键是商业模式。相比Hulu、HBO NOW,奈飞更具互联网思维,即以烧钱形式大规模采购版权,急速扩张用户,并在国内增长乏力时拓展海外市场,再通过自制内容进一步强化渠道分发之外的内容供应能力。
简言之,奈飞抓住了规模经济的法宝。
通过长期的规模扩张,奈飞逐渐建立起一套简单而清晰的商业模式:收入=会员费X用户数。奈飞通过持续内容增长带动会员增长,并通过会员数量创造的规模化收益,持续产出优质影视剧,形成正向的商业循环。
奈飞很明白,自己的护城河是内容规模,没有内容就没有用户,奈飞2018年产出的80部新片,高度接近好莱坞五大传统片厂一年的产量。
道路很苦,但奈飞走到了今天。
以规模经济为出发点,奈飞锁定了"内容为王"的商业模式,稳稳地抓住了趋势变化释放的消费红利,在迪士尼、苹果还未入局之时,一路过关斩将,迅速成长为流媒体巨擘。
但红利吃尽,危局就在不远处。
兵临城下
环顾四周,奈飞的敌人有增无减。
2017年,由奈飞出品的《玉子》在戛纳首映时遭遇放映事故,播出画面右上角的"70"字样被明显裁切,观众抗议声不断,影片放映只得中止。
15分钟后,影片重新播放,但当观众看到红色奈飞logo时,现场嘘声一片。
似乎从那一年开始,电影界就对奈飞"群起而攻之",戛纳电影节主席弗雷莫、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等知名影人开始反对奈飞。
最激烈时,演员海伦*米伦甚至声称:Fuck Netflix!
当然,影视创作者对奈飞的抵制是小,从商业层面考虑,奈飞真正的敌人来自正垂涎流媒体蛋糕的巨头们。
这之中,迪士尼和苹果当属最凶猛的挑战者。二者的流媒体服务Disney+和Apple TV都将在11月上线,且会员费远低于奈飞的12.99美元。
如前所述,内容规模是奈飞的护城河,而对手也是由此攻入"敌营"。据了解,迪士尼的Disney+上线首日即可提供超过7500部剧集内容,而在一年内,Disney+将投入10亿美元制作原创内容。
苹果则更为激进,截止今年年底,苹果将为原创剧制作投入80亿美元,正在制作的《惊异传奇》,单集预算超过500万美元。
相比奈飞,迪士尼和苹果可谓"有过之无不及"。
而在现有竞争格局中,亚马逊和Hulu都是不可小觑的对手。据StreamingObserver数据显示,亚马逊PrimeVide共拥有17461部电影,这是奈飞的4.5倍。
同时,老牌流媒体平台Hulu则拥有一支豪华"股东团",迪士尼、康卡斯特都是它的重要股东,Hulu的资金弹药也绝不亚于奈飞。
看来,奈飞的"老朋友们"仍是重要威胁。
巨头们纷纷跻身流媒体赛道,它们带着更充足的资本血包投入战斗,在市场被充分教育的情况下,流媒体巨头之间大刀阔斧的版权战争正式开演。
这也是奈飞感受到的最大危机。
有第三方机构分析,奈飞本土市场80%的流量来自授权内容,而在奈飞最受欢迎的前20部剧集中,有13部都是外部授权的。
其中,《老友记》《办公室》等知名美剧均在列。
回味经典,这是流媒体用户最常见的需求类型,奈飞早期也是因此在流媒体市场先拔头筹,但授权内容本质上难以构筑护城河,用户并不会因怀旧内容而忠诚于平台。
去年年底,为保住《老友记》的播出版权,奈飞为华纳支付了1亿美元,成功"续租"一年,而为引进美剧《宋飞正传》,奈飞更是签订了5年5亿美元的独播协议。
高投入拿下经典IP,由此带动用户增长,这是奈飞的"惯用手法",但本质上,用户是IP的忠诚粉丝,不是奈飞的忠实会员。这种情况下,用户仅仅将奈飞视为播放渠道。
当迪士尼、华纳等传统影视公司进军流媒体后,奈飞在经典IP上的规模竞争力将被削弱,苹果这类新玩家则会持续烧钱引进IP,奈飞的危机愈发深重。
背后核心痛点在于,奈飞需要IP。
进军自制内容五年,奈飞斩获最多的还是电视剧领域,用户记住了《纸牌屋》《怪奇物语》。但近年来,奈飞自制剧的水平也有所下滑。
在电影领域,奈飞也会产出《罗马》这类精品,但截至目前,奈飞自制的多为单体作品,少见《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这样的系列电影。
奉行片海战术,"奈飞出品,必属精品"成为过去式,更重要的是,奈飞虽在内容端走出了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但由于缺少大IP,奈飞单部爆款带来的仅仅是用户脉冲式增长,而不是长期停留。
过去22年,奈飞专注于内容生产,但它没有成为迪士尼,在原创内容商业价值足够丰满时,奈飞并未及时拓宽战略线,丰富IP周边的变现模式。
随着原创内容口碑下滑,奈飞旗下高质量IP逐渐减少,在IP产业化的道路上,奈飞打造战略高度的道路愈发艰难,商业模式的想象力需要被再度激活。
显然,破解IP之道背后,奈飞需要做深战略线。
内容层面之外,奈飞遇到的更大危机来自市场环境。据美国投行派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YouTube首超奈飞成为青少年观看视频的首选平台。
这一变化释放出了一种信号,在流媒体蓬勃发展的几年里,直播、短视频等娱乐形式层出不穷,TikTok走红全球,连社交巨头Facebook也感受到威胁。
同时,随着5G网络在全球的普及,中长视频的消费需求还将爆发,主打PUGC的YouTube将更受青少年喜爱,距离你更近的"YouTube明星",带来的粉丝忠诚度更高。
相比之下,奈飞将是另一番天地。
对奈飞而言,视频需求走向碎片化、"快消化",用户很难坐下来看2小时或者45分钟的影视剧,奈飞用户规模的增长将再度受挫。
和当年流媒体转型类似,短视频将是又一次内容消费的转型,用户在其它媒体平台花费的时间已经超过奈飞,后者的市场蛋糕不仅会被"同行"分食,更会被短视频侵蚀。
IP效应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难题下,奈飞已是危机四伏。
显然,奈飞在核心业务足够垂直深耕后,必须突破战略瓶颈以实现规模化发展,并由此开启一段新航程。
走下神坛
如今的奈飞,应在何处寻觅新增长点?
首先,财报数据显示,奈飞海外增速显著优于本土,在国内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尚处蓝海的环境下,奈飞应更加发力海外增长。
就国际市场而言,印度和东南亚仍是两大持续生长的互联网热土,全球巨头争相涌入这一市场。
奈飞也不例外。
2019年,奈飞将在印度制作14部原创剧集,而为适应印度落后的硬件及网络环境,奈飞推出了一套2.8美元/月的移动端订阅服务,该服务仅支持观看480p的视频。
显然,面对差异化的印度市场,奈飞拿出了更大的诚意。
在庞大的人口红利下,奈飞在印度市场的增效立竿见影。2018年,奈飞首部印度原创剧《神圣游戏》播出一周后,奈飞全球订阅用户增长了520万。
相信在未来,印度会是奈飞持续深耕的市场。
目前,在奈飞未进入的国际市场里,中国内地仍然是块大蛋糕。近年来,奈飞与内地市场联系密切,相继采购《流浪地球》《无证之罪》等影视剧,并且授权爱奇艺在内地播出奈飞内容。
今年9月,北京市还宣布将允许外资在满足内容监管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供网络游戏下载和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这对奈飞而言也是重大的政策利好。
但无论印度还是中国,内容平台要打通全球市场,本土化是重中之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用户喜好决定不同的内容方向,这对深耕国际市场的奈飞而言仍是一次挑战。
奈飞的国际之路仍需摸索前行。
其次,奈飞在内容端的深耕仍不能松懈。去年底,奈飞上线了首部互动视频《黑镜:潘达斯奈基》,而从今年开始,奈飞在自制动画、自制脱口秀等方面都有突破,之前的《爱,死亡,机器人》便是奈飞首部自制动画。
在内容规模层面,奈飞需要做深品类来吸引更多垂直用户,拓宽用户规模,尤其是动画动漫这类高忠诚度的用户群体。
同时,互动视频需要用户长时间沉浸在平台中进行体验,这有望增强奈飞的用户使用时长,为奈飞带来更多用户停留,沉淀更多用户数据。
因此,无论动画还是互动视频,奈飞要通过扩张内容品类,吸引更多的用户,以此来与短视频抢夺用户时间,将口味各不相同的用户锁定在奈飞上。
正如奈飞高管在Q3财务电话会议上所言,公司参与的是争夺用户"娱乐时间"的竞争,这包括传统有限电视、视频游戏等。
在未来,奈飞还有望进军体育、新闻资讯等领域,而在以影视剧为核心的基础上,其内容规模的扩张之路不会结束。
奈飞必须咬定内容这根主线。
最后,从商业角度思考,奈飞未来需要走上强IP驱动用户增长的道路,以IP规模打通更广泛的影视周边产业,甚至通过玩具售卖、实景娱乐等方式盈利。
换言之,奈飞必须学习迪士尼。
对奈飞而言,其具备了一定的内容制作和渠道分发能力,而在内容护城河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奈飞会不断延伸产业链的长度和宽度,进而打通内容产业的全环节,强化自身战略线。
这条道路上,中国的万达、横店影视城都尝试过,阿里、腾讯等巨头正从线上开始突破,而有着深耕内容行业二十余年经验的奈飞,走这条道路的底气更足。
不过,奈飞前二十年内容积累的道路相当漫长,且仍不完备,而在下一个增长周期中,IP规模和产业链的突破对奈飞而言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座山峰的坡度将更为陡峭。
文娱从来都是慢生意,奈飞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趟。
显然,对奈飞而言,突破国际市场的需求,深挖IP内容供给能力,打造全产业链平台,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足以支撑起奈飞下一个二十年的周期发展。
走下神坛的奈飞,前方道路依然很长。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作者暂无likerid, 赞赏暂由本网站代持,当作者有likerid后会全部转账给作者(我们会尽力而为)。Tips: Until now, everytime you want to store your article, we will help you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In the future, you can store it in Filecoin network using your own filecoin.
Support author:
Author's Filecoin address:
Or you can use Likecoin to support author: